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周恩来印象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二十世纪的人类历史中,曾经产生过许许多多的令人爱戴和尊敬的伟人,但却很少有哪位伟人像周恩来这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具有持续影响力、感染力的卓越领导人,使世界人民都把最尊敬的目光投给了他。

在国外,周恩来研究几乎遍及世界各国。这些研究在视野的广阔性、空间的层次性、理论的多元性上,富有启发性的成果,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阅读品位和权威性。本书就从这个独特的角度——西方人眼里心中的周恩来——尤其是西方人怎么评价周恩来,来展示周恩来的魅力和风采。书中收入的文章基本上囊括了目前西方国家周恩来研究的主要成果,而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其中,既有非常精彩到位的独特评论,又有惟妙惟肖的历史细节之描绘,丰富可读,形象生动,是“西方周恩来研究的小百科全书”,一册在手,尽览伟人风采。

内容推荐

《周恩来印象》全面集中地收入了现当代国外周恩来研究的主要成果,是一部“海外周恩来研究的小百科全书”。既有非常精彩到位的独特评论,又有惟妙惟肖的历史细节描绘,丰富可读,形象生动。本书在视野的广阔性、空间的层次性、理论的多元性上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阅读品位和权威性,具有较高的文献、文学和收藏价值,一册在手,尽览伟人风采。

目录

记忆·纪念和怀念

——编者的话

上篇

从“造反者”到开国总理

[美]埃德加·斯诺

中国的“儒将”和天生的善于同人民相处的政治家

[美]海伦·福斯特·斯诺

周恩来是我所认识的最有天赋的人物之一

[美]理查德·尼克松

周恩来是我生平所遇到的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之一

[美]亨利·基辛格

没有谁会忘记的世界上最英明的外交家

[美]约翰·谢伟思

周恩来是当代最了不起的政治家之一

[美]戴维·布鲁斯

周恩来使人为之倾倒的风度,完完全全赢得了我的心

[美]白修德

北京必不可少的全天候人物

[美]约翰·麦·吴德施

伟大的打破世界纪录的政府总理

[美]费正清

一位富有经验、才智的革命家和一位练达的外交家

[美]阿道福·修斯多夫

周恩来是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主义感的政治家

[美]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

为国家历尽沧桑,任凭风吹雨打也不倒的好汉

[美]阿尔登·魏特曼

周恩来精神遗产的大部分是务实主义

[美]奥·爱德蒙·克勒伯

最孚众望的领导人

[美]彼德·克莱莫尔费·韦里

美国没有重视周恩来的话真是一个可悲的错误

[美]杰克·安德森

周恩来是中国的行政总负责人

[美]肯尼思·荷·培根

周恩来对中国的设计蓝图会左右中国的未来

[美]鲁西恩·韦·派埃

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他俩更有风趣的外交家了

[美]马文·伯纳德。卡尔布

周恩来是世界上最活跃最多才多艺的领袖之一

[美]斯坦利·卡诺

周恩来始终是一个不能为他人所代替的政治家

[美]朱雷·阿查尔

全世界从此失去了一位非凡的政治大师

[美]本杰明·艾·施瓦兹

中篇

一个脸上充满智慧的美男子

[德]王安娜

一个聪明自信宽容有礼没有个人野心的组织者和政治家

[加]切斯特·朗宁

总是为争取最理想的结果而努力不懈的人

[英]安东尼·艾登

周恩来是那样的恬静和年轻

[英]查尔斯·卓别钵

我们这个时代最有才华的中国人

[英]迪克·威尔逊

周恩来象征着中国革命的一切好的方面,是值得西方尊敬的人

[英]大卫·劳森

能屈能伸、喜怒不形于色的共产党人

[英]丹尼斯·布勒沃思

周恩来是一个非常诚实的说真理的人

[英]韩素音

人们对周总理除了佩服外,无话可说

[英]柯莲娜·麦克杜高

周恩来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参谋长

[英]理查德·哈里斯

周恩来是世界上最有才华的外交家

[英]休勒特·约翰逊

中国国家和经济事务至高无上的管理人

[英]约翰·吉廷斯

周恩来是当之无愧的伟大政治家

[英]费利克斯·格林

中国人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吹毛求疵

[法]卡·斯·卡劳尔

中国政治上的擎天柱

[澳]罗斯·特里尔

一个真正伟大的人物

[澳]贝却敌

周恩来是真正坚持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政治家

[日]池田大作

周总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日]杉村春子

周恩来是个不回避矛盾和错误的人

[荷兰]尤里斯·伊文思

悼念周恩来

[新西兰]路易·艾黎

悼周恩来总理

[新加坡]椰玛

周恩来总理,拉丁美洲人民思念你

[哥伦比亚]巴罗纳·迪亚斯

献给周恩来总理

[叙利亚]阿卜杜·默困·马卢海

下篇

周恩来在中国国内担任需要巨人挑起的任务

[美]《华盛顿邮报》

周恩来是无往不胜的幸存者

[美]《洛杉矶时报》

周恩来是二十世纪眼光远大的政治家之一

[美]《纽约时报》

周恩来带领中国走上温和与安定的道路

[美]《时代周刊》

周恩来是一个具有超人魅力的领袖人才

[美]《新闻周刊》

中国的“总管先生”周恩来

[美]合众国际社

中国革命的“特里朗德”

