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生能有多少爱
内容
编辑推荐

爱像是脚印,我们踩着、印着,走到今天。

  回头,即使脚印印在冰雪之中,或早已湮灭,不复可寻,仍然知道,那是我们走过来的爱。

人的一生有多长,人的一生就能有多少爱。

本书为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现任水云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及专业作家、画家——刘墉先生的散文作品集。

内容推荐

本书为刘墉先生的散文作品集,书中收录了《妻子,母亲,孩子》、《你不疼他谁疼他》、《前世今生缘》、《今生似被前缘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从前世逃到今生》、《爱死那个人》、《爱不爱,只有自己知道》等作品。

目录

一生能有多少爱

男人,丈夫,父亲,女儿

父与女

两个男人的战争

小心饭里多把盐

愈老愈怀念的爱

你是我绑来的人质

女人,妻子,母亲,孩子

女人,女人

女人的爱,真长!

母亲·母亲

迟到的母爱

妻子,母亲,孩子

你不疼他谁疼他

前世,来生,今生,缘

前世今生缘

今生似被前缘误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从前世逃到今生

恋爱,宠爱,不伦之爱

恋爱

最平凡又不平凡的恋情

宠爱

心灵深处的创伤

海豹猎人之死

不伦之爱

当绯闻落幕的时候

想你,爱你,恨你,原谅你

爱与谅

爱,就不要多问

一生能有几个家

爱死那个人

爱不爱,只有自己知道

当爱的旅程将尽……

爱之旅

当你累了的时候

每个怨里都有感恩

谁能禁止我的爱

故乡是爱人的怀抱

刘墉的著作

试读章节

看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养猪王子(The Swineherd)》。

王子向邻国的公主求婚,送去他最珍爱的玫瑰花和夜莺,但是公主一点也不欣赏,她把玫瑰扔在一边,又把夜莺放掉了。

不死心的王子把脸涂黑,混进皇宫当个养猪的人。

有一天,公主在花园里听到一阵从没听过的美妙旋律。原来是养猪人在玩一个乐器。

“我要这乐器。”公主说。

“除非你用一百个吻来交换。”养猪王子笑道,“否则不给你。”

公主太喜欢了,只好叫宫女围在她的四周,挡住别人的视线,然后在中间亲吻王子。

不幸的是,国王远远看见宫女奇怪的举动,跑去查看,发现女儿正亲吻养猪王子,于是一怒之下,把公主赶出了皇宫,再也不要女儿回家。

看莎士比亚的《李尔王》。

年老的国王问三个女儿有多么爱爸爸。

大女儿说:“我爱父亲甚于爱我的眼睛、我的生命。”

二女儿说:“这世界上只有爸爸的宠爱,能使我感到幸福。”

国王高兴极了,把国土的各三分之一送给两个女儿。

接着他问自己最爱的,唯一未出嫁的小女儿。 “我不能保证在这世界上我只爱爸爸。”小女儿很坦诚地说:“因为我会结婚,我总会分一半的爱给我的丈夫……”

国王发怒了,立刻断绝父女关系,连为她说情的老臣,都一起放逐。

看美国电影《华盛顿广场》。影片描写一个富有的医生,自从太太难产死去,就守着唯一的女儿。

他让女儿受最好的教育、穿最讲究的衣服、养成最好的礼仪,但或许因为他管得太严,使那本来已经相貌平平的女儿,变得更为拘谨。

她怯于社交、拙于言词,尤其遇上男孩子,更是手足无措。

令人惊讶的是,在一次酒会上,一位仪表堂堂的男子,居然爱上了她,总借故到她家里走动。

医生紧张了,问自己的女儿:“他凭什么爱上你?他爱你的人,还是爱我的钱?”

医生也偷偷造访了那个男孩子,他果然一无所有,甚至没有工作,于是回家警告女儿:

“你如果嫁给他,就得不到我的一文钱。”

在富有的爸爸和穷苦的男朋友之间,女儿选择了后者。

只是,当她对男孩子说:“我什么都不要了,宁愿跟着你去吃苦,带我走吧!”

男孩子居然变脸,离开她,去了南方。

多年后,医生临终,问自己的女儿:“你还等他吗?如果你还打算嫁给他,就得不到我的遗产。”

女儿还是没有松口。

医生死了,律师宣读遗嘱,偌大的家产,只留下一栋房子给女儿栖身,其余的全捐给了慈善团体。

女儿一辈子没结婚,靠教幼稚园过一生。

读中国古典笑话——

有个女子的父亲和丈夫一起作案被捕,判了死罪。

女子跑去对县太爷哭诉:“我一下失去两个至亲,怎么活?”

县官想想也是,就说:

“这样吧!我留一条命,由你挑,要你爸爸死,还是丈夫死?”

女子幽幽地说:“这叫我太为难了,一边是爸爸,一边是丈夫,您要我怎么挑呢?”叹口气:“我穿着衣服见爸爸,脱了衣服见丈夫,到底谁比较亲密?”

县官笑笑:“我知道答案了!”

接到一个女子的信,画面非常强烈:

“我妈妈早死,我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烧饭给爸爸吃。”女子在信里写:“烧了二十年,烧到他老,也烧到我老。大家都说我孝顺,可是我也想恋爱、想结婚,想有个爱我的丈夫啊!但是每次我交男朋友,我爸爸就发疯,没把人家骂走,也把人家吓走了。有一天,他又赶走一个我喜欢的男孩子,我气了,把衣服脱光,冲到他面前,对他吼:‘你要吗?给你呀!二十多年,我是做了妈妈做的事,但我毕竟不是你太太,你也不是我丈夫,你是我爸爸啊!他也不是坏人,是帮你继续爱我一生的人哪!’我爸爸怔住了,不再说话,转身掏出存折和图章,交给我……”P4-8

序言

我的人生很无常:

三岁就被带离父母身边,到了个陌生的家,据说连续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到了傍晚,我就会坐在门口,喃喃自语地说“回家吧!回家吧!”

