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乡村游地图/生活之旅
内容
编辑推荐

现代旅游已走进了文化旅游、精神旅游时代,而走进了一处乡村就像走进了一座文化宝库,走进了一处久远的又是亲切的精神家园。置身于炊烟袅袅、鸡鸣狗吠的老屋中,现代人浮躁的、没有着落的身心,一下子平静地着了陆,静静地回归到人类生活的本源。赣南客家古村——白鹭村、千古第一村——流坑村、中国画里的乡村、世界上最美的土楼群——田螺坑村……就请您带着美丽的心情,与此书相伴,一同上路去游览那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

内容推荐

本书共介绍了24处特色乡村,其中囊括了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的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每个乡村包括概况、历史溯源、景区景点、主要看点、名人遗迹、游记、民俗、风情等;结合旅游的需要,附上交通、住宿、黄金线路、当地美食、当地特产、门票、周围景点等资讯。不敢说本书是中国乡村的一次大展示、大阅兵,但至少为准备走读乡村者提供了一份粗线条的指引地图。

如果您准备好了,就与此书相伴上路吧!

目录

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

赣南客家古村——白鹭村

千古第一村——流坑村

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西湾村

地上地下双城子,堡垣高宅博物村——张壁村

同祖血缘世代聚居的原始古村落——西文兴村

江南第一风水村——郭洞古生态村

神秘太极星象村——俞源村

民居建筑大观园——新叶村

华夏一谜,中国一绝——诸葛八卦村

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

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西递村

中国南方的“庄园”——培田村

海内外客家人心中的“麦加圣地”——石壁村

世界上最美的土楼群——田螺坑村

南疆古御所——鹏城村

华南建筑一绝——大旗头村

南国画里的客家乡村——苏家围

中国西部的岩居村落——互爱村

民居瑰宝——党家村

古村文化明珠——川底下村

江南第一屋场——张谷英村

百户人家一石居——宝山石头城村

滇南小桂林——普者黑仙人洞村

试读章节

古桥古镇古居民

万绿丛中,白云深处,一幢幢古朴典雅的古代建筑鳞次栉比,一座座如诗如画的廊桥水阁碧波影映,还有绰约多姿的古道、巍峨耸立的古塔、造型别致的古戏台以及古墓群、古战场……众多的名胜古迹,使婺源成了闻名遐迩的“吉建筑博物馆”。

居处犹闻雅颂声 婺源地处万山环抱之中,古道逶迤,山清水秀。茂林掩映处,一片片粉墻青瓦的民居,幽雅古典.令人加入世外桃源之境界。

这里的古建筑数量多,分布广,风格各异。祠堂、民居均青石基脚,马头山墻,天井厅廊,水磨石库门枋。明代建筑造型雍容大方,砖雕木刻疏朗淡雅;清代建筑讲究繁复玲珑,雕刻注重细密精美。这些建筑既渗透着时代的印记又表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园林化情调特色。

思口镇延村是江西省古建筑群的重点保扩村。这里有余庆堂、崇木堂等清代民居57幢,古石板铺设的街巷整洁清静。

如果说延村思溪民居景观以幽雅为主要特色,那么沱川理坑的官宅府第则显示出堂皇的气势。这里迄今保存比较完整的有明代工部尚书余戀学、吏部尚书余戀衝、清禄兵部主事余雏枢的府第和明末广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厅“驾睦堂”等古建筑。

江湾晓起村也是清代建筑保存比较完整的村落之一。上晓起村的“进工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官宅气派堂皇;下晓起村则多是清代茶商的宅第,村头溪畔有两幢高大的富商民居,其门楼砖雕的细密和精美令游人啧啧称绝。

婺源祠堂也是这里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坐落在江湾乡汪口村的俞氏宗祠,布局严谨,工艺精巧,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一。古坦乡黃村水口的黄氏宗祠,背山面水,前低后高,面积达l之00平方米,以气势宏伟著称。豸峰成义堂虽属六家房支祠中一个房头的祠堂,但也精雕细刻尽显奢华。

婺源古代建筑中,精致优美的木雕、砖雕、石雕比比皆是、木雕主要雕琢梁枋、斗拱、檐椽、雀替、护净、驼峰、窗棂、门楣等处、砖雕常雕饰大门上的门楼、门罩、八字墻面。石雕则雕饰柱础、墻院漏明窗、大门两侧下端石。

