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孩子都有向上的心
内容
编辑推荐

  陶宏开的“法宝”是什么?47.8%的被访者认为是陶教授独特的教育方式,陶宏开教授倡导整体素质教育,推崇家庭、学校、社会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共同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

内容推荐

  在2005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团中央“网络文明爱心大使”、华中师大特聘教授陶宏开携《孩子都有向上的心》,郑重向读者宣告:向网吧说不!据悉,该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也是陶宏开首部戒除网瘾专著,给全国数万名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和他们的家长带来了走出网瘾的希望。   据介绍,陶宏开教授足迹遍及全国20多个城市,已成功挽救了近几年来300名上网成瘾的青少年,通过信件、网络和热线电话与3000多个家庭进行了沟通,做了数百场报告和讲座,为数万名家长提供了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和技巧。《孩子都有向上的心》运用实例和比较法分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首次全面披露“陶氏谈心法”核心技巧,全程演示了大量的最新谈话案例。

目录

给孩子父母的话

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

1 我不是“戒除网瘾专家”

2 第一次帮助孩子“戒网瘾”

3 《新闻调查》对我的考试

4 四处奔波的苦与乐

5 戒除网瘾要靠大家的努力

上网成瘾猛于虎

1 我对网络游戏的态度

2 什么是上网成瘾

3 我们面对的严峻现实

上网成瘾者的原因分析

1 家庭教育的不健康

2 学校教育的不合理

3 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

4 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责任

戒除网瘾的方法

1 戒除网瘾的误区

2 父母应该怎样做

3 如何当一个志愿者

4 一个过程四个步骤

5 谈话的主要技巧

素质教育才是灵丹妙药

1 素质教育的困境

2 我的素质教育观

附录

美籍华裔教授联手媒体挽救上网成瘾青少年

我只起了十三亿分之一的作用

三小时演讲,催人泪下

谁说我是能让孩子戒断网瘾的专家?胡说八道

“挽救网瘾少年行动”专家的“累”与“泪”

陶教授调教山东“小网痴”

挽救网瘾者工夫在网外

试读章节

      耐心是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

谈话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很不配合,甚至是故意和你对着干。志愿者的谈话不成功,很多情况就是自己首先失去了耐心。不成功的谈话非但对谈话者是个打击,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比较大,因为你没有说服孩子,反而让他占了上风,他心理就得意,遇到下一个谈话者,往往就具有一些挑战性。网瘾越重、毛病越多的孩子,谈话的难度可能就越大,在我谈过的孩子中,有几十分钟就谈得很不错的,也有谈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才谈下来的。我谈的第一个孩子曲倩,就谈了9个半小时,邹阳谈了4个半小时,天津的一个孩子谈得最长,足足谈了11个小时。几个十几个小时不停地谈,不能有一丝的松懈走神,需要多大的耐心,甚至是需要多大的体力支出啊!

我接待过这样一个孩子,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网,和我交流时也是一副目空一切的样子,我想了很多办法,却一直不顺,打不开话题。我就一边谈一边寻找突破口。这个孩子爱讲歪理,于是我心生一计,问他:“今年多大?”他说:“20岁。”我问:“那明年呢?是不是19?”他说“21!”我又问:“那后年呢?18?”他烦了大声说:“当然是22!你怎么净瞎说!”我说:“是啊,你是一年一年长大的,你也会成家,当你有了小孩,你也让他每天上网吗?”他马上回答:“当然不行!”我接着说:“那你找个像你一样喜欢上网的女朋友怎么样?”他反应更强烈:“那当然不行了!”我说:“是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女友沉迷网络,但你却这样对待你的父母,这样对吗?”就这样,他才向我敞开了心扉。谈到最后,他承诺回家就把电脑封好,再也不上网了。

耐心对于家长也很重要。不少孩子转变后,家长感谢我,我说要感谢的是你们自己,正是你们有耐心、不肯放弃,才挽救了你们的孩子。确实,凡是转变好的孩子,家长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我联系家长时,有的家长很主动很热情,有的却说:“我现在忙,你过几天再打电话过来。”家长这样的态度,怎么能把孩子教育好呢?

还有些家长,带孩子来找过我一次,孩子承诺不再上网,就以为像打了退烧针,撒手不管了。等到以后,孩子管不住自己,又开始上网了,家长又火急火燎地找我,想要“灭火”。

要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心理问题,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彻底解决的。比如说曲倩,她的母亲付出了大量心血,天天和女儿交流,一出现反复,母女俩就一起电话咨询,三个月里我们一共通过20多次电话,每次都在半个小时以上,现在曲倩的情况就非常稳定,不再上网,一心一意刻苦学习。所以要让孩子真正转变,耐心是重要因素。

P44-45

序言

王维诗云:“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酬少府》)不知不觉我也到了好静的晚年,但不知为什么却始终难以安下心来归林颐养。其实王维又何尝真正与世隔绝,此诗无非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而又力不从心的无奈。

我的内心也常常萌发这种类似的无奈,尽管自己非常缺乏诗人的气质。记得1997年暑假曾在南京全国陶行知研究骨干培训班作过一次题为《新旧时代·新的课题》的讲演,其中有关电脑问题我谈了三点想法:

