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金戈铁马(上916年至1234年的中国故事辽西夏金)/话说中国
内容
试读章节

贞烈断腕

辽太祖死后,皇后述律平称制摄政。史书上说述律平“果断,有雄略”,是一个颇有手腕的女人。太祖发丧时,皇后哭着要求以身殉葬,与太祖相伴九泉。亲戚百官苦苦相劝,皇后便用刀砍下自己的右腕,将断腕置于太祖的灵柩中。由此赢得了“贞烈”的美名,从而加强了她在宫中的威势,进而试图操纵辽国君王的废立。

世宗称帝

耶律倍逃往后唐,他的儿子耶律阮仍留在辽国。辽太宗很喜欢耶律阮,视若己子,常带他四出征战。将他封为永康王。公元946年,太宗病死于征途,诸将欲立永康王耶律阮为帝,但考虑到李胡和太宗子寿安王在朝,有些犹豫。永康王招宿卫安抟商议。安抟说:“大王聪明宽恕,又是人皇王的嫡长,太宗虽有寿安王为子,但天下大多拥护你,今若不断,后悔无及。”安抟同时在军中散布谣言,谎称李胡已死,众人信以为真。作为太宗的近亲,耶律阮在从军诸将的拥戴下,于灵柩前即皇帝位,是为辽世宗。辽世宗派人将太宗灵柩运回国,自己率大军随后北进。

偏爱之子丕保业

世宗的祖母述律平本来打算让三子李胡当皇帝,现听说耶律阮已即帝位,十分恼火。太宗在位时,李胡就依傍母亲在朝中的权势,被封为皇太弟,作为法定继承人准备兄死弟及。如今眼看着侄子占了皇位,岂能干休。

述律氏派李胡率兵进击世宗,结果被世宗的前锋打得大败。李胡恼羞成怒,将世宗臣僚的家属全部关押起来,说:“我如果打不赢耶律阮,就先把这些人杀了。”太后述律平见李胡兵败,便亲自出马,隔黄河与世宗军对阵。

世宗知道朝中重臣耶律屋质对李胡心怀不满,而耶律屋质为太后所倚重,就写了一封信向太后问好,欲挑拨太后与李胡的关系。太后得信后,找来耶律屋质和李胡商议。耶律屋质说:“太后佐太祖定天下,所以臣愿意竭死力。如若见疑,臣虽欲效忠也办不到。当今之计,以和为上策,事必有成。否则只有速战速决,拼出胜负。然一旦开战,人心动摇,国祸不浅,愿太后裁决。”太后说:“我如果不信任你,怎么会把信给你看?”屋质说:“李胡、永康王都是太祖的子孙,皇位并未移入他族之手,我看永康王当皇帝也不是不行,我劝太后还是目光放远,与永康王和谈为上。”李胡大怒道:“我在这里,哪里轮得到他来做皇帝?”耶律屋质说:“无奈你性情过于残暴,如若即位,必人人自危,没有人会拥护你的。”太后对李胡说:“过去我过于溺爱你,俗话说:‘偏爱之子不保业,难得之妇不主家。’我不是不想立你为皇帝,但你这样的脾气是当不成皇帝的呀。”和则两利

于是太后派屋质为使者,带着她的书信前往世宗那边讲和。世宗刚打了胜仗,在起草回信时口气十分强硬。屋质劝道:“这样回信,国家之忧难解。我看还是双方少说气话,讲和为上。”世宗说:“他们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哪里是我的对手?”屋质说:“就算李胡打不过你,但你们的家属都在他手里,难免一死。”世宗手下的人听了这话都大惊失色。世宗考虑了一会说:“怎么个和法?”屋质说:“与太后相见,大家把昔日的怨气先抛在一边,就不难和解。实在谈不拢,再开战也不晚。”

