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藏地民间书(附光盘)
内容
编辑推荐

500张现场的精彩照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追寻民间音乐源头的女人和她经过的孤单而繁华的自由时光、艰辛但幸福的飘荡旅程,相遇的惊人瞬间、闪光面孔、动人故事……此外,本书还附赠第一手民间声音采样及作者原创先锋音乐CD一张。

内容推荐

本书的作者一个人用五年的时间走遍了云南、西藏、四川三地藏区的山山水水,包括很多常人无法抵达的非常原生态和偏远的小村落,和当地原住民有很亲密的接触,和很多人发生了很多很美的故事。在这本真正的深度旅游书中,作者以地下乐队主唱、民族先锋音乐制作人、纪录片制作人、画家和诗人的多重身份,记录了她心目中充满阳光的云南民间生活。本书的装帧和内文版式是极具功力的,将为你带来赏心悦目的阅读享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附赠的“藏地民间乐”CD是作者寻访民间音乐源头的收获,是一张非常难得的民间音乐采样。

目录

在我们醒来之前

上半年

一、上半个,我的遥远小地方

1 我的遥远小地方

2 我的山谷

3 3路车和菜市场

4 上半年的一些时间里

5 伴随——

二、山顶的风最大

1 草原上长出来的

1.5 伴随——

2 我要嫁给桑央了

2.5 伴随——

三、好花开在深山里

1 好花开在深山里

1.5 伴随——

下半年

一、转圈

1.5 伴随——

二、山上有个尼果寺

1 山上有个尼果寺

1.5 伴随

三、下半个,我的遥远小地方

1 变成云彩了

2 代价开始结婚吧

3 过海

4 连绵的节日

5 下半年的一些时间里

6 伴随——

附 关于一些照片

试读章节

松赞林寺早就是这个地方的著名旅游景点了,旅游季节里每天都有很多旅行社的大客车载来很多观光客,当然也有不少背包客慕名而来。如果你老老实实从大门进去,得花110块钱买门票,比起其他风景名胜来说实在不贵,可想想,整个一座山都是这个寺院,也没围墙,喇嘛回家基本都不走大门,随便往山上走走就进去了。倒不是鼓励你不买门票,算是你给的功德也是好的。喇嘛们倒是总在跟政府提,寺院不该卖门票,想来是不愿自己修行学习的地方,信徒们敬仰朝拜的地方,沾上太多铜臭味吧。

到了冬天,冰天雪地,旅游的人很少,零零星星的,寺院回到了本来的样子,清清净净。喇嘛念经,老百姓朝拜。特别是春节前后(不管农历还是藏历),每天都能见到无数信徒,围着寺院的山脚,一圈一圈,边念经边磕长头,磕得五体投地,磕得灰头土脸,磕得虔诚坚定。

格鲁派应该是藏传佛教里戒规最严的一派,比如不杀生、不妄语、不近女色……另外还有比其他派别多出的258条戒律。不过我看我身边的有些喇嘛过得可真是悠闲自在:可以吃肉,可以进城闲逛,可以做点小生意或者大生意,而且全部佩带手机,虽然仍必须光头光膀子,披上红色僧袍。也还是有清净修习的,目光澄静,行为安祥,那一眼就能看出来,身上是会放出干净的光芒的。

前些天,松赞林寺出事了。看上去真是个大事,所有喇嘛不念经了,天天早上坐7点的头一班3路车,全到城里去了。也看不懂去干什么,只知道寺里空了,而整个县城马路上到处红红的一团又一团,全是喇嘛。

后来喇嘛来到我住的院子里,政府的人也来了。天天座谈,开会——一打听才知道,是一个老喇嘛自己离开了寺院,被所在的康参除去了僧籍,可他后来又想回来,天天上告政府,希望政府能帮他恢复喇嘛身份,可寺里不同意,如此这般,产生了问题。

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不清楚,总之是把寺庙里本来该有的事儿全给耽误了。喇嘛们连藏历11月27的格冬节都没过,我也就没看上精彩的面具舞和跳神。听说政府来的这些人叫什么“松赞林寺工作组”,不仅要办刚才说的这些事,还要研究把面前的这块草地再变回湖去。喇嘛的事我不懂,可真要把草原变成湖?那未免太兴师动众、逆天行事了。水流走了就让它走吧,如果这儿留不住水,搬了水过来,总有一天还是会流走的。要真是哪天早上起床往窗子外面一看,草地没了,山谷里一片水汪汪的,还真会觉得飘荡着不踏实呢。