第一,“对于新旧时代,人们有各种各样的预言,其中呼声最高与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信息时代’或‘信息爆炸时代’。Internet的出现,确实开辟了人类文明史的新纪元,但其后果对于人类是祸抑或是福,是祸多福少抑或祸少福多,现在还很难简单化地加以断定”。

第二,“时代呼唤人文精神,精神文明急需健康发展,而关键仍在于人类的自我完善,在于培育一代比一代更为健全的新人的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谓新人至少应该善于处理三种关系:1.人与人的关系;2.人与自然的关系;3.人脑与电脑的关系。……诚然电脑的发达乃是人脑的延伸,理应看作是人类的福音。但如对电脑过分依赖甚至迷信,对于培育新人亦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记忆能力减退此其一;主体意识削弱此其二;信息误导此其三;人际疏离此其四;自我荒废此其五。……信息本来是中性名词,好的信息可以助人为善,坏的信息可以诱人行恶;而即令是有用而无害的信息,如果不经过接受者的消化融通,也难以转识成智,由技能型进入智慧型的较高层次”。

第三,“陶行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其精髓、其终极目标即在于培育新人,并藉培育新人以改良人群,改良社会,乃至改良人类的大社会(国际关系与国际秩序)。时至今日,我们才更加体会到培养‘真人’(或‘真善美的活人’)的深刻意义。科技仍需发展,电脑仍需利用,但是人类应该主导科技、主导电脑,千万不可流于科学主义,甚至沦为电脑的奴隶。如果有朝一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难以战胜一只电子宠物,那就是我们最大的悲哀”。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7年就过去了。回过头来看,我的“凶险预言”果真不幸而言中。在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地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上网成瘾与电脑犯罪也给广大人群(特别是沉溺于网趣的青少年)造成极大的灾害。上网成瘾已经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正在危害着青少年的心身健康。如何挽救这些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已经成为全社会最为关心的热点,它日日夜夜牵动着千家万户为父母者的心弦,而我的力不从心的无奈之感也为之更加沉重。

我很高兴看到陶宏开教授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倾注全部精力倡导并推动挽救这些为数众多的上网成瘾青少年的义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以从内心淌出的爱的暖流,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精辟话语,不断打开一个又一个年轻人被因特网桎梏着的心扉,逐步从可怕的网瘾中解脱出来。他的行动迅速感染了千千万万的热心人士,包括许多幡然悔悟且已戒除网瘾的青少年,越来越多的人们满怀激情参加志愿者队伍,这一义举的辐射力已经遍及全国各地。

从今年春季以来,宏开的感人事迹及其深远意义已经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与热情鼓励。作为他过去的业师与现今的同事,我也感到极为欣慰,并且从这一运动的迅速发展中看到民族的希望及光明的未来。我觉得宏开挽救上网成瘾青少年工作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爱心真切与锲而不舍,更在于他对这批青少年持有正确的态度与方法。所谓正确的态度,即满腔热情与平等对待;所谓正确的方法,即推心置腹与恳切交谈。而最根本的一点,即始终坚信“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只有信任孩子,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只有建立真诚的互信,才能产生良性的沟通,并经由相互理解而形成不同程度的共识。施教者与受教者只有角色的差别,没有身份的高低,任何居高临下的心态与语气都是不可取的,迷途青少年更为需要的是爱心、关切与信任。嗜网成瘾决非通过一两次谈话即可彻底根除,而需要耐心与细致人微的帮助。在挽救迷途青少年的艰苦工作中,确实需要“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般的毅力与耐心。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在继续从事当年陶行知先生终身奉献的伟大事业。陶行知生前所着力培养并寄予厚望的“真善美的活人”,其中就包括我们后起的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家与教育工作者。根据我的理解,“真善美的活人”,就是要有求真的勇气、为善的热忱与美好的心灵。为了把青少年培养成这样的“新人类”,我们自己首先就要这样来严格要求自己。我衷心希望在挽救上网成瘾者的艰苦行动中,涌现出越来越多像当年陶夫子那样献身于大教育的先进人物。

                     陶宏开

                    2004年12月25日

书评(媒体评论)

以平等的对话、平凡的话题去打开那一把把锈迹斑斑的心灵之锁,让冰封的心灵接受情感的抚慰。于是,每一个和陶教授面谈过的孩子,就像被得道高僧点化过一样,脱胎换骨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

                ——《新民周刊》报道

陶教授的行动更多的是一种姿态、一声号角、一次启蒙运动。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光有陶宏开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来一次新教育风暴,把孩子们从对网络的沉溺转移到对各种美好事物的追求上来。

                    ——红网评论

把电脑当成工具是聪明的人,把电脑当成玩具的是愚蠢的人。使用网络、利用网络,就是新时代的主人;被网络玩弄,被网络控制,就是新时代的奴隶。

                     ——陶宏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孩子都有向上的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陶宏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38628
开本 32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1
出版时间 2005-01-01
首版时间 2005-01-01
印刷时间 200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2
出版地 湖南
203
13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