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软件工程学科教程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软件工程学科教程》是教育部“软件工程课程体系”项目的研究成果,由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的软件工程专家和教授们在跟踪分析ACM和IEEE提出的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并结合软件工程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编写而成。

内容推荐

本教程分析研究了最新的IEEE-CS与ACM联合开发的SE报告,并结合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软件工程教育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个适应我国软件工程学科本科教学要求的参考计划。本教程以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为核心,将知识要素汇集为结构合理且易于实现的学习单元,便于教学方法和资源的共享,并为教材建设提供一个基本框架。  在知识体系描述的基础上,本教程提出了包括初级课程、核心课程和附加课程的分层课程体系,初级课程和核心课程覆盖了知识体系的全部核心内容,附加课程可以随教育机构、学位计划和学生个人的不同而变化,以便发挥各教育机构的特长,培养出学生的个性。本教程共分6章:第1章介绍软件工程学科教育的形成与发展;第2章介绍软件工程学科,包括学科的定义、分支学科以及影响学科教育的其他因素;第3章命绍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包括基本要求、能力与技能;第4章介绍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第5章论述课程体系的总体结构和分级设计,并给出了若干教学计划模式;第6章定义和描述了本教程推荐的主要课程。附录中介绍了国内的教学情况。

目录

第1章概述………………………………………………………1

1.1 IEEE—CS与ACM倡导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1

1.2中国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研究……………………2

1.3本教程的指导原则………………………………………3

1.3.1 软件工程的基础需要结合多个不同学科的知识…………………………………3

1.3.2学科教育应适应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变化、教育学的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要求………3

