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村上春树与后虚无年代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小书是关于虚无主义的,批判所谓虚无主义的超越和克服,并研究其立论的范围和限制。小书原名《虚无之后——以没什么为什么的什么》,部分说的是别人的故事,但或许能从那些叙事中延伸出一个视野,一些洞见。

内容推荐

每一代思考的人,在其生命某一个路口,难免跟虚无照面一次以至多次,陷入迷失。不过,虚无很快便会被打成一种主义,俨然一个反派,然后我们的英雄或圣人会教导种种克服和超越它的方法;很快以至过快,我们又能站起来,重新做人了。

会否太过轻易?会否,我们其实借理性和意志的力量遮盖了问题?  在村上春树、尼采、加缪、卡尔维诺、梭罗等的文本中,让我们重新和虚无对话,重新在流浪者和影子的生活处境中跟虚无狠狠而深深地接一次吻。因为我们努力活过来,实实在在,情愿做一个凡人。

目录

1/写在前面

1/决定推石上山之后

11/浪人

13/疯狂是一种浪荡

18/浪荡是一种坚持

25/浪人之“游”

29/浪人之“浪漫”

31/浪人之“历史”

35/逍遥游

37/心灵之游

39/冒险游

42/英雄游

45/圣人游:无何有之乡

49/圣人游:大小之辨与三重“逍遥”

52/圣人游:游必有方

55/由“游”至“遊”的考古学

58/地狱为懒散的浪人预备

61/入口

63/村上式处境

68/村上式孤独

73/忽然失落

79/失落的两重世界

83/“那边”就是内边,也是下边

88/入口在哪

91/出口

93/有入口,便有出口

99/出口一:电话亭的呼唤

105/出口二:舞舞舞吧

110/面对“那个”的双面性

113/第三个出口:从死导引出来的活法

116/心灵之舞

118/后地震和后地下铁

121/虚无

123/作为哲学考察的虚无

133/作为人生体验的虚无

138/虚无的表象

146/虚无的真正起源:时间性

153/命运

155/命运作为生命时间的限制概念

163/知命、立命与“命运爱”

172/克服虚无及其限制

181/影子

183/理想的倒影与自由之辩证

191/学习死亡

197/拒绝终极承诺,做个浪人

205/技术性设定《后记》

209/诗化和故事

213/维多利亚城的终结

试读章节

“疯狂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大部分人都裹足不前,或者在路上不时回首;当然,毕竟还有不少能努力不懈,尝试发掘个中究竟,终于能达到路尽头的人,他们到达的不是别处,而是一个乐园。”

“事实上,总得有一个时刻,来跨越这最后的界限,摆脱‘健康’的残影,迎着第一道惨然的迷光,这个重要时刻就是我们在深渊边缘所能举起的,载满了忧虑的苦杯。然后最终的结局来临了——就是死亡。”

我19岁时译写了以上一段文字,原本参考的文本是英文,出处已找不回了。每次重看这段文字,我都怀疑那是受到尼采(F.Nietzche,1844—1900)疯狂启发的书写。死亡是疯狂的终点站,是疯狂的完成。然而,疯狂的风光和快乐不在结局,死人领受不到疯狂所能带来的感觉,而这里的死亡,除了是疯狂的盟友,也可能不只是生命结束的意思。

死亡,一方面将疯子的生命结束,为疯狂设下了限制,另一方面它其实便是疯狂的一部分——疯狂之中负责带走价值,带走生命意义的部分。有了这种“死亡”,我们才会有令我们离开人间的疯狂。

如果说加缪笔下的荒谬英雄西西弗斯就像是尼采笔下的超人,那么我能否这样认为:以超人自期的尼采,与其说其疯狂是荒谬命运迫出来的状态,不如说,被界定为疯狂,本身便是荒谬的?

尼采的死亡反讽至极,我们可以说他生命晚期生不如死,因为他最后的11年,是在被界定为“疯狂”的状态下度过的;不可耐的并非什么精神分裂症,甚至也不是被世人排斥到一个孤绝的境地;不可耐的其实是他失去了他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自由的权利,结果要被他心目中的弱者(母亲和他的妹妹)“照顾”,以至他最后一本书,本应也是他最重要的一部书《权力意志》,竞必须在他妹妹的监护下出版。在某个意义下,那是一种莫大的圈禁和扭曲,一个极其荒谬的情况。

尼采是“疯狂”的,但我们所见证到他死前的遭遇,也一样疯狂。

在尼采式弱者眼中,推石上山的强者可能是疯狂的,太高智慧和无理智的物体等价。尽管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享受了强者的快乐,但弱者视若无睹,还可以把这些快乐当成疯子的自欺欺人。在超人的目光下,疯狂,其实跟自杀一样,是超越和克服荒谬之前的临界遭遇。西西弗斯决定推石上山之前,在决定之外,发疯和死亡,何其亲近?他与疯子、死人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可是,既然只差一线,界定疯狂的人又何必和您斤斤计较?承受不了荒谬命运而失去理智的人是疯子,克服了荒谬命运的超人也是疯子,疯狂的快乐因而也有了歧义。

“他们到达的不是别处,而是一个乐园。”

超人式疯子的快乐当然是强者的快乐,自主自由的舒适。但中道而废的无理智者当中,何尝没有欢乐?

疯狂(往往连带着荒谬)的归依是乐园,快乐的疯子,举起忧虑的苦杯,但喝下了的却是忘忧水。这的确和搭过凯龙(chiron)渡船渡过冥河或在奈何桥喝过黄(孟)婆汤的效果类似。快乐,在于过渡,在于转化,在于到了一个不再有种种痛苦的国度。

福柯(Michel Foueault,1926—1984)在《古典时代疯狂史》一开始便讲述15世纪在欧洲十分普遍的疯人船——疯子要过着流浪生活,简直毫不费力;城市和庄园把他们驱逐墙外,人们让他们在遥远的乡村间奔走,更常见的便是把他们托付给商旅和朝圣者,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而放逐到船上,沿着莱茵河或欧洲其他大河漂流,更是过着名副其实的漂泊岁月。

福柯提醒读者不要疏忽把疯子变成浪人的实务效应。把疯人送上船,可以确定了他们不会留在城墙下,加上水流作为晦暗量体的价值;水流带走不洁物,并且把它/他们净化。当疯子坐上船离开,他朝向另一个世界驶去;当他下了船,他则来自另一个世界。“流浪”使疯子有了存在的方式。  P13-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村上春树与后虚无年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岑朗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50451
开本 32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1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13.065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