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深居皇宫的神秘人群(趣话中国太监)
内容
编辑推荐

宦官,是中国古代后宫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本是堂堂正正的男儿,却因为一个特殊行为使他们的身体产生了特殊反应。从此,成了“太监”。太监在以女性占多数的后宫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有的是后宫妃嫔们的生活助理,有的却成了懦弱无能之帝王的操纵者。

余继林编写的这本《深居皇宫的神秘人群(趣话中国太监)》为我们讲述的就是中国古代宦官的一些知识,并选取了其中几个极具代表性的宦官加以介绍。

内容推荐

何谓宫刑?“太监”称呼如何而来?新太监要学些什么?他们一天都要干些什么?宦官有些什么职务?我国古代都有哪些著名的宦官代表?他们因何而成名?……翻开《深居皇宫的神秘人群(趣话中国太监)》一书,能为你答疑解惑。

《深居皇宫的神秘人群(趣话中国太监)》由余继林编写。

目录

中国宦官制度的基本特征

宦官的来源

宫刑小释

“太监”称呼的由来

为什么使用太监

阉割术的起源和发展

“宝贝儿”用处多多

变态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大太监和小太监

新太监要学些什么

太监的一天

服侍皇帝的夜生活

宦官有些什么职务

宦官与女主子

诱导皇帝寻欢逐乐

太监操纵天子藐视皇帝

明代宦官的极度嚣张

清代太监戏弄大臣

大太监的奢侈生活和生财之道

宦官的仆人威风八面

太监敲清末逊帝溥仪的竹杠

小太监巧赚外快

太监的婚姻家庭生活

唐代宦官娶妻

唐代宦官养子

明代宦官嫖妓丑闻

老太监巧骗“山西王”

皇帝宠爱俊美的小太监

夏商时期出现了早期宦官

西周时期宦官制度正式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的宦官是活跃的政治力量

春秋战国时期几个举贤荐能的宦官

宦官祸国第一例

冒牌宦官缪毒

专擅朝政的第一个宦官

秦汉时期宦官身份地位的重大变化

太监的女儿当皇后

第一个封侯的宦官

十九侯

五候

十常侍

东汉宦官与“党锢之祸”

宦官遭遇第一次大屠杀

东汉宦官势力的澎胀

秦汉时期宦官有哪些权力

宦官干政专权的方式和恶果

宦官蔡伦

黄皓专权与刘蜀的灭亡

北魏时期宦官势力的猖獗

武太监杨思勖

忠于唐王朝的高力士

三巨阉相继乱政

唐代后期宦官为何能够领导禁军

唐代后期宦官窃夺中枢机要之权

唐代后期宦官弑君废主的恶行

唐代后期官僚集团与宦官集团之间的斗争

奸阉仇士良

三个杀死皇帝的太监

敢于囚废皇帝的太监

忠于唐皇室的宦官

田令孜

妄想复辟的扬复恭

唐末忠诚宦官张承业

张居翰

朱全忠大杀宦官

唐代宦官专权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两宋裁抑宦官势力的措施

救国难,群众殴杀数十名宦官

大恶阉童贯

南汉——独特的宦官王国

王继恩

刘承规

秦翰

辽、金、元各朝宦官制度的共同特征

明代太监掌管的最高机密机构——司礼监

明代宦官提督的特务机构

明代前期宦官势力的逐渐兴起

大航海家郑和

表演艺术家阿丑

太监干预经济工作

太监参与军事和外交活动

太监插足政治司法领域

曹吉祥

怀恩

明代中期宦官专权局面的形成

陈奉

明代后期宦官专权的高度发展

专制皇权对宦官势力的有效控制

明代宦官专权的原因

宦官专权对明代社会的破坏作用

太监文化补习学校

清代裁抑宦官势力的措施和效果

清代怎样取用太监

清代太监的等级、俸禄、服饰和赏赐

清代宦官的惩罚制度

清代宦官的告假及退役规定

清末上层宦官势力的增长

宦官安德海为什么被杀?

李莲英如何获取西太后的欢心

最后的大太监

老太监的黄昏

钱昂奚落最高统兵宦官童贯

太监的迷信与信仰

溥仪把太监赶出紫禁城

忧国忧民的宦官寇连材

历代宦官编制简述

司马光、黄宗羲抨击宦官制度

正确评价历史上的宦官人物

宦官制度的本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

君主专制与宦官专权

宦官专权的特点和方式

王公大臣私宅役使的宦官

中国宦官制度的最终灭亡

宫中京戏班

小太监组成的西洋乐队

巨阉发财辟蹊径

试读章节

大太监的奢侈生活和生财之道

清代太监之间等级森严,待遇差别巨大。且重年少之阉童,凡过二十岁皆不录用。提拔为首领之人,除了役使勤慎、诚实朴实之外,必须在宫中服役满三十年者方可保举,不得任意滥举,如有违例滥奏者,内务府大臣查参,严加治罪。道光年间,又明确规定,宫内及各处挑选之首领太监,凡曾经发遣而释回者,一律不准列名挑选。对于地位高于首领太监的宫殿监督领侍等官职缺出,必须将缺奏闻,候旨裁夺,不得拣选奏补。

清代太监地位卑微,绝大多数太监均为纯粹的宫廷奴仆,能够加授官职品衔的上层太监在太监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甚少。比如光绪年间,宫廷太监共有1900多人,其中总管太监16人,占当时太监总人数的0.81%;首领太监152人,占太监总人数的7.66%。宣统年间,各宫所用太监中首领太监也只占太监总人数的极少数,比如,端康皇太妃宫中有太监121人,其中首领太监13人,占全宫太监总人数的10.74%。