[英]《卫报》

周先生是知名度最高的,也是最为人衷心尊敬的人物

[英]《泰晤士报》

中国革命的外交发言人

[英]《每日电讯报》

周恩来是一个不平凡的政府总理

[法]《世界报》

周恩来访问记

[附录]《文摘战时旬刊》(汪衡等)

编后记

试读章节

我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我从周恩来的一位以前的同学那里,从外国人称为中国“国民革命”的1925到1927年的大革命时代中与他共事的国民党人士那里,了解到一些关于周恩来的情况。但是从周恩来自己身上,我后来还了解到更多的情况。他使我感到兴趣,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甚至真的喜爱现代文学!),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的,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表现出有突出的文学天赋。但是,像他同辈的许多其他人一样,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移到别的方面去了。第一次革命(1911年)以后,中国新文化运动开始萌芽,并逐渐发展起来。这时周恩来便被卷到了社会革命运动中去,这个运动将使中国受到触及灵魂深处的震动。

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南开大学是天津得到美国教会支持的一所大学。他在班上成绩优异,在南开的三年都靠奖学金维持。接着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全国爆发起义,产生了争取民主和社会改革的运动,最后是1911年的学生运动。周恩来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在天津关了一年监牢。

周恩来获释后去了法国。他在战后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了同时在中国成立的这个组织的创建人。他在巴黎学习了两年,到英国去了几个月,又回到法国,接着又到德国学习了一年。他在1924年回国,已是个著名的革命组织者。回国后立即在广州与孙逸仙会合,后者当时与中国共产党和苏俄合作,准备发动国民革命。

周恩来二十六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被任命为著名的黄埔军校秘书,做了布留赫尔将军的亲信。布留赫尔将军当时是黄埔军校的第一号俄国顾问,现在是苏联远东红军司令。对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来说,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是个克星。但是蒋介石还是不得不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那是因为周恩来在激进的学员中间影响很大。

        P7-P9

序言

    记忆·纪念和怀念

        ——编者的话

在二十世纪的人类历史中,曾经产生过许许多多的令人爱戴和尊敬的伟人,但却很少有哪位伟人像周恩来这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具有持续影响力、感染力的卓越领导人,使世界人民都把最尊敬的目光投给了他。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周恩来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巨大的。有人说周恩来体现了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代表并象征着伟大的中华民族,这是不过份的。

在国外,周恩来研究几乎遍及世界各国。有关周恩来的生平传记、思想品质、领导风格和艺术,以及性格特点等等的研究,成果累累,发表出版了很多文章和专著。这些研究在视野的广阔性、空间的层次性、理论的多元性上,富有启发性的成果,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阅读品位和权威性。

本书的编辑出版就是从这个独特的角度——西方人眼里心中的周恩来——尤其是西方人怎么评价周恩来,来展示周恩来的魅力和风采的。由于他们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学术理念、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伟人周恩来也就有着不同的印象和评价,他们观察和分析问题时也因其自身的立场就难免有其局限性,甚至在某些问题上会有与我们不同或者相反的观点,对此我们同样也应给予尊重。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或者说不约而同的——那就是他们无不认为周恩来是一个伟人,是二十世纪成功的政治家和杰出领袖。虽然本书的编辑工作还不算十分全面,我们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关于周恩来的印象和评论文章介绍给读者朋友,但作为一种探索,这里所收入的文章基本上囊括了目前西方国家周恩来研究的主要成果,而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其中,既有非常精彩到位的独特评论,又有惟妙惟肖的历史细节之描绘,丰富可读,形象生动,是“西方周恩来研究的小百科全书”,一册在手,尽览伟人风采。

编辑这样一本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选编的这些文章,无论是世界名人的回忆录或者是专家学者的专著,也都只是一个侧面,但把各个侧面集拢起来,真实地保留他们历史的原貌,对于我们全面、深刻、立体地去理解、认识伟人周恩来和他在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道路上的重要地位、作用和贡献,是十分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此书的编辑出版也是对那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促进各国人民与中国人民理解和友谊、争取人类和平幸福和文明进步的国际友人的一种纪念。同时,编者精心选辑了周恩来不同时期的个人肖像,基本上按其成长历程编排在每篇文章的前面,更加深了读者对伟人周恩来的印象。

《周恩来印象》的出版,是对伟人周恩来的一份珍贵的纪念和怀念。

       丁晓平 方健康 谨志

       共和国五十五华诞日于北京

后记

2004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五十五周年的华诞。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日子里,共和国不会忘记曾为她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人民也不会忘记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为世界贡献的众多英雄和伟大人物中,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像三颗永远不落的星辰照耀着中国的大地和天空。

