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广西古镇书(叁拾贰座经典古镇)/古镇自助游完全手册
内容
编辑推荐

从闻名桂北的江头,走向山岚幽谷的瑶池,耳边是悠扬悦耳的广西民歌,抹不去眼中是那一抹的幽蓝。广西的古村镇犹如一处处藏在大山中的宝藏,以她卓越的自然风光、灿烂的文化和古朴的民俗风情,向人们展示东方文明的神秘魅力。本书精选叁拾叁座古镇,代表了广西境内古镇的不同风格,堪称经典,它们承载着正在逝去的古老生活空间和传统人生。

内容推荐

两年来我们亲身踏访了中国近二十个省四百多座古镇,实地走访和见证了古镇的现状与变迁寻觅和发现了更多不为人知的古老村落。她们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建筑特色的中国古镇典范,承载着在逝去的古老生活和传统人生。

目录

特别说明

就《古镇书》致读者

寻访手记

广西古镇概况

广西古镇主要建筑类型

因地制宜的独特家园

古镇布局的鉴赏

广西少数民族

江 头

闻名桂北的清官村

大 圩

漓江第一镇

熊 村

商道古圩

水源头

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

月 岭

桂音袅袅传古韵

迪 塘

桂北山村的西洋残片

长岗岭

商道古驿站

旧 县

遇龙河畔的风水宝地

朗 梓

耕读传家的壮族古村

福 利

画在扇面中的古镇

兴 坪

枕漓江而眠

恭 城

文武并立的古城

秀 水

山水间往事悠悠

福 溪

山岚幽谷一瑶池

凤 溪

明清的乡村街市

黄 姚

梦中家园

龙 井

穿越800年的时光隧道

贺 街

千年水路商埠

永宁州古城

桂岭第一州

龙脊三寨

壮观美丽的龙脊梯田

程 阳

侗乡风雨桥的经典

巴 团

苗江上的侗寨

独 峒

省区交界处的侗乡

高 定

鼓楼之乡

富 禄

都柳江畔的三月三

抱 村

传说中的桂中古村

扬 美

千年古镇拂白花

廉 州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永 安

明代的沿海防御卫所

涠 洲

美丽的海岛风情

试读章节

水运商埠“小桂林"

大圩是自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后,才逐渐繁荣起来的。从地势上看,古镇东有潮田河,与福利马河相接,西连相思江,可至永福,北面漓江贯穿桂林、兴安、阳朔、平乐、梧州,可上达湖南,下至广州,是水陆交通的要道,又是集市贸易的中心。

北宋时,大圩古镇已是商业繁华集镇和水运枢纽,别称“小长安”。南宋末设立务税关,驻有务税使,有了固定圩期,沿江立街设坊,长约五华里,因集市规模较大,得名“大圩”,明代时成为广西四大圩镇(其他三圩是宾阳芦圩、苍梧戎圩、贵县桥圩)之首。

明初,已形成八条大街、十多个码头,镇中有“四大家、八中家、二十四小家”,其中“黄李廖高”四大家多经营山货、布、米、盐,外有投股,坐庄桂林、梧州,内外联姻结义,控制了桂北一带的经济命脉。抗战时,人口云集,还有“小桂林”之称。走进老街

下车的地方是新街,离大圩市场只有几步路,今天恰好是圩日,赶集的人络绎不绝,摊子一直摆到大路上。沿镇中心的小路一直往里走,穿过一个爬满树藤的老城门,不一会儿就是大圩镇的老街了。老街位于漓江东岸,父子岩东南,磨盘山北面,由西向东沿江而建,大约有l公里长。

建于明清时期的老街仍如旧时,一些人家仍然保持着传统手工作坊维持生计。新修公路后,水运风光不再,圩市也搬到了外面的新街,这里愈发显得清幽宁静起来。岁月把青石板的路面磨得光亮,在下着微雨的早晨,踩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空气中飘荡着草与泥土混杂的气息,很容易让人追溯起往昔的景象。石板街老房子