P22-23

序言

汽车会在几个小时之后,带我离开这里。我知道,我会很快开始想念,虽然现在脸上的阳光仍然无比炙热,头顶还是那么蓝的天,云朵一堆一堆,又低又亮,雪山还在身旁,前面和右边,大地开始微微泛出绿色,在所有去年冬天留下的枯黄中隐约涌现,离远了才能成片地被发现。牛群依然徜徉,安静地吃草,旺堆开着拖拉机运了木头回来,农面和阿扎像往常一样在楼下劈柴,老妈妈拿着纺锤在小铺门口把一团团羊毛纺成长线;红嘴乌鸦们似乎知道我要离开,全飞来停在我的窗前……

这是我的一个遥远小地方,它的春天马上就要来了。可一想到几个小时之后即将不再身处其中,即将看不见蓝天草原,即将远离干净清澈和安详质朴,无法控制地觉得伤感。虽然很可能再回来,也很可能留在另一个如此的地方,但现在,思念已经开始越来越浓地荡漾。

如果不是终于下决心买好了车票,我怎么也不能做出让自己离开这里的决定。

昨天夜里,遇见11个乡城来的藏族男人,到这儿帮人冲墙,修一座房子能一块儿挣3000块钱。他们给我唱了一晚上歌,如果不是要走,他们今天还会给我唱更多好听的歌。

所有村子里的人和寺院的喇嘛都和我越来越熟悉,虽然大多还叫不出名字,但都在心里留下了彼此的样子,越来越像熟人或者老朋友一样打招呼。

这儿的世界刚开始从冬天里苏醒,开始生长,能猜想和不能预知的好些事情正在开始发生。我不想现在离开,错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瞬间。

可离开似乎总在不断发生,还将继续发生下去,现在,又一次迫在眉睫。

又一次离开,又一次不知道是否能像承诺过的那样,重新回来——想做一件事,在最后的这个下午,爬到背后的山坡,使劲晒一次太阳,再对着所有熟悉和热爱着的一切,唱最后一次歌,现在就去。

即将再一次穿着军用胶鞋和羊皮棉袄,从山里草原上回到城市去,我身上的太阳、风雪、泥土的痕迹,又会被忽然变化的环境衬得特别突兀,不仅能从自己眼前截然不同的世界感觉到,也能随时从周围人的眼神和态度里感觉到——一个完全不同世界里的人闯进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这种生疏和距离,不仅仅是外表上的,也不是刚刚才有的,它其实一直在,只不过在外表的差异之下,变得更明显。

“你是哪里人”或者“你是干什么的?”是最常被问到但又最不知道怎么回答的两个问题一一我似乎到处晃荡,但根本不是个探险家或者科学研究者,常常没有明确的目的,常常只找一个特别简单的理由,比如想去晒太阳或者看看草原。更没有任何有名头的职业,甚至连时髦的“背包客”都觉得说不上。总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出现在人们面前,不喧闹地在他们的生活中过一些日子,融化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光线里,不知什么时候再忽然消失不见。似乎在这里又不在这里,似乎在哪儿都会被人觉得意外和异样,在哪儿都像个旁边的人、路过的人,还是这些感觉更多都来自我的心里,飘荡的心里。

我是个“tramp”(流浪汉),是个“gypsy girl”(吉普赛姑娘),是个村姑,是个野人,是朵野花,是小小的一朵蒲公英。

可人真的可以在任何地方生活,活得像蒲公英一样吗?

蒲公英是怎么活的呢?从一个地方长出来,被忽然来的一阵风偶然带走,偶然路过一个地方,任何地方,落到地上,钻进泥里,扎根、发芽、生长,变成新的蒲公英,还是蒲公英。

很多人说我的生活太幸福,总会表露出多少的羡慕,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样的生活真正是什么样子,有多少辛苦和艰难——虽然在世界的精彩和美好面前这些小问题根本无足轻重,常常被我忘记和一笑置之,却实在是很多人完全无法想像和假设的。但似乎,最起码,它是那么自由,这样的自由,让很多没有自由或者没有勇气追求自由的人,觉得是一件绝对幸福的事情。

绝对同意自己是幸福的,也许是因为总在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把大部分的力气用来做喜欢的事,而对其他很多事并不那么在意,要求很少,也就容易满足,幸福可能就更容易降临头顶。

对世界无限地热爱,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好奇心,也给了我迈步向前的力量,和从不觉得寂寞辛苦的所有勇气。越走越深,越辽远,越寂静,越饱满。

浪迹在遥远地方的好些年……就要嫁给稻城18岁的英俊桑央,和阿布才在潮湿艰涩的怒江峡谷里穿梭欢唱,西藏山顶的尼姑寺里没说一句话的两个月,梅里雪山脚下和千万虔诚转圈的藏人一道日夜兼程……

而我,只是小小的一个,那么轻,微弱得不能再微弱的生命,只要大地轻轻一呼吸,就会被吹没了,消失了,四处漂泊生长。

令人高兴的是,这个世界上,有人看见我会禁不住微笑,有人听我唱歌会流下眼泪,有人在远处不出声,但时不时会想念我;还有人愿意跟我说话,还有人希望能再见到我……我觉得自己幸福极了,真的!

