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先锋派理论/现代性研究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西方探讨先锋派理论影响最大的专著之一。作者首先阐释了批判科学的概念,说明批判科学要反观科学本身,说明科学知识是在什么社会条件下生产出来的,由此转到对先锋派理论的讨论上来,指出审美范畴不是永恒的,讨论了艺术自律等问题。

内容推荐

  作者首先阐释了批判科学的概念,说明批判科学要反观科学本身,说明科学知识是在什么社会条件下生产出来的。由此转到对先锋派理论的讨论上来,指出审美范畴不是永恒的,而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先锋派则是对这些范畴的批判。书中专门讨论了艺术自律问题。自律使艺术离开现实生活,而先锋派艺术则使艺术回到现实。最后,作者讨论了介入或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生活与艺术相互干预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艺术体制问题。本书是西方探讨先锋派理论影响最大的专著之一。“就其对先锋派所作的准确而带有历史性思考的界定而言,比格尔《先锋派理论》一书的价值是怎么估计也不过分的”。

目录

英译本序言:现代主义理论还是先锋派理论

作者前言

引言:先锋派理论与文学理论

第一章 对批判的文学科学的初步思考

1.解释学

2.意识形态批判

3.功能分析

第二章 先锋派理论与批判的文学科学

1 审美范畴的历史性

2 作为资产阶级社会中艺术的自我批判的先锋派

3 有关本雅明的艺术理论的讨论

第三章 论资产阶级社会中的艺术自律问题

1 研究问题

2 康德与席勒美学中的艺术自律

3 先锋派对艺术自律的否定

第四章 先锋主义的艺术作品

1 论“作品”范畴

2 新异

3 偶然

4 本雅明的讽喻概念

5 蒙太奇

第五章 先锋派与介入

1 阿多诺与卢卡的争论

2 结束语及对黑格尔的评论

德文第二版后记

注释

书目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马尔库塞对资产阶级社会中文化功能的定义并不涉及单个的艺术作品,而是针对它们作为与日常生存斗争相区别的物体的地位而言的。这一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上的启示:艺术作品不再被看作单个的实体,而要在常常决定了作品功能的体制性框架和状况之中来考察。当人们说某单个作品的功能时,他常常是在比喻的意义上说的;因为如果这样的话,人们所观察或推断的主要不是它的特殊性质,而是在一个特定社会或社会的某些阶级或阶层中规范它与同类作品交流的方式。我选择“艺术体制”这个术语来表示这种提供框架的条件。

除了文化的对象化是由体制所决定的这一启示之外,马尔库塞还讲了艺术作品在资产阶级社会的功能。在这里,对接受者的水平与社会整体的水平作出区分是适宜的。艺术至少允许在日常实践中被抑制的个人需求在想像中得到满足。通过对艺术的欣赏,萎缩了的资产阶级个人可以体验到具有个性的自我。但是,由于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分离,这种体验仍然没有实在的效果,即不能融人到生活之中。缺乏实在的效果并不等于无功能性(正如我在前面的一个模糊的陈述中所提到的),而是表示了艺术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功能:使批判无效化。这种使改变社会的冲动无效化因而是与艺术在资产阶级主体性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紧密联系在一起。19

从马尔库塞的文化批判理论中获取关于艺术功能的社会决定是体制化的启示,以及实现资产阶级社会中艺术功能的全球性决定的企图,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反对:关于艺术的话语作为一个过程等同于实际上与艺术的交流;以及尽管在资产阶级社会中艺术的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这却并不意味着这种意识形态掩盖了艺术的实际功能。我们可以用通俗的语言将问题归结如下:关于艺术的体制化的话语在什么程度上决定了对作品的实际交流?对于这个问题存在着三种回答:人们可以假定,艺术/文学体制与实际上与作品的交流在倾向上重合,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着问题。或者,人们可以假定关于艺术的体制化的话语不揭示任何与作品实际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这里所提出的文学一社会学方法将不促进对艺术作品功能的理解。在这一假定背后,存在着一个经验主义的错觉,即认为无数的阐释能够使我们最终理解艺术品的功能,因而无需理论。第一种回答具有使问题消失而不是解决它的缺陷,第二种回答则具有不能在关于艺术的体制化话语与同作品交流之间建立联系的缺陷。因此,我们不得不寻求一个并不预先在理论层面上决定问题的第三种回答。很可能,艺术体制和与作品实际交流之间的关系应被看成是一个在历史上变化的关系。然而,在这里,“实际交流”这个术语内在的困难应被清楚地了解。这个术语产生出一个研究者可以理解“交流”本身的错觉。任何认真地进行过接受的历史研究的人都知道,这是不正确的。我们所分析的充其量不过是关于与文学接触的话语而已。

