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南浔(江南水乡古镇)
内容
编辑推荐

南浔,拥有700多年的历史,文化悠久,人才辈出,风景优美。现存有小莲庄、颖园和嘉业堂藏书楼等,明代百闻楼风貌奇特,清代张石铭旧宅和张静江故居别有情致。南浔不单外美,而且内秀,寓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旅游小憩的理想去处。本书图文并茂地向我们展现了南浔的迷人风貌。行走在带水河畔,信步于幽深的街巷和古民宅之中,看小轿流水人家,感怀远去的历史……

内容推荐

江南水乡主要是指长江下游南面的苏南浙北一带地区。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先民在此聚居,千百年来,逐渐形成了许多村落和乡镇。这些乡镇依河而建,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形成了精巧独特的建筑布局,镇上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老街深巷,洋溢着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因地理人文环境的差异,各镇又各有自己的特色。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大多数历史古镇经历了现代建设的改造,基本失掉了原来的风貌。值得庆幸的是,浙江省的南浔:乌镇、西塘和江苏省的周庄、同里、角直等古镇得到了及时的保护。近年来,这些古镇又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合理的整治,较完整地保存了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成为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南浔,属浙江省湖州市,地处太湖南岸,与苏南吴江紧邻。南浔自古就是“江浙雄镇”,南宋时已“耕桑之富,甲于浙右”,明清时更是趋于兴盛,近代以来成为中国重要的蚕丝产销地,涌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丝商群体,对江南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条市河穿镇而过,古老的拱桥,整齐的驳岸,绿柳迎风,街河映波,夹河的小街,依水的民居……最有风情的是镇东的百间楼,这是明代董份的家眷住处,沿河百十间民居临水而筑,顺河弯曲,一道道耸起的山墙,一重重圆拱的过街券门,一排排沿河的排柱廊檐,一座座河埠石阶,灰屋顶、白粉墙、木门扇,倒映在水波之中,是一幅精致的水上人家画卷。

南浔不单外美,而且内秀,历来崇文重教。这里出了不少名人雅士,曾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这里还多藏书家,辟室藏书各有专名,其中聚书最多者为“嘉业堂”,一直保存至今,藏有许多珍贵书籍和木刻书版。南浔的不少名宅大院建筑气势宏伟、中西合璧、装饰精良,为世所罕见。

南浔还是个园林之镇,清代最盛时有园林26座之多,冠盖全国,现尚存有小莲庄、颖园等,基本保持原貌。

主要景点:百间楼、小莲庄、颖园、张石铭宅、张静江宅、嘉业堂藏书楼、求恕里、刘氏梯号、古石桥。

目录

走近南浔

南浔溯古

南浔的湖丝,辑里丝

南浔的“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

宏屋巨宅懿德堂

张静江和尊德堂

嘉业堂藏书楼

水乡丰姿百间楼

南浔老街盛世重光

园林佳作小莲庄

小巧玲珑说颖园

南浔访石

莲池听雨 

古镇走向未来

试读章节

园林佳作小莲庄

小莲庄是江南私家园林中的精品,造园手法不拘一格。一汪水池、一群楼阁、一堆假山,山用墙隔,池用河围,楼用廊连,中式为体,西式为用,中西合璧,师法自然,布局疏朗,景观舒畅。满池荷莲,垂柳长堤显露于旷地之中,不似有的名园深藏于高墙深院之内,含而不露,小莲庄则像清纯娟秀的村姑落落大方于群芳之前。园位于镇西南万古桥西、鹧鸪溪畔,是晚清南浔首富刘氏家族刘镛、刘锦藻的私家花园,建于1885—1924年间,占地27亩。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兆页曾在湖州建莲花庄,刘镛追慕赵氏的文采,将园名题为“小莲庄”。

小莲庄与嘉业堂藏书楼毗邻,园外为鹧鸪溪。群体建筑由园林、刘氏家庙和刘氏义庄三部分组成。

入园门是一组馨德堂的房舍建筑,年代较早,自成一院,可供小住及宴客之所。一条长廊逶迤南伸,是分隔家庙和园林的隔墙,又是展现园林的敞廊。廊墙壁上嵌有碑刻,是《梅花仙馆藏真》和《紫藤花馆藏帖》。刻石共45方,中有清代名人刘墉、袁枚、梁同书、阮元等的手迹,其中还有日本书道家熊阪秀写的诗作,这个拓本曾流传至日本,熊阪秀亲见以后,感叹说:“满纸龙蛇,行霏烟雾,中华文物之盛,不大可见乎!”与此碑廊相对,有一四面开有窗扉的四面厅,东临荷池,西倚诗廊,推窗迎风,香清溢远,情思浮翩,园主题名日:“净香诗窟”。厅为歇山顶,垂脊端塑有“八仙”。诗窟室内顶棚,为取空间变化,前后装饰大小相异,导游者谓之仿照“升”“斗”形状,称之“升斗厅”,牵强附会,姑且听之。