五岁,我的生父过世了,养父牵着我在人群中,远远地参加了丧礼。九岁,最疼爱我的养父也离开了这个世界,我跪爬匍匐着去一家家报丧,面对好多亲人奇异的眼光以及“瞧!他都没流眼泪。”的议论。

 十三岁,我的家在一场大火中被夷为平地,同住的亲戚搬走了,从此成为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请人在废墟上搭了个小草棚,因为漏雨,又盖了间石棉瓦顶的小屋,才建成,就有人远远扔石头,把石棉瓦打出好多洞,又开始漏水。 再过三年,公家为了要那块废墟的土地,把我们移到个小木楼上,我却在搬去的一年之后突然半夜吐血,接着因为肺病休学。

养病期间,我过得挺多采多姿,除了自己写诗画画,还因为楼下开了个“女子英文私书班”,常常穿梭在一群女生之间,而有在女生群中看女生、听女生的机会。

从高中到大学,我交过好几个女朋友,有楼下补习班的,也有外面的笔友和同学。有些笔友起初请人代笔写信,后来换成“亲自动手”;有些代写信的女生,后来自己跑到幕前来找我。说实话,那阵子挺热闹,怪不得我老娘在门口放支竹扫帚,说专打外面的坏女生。

我的亲生母亲也常来看我,但她从不露面,只偷偷借邻居楼上的窗子张望。她说得好:“我有六个儿子,‘她’一个也没有,分一个是对的,不能去打扰。”直到有一天,她终于来访,虽没说什么,母亲却在她走后忍不住地道出我的身世。

我没有惊讶,因为从小到大,已经在许多不堪中感觉到,我把许多事藏在心里,包括佣人和亲戚对我的羞辱。或许正因此,我的心底有很多愤懑,我的个性也很叛逆。那愤懑促成我后来写了许多处世和励志的作品。那叛逆使我大三拉着女朋友,自己跑去法院登记结婚,再把证书呈给岳父大人。

我知道自己当年太鲁莽,所幸近二十多年来岳父母都在我身边,使我能尽一分孝道、补一些过失。

当然我的老娘也由“牵着我”、“被我牵”,直到她九十三岁。其间我虽然与生母保持联系,带着妻儿前去探望,却为了不伤养母的心,未曾让她们“二老”碰面。

在家里,我也扮演特别的角色,尤其女儿出生后,我得随时注意小丫头在三位老人之间的“公平分配”,我更得注意老娘的心情,让她忘记自己是养母,让她总有安全感。

或许正因为从小到大,许多的打击、迷失、悔恨、矛盾和生离死别,以及后来担任新闻工作,又在异乡四处流浪的经验,使我自认比一般人更了解人性、更知道情是何物、更体会人生的无常。也因为有许多不堪回首和难以面对的事,使我领悟“不能改变世界,只好改变自己”,学习“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的无为与“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的洒脱。

但我绝没有变成乡愿,只是把痛苦换一种方式纾解。当我被人欺、被人骗之后,我会写成《我不是教你诈》或《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当我遇到情感上的冲击,我会写《爱何必百分百》和《生死爱恨一念间》;当我为漂泊矛盾的时候,我会写《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和《离合悲欢总是缘》;当我被人误解的时候,我会说宁愿《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

无可否认,许多文章都是经过我内心再三挣扎,把“垒块”消化之后产生。但也因此,它们表现的不再是愤恨而是达观;许多丑陋的东西,换个角度看,都变得自然;用“同理心”去想,都能够释然。甚至在退一步之后,都值得感恩。今天回首前尘,我的心中不是没有恨,但是爱早已压过了恨。

这套书里收录了我四十到五十岁间最重要的“写情”之作。那十年也是我人生的黄金时段,中年得女,原本已经被磨蚀得迟钝的感情,一下子又变得敏锐,加上岳父母来,家里三位老人,让我对“老人的情”有更深的感触。儿子离家上大学,多了一分牵挂,应台湾公共电视之邀,回去作《中国文明的精神》的研究,更增加了离合的悲喜和文化的冲击。心灵敏锐了、遭遇增多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加重了,自自然然产生这一系列的写情之作。

非常谢谢“现代出版社”,能让我把分散在不同地方的写情书一一收回,交给他们整理为“写情十书”,完整地“一次呈现”,再以《在生命中追寻的爱》压轴,把我领悟的有情世界,作个完整的分析。

我也要对我的妻——薇薇表示感恩。她陪我走过四十年的岁月,和我一起住在铁轨旁边的违章建筑区,一起走过艰苦的岁月。这里的每篇文章,她都是第一个读者,这里的许多情节,都有她的影子。还要谢谢提供我写作灵感的许多朋友,在为他们解惑的过程,常常也解了我自己的惑。

最后,谢谢各位读者长久以来对我写情系列的支持,并盼望大家能找个安静的时问,把这十本书按照时序再看一遍。读我十年间的心境变化,也分享我“十年悟道总为情”的喜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生能有多少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447905
开本 32开
页数 1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65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3
13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0-2074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0: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