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木犁书系苜蓿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教育学者心灵的散步,现代人文精神烛照下的深沉哲思,灵光闪现的教育真知的自由阐发,教育真挚深邃智慧的声音,源自教育使命感的闪电般发人深思的一击!追求生命化了的教育践履的直接体悟,文化重建背景上教育全新价值的寻问,富有个人创见的教育思想的集结……这就是《木犁书系·苜蓿文丛》的特点。本书是丛书之一,是张文质的教育随笔。简朴的句段透着凝重的韵律,儿童教育是作者笔触最敏感的痛点。

内容推荐

简朴的句段透着凝重的韵律,儿童教育是作者笔触最敏感的痛点。这是中国百余年来从不曾陈旧过的话题,老话题的一再提起意味着重提者在又一次失望后的不能无所瞩望。文质对理论同心灵的可能疏离有着神经质般的警惕,他更看重心灵间的默然相契,也更情愿让陌生的直觉在相遇中相盘相诘。因此,无论是不拘情节的片断叙事,还是对所见所读的随机评点,他所经心的都多在于一种非理辩的氛围——在这氛围中,借情感的导引,启发所祈境界的觉悟。有时,也终不免忿激的,但反省中的生命的再发现,往往会是其间最动人的一笔。他告诉人们:“我看教育的三个视角:纯粹学理的;实践的;跳出圈外的。但是,当泪水遮住双眼时,什么都看不到。这时候便是默然和反躬自问。”

目录

序 黄克剑

2000年教育手记

1999年教育手记

1998年教育手记

1997年教育手记

校园故事 

附录1 两封未发出的信

附录2 绝望地逃走

附录3 教育写作的自我授权

——一次困难的自言自语的记录

后记

试读章节

38

“水怎样开始演奏”,这是英国诗人休斯一首诗的题目。我把它记在书写本上。水怎样开始演奏,水怎样开始演奏,水怎样开始演奏,我连着书写了三次,就有了一种生命在演奏的感觉,我需要动荡,活力,仅仅是为了动荡,为了活力,为了一切苦闷的时刻。 

39

如果我们不能直面中国的教育现实,勾划出真实的图表,也许我们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只会“越来越不为人所知,越来越不自由,越来越孤独”。

40

1839年,画家安格尔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到自己“问心无愧,无可非议”。我在想,现在我在这里,因此影子也是真实的,我写作,思考,侧身倾听自己的声音,无论何时,我总是问心有愧,无足轻重。我陷入黑夜赋予我的模糊性,幻灭,以及对于人生绝望的洞见。也只有此时,我如此的首鼠两端,永远是黑暗,永远是猝不及防。因为厌倦了伪善的说教,在内心把自己禁闭。一道又一道的深渊使我们更像是恋家的恶犬。

P19

序言

在榕城的又一个难忘的夏日,我读到文质的《唇舌的授权》。没有任何逻辑的牵挂,把散逸不羁的文字招集在一起的是生命的真切。我是把它当作“无忌”的“童言”来读的,那自主授权的唇舌连着一个初人中年的人的复归的童心。

简朴的句段透着凝重的韵律,儿童教育是作者笔触最敏感的痛点。这是中国百余年来从不曾陈旧过的话题,老话题的一再提起意味着重提者在又一次失望后的不能无所瞩望。文质对理论同心灵的可能疏离有着神经质般的警惕,他更看重心灵间的默然相契,也更情愿让陌生的直觉在相遇中相盘相诘。因此,无论是不拘情节的片断叙事,还是对所见所读的随机评点,他所经心的都多在于一种非理辩的氛围——在这氛围中,借情感的导引,启发所祈境界的觉悟。有时,也终不免忿激的,但反省中的生命的再发现,往往会是其间最动人的一笔。他告诉人们:“我看教育的三个视角:纯粹学理的;实践的;跳出圈外的。但是,当泪水遮住双眼时,什么都看不到。这时候便是默然和反躬自问。”

倘是一位诗人,你也许可以从这里读出别一种诗意;倘是一位不苟的从教者,你也许可以从这里感受得到那种为教育的深情眷注所引发的难以自己的悲剧感。文质自谓“除了是一个忧思者,我可能什么都不是”,然而,“忧思”中毕竟涵泳了一个“必要的乌托邦”。但愿心中尚未萎谢了虚灵的未来的人们,在诗意、悲情的朦胧处,也能分辨出这“朝着人性的动人处走去,朝着不断生长的‘我’走去”的教育的“乌托邦”的气息。

照雅斯贝斯的说法,对于一个没有自信的时代来说,它所迫切关心的是教育。但在我看来,既然到了自信的零度依然可以有望于教育,那我们正可以从教育这里获得一个不可再推宕的起点。

黄克剑

2000年8月8日

后记

要不是本书的责编,我仁厚的朋友黄旭先生的催促,我无意于写这篇后记。本书原是出于“懒惰、无心,有时是激情中的涂沫”,它几乎毫无章法与秩序,这一点特别让我羞愧,同时它又是私语的、倾诉的、寂寞的,带着深重的黑夜时刻自我释放时的空虚。文稿原先杂乱地记录在粗糙的笔记本和随手取得的各种纸片上,我的老朋友张昔之先生小心翼翼地对它进行了整理。这项工作使他难过,他说若不是老朋友之间日增月累的责任,他宁愿去干更繁重的体力活,也不情愿如此长时间地进入一个人的梦魇之乡。对此,我深怀歉意与感激,我遇到了一个最好的资助人。其实,多年来,我始终是一个被自己梦见的做梦者,由于难以克服的某种虚荣,这些梦幻的残片,现在被公之于众,它已经不属于我一个人。

在人的记忆中,昨天和前天,和无数的过去的任何一天,毫无区别。它们一起构成了共同的“昨天”,而人又总是不断地活在“今天”,因为所谓的“明天”仅仅是虚设的,它永远跳跃在生命前方。基于此,在书写时,所有对教育的期待与向往,沉痛与忧伤,总是关乎“昨天与今天”,而现在当我不得不写这篇后记时,一切都已远去,仿佛连哪些是我自己的嗓音都无法辨别。书中以年份作为每小辑的分界,更是一种偷懒的方式,要不怎么才能在无序中依稀现出某种“无序之序”呢!我要恳请读者诸君见谅,阅读确是一种合作。

黄克剑先生对我总是极宽容又怀有期待,他的序使这本书的意义增值。王永先生、余文森先生,我先是他们教育思想的倾听者,后来又有幸成为他们的合作者,这种合作也为黄克剑先生特别称许,书中不少文字记录了我们的交往与合作。现在我们共同从事的工作是我写作的原动力。与黄克剑先生、王永先生、余文森先生的相遇,是我深感欣慰的事,所有对他们感激的词语常常在我心中回响。

张文质

2000年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木犁书系苜蓿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文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431310
开本 32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8
出版时间 2001-05-01
首版时间 2001-05-01
印刷时间 200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03
14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3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