沿岸而建的石板街是古镇的一大特色,建于民国初期,长800米,宽2米,多用青石板镶铺而成。在水运繁盛、商贾云集之时,各地客商纷纷兴建各省会馆,沿江街道人家经商起家,建有大量的商店铺面。

这些店铺一般为两层楼,砖砌侧墙,木板为门,旁边开有方孔小窗。房梁很高,通风透气,多是二进、三进的深宅大院,前铺后坊,从街面一直延伸到江边,俗称“筒子屋”。木头房子容易着火,一烧就是一片,听老人说万寿桥的泗瀛街又被称做“芝麻地”,意思就是店面值钱,烧得快建得也快,越烧越旺之意。所以在街区之间又有隔火的门楼,沿街多为骑楼,是桂北明清时期汉族建筑风格的代表。

从街中间的鼓楼景点自西向东,沿街开了许多的店铺,以杂货铺、小吃店和中医门诊、药铺居多。老街的药铺最有特色,门口挂着一只大葫芦,老式的柜台上摆放着几只大玻璃缸,里面盛有葫芦酒、桃花酒,酒不太辣,有些甘甜。柜台上还有倒悬着的各式薰香,多半是辅助针灸治疗用的艾叶条,老板亲自点了一支示范,空气中顿时弥漫着芳香的气味,令人神清气爽。P.38-40

序言

2002年春,我们策划、编辑了第一本古镇旅游的图书——《中国古镇游》,当时我们只是本能地认定,有许多和我们一样住在城市丛林里的人,也会和我们一样,有着“回归家园的古老冲动”,因此,这本《中国古镇游》的扉页上,有一旬几乎不被人注意的话——“寻找家园的地图册”。

也几乎是一个本能的认定,古镇,连同它所承载的文化理念及生活态度,构成了中国人血脉中关于家园的记忆。

于是,我们和许多摄影师一起,开始了试图留存家园记忆的艰苦历程,获得的却是一幅幅正在逝去的传统乡土画卷。我们只能想象,那些历经沧桑几近颓败的青砖、木梁间,承载过几千年中国传统的家族制度和文化理念,每一处风水、景物间,都叙述着我们祖先的居住理想和生活的尊严感。

其实,古城、古村镇连同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消逝,仅仅发生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与传统家园的彻底割裂,也仅仅是我们一两代人的遭遇。本来就十分脆弱的古老生态确实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显得极端无奈,但几千年来强大的文化记忆却仍然能让我们的“都市新生活”显得乏味和空虚,毕竟,滚滚红尘中肯定没有青山绿水的心平气和,也缺乏“日出而作”、“耕读传家”的生活尊严感。

因此,我们需要古镇给予我们家园般的抚慰,哪怕仅仅是一两天,或仅仅是一次纸上的阅读。

在我们发现和搜集古镇的过程中,古镇旅游热也在不断升温,一些“著名古镇”变成了游人如织的旅游热点,另一些则在加快翻新以招揽游人,而更多的古镇则在新修瓷砖“洋房”或任由岁月侵蚀,迅速沦为废墟。

“古镇永远地消失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我们两年多前的预言,其实就是现实。

而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尽快为更多的中国古镇留下最后的身影。于是,有了我们在2003年5月策划编辑的5卷本《中国古镇游/珍藏版》,以及由著名摄影家李玉祥精选拍摄、囊括101座中国经典古镇的《中国古镇图鉴》、《山西古镇书》、《湖南古镇书》、《安徽古镇书》等等,和你手上的这本《广西古镇书》。这些书侧重不同,但都集中了大量与古镇相关的历史、文化、建筑、民俗等资讯,相信它们对不同的读者备具价值。

我们衷心希望,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对旅游热的推波助澜,而是带来更多的感悟和感动,甚至带来某些关乎古镇存亡的行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广西古镇书(叁拾贰座经典古镇)/古镇自助游完全手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志娟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34735
开本 16开
页数 1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4-09-01
首版时间 2004-09-01
印刷时间 200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9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6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41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