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问世一千余年来,在茶学界、文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国内外已有几十个版本传世。本书是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专家,在收集研究陆羽《茶经》多种版本的基础上,对《茶经》进行了仔细的点校,并在正确理解原文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逐段逐句的解读。
图书 | 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 |
内容 | 编辑推荐 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问世一千余年来,在茶学界、文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国内外已有几十个版本传世。本书是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专家,在收集研究陆羽《茶经》多种版本的基础上,对《茶经》进行了仔细的点校,并在正确理解原文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逐段逐句的解读。 内容推荐 茶圣陆羽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于唐代中期(公元780年)发表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这部《茶经》目前世界上已有几十个版本。为了帮助读者读懂这本书,现综合各种解读版本,采取原文与解读相对照的方法加以介绍。对于原文中难理解的词语和难认的字,进行了注解和注音。解读中尽可能地反映陆羽《茶经》的原意。同时,在解读中还插入了一些必要的图片,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茶经》。 目录 前言 一、四库全书本 陆羽《茶经》 二、陆羽《茶经》解读 三、陆羽《茶经》点校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原文: 呜呼,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所庇者屋,屋精极;所著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与酒皆精极之。凡茶有九难:一日造,二日别,三日器,四日火,五日水,六日炙,七日末,八日煮,九日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苞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 解读: 啊,天生万物都有它最精妙的地方,可是人类所擅长的仅仅是一点点肤浅的东西。居住的场所是房屋,房屋已建得很精致;所穿的是衣服,衣服也制得很精美了;所充饥的是饮食,食品与酒也都是很精细了。而茶却有着几个难以掌握的关键:一是采制,二是鉴别,三是器具,四是用火,五是选水,六是炙烤,七是碾末,八是烹煮,九是品饮。阴天采摘、夜间焙制,不是正确的采制法;仅凭嚼茶尝味、鼻闻辨香,不算是会鉴别;使用沾有腥味的炉、锅和带有腥气的盆,则是选器不当;如用急流和死水,则是用水不当;把饼茶烤得外熟里生,则是烤茶不当;把茶叶碾得过细像青绿色的粉尘一样,则是碾茶不当;煮茶时操作不熟练、搅动茶汤太急促,不算会煮茶;夏天喝茶而冬天不喝,这是不懂得饮茶。 P98-99 序言 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它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在国际茶文化界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自唐至今,陆羽《茶经》在国内外已有几十种版本,如宋代的百川学海本;明代的新安吴旦刊本、程福生刊本、孙大绶刊本、汪士贤刊本、玉茗堂刊本、程荣刊本、山居杂志本、莆田郑氏刻本、郑煾校江户刊本;清代的仪鸿堂刊本、寿春堂续茶经本、唐人说荟本、地理书钞本、学津讨原本、道光天门县志本、四库全书本;民国时期的常乐重刻陆子茶经本、沔阳卢氏慎始基斋影印本、新明重刻陆子茶经本、林荆南茶经白话浅释本、张迅齐茶话与茶经本、黄炖岩中国茶道本等等。由于年代久远,又经过历代文人工匠的传抄刻写,使得现存的各种版本多多少少都产生了一些错误。近几十年来,不少专家点校注释过《茶经》,也有过不少翻译成白话文的读本。版本虽多,但在许多地方仍存在着不少错别字和对原文原意的误解。 近几年来,随着茶文化热的掀起,很多茶文化爱好者迫切要求能有一本比较正确的《茶经》读本。日本、韩国等海外茶人更希望中国能出一本点校正确、解释清楚的陆羽《茶经》。 为此,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组织了几位专家,在收集研究陆羽《茶经》多种版本的基础上,对《茶经》进行了仔细的点校,并在正确理解原文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逐段逐句的解读。目的是为国内外茶文化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提供一本文字规范的正本《茶经》,以及对《茶经》进行准确解读的白话文本。这就是编著这本书的目的。 本书初稿完成后,为避免在文字上出现大的差错,又请浙江大学古文古汉字专家俞忠鑫教授作了全面的审校,他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在此,对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由于《茶经》原著的历史久远,研究难度较大,加上我们水平有限,难免还有错漏之处,望读者指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程启坤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46567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3-11-01 |
首版时间 | 2003-11-01 |
印刷时间 | 200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0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S971 |
丛书名 | |
印张 | 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