我相信,其他人是自己的镜子,甚至就是自己。虽然并没察觉,但一定总在本能地给予,才会再不经意地得到——要不然该怎么解释这么多人对我的好,给我的无限温暖。

爸爸妈妈从来都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深深感谢他们从小给我的自由和信任。现在我总是离开他们那么远,他们却从不责怪,永远会在我偶尔感到漂泊、疲惫的时候,给我巨大温暖的安稳和力量。

还有那么多人偶然在身边出现了,露出亲切善良的笑容:从王大、王二把我当小同志般无微不至地关怀;从2003年10月22日,经过喇嘛寺脚下的一个繁花院落,在长久颠沛之后,主人白玛给了我一个无比美丽安详的安身之地;从一面之缘的z把我介绍给了素未谋面的s,从s完全凭直觉给我的无限信任;从在雪山上见到oct,本能地照料他虚弱的身体,开始在寒冷里互相温暖,从他送给我那么重要的两件礼物,让我现在能这样写字,能这样把我经过的美好瞬间留下来,给你们看……

多么幸福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怀,多么幸福能有机会带给他们愉快。更是多么幸福,能有机会看着世界,看着世界上各种生物生息变幻的每个时刻,在世界宽阔的胸膛上自由奔跑,张开双臂,完全打开身体,得到那么多的恩宠。

满怀所有的感激,继续上路。继续记录,继续写字。

开始的时候,我让耳朵带路,顺着听到的或者即将听到的一丁点好声音去了远处,毫无终了,越来越深……我的眼睛,我的呼吸,我的心脏,整个身体,开始被声音以外的更多世界全面浸蚀吸引,像一只花痴的蝴蝶,飞到一朵接一朵不同模样和颜色的花朵上。

声音是无限宽广的,可以容下任意无限的所有想像。从不奢望文字或其他任何表达可以描述声音,那都是无用的画蛇添足。于是就让声音是它原本的自由驰骋。而写字,只是为了叙述声音旁边发生的事情,还有照片和图画可以帮助更多地看见它们。

无法告诉你全部的事情。世界那么大,我所知道和看见的那么少;故事那么多,说也说不完,那些隐藏在山谷云层背后的村庄,一个个闪亮的人,我们相遇的时机,相处的时间,很多天意让我们相见,也是天意让我们错过,更无法讲解深刻的道理。我很小,无足轻重,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经历——有太多的人比我更沉默,却正在度过更非凡的人生,忍耐更大的艰辛,创造更难得的快乐。也不想向你介绍任何一条旅游线路,或者抄来任何一段历史资料,这些知识如果你真的愿意获取,开始上路,很快就都能知道。

这本书,只是和生命里其他事情一样,像流水流到了这里,并且让我感到快乐——生命应该早就自有安排,只是提前给了我暗示。

看着周围世界的时间流走,褪却的光彩和颜色,什么时候重新回来?巨大的山脉几千年的屹立,岁月漫长,什么时候会走到尽头?

如果从外面,站远一点看,我是不是,或者根本就只是个外形,一个躯体和形状,被时间一秒秒朝远方带走?什么都可以固执已见,虽然固执无用,但有时碰巧会收到些许效果,只有时间最不由你固执,说走就走,果断坚决。在时间的漫长概念里,肉体,甚至高山都是如此软弱和短暂——如果一切都无从说起,无所依托,就让时间帮我们把事情串成一串,就让我回到那些美丽动人的日子,把身体里感到的、发现的一切和所有想说的话,慢慢地,好好地,尽量讲出来给你听。

后记

三月的西南腹地,阴雨连天,周围的世界再喧闹,似乎也不能进入我的身体,是故意要这样浑然拒绝。巨大的城市,就算看上去已经把身体淹没,也不能对我产生丝毫实质的吸引力。

大部分的知觉自动关闭,仍然感到不安和紧张。再不是半个小时就能穿过唯一的马路走到另一头的小地方,再不能对迎面接连而来的熟面孔点头微笑,再不能知晓所有的店铺,走进去和老板聊天,再不能听着风的声音入睡,再不能每天晒在太阳底下,看着蓝天雪山,只做一件事情,写字或者锄地或者在山上疯跑……

简单没了,宁静没了,美丽也没了。世界变赃了,变窄了,变复杂了,变乱了……我像个笨蛋,不会说话不会笑,在去朋友家的路上走丢了,每天被楼下的麻将声或对面楼里的女人叫骂声吵醒,还有永远灰仆仆的天和巨大密集的楼房森林,轻而易举就把我弄得头晕眼花了。