双方一见面,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都说了许多责怪对方的话。太后对屋质说:“还是你来出个主意吧。”屋质说:“太后和大王如能解除怨气,臣才敢进说。”太后说:“你只管讲。”屋质问道:“过去人皇王还在时,为什么立嗣圣辽太宗为帝?”太后答道:“立嗣圣为帝是太祖的遗旨。”屋质又问世宗:“大王何故擅自称帝,不先禀告尊亲?”耶律阮说:“人皇王本当立为皇帝却不立,被迫离国出走。所以我不敢信任太后。”屋质正色道:“人皇王舍弃父母之国而投奔后唐,有违儿子的伦理。大王见太后,对祖母出言不逊,怨言满口难道就对吗?太后心存偏爱,借口先帝遗命,妄授神器。你们双方都以为自己有理,不肯相让,要打就快打吧。”说完拂袖而去。

这番话看似大不敬,却是各打五十大板,给双方都留了面子。太后流泪道:“过去太祖时,诸弟叛乱,天下荼毒,对国家造成极大的伤害,至今尚未恢复元气。怎么可以再相互残杀呢?”世宗也说:“父亲当不上皇帝,儿子能当皇帝,我还能怨谁呢?”周围的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太后又问屋质:“既然大家愿意讲和,那么由谁来当皇帝昵?”屋质说:“太后若将皇位授与永康王,顺天合人,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李胡在一旁大声喝道:“我在这里,耶律阮怎么可以当皇帝?”屋质说:“按照礼制,皇位应当传于长子。过去立圣太宗为帝,已不合礼法。何况你暴戾残忍,人多怨恨。现在万口一辞,都拥护永康王为帝,岂能改变?”太后对李胡道:“听到了吗?都怪你自己不得人心,自作自受呀。”

耶律阮终于名正言顺地坐上了皇位,但他总感到太后和李胡是他的一块心病,当他得知他们又企图“谋废立”时,便毫不手软,将二人迁往边地,软禁起来。P31-33

目录

出版说明

梦想与追求——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30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现代人与历史

著名学者解析中华历史如何与现代读者对话,现代人如何走进历史深处

专家导言

元史专家谈其对辽西夏金元历史的最具心得的研究精华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916年至1234年

从金戈铁马到灰飞烟灭——辽西夏金

 ○○一 辽太祖刀下留弟

 兄弟相残史不绝书,谁还顾念手足之情?

 ○○二 韩延徽两度仕辽

 太祖慧眼识人,人材去而复来

 ○○三 小山压大山

 哥哥客死他乡,太宗潸然泪下

 ○○四 断腕皇后与长孙的较量

 耍手腕,皇后断腕,怎奈偏爱之子不保业

 ○○五 二帝被弑

 睡王好饮又好杀,死于非命理该当

 ○○六 大奸乙辛

 道宗愚蠢杀妻害子,乙辛奸诈权高震主

 ○○七 天祚帝亡国

 祸尽忠臣罚不明,养成外患嗟何及!

 ○○八 不为王霸非英雄

 英雄当称王,锦衣玉食岂是男子汉的志向?

 ○○九 任得敬分国

 大臣得志便猖狂,敢与皇帝分天下

 ○一○ 蒙古灭夏

 附蒙抗金,联金抗蒙,弱国无外交

 ○一一 西夏王国之谜

 西夏灭亡后这个民族上哪儿去了?

