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论及中国的茶、茶事、茶人、茶艺、茶文化,语言简洁、流畅,图文并茂,是一本既系统全面又通俗易懂地介绍中国的茶与茶文化的书。可供茶文化爱好者阅读。
图书 | 谈茶说艺(中国的茶与茶文化)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该书论及中国的茶、茶事、茶人、茶艺、茶文化,语言简洁、流畅,图文并茂,是一本既系统全面又通俗易懂地介绍中国的茶与茶文化的书。可供茶文化爱好者阅读。 内容推荐 中国人最早发现和利用了茶,又把它当作人类文明的瑰宝介绍给了世界,并赋予了它远远超出其饮用功能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目录 上篇 茶与茶事 第一章 茶的起源 003 1 野生茶树原产于中国的西南地区 005 2 中国史籍中有关茶的起源的记载 008 3 已发现的文物和文字是茶起源于中国的佐证 010 4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这一论点已为世界承认 013 第二章 茶的属性及其种类 015 1 茶的属性 016 2 茶的分类及其演变 017 3 历代名茶 020 4 现代名茶 025 第三章 历史上的茶事和茶人 031 1 茶事处于萌芽状态的上古时期 032 2 战国以前的茶人和茶事 033 3 秦汉时期的茶事 036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人与茶事 038 5 茶事空前发展的隋唐时期 040 6 宋代的宫廷茶和民间茶 045 7 元明清三代的茶人与茶事 047 中篇 中国茶文化 第一章 内涵丰富的茶文化 053 1 中国茶文化 054 2 儒教与茶文化 057 3 佛教对茶文化的影响 061 4 道教精神与茶文化的结合 066 第二章 茶文化对其他文化艺术门类的影响 070 1 典籍 071 2 诗词 074 3 书画 082 第三章 茶文化对我国民风民俗的影响 086 1 茶文化对礼仪形式的影响 086 2 茶文化对我国民间婚俗形式的影响 088 3 祭祀中的茶文化 090 下篇 中国茶艺与茶具 第一章 饮茶方式的演变 095 1 茶艺的发端 096 2 历代的饮茶方式 097 第二章 饮茶的艺术 112 1 烹茶之水 113 2 品茗之境 118 第三章 现代茶艺 120 1 泡饮方法 121 2 茶的泡饮方法 126 第四章 中国茶艺对世界的影响 142 1 源于中国茶艺的日本茶道 143 2 中国茶艺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影响 146 3 中国茶艺对欧美的影响 149 第五章 茶的鉴别与贮存 151 1 茶的鉴别 152 2 茶的贮存 154 第六章 茶具 156 1 茶具的演化 157 2 茶具的种类 163 试读章节 茶的起源 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最普通、最常见的饮料莫过于茶了,故此中国人把生活中最普通也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归结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又称之为“开门七件事”。中国人把茶看作是与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要素——粮食同样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可见,茶在传统的中国人心目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中国人最早发现和利用了茶,又把它当作人类文明的瑰宝介绍给了世界,并赋予了它远远超出其饮用功能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让全世界都能歆享到这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恩赐。 然而,在千百年不争的史实演变到近代中国孱弱的岁月的时候,一些西方的自以为可以左右世界的现在,也可以篡改世界的历史的人们,在把屈辱强加给中华民族的同时,也念念不忘抹杀这个曾经是世界的先驱的民族可以自傲的历史,于是,一些所谓的历史和植物学家,竟然置早已定论的史实于不顾,仅凭些所谓的考察发现和主观的臆断,就断言,茶——这一中华民族带给世界的骄傲并非起源于中国。 英国人勃鲁士少校在1824年在印度发现了野生大茶树,于是,他就主观地断言:茶的发源地不在中国,而是在印度。持这一观点的还有英国人贝尔登、易伯森以及日本人加藤繁等人,其理论根据竟然是因为在印度发现了野生大茶树,而在中国并没有这方面的报道。如此牵强的论断,不仅充分显示了这些所谓学者对于中国的文明和文化史知识的匮乏,更说明在某些人的心目中,对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成就以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的抹杀是多么值得快慰的一件事。 我们对这些企图抹杀中华民族的文明和对世界的贡献的言论感到愤然,这绝非妄自尊大,而是建立在对历史和科学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之后得出的正确的结论的基础之上的。 P1-2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谈茶说艺(中国的茶与茶文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于川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63919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4-07-01 |
首版时间 | 2004-07-01 |
印刷时间 | 2004-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S971 |
丛书名 | |
印张 | 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184 |
宽 | 145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