按清廷规定,大太监月银8两,小太监月银2两,大太监每月饭银100两,小太监每月饭银10两,可实际上大小太监生活有天壤之别。小太监只能布衣布袍,可大太监却按季节衣着绫罗皮裘。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他的二总管阮进寿,冬天一天换一件皮袍子,没有重样的。新年穿的一件翻毛金海龙皮褂,够一个小京官吃一辈子的。

总管太监和首领太监有个人厨房,吃的是山珍海味,还有众多太监伺候着。小太监吃的是残羹剩饭。大太监尽力向主子看齐,过着和皇族一样的奢侈生活。宣统年间(1908~1911年),端康皇太妃的大总管刘承平,有太监12人,专司给他穿衣、泡茶、弄饭和收拾房屋,还有专用的账房、茶房、厨房和客房。隆裕太后的大总管张兰德和隆裕太后同吃_个灶,午餐的菜有40种,还有27个太监伺候他的起居、生活和应酬诸事。

大太监每天从早到晚所做的,就是在主子面前献殷勤、讨欢心,或与朝中文武大臣勾结舞弄权势、受贿弄钱,再不就是盘算买田置地、经商赚钱。闲下来就找下边人玩骨牌、讲笑话,再不就责打小太监取乐,或牵着哈巴狗玩耍。有一个姓唐的掌案太监花了500银元买了条西藏产的大狗,专用一个太监喂养。这狗全身虎皮花纹,脑门上还有一个“王”字,个头儿像驴子一样大,常常牵着吓人。

大太监有时也在宫内走走,派头俨然同皇帝、皇后外出时一个样,跟在身后的太监有拿衣服的,有拿烟袋的,有提水壶的,等等,只不过人数少点罢了。阮进寿、李莲英、张兰德,三个大总管都赐二品官衔,有红顶戴,黄龙马褂,处处官气十足,在家呼奴使婢,出门有专用马车,家里还养有几匹快马和鸟、狗之类珍禽异兽供他们玩乐消遣。

这些大太监月银不过百两,绝对不够他们那样奢侈挥霍,之所以能够处处摆阔,讲排场,是另有生财之道。凡王公大臣、封疆大吏或其他重要官员有求于他们之时,都必须向他们行贿。光绪帝囚居瀛台时,张兰德一日三餐送饭。饭前西太后要亲自检看,并示意他搭配一些中下菜肴。但他在送饭途中往往调换一些迎合光绪口味的菜肴,很获光绪帝的欢心,视为心腹。那时西太后虽然临朝亲政,但按规定签发大员事先必须由军机处经过阁议签奏请准,并由光绪帝盖章,西太后不能代行皇帝对外之权。一次,军机处签发一名上海海关监督,奏请光绪帝盖章,光绪帝拒不盖章,而被签发的人极想得此肥缺,经他多方打听,只有小德张能够接近皇帝,只好送给小德张20万两银子。经小德张向光绪帝求情,光绪帝居然把章盖了。1895年中日战后,慈禧太后在颐和园接见李鸿章,对其为中日缔结和约奔走慰勉有嘉,并示意天热了,要李宽帽谈话,李受宠若惊,走时连官帽也未带走,这在当时可是欺君之罪。李莲英悄悄送上官帽,李鸿章立即送其白银20万两。八国联军之役,李莲英随西太后及光绪帝外逃西安,面对众多的各地督抚代表和跑官者,李莲英提醒西太后说:值此非常时期,官不可轻卖了。他在终南仙馆,为慈禧太后把关,一个道台,硬是20万两才卖。对一个子儿不出的,避不见面。一天,名将董福祥携带陕西提督邓增求见。董先入谒李,邓立门外。董谓李日:“邓增同来,现在门外。”李不语,过一会儿,董说:“为何不请邓增进来一见?”李顾左右而。言他。董生气地说:“大总管以为邓增是什么人?邓有功于清室,何不悄于体面。”李轻声说:“房中只两张椅子。”董于是说:“椅子可以让给客人坐,主人可以站着说话。”李答日:“生客不便见面,他有事可以先走。”董乃愤愤然辞出。李莲英板着脸送客,并摇头干笑道:“董老倔强如此,至死不改驴脾气。”后来,邓增送了李莲英一笔银子和千金貂绒鞋,方才被笑脸相迎了。

李莲英为西太后跟前第一红人,与他交往者多系督抚之流。李行踪诡秘,心机甚深,究竟弄了多少,无人确知。外面传说,甲午战后,孙毓文以百万金,央他获得军机大臣一职。据说,李莲英随西太后光绪西逃西安之时,其积累约三千万两,全部落人八国联军手中。回到北京至其死时的七年中,收受赃款也高达二千五百万两。西太后死后,狡猾的李莲英投靠光绪帝皇后隆裕。摄政王载沣看中了李莲英的巨额财产,可碍于隆裕太后庇护而无可奈何。1912年李莲英撒手恩济观,仅身边现金就达三百万两。宫中太监竞相争夺,小德张因自_己得不到手也不让别人得到手,于是奏请隆裕太后把此巨款收归国有。后来全部落人隆裕的腰包。

进人民国之后,大太监收受外面的贿赂少了,可他们又找到了生财之道,比如与内务府官员勾结,伙同盗窃宫内文物,或以文物抵押,向银行贷款之时捞取高额回扣。那时,小朝廷每年仍需招收一定数量的新太监,大太监借机“拜认师傅”,又捞一笔。

P56-5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深居皇宫的神秘人群(趣话中国太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继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5074767
开本 16开
页数 3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2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20.6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0
15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