P76-77

序言

如果人们认为,一种美学理论只有在它反映了这一学科的历史发展时,才具有实际内容的话,那么,对先锋派的研究就应成为这一理论的必要因素,因为,这一研究使这种关于艺术的理论加进了当代的内容。 

我是在写完一本关于超现代主义的书以后写本书的。为了尽可能避免太多的单个的引文,我在这里提请读者注意那本书中所作的单独分析。1这本书所关注的焦点与那本书不同。本书并非想取代一些重要的单独分析,而是要提供一个便于进行这种分析的范畴框架。与此相应,我们在本书中所见到的文学与艺术的例子,并非对单个的艺术作品进行历史的和社会学的阐述,而是用于对一种理论作说明。

这本书是1973年夏到1974年夏在不来梅大学进行的“先锋派与资产阶级社会”研究计划的成果。如果没有对之感兴趣的学生们的合作,这一研究计划就不可能完成。本书的部分章节曾与克丽斯塔·比格尔(Christa Biirger)、海伦妮·哈特(Helene Harth)、克里斯特尔·雷克纳格尔(Christel Recknagel)、雅内克·雅罗斯洛斯基(Janek Jaroslawski)、赫尔穆特·兰普雷希特(Helmut Lam-precht)以及格哈德·莱特霍伊泽(Gerhard Leithauser)讨论。我对他们提供的批评意见表示感谢。

后记

在翻译本书之前,我曾零星地接触过彼得·比格尔的名字。他曾为《美学百科全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写过两个词条,一条是“自律的批判”,另一条是“先锋派”。从这两个词条,我感到,这位学者将精力用来做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批判自康德以来占据着统治地位的艺术自律观念,说明先锋派运动的历史意义。后来,在哈贝马斯那篇著名的讲演“现代性——一个未完成的工程”中,我又再次读到比格尔的名字。哈贝马斯对比格尔提出的“后先锋派”概念及其所可能具有的含义表示关注。

前年秋天,国际美学协会主席阿列西·艾尔雅维奇来访。我和他去司马台,我们一边登长城一边谈比格尔。他的意见是,这本《先锋派理论》是当今西方世界讨论先锋派艺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但还不够全面。他回去后还特地给我另寄一本书来,说那可以补充这本书的论述。我知道他的意思,比格尔主要讲的是西方国家的先锋派,而艾尔雅维奇所关注的,则是原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在经济、政治方面发生变化后的先锋派现象。如此说来,比格尔的书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剩下的事不应由比格尔去做,而应由我们去做了。

近年来,中国人在先锋主义艺术方面的动作多,议论也多,但理论探讨似乎还有欠缺。做一些这方面的基础理论工作,很重要,也有实践意义。希望《先锋派理论》的翻译能助其一臂之力。在这方面做一些事,对在20世纪席卷全球的大的艺术潮流有一些了解,会有助于我们对自身以及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的认识。

本书依据德国祖尔坎普出版社1980年第二版译出,并参照了迈克尔·肖(Michael Shaw)的英译本。英译本由于在翻译时还依据了本书作者收入《中介一接受一功能》一书中的两篇文章:“先锋派理论与文学理论”(作为英译本引言)和“解释学一意识形态批判一功能分析”(作为英译本第一章),故在内容和体例上与德文本略有不同。这样做也许会方便非德语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思想。另外,约亨·舒尔特一扎塞为该书写了一篇非常好的英译本序言,我读后觉得会对读者有所帮助,于是将它放在书前。

这是我与商务印书馆的第一次合作。为商务译一本经典的书是我多年的愿望。我不知道现在这本书是否算得上“经典”,因为它是被列入一套丛书,作为“新潮”来组织出版的。这本书在西方已经逐步迈入“经典”的行列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中国也会变成经典。

感谢周宪和徐奕春先生将这本书列入选题,这是件需要眼光的事;感谢何世鲁先生精心编辑译文;也感谢所有为这本书的翻译和出版提供过帮助的朋友们。

高建平

2001年7月3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先锋派理论/现代性研究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彼得·比格尔著//高建平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33824
开本 32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2-07-01
首版时间 2002-07-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