碑廊尽处设“东升阁”,红砖白墙,石膏吊顶,阳台铁栏,均:为欧式,面东朝阳,可窥全园景色,是园主女眷休憩之地,故又名“小姐楼”,令人想起许多香艳趣事,引人入胜。

东升阁前长廊转角建有扇亭,是家庙、义庄和园林分界处,扇面呈弧形连接两个方向,填充房屋拐角,不失神来之笔。扇亭墙面镶有园主刘锦藻所书义庄、家庙建造记事,是进家庙的序曲,也是供下人们暂歇之所。东向入园有前厅名“养新德斋”,院内蕉叶碧翠,又称“芭蕉厅”。池南岸曲廊相围,廊道随势转折,一面为开阔池水,一面为花木扶疏,是闲步流连佳处。廊中建有“退修小榭”,呈“凹”字形,以求增加临水面积,这是园中主要建筑,当为品茗、宴客场所。荷池对面造六角亭,遥相对应,是造园中对景手法的熟练运用。榭东曲廊继续,中有园亭和桥房,增添池畔景色。

荷池是小莲庄的精华,占地10亩,古称“挂瓢池”,可能早年与佛寺有关,荷池形略方。西、南两侧,房、舍、亭、廊,堆砌人工建筑;东、北沿岸垂柳、竹树、蔓草石径,一派自然景象。

荷池东南有一围墙,墙内堆山,山道盘旋,东坡植松,西坡植枫。青松苍翠,秋枫红醉,亦为追求对比景色。山下建有“掩醉轩”,山顶有小亭名日“放鹤”,可远眺田畴,西北山麓凿有河池,翠山倒影,极其幽静。

荷池东北筑有一砖砌牌坊,西洋样式,与东升阁遥相呼应。

刘氏家庙在园林西部,家庙门前耸立两座石雕牌坊,精致小巧,建筑在狭窄的墙门通道里,却也显得高耸肃穆。两座牌坊,均为五楼四柱,各高8.5米、宽5.6米,为清光绪帝御赐。东牌坊刻有“乐善好施”,是因为刘家曾出巨资资助过清光绪年间的灾荒;西牌坊刻有“钦旌节孝”,是为旌表刘安澜的夫人邱氏恪守妇道,守节不嫁而赐建。家庙前有“八”字照壁、旗杆柱石,一对石狮形态生动、雕琢精美。家庙共三进:第一、二进是门厅、轿厅;第三进是祭堂,正中原来悬有清宣统皇帝所赐“承先睦族”金匾。家庙之后为“馨德堂”,有楼供休息用。楼房四周有走马廊道,用硬木雕出的门窗木棂有鼎钟、钱币等纹饰,小院雅致清幽。在家庙之西,刘镛于1922年建有刘氏义庄三楹,与园林部分相连通,前为平房后为二层楼房,庭院中植存古桂两株,又名“桂花厅”。义庄之西有刘氏家庙甬道,樟树高大,环以清渠,与藏书楼隔河相望。甬道旁为刘氏私塾,是一安静读书的绝佳去处。

吾师古园林建筑家陈从周教授评说此园日“大园绕水,汪洋数顷,荷叶万柄,或无外墙、环水障之,别具一格。小莲庄为今存之佳例”。

我纵观小莲庄,无论从整体布局还是园池周围景色,无不体现出精到熟练的对比造景的手法,园池、假山、楼阁、廊亭、堤路、牌坊……有机组合,分位对峙,在对比中求景色的变异和丰富,其一紧一松,一硬一软,一高一低,一实一虚,一人工一自然,景色之创意,构思之精妙,手笔之高超,诚是大作。纵观江南众多园林,此为孤例。

P130-13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南浔(江南水乡古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阮仪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60625
开本 32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2-12-01
首版时间 2002-12-01
印刷时间 200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5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4
出版地 浙江
210
14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2: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