在中华民族内受封建军阀黑暗统治、外遭帝国主义列强疯狂蹂躏的二十世纪初,于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成长起来的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17年,他东渡日本求学,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回国投身伟大的“五四运动”,并发起成立了进步学生组织觉悟社;1920年,在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中被捕,革命意识“颤动于狱中”;同年底远涉重洋到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春作出了人生历史性的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八个发起组之一的巴黎共产主义小组,开始了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从事建党的领导活动。

1924年9月,周恩来从欧洲回国,立即投入大革命的洪流,先后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长和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东征军总政治部总主任等职,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为挽救革命,1927年,周恩来作为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著名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辟了中共领导人民军队的新时期。

从1928年中共“六大”到1931年底,周恩来担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还先后担任了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军事部部长和中央军委书记。期间,在白色恐怖的上海,他曾实际上主持中共中央工作。1931年12月,周恩来来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就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1933年春,他和朱德胜利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1934,年10月,他参与领导了红军长征。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他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之后他们一起胜利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长征胜利后,周恩来开始领导实施中共中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策,为团结全民抗战,促成国共合作,赢得抗战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全权代表赶赴西安,同张学良、杨虎城一起“协商大计”,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被毛泽东称作“时局转换的枢纽”,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创了全国抗战的新局面。抗战期间,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长期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统一战线工作,曾参与领导中共中央长江局和南方局的工作。在险恶的环境中,他以民族大义为重,百折不挠,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并贏得了国内外:进步友好人士的广泛支持和同情。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参加了著名的重庆谈判,并以高超的斗争艺术为争取和平民主奔走呼号,再次贏得了人民的支持。

全面内战爆发后,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代总参谋长,从1948年9月起,协助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此前,他和毛泽东转战陕北,并兼任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长,领导国民党统治区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形成了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周恩来负责筹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共商建国大计。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出任开国总理,总理国务,任重道远。他和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一代开国元勋,内审国情,外度大势,共决国策。周恩来日理万机,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担任总理二十六年,初期还兼任外交部部长,并先后担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为振兴中华,提高国力和民族素质,他擘画“四化”宏图;为谋求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他折冲樽俎,坚持独立自主,倡导和平共处,广交五洲朋友。在动乱岁月,他殚精竭虑,力挽狂澜,苦撑危局。“没有周恩来同志,‘文化大革命’的后果不堪设想。”(陈云语)“幸好保住了他。”(邓小平语)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晚年的周恩来在病中协同毛泽东审时度势,开拓外交新局面,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1971年10月,新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全面解冻;同年9月,中日建交。此后到1975年底,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一百零七个。

1976年1月8日,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无私奉献了全部智慧和心血的周恩来与世长辞。群山肃立,江河泪涌,世界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代楷模,周恩来的崇高品德和献身精神,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周恩来的逝世,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联合国下半旗为他致哀,安理会全体起立为他默哀;世界各国报刊纷纷在显著位置刊登消息、发表社论和文章悼念周恩来;许多外国进步友好人士为他立纪念碑;人们称誉说“不仅使中国感到悲痛,而且人类都感到悲痛”;“周恩来三个字不论以任何语言出现,都代表着尊敬和荣誉”。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来纪念伟人周恩来,表达着对他的敬意和怀念。这些人中有国家领导人、有历史学家、有作家、有学者和记者,他们撰写了大量的专著和文章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总理周恩来。

周恩来的名字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他无疑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楷模,是中国人最优秀的榜样。我至今还保存着我在高中时代摘抄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领导者》一书中论述周恩来的文字。这个“美帝国主义头子”对周恩来的“奇谈怪论”曾令我兴奋不已,就是现在读来仍感慨万千。继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编选《毛泽东印象》和为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编选《邓小平印象》之后,《周恩来印象》一书在建国五十五周年之际终于出版了,这套“印象:西方人眼里的中国伟人丛书”就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我想《周恩来印象》的出版更能表达我们对周恩来总理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编辑这样一套书,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从整体的策划、资料的收集取舍等等,都是花费了心血的,因此也是快乐的一件事。我希望,读者诸君也会在阅读中找到并体验着这份快乐。在编译选摘过程中,我们吸收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从尊重历史的角度,尽量真实地保留它们的历史原貌,除了对原文中有个别明显有史实错误的人名、地名、时间和书刊名称,以及错字、漏宇、衍字和有误的标点等进行技术性的校订之外,一律照原文排录未作改动,并作了一些注释。但由于受资料、时间限制和技术上的原因,编校中可能仍有错漏之处,请广大读者朋友不吝批评,提出宝贵意见,以期再版时勘正。

       丁晓平 方健康

       2004年10月1日于北京平安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周恩来印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晓平等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317442
开本 32开
页数 4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05-01-01
首版时间 2005-01-01
印刷时间 200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