烟雨廊桥半浮沉 婺源碧波荡漾、纵橫多姿的无数溪河之上、橫跨着众多的廊桥水阁,这些各具特色的古桥使山乡更为秀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始建于宋代清华古镇的彩虹桥。小山村桃溪的溪流上竟有石拱桥36座之多。位于婺源城西6公里的太子桥,系避难婺源的唐末皇帝李晔幼子胡昌翼建。坐落在秋口村附近的塔山桥,建于北宋中叶,是婺源境内单孔石拱桥的代表作。

木板桥也是婺源的一大特色,五六块七八块杉木板、十来个几十个人字架联成一道道橫跨溪流的木桥。桥下是清纯碧透的溪水,桥上不吋有村姑农妇提篮走过,山光水色与木板桥融为一体,一派别有韵味的田园情调。

古道漫漫寻幽去 到了婺源,无论你走到哪个村庄,无论你登上哪座有人烟的山头,你都能见着一条条青石板古道。乡村的街巷,全是方方整整的青石板铺成。古道向四面八方延伸,那条连接婺东北与婺西南的古道迄今还常有人寻访问津。浙岭、谭公岭等数百年乃至千年的驿道,仍保留完好。

婺东的对镜岭、芙蓉岭是古时通黴州要道,青石板路皆修筑于宋代,迂回盘旋,高耸入云。元代诗人方回称:真真平生所闻芙蓉岭,上如攀天下入井。”清代音韵学家江永将这一带的燕子岭、回头岭、谭公岭、对镜岭、芙蓉岭联成一副地名对子,曰:“燕子回头见洋际,谭公对镜望芙蓉。”对子工整,饶有趣味。

          P6-P8

序言

  走读乡村 品味乡情

        ——代序

近些年,中国的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人们试图从唐装、如意结、红灯笼等许多认为是可以体现中国文化的符号和元素中去抓住中国文化的“衣襟”。然而,我们有时会发现,我们所认识的中国文化,并不都是真正的中国文化,不少是西化了的中国文化,其身后拖着重重的西方品牌文化的影子。

有人感叹,中国的一些城市越来越像国外的城市,或者说城市与城市之间除了地理方位不同,其他没什么两样。走在中国的某些城市中就像走在泰国、韩国、日本的某个大街上。

那么真正的中国文化在哪里呢?一位西方学者一语道破天机:中国的文化在中国的乡村。

我生长在乡村,长大后才见到过与乡村不一样的城市天地。很多年没有回到过生我养我的小山村了,但随着时间的消逝,儿时小山村的景象却在我的回忆中占了极大的篇幅。至今,乡村的青草、麦秆混杂的气味在我的鼻前飘荡,特别是在土改时分到的老屋檐角下精美的木雕撑脚,经常成了我对照眼下木工师傅技艺的参照物。

乡村,似乎在以一种缓慢的步伐行走着,而城市却是坐着火车、飞机奔驰。

慢悠悠的乡村,漫不经心地收藏着老祖宗的遗产,看上去很破烂,却如老奶奶般一样也不愿丢弃。

可能是不经意地,乡村积淀了数千年中国文化的灵魂,乡村成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富集地,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现代旅游已走进了文化旅游、精神旅游时代,而走进了一处乡村就像走进了一座文化宝库,走进了一处久远的又是亲切的精神家园。置身于炊烟袅袅、鸡呜狗吠的老屋申,现代人浮躁的、没有着落的身心,一下子平静地着了陆,静静地回归到人类生活的本源。这可能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寻找乡村、走进乡村的缘故。

本书共介绍了24处特色乡村,其中囊括了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的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每个乡村包括概况、历史溯源、景区景点、主要看点、名人遗迹、游记、民俗风情等;结合旅游的需要,附上交通、住宿、黄金线路、当地美食、当地特产、门票、周围景点等资讯。不敢说本书是中国乡村的一次大展示、大阅兵,但至少为准备走读乡村者提供一份粗线条的指引地图。

如果您准备好了,我愿与您相伴。

          主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乡村游地图/生活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常辉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71703
开本 32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5
出版时间 2004-08-01
首版时间 2004-08-01
印刷时间 200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9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92
丛书名
印张 9.8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