不想走进这些无甚新鲜的昏忙场景里,也不想为了说清楚一句话像对面大声叫嚷的人那样,变成个吵闹的人。甚至开始的好些天连窗帘都害怕拉开,怕眼前不再是草原雪山而换成了局促的楼房让我真的开始伤心。

问好多人是否喜欢呆在这个地方。答案都不是肯定的,但还是呆下来了——不知道到底谁比谁更勇敢?——要多么大的坚强,才能在城市茫茫汹涌的吞噬里,依然孑然屹立,依然干净安详,欢快灵动。

我知道,离开热爱的地方让自己有点生疏,有点慌。也知道这是要把之前做的事情继续做完,虽然不知道它最后会成什么样子,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意义,但要把这个“圈”好好地转完,再说逃离或回去的话。

像个闭关的尼姑,在山脚下的草原面前,天天写字,天天拿着照相机、录音机东游西荡,孤单但无比愉快。愉快的事情做起来会上瘾,会停不下来。等我发现根本不能在一本书里写完所有的字,放进所有的照片时,已经到这里了。

就这样吧,停下来,交给出版社把它们变成一本真正的书,还要把录音整理出几个最好的,伴着字和图画……最后摆进商店,让大家来看,看看是否喜欢,是否愿意带它们回家。

我知道的事情还很少,能决定的也不多。就像还有一些事是只有自己知道一样,比如那些无法或来不及叙述的故事和人物,那些文字以外难以言表的真切感动,更广阔更丰富的自由生活和天地……

但很好,所有的都在那儿,一点没消失,依然真实动人,像水流一样,一直在潺潺涌动,向无尽未知里奔腾,让人愉快而满足而期待……

还想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算做一些小交代:

之前的所有生活和记忆,并不是为了现在要写成文字,在经过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么快就要开始回忆。因此该忘的都忘了,没有留下的也已经永远找不回来了。

因为对一切的“技术”都缺乏良好的热情,它也总是不断为难我,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之前很多年收集的很多音乐素材,因为录音设备的缘故,现在看来已很难达到出版质量,被迫放弃;“转圈”的时候被摔坏的相机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没能留下嗄马的样子……

但这些都是那么小的事情,甚至并不觉得遗憾,都是自然的事,自然的拥有,自然的缺失。

最后,还想再说一次感谢,允许我最后自私一次,和我亲爱的人说说话:

爸爸妈妈,从小到大,我跟你们说的话比对别人说的多太多,却总也说不完——其他的不再多说,希望你们俩快乐、健康,另外,感谢你们给我生命,感谢你们给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机会,感谢你们是我的爸爸妈妈。

oct,你现在离我很远,在一个我还完全不了解的世界里,但又无时无刻不在我身边,很亲近。联络很少了,但总是想起你。你太忙,虽然工作很有意义也很大,但是不是再多注意一点点自己的身体,是不是该多关心一下生活本身。你说过什么时候忙过了,想来找我,不论那时我在多远的地方。好的,我随时都愿意带你爬山,去我的村庄走走,或者去看一片湖水……不论什么时候,无论我在哪里。你还说希望看见我的字,哪怕只字片语,现在你看见了,希望你有时间把它们看完。另外,别忘了你曾是个会看云识天气的科学家,有空的时候,抬头看看天上是不是有鸟群飞过,告诉我雨会不会停,明天会不会阳光灿烂。

白玛,你的女儿好吗?白央姐好吗?酒店好吗?其实,你想要呵护的人们都会好起来的,他们自己都是有力量的,他们本该如此,本该自己为自己的幸福生活努力。你很善良,心思细密,不管这是好是坏,关键是,你不该被牵绊,我多希望看见你的眉头松开的时候,看见你的力量和智慧带给更多的人快乐。

s,你是好人,肯定的,虽然说话很大声,还常乱说,虽然已经从一个写字的变成了卖字的,但就凭你永远不会丢下你的那七只小猫,我也会绝对信任,像你凭白无故信任我一样。而且你也会好起来,但要慢慢地,清清楚楚地,不着急,不贪心,也不乱。

还有王大、z、肉、小白兔、张三、张肆、杨胖子……还有ted、校长、伊娜、小天、小菜、小焦、柯儿爷爷、正义哥哥……所有亲爱的人们,你们都会过得特别好,因为你们本来就那么好。

那么,正捧着这本书的你,这本书即将结束在这里,放下书本,你将去干点什么?不管要干什么,都祝你快乐。我所热爱的生活,即将开始另一段新的旅程,你的呢?不管你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都希望它是你热爱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藏地民间书(附光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14918
开本 16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4-08-01
首版时间 2004-08-01
印刷时间 200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6
17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北京共和联动图书有限公司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