 ○一二 神秘的西夏文字

 乍视字皆可识,熟视无一字可识。

 ○一三 函普解怨

 白山黑水,英雄辈出

 ○一四 金世祖胆略过人

 临危不惧,料事如神

 ○一五 阿骨打反辽

 “金不变不坏。”于是阿骨打立国号为金

 ○一六 皇位舍我其谁

 平生三大志向:独裁、称霸、嗜淫

 ○一七 海陵残害宗室

 欲清除异己,先拿宗室开刀

 ○一八 嗜淫天下无匹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

 ○一九 暴君骂和尚

 人具有双重性,暴君也不例外

 ○二○ 杨伯雄自比魏徵

 杨伯雄自比魏徵,但海陵岂是唐太宗

 ○二一 南侵踏上不归路

 本欲立马吴山,结果身死异乡

 ○二二 贤妻乌林答氏

 追念前妻,二十九年后位虚设

 ○二三 李石多谋

 李石嫉恶不畏权势,贼官闻之无不悚然

 ○二四 完颜昂以酒自晦

 装疯卖傻,韬光养晦,完颜昂位至三公

 ○二五 石琚知人善任

 知人最为难事,石琚独具慧眼

 ○二六 章宗六亲不认

 对皇上的失礼可能会埋下致死的祸根

 ○二七 李妃妙对

 二人土上坐,孤月日边明

 ○二八 章宗绝后

 章宗精明一世,难免失算一时

 ○二九 权臣擅杀

 权臣相互倾杀,蒙古军的马蹄声已日益逼近了

 ○三○ 中都失陷

 中都沦陷,大金帝国的末日已屈指可数了

 ○三一 别字宰相

 别字宰相使繁华的京都几乎变成凄凉的坟场

 ○三二 卖国破家

 崔立降蒙,老婆家产仍被蒙兵一掠而空

 ○三三 哀宗的悲哀

 “只恨祖宗传国百年,至我而绝。”

 ○三四 神射郭虾?

 箭矢发尽,他带着心爱的弓箭跳进大火殉国

 ○三五 忠烈殉国

 临危一死报君恩

 ○三六 老来留得诗千首

 金人的诗文成就不高,但元好问却是例外

 聚焦:916年至1234年的中国

序言

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决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作为中国人,最为祖国灿烂的过去与崛起的今天感到骄傲。

作为中国的出版人,应义不容辞地以宏大的气魄为广大热爱中国历史的读者,承担起传播这一先进文化的责任:努力使中国历史文化出版物,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过去相适应,与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实相适应,与世界渴望了解中国的需求相适应。

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又将通过我们的出版物回赠给人民,使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灿烂文化成为当今中国人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让更多的读者感悟我巍巍中华五千年光辉历史进程和整个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成果。

为此,我们作了大胆的探索:以出版形态的创新为抓手,大力提高这套中国历史读物的现代意识的含量,使图书能够真正地“传真”历史;以读者需求为本位,关注现代人求知方式与阅读趣味的变化,把高品位的编辑方针和大众传播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独辟蹊径,创造一种以介于高端读物与普及读物的独特的图书形态,努力使先进的文化为最广大的读者所接受。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精彩细腻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话说中国》终于将陆续与读者见面。这套书计15卷,卷名分别为:《创世在东方》、《诗经里的世界》、《春秋巨人》、《列国争雄》、《大风一曲振河山》、《漫漫中兴路》、《群英荟萃》、《空前的融合》、《大唐气象》、《变幻中的乾坤》、《文采与悲怆的交响》、《金戈铁马》、《集权与裂变》、《落日余晖》和《枪炮轰鸣下的尊严》。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以故事体文本为主体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现代人对历史的感悟,最能产生共鸣、最能感到激动的文学样式是什么,是故事。是蕴涵在故事里的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的场面。这些经典场面令人感慨唏嘘,荡气回肠。记住了一个故事,也就记住了一段历史。故事是一个民族深沉的集体记忆,容易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它使读者在随着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跌宕之时,不知不觉地与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亲密接触”,从而让历史文化的精华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因此,《话说中国》以故事体的文本作为书的主体。同时,它还突破了传统历史读物注重叙述王朝兴衰的框架,以世界眼光、一流专家学者的史识来探寻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与规律,以密集的信息,弥补故事叙述中知识点不足的局限,从而使故事的感性冲击力与历史知识的理性总结达成高度的统一。它让读者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享受了故事所带来的审美快感,同时又能寻绎历史的大智慧。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互为表里的图与文的精彩组合。

当今社会已进入“读图时代”,这一说法尽管片面,但也反映了读者的需求。在这套书里的图片与通常以鉴赏为主的图片有很大不同:

图片内容涵盖面广。这些图片能够深入再现历史现实,立体凸现每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透过生动的“图片里面的故事”,可以体味其中蕴涵着的深刻内容,堪称是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它们与故事体文本相关联,或是文本内容的画面直观反映和延伸,或是文本内容的背景补充,图与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同时,纵观整套书的图片又分别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专门图史,如服饰图史、医药图史、书籍图史、风俗图史、军事图史、体育图史、科技图史等等。