l.3_3 专业实践是软件工程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

1.3.4与国际研究接轨,为本科教育的课程组织提供重要的指导…………………………4

 1.4本教程的结构……………………………………………5

第2章软件工程学科……………………………………………6

 2.1 软件工程学科的定义……………………………………6

 2.2软件工程学科与计算学科的关系………………………7

 2.3 软件工程学科与工程学科的关系………………………8

2.3.1 工程的特征……………………………………9

2.3.2工程设计…………………………………………10

2.3.3特定领域的软件工程……………………………10

 2.4早期的软件工程教育……………………………………1 1

 2.5 SWEBOK与其他知识体系……………………………12

第3章本科生培养目标…………………………………………14

3.1 基本要求……………………………………………14

3.1.1基础知识和技能…………………………………14

3.1.2 团队工作的能力…………………………………14

3.1.3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4

3.1.4谈判与沟通的能力………………………………15

3.1.5适应发展的能力…………………………………15

3.2能力与技能………………………………………………16

3.2.1认知能力和技能…………………………………16

3.2.2实践能力和技能…………………………………16

3.2.3其他技能…………………………………………1 7

第4章 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l 8

 4.1 知识体系的结构………………………………………1 8

4.1.1 核心知识单元…………………………………l 8

4.1.2知识单元的时问单位……………………………19

4.1-3课程的学时数……………………………………20

 4.2软件工程教育知识领域…………………………………20

 4.3 知识体系…………………………………………………23

4-3.1 计算基础(CMP)………………………………24

4.3.2数学和工程基础(FND)…………………………27

4.3.3专业实践(PRF)…………………………………30

4.3.4 软件建模与分析(MAA)………………………3 1

4-3.5 软件设计(DES)………………………………36

4-3.6软件验证与确认(VAV)…………………………40

4.3.7软件演化(EVO)…………………………………43

4.3.8软件过程(PRO)…………………………………44

4.3.9软件质量(QUA)………………………………46

4_3.10软件管理(MGT)………………………………49

4-3.11 系统与应用(SAS)……………………………52

第5章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56

 5.1课程设计与实施原则……………………………………56

5.1.1 关于课程开发和教学的指导原则………………56

5.1.2课程建设的指导原则……………………………57

5.1-3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的特征和态度……………61

5.1.4软件工程教学的一般策略………………………66

 5.2课程编码方案……………………………………………69

 5.3课程体系结构……………………………………………70

 5.4课程分级…………………………………………………70

5.4.1 覆盖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初级

课程………………………………………………71

5.4.2软件工程核心课程………………………………74

5.4-3附加课程…………………………………………76

 5.5 国外典型教学计划模式…………………………………77

5.5.1模式1:推荐的一般结构………………………78

5.5.2模式2:在二年级开始SE……………………..78

5.5.3模式3:不开设微积分和科学课程的模型……80

5.5.4模式4:三学期制三年级开始SE课程………8 1

5.5.5模式5:在CS课程中较早开设SE课程………82

5.6我国可行的几种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模式…………82

5.6.1模式1:侧重于计算机科学的课程设置

方法……………………………………………………………84

5.6.2模式2:侧重于软件开发技术的课程设置

方法………………………………………………85

5.6.3模式3:侧重于系统认识的课程设置方法……86

5.6.4模式4:侧重于工程化理念的课程设置方法…87

6.6.8 SE312软件详细设计…………………………127

6.6.9 SE3 13软件工程的形式化方法………………128

、 6.6.10 SE321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130

6.6.1 1 SE322软件需求分析…………………………132

6.6.12 SE323软件项目管理…………………………135

6.6.13 SE324软件过程与管理………………………137

 6.7高级项目课程…………………………………………139

 6.8 非I:EEE CC.SE定义的新设课程的简要描述……141

附录A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简表…………………………143

附录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体系简表…………………146

附录C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规划与核心课程设置…………………………………………………………149

附录D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159

 D.1培养目标和要求………………………………………159

 D.2主要研究方向…………………………………………159

 D.3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60

 D.4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61

 D.5软件工程实践与学位论文……………………………162

 D.6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授予…………………………163

 D.7软件工程硕士课程设置(40学分)……………………164

 D.8专业认证一览表………………………………………166

序言

软件工程是一门正在迅速发展的交叉性学科,有关软件工程的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随着软件工程学科的日益成熟,原有的教学内容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该学科的发展要求,因此研究和制定适合软件工程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教学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软件工程课程体系是高质量学科建设的基础,它可以保证软件工程教学更具先进性、目的性和系统性。在建立先进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实施高水平的教学计划、教材建设、课程教学和教学实践,从而培养出符合学科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软件工程人才。

《中国软件工程学科教程》是教育部“软件工程课程体系”项目的研究成果,由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的软件工程专家和教授们在跟踪分析ACM和IEEE提出的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并结合软件工程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编写而成。该教程初步确立了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确定了该体系的基础内容和核心内容,相信它对国内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4年11月

后记

本教程采用科学的方法构造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的框架和课程体系,介绍了软件工程学科教育的形成与发展,描述了软件工程学科的定义及其分支学科,分析了影响学科教育的其他因素,并提出了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包括基本要求、能力与技能。在此基础上,本教程详细说明了软件工程教育的知识体系,论述了课程体系的总体结构和分级设计以及若干教学计划模式,最后定义和描述了本教程推荐的主要课程。  本教程的主要特色在于以国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软件工业界的良性建议为基础,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的课程体系,使软件工程教学更具先进性、目的性和系统性。本课题的研究报告《软件工程学科教程2004》完成后,已成为国内一些大学软件学院制订课程体系的参考依据,受到普遍关注。同时,在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制定工作中,本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被直接采纳,对该专业规范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4年12月20日,教育部高教司对“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组织了专家评审验收。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的研究过程和成果汇报,并认真讨论和评议了研究成果,形成以下意见和建议:  (1)课题组深入分析ACM和IEEE发布的《计算教程:软件工程卷2004》,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研究工作,对我国软件工程教学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2)课题组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形成了研究报告《软件工程学科教程2004》。该报告描述了本科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为我国各高等院校制定自己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奠定了基础。  (3)为了今后进一步有效实践,建议结合我国软件工程教育实践和需求,在课程模式、学时、内容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补充,从而增加教程的可操作性。  专家组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验收。  专家组成员:周立柱 钱乐秋 骆 斌 蒋建伟 蒋宗礼 麦中凡 姚淑珍 刘超       专家组组长:周立拄        2004年12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软件工程学科教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教育部软件工程学科程体系研究课题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098027
开本 32开
页数 1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7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P311.5-41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