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图说古代社会生活》之一,以历史遗存的图像和文物为主要线索,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辅之以准确简洁、引人入胜的文字叙述,分门别类地描述中华民族先民的社会生活,让广大读者借助生活活泼的形式,了解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政治动乱与交通运输、行路文化的关系,是一个严肃的大课题。本书简单地介绍了一些古代交通制度、枢纽城市的面貌和一些古代交通法规,对研究古代的行路文化可能有所裨益。
图书 | 人在江湖(古代行路文化)/图说古代社会生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图说古代社会生活》之一,以历史遗存的图像和文物为主要线索,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辅之以准确简洁、引人入胜的文字叙述,分门别类地描述中华民族先民的社会生活,让广大读者借助生活活泼的形式,了解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政治动乱与交通运输、行路文化的关系,是一个严肃的大课题。本书简单地介绍了一些古代交通制度、枢纽城市的面貌和一些古代交通法规,对研究古代的行路文化可能有所裨益。 目录 引言 古代行路文化 第一章 中国的交通地理环境 一 放眼神州 二 地理障碍 第二章 古代行路文化的特色 一 行路难的传统观念 二 中国古代行路文化与西方的区别 三 交通与政治 第三章 古代出行的礼仪与习俗 一 告别 二 题记 三 尚早、尚俭、尚快的习俗 四 行路的信仰 五 行路的禁忌 第四章 路上人 一 背井离乡的移民 二 俘虏与流民 三 使者与商人 四 旅行家与行吟诗人 五 教徒与游士 六 乞丐与游民 第五章 陆路交通 一 中国古代的道路 二 古代的桥梁 三 古代的交通工具 四 古代的馆驿 五 古代的私人旅店 六 古代的关津 七 古代的地图 第六章 水上交通 一 古代的造船工业 二 唐代以前的内河航运 三 宋元明清的内河航运 四 海上交通与海上生活 第七章 交通与城市的发展 一 先秦时期的交通与城市 二 汉代以后交通与城市发展 三 古代的交通法规 第八章 古代的飞天思想 一 先秦时期的飞天思想 二 先秦天文学的发展 三 汉代以后的天文学及飞天思想 四 飞行的技术探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在江湖(古代行路文化)/图说古代社会生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马洪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43477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2-04-01 |
首版时间 | 2002-04-01 |
印刷时间 | 2002-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9.9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1 |
宽 | 14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