图片的表现形式极其丰富。这套书充分顾及现代读者的读图口味,借助现代化手段尽量以多种面貌出现,汇集了文物照片、历史遗址复原图、历史地图与示意图、透视图以及科学考古发掘现场照片在内的3000余幅图片。既有精炼简洁的故事,又有多元化的图像,读者得到的是图与文赋予的双重收获。

创造了一种新的读图方式。书中的图片形象丰富,一目了然,具有“直指人心”的震撼力,但在阅读过程中,尤其是在欣赏历史文化的图片中,这种震撼力很难使读者感悟到。原来他们是凭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积累在品味和理解书中的图片。两者一旦产生矛盾,就不可能碰撞出火花。本书作为面向大众的出版物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阅读环境:改造我们传统的图片的文字说明,揭示图片背后的信息,让读者在读完这些文字后,会产生一个飞跃,对第一眼所看到的图片有一种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一个充满数字化魅力的历史百科知识体系。

数字化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崭新的变化,作为文化产品的创新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在这套信息密集型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里,大量运用了在电脑网络上广泛使用的关键词检索方式,以关键词揭示故事内核,由此来检索和使用我们的故事体文本与相关知识性信息。这套书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但有自强不息的过去时,前进中的现在时,而且还有充满希望的将来时。

一则故事,一幅图片,一个关键词,都是某个有代表性的“点”,然而这个点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叙事单位。它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亮点,折射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把这些亮点连接起来,就会构成一条历史之“线”,而“线”与“线”之间的经纬交织,也就绘成了历史神圣的殿堂。点、线、面三维一体,共同建构着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大厦。

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我们知道,印刷是中国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中,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灿烂篇章。然而近代中国出版落后了,以至于到今天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出版技艺上,还是在出版理念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善于学习、消化与借鉴,“洋为中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努力把世界同行在几十年中创造的经验,学习、运用到这套书的编辑过程中,以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努力了,只要我们心中有了读者,我们一样可以后来者居上。

中国编辑中的一位长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显赫的地位,却有穿越时空的翰墨芬芳;我们没有殷实的财富,却有寄托心灵的文化殿堂。”

在编辑这套书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历史文化太伟大了,无论你怎样赞美,都不为过;中国历史文化又太神奇了,无论你以何种方式播种,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所撷取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朵小花,还有更多更美的天地需要人们进一步去开拓。

内容推荐

《话说中国》是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全书两千则景点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生动轨迹,八千余幅细腻反映社会生活的生动图片,立体凸显光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社会文明成果。

享誉海内外的史学界顶尖学者李学勤教授担任本书总顾问,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何承伟担任本书总策划。

杨善群、刘精诚、顾承甫、程念祺等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线历史学者撰写全书文字,将个人长年学术精华融于书中,倾力奉献经典而又精彩的篇章。本书是程郁、张和声编著的分册《金戈铁马(上916年至1234年的中国故事辽西夏金)》。

“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宋太袒的豪言音犹在耳,北中国的大地已金戈林立。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蒙古人群雄竞起龙争虎斗,砸烂了赵宋家的御榻,撼动了欧亚大陆,马蹄声声,征人类文明史上铸下它铁血斑斑的印痕。

编辑推荐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辑而成的新体裁中国通史类读物。在每一页上,与图文相配,插有一则历史文化百科知识卡片和中外历史大事记、历史知识的考题,组成为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通俗读物。

本书是程郁、张和声编著的分册《金戈铁马(上916年至1234年的中国故事辽西夏金)》,一样的勇敢剽悍,不一样的异域风情,辽、西夏、金的名字在历史的上空交相辉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金戈铁马(上916年至1234年的中国故事辽西夏金)/话说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郁//张和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12761
开本 16开
页数 1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19
CIP核字 2013062591
中图分类号 K246.0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39
17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