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谁说你懂说话办事
内容
试读章节

9.正确对待冷遇

我们在求人办事时受到冷遇是很常见的事。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或拂袖而去,或纠缠不休,或怀恨在心。这样的反应其实是不利于办事的,甚至有时会因小失大,影响办事效果。因此,了解受到冷遇的具体情况再做出相应的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若按照冷遇的成因而分,不外三种情况:

一是自感性冷遇,即估计过高,对方未使自己满意而感到的冷落。

二是无意性冷遇,即对方考虑不周,顾此失彼,使人受冷落。

三是蓄意性冷遇,即对方存心慢怠,使人难堪。

当你被冷落时,要区别情况,弄清原因,再采取如下适当的对策。

对于自感性冷遇,自己应反躬自省,实事求是地看待彼此关系,避免猜度人和嫉恨人。

常常有这种情况,在准备求人办事儿之前,自以为对方会给以热情接待,可是到现场却发觉,对方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表现得很冷淡。这时,心里就容易产生一种失落感。

其实,这种冷遇是对彼此关系估计过高,期望太大而形成的。这种冷遇从某种程度来说是自己造成的。如遇到这种情况,应自己检点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期望值,使之适应彼此关系的客观水平。这样就会使自己的心理恢复平静,心安理得,除去不必要的烦恼。

有位朋友到多年不见面的一个老同学家去探望。这位老同学如今已是商界的实力人物,每天造访他的人很多,感到很疲劳,大有应接不暇之感。因此,对一般关系的客人,一律不冷不热待之。

这位朋友一心想会受到热情款待,不料遇到的是不冷不热的待遇,心里顿时有一种被轻慢的感觉,认为此人太不够朋友,小坐片刻便借故离去。他愤愤然,决心再不与之交往。后来才知道,这是此人在家待客的方针并非针对哪个人的。他再一想,自己并未与人家有过深交,自感冷落,不过是自作多情罢了。于是又改变了想法,并采取主动姿态与之交往,反而加深了了解,促进了友谊。

对于无意性冷遇,应理解和宽恕。在交际场上,有时人多,主人难免照应不周,特别是各类、各层次人员同席时,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形是常见的。这时,照顾不到的人就会产生被冷落的感觉。

当你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责怪对方,更不应拂袖而去,而应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给以充分理解和体谅。

比如,有位司机开车送人去做客,主人热情地把坐车的迎进去,却把司机给忘了。开始司机有些生气,继而一想,在这样闹哄哄的场合下,主人疏忽是难免的,并不是有意看低自己,冷落自己。这样一想气也就消了。他悄悄地把车开到街上吃了饭。

等主人突然想起司机时,他已经吃了饭且又把车停在门外了。主人感到过意不去,一再检讨。见状,司机连说自己不习惯大场合,且胃口不好,不能喝酒。这种大度和为主人着想的精神使主人很感动。事后,主人又专门请司机来家做客,从此两人关系不但没受影响,反而更密切了。

这种态度引起的震撼,会比责备强烈得多,同时还能感召对方改变态度,用实际行动纠正过失,使彼此关系得到发展。

对于有意性冷遇,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给予恰当处理。一般地说,当众给来宾冷遇是一种不礼貌行为,而有意冷落人那就是思想意识有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予以必要的回击,既是维护自尊的需要,也是刺激对方、批判错误的正当行为。当然,回击并不一定非要直来直去地吵架,理智的回敬是最理想的方法。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天,纳斯列金穿着旧衣服去参加宴会。他走进门时,没人理睬他,更没人给他安排座位。于是,他回到家里,把最好的衣服穿起来,又来到宴会上。主人马上走过来迎接他,安排了一个好位子为他摆了最好的菜。

纳斯列金把他的外套脱下来,放在餐桌上说:“外衣,吃吧。”

主人感到奇怪,问:“你干什么?”

他答道:“我在招待我的外衣吃东西。你们的酒和菜,不是给衣服吃的吗?”

主人脸刷地红了。纳斯列金巧妙地还击了宴会的主人。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对有意冷落自己的行为持满不在乎的态度,以此自我解脱。有时候,对方冷落你是为了激怒你,使你远离他,而远离又不是你的意愿和选择。这时,聪明的人会采取不在意的态度,“厚脸皮”地面对冷落,我行我素,以热报冷,以有礼对无礼,从而使对方改变态度。

我们在求人办事时遭遇冷落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仔细分析一下受冷落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心存忌恨或拂袖而去都是很不理智的行为,根本达不到自己办事成功的目的。

10.顺境中也要广结善缘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古代儒家思想的精华,可这种思想历来被视为迂腐,单是这两条中的一条又有几人能做到呢?邵氏公司的主要创始人邵逸夫是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的。

邵逸夫从事电影事业长达半个多世纪,邵氏公司拍摄的影片已难以准确统计,单说他设在香港的邵氏电影制片厂,20多年来所摄制的影片就有1000余部。邵逸夫不愧为名副其实的“电影皇帝”!

电影皇帝当然也是一位巨富,但他像许多热衷于慈善事业的成功人士一样致富不忘播爱心。

早在1973年,邵逸夫就创立了香港“邵氏基金”,用于社会福利事业,援助生活贫困的人。据统计,邵氏基金历年来捐出的款项已超过8亿港元。1985年以来,邵逸夫又多次捐款支援中国大陆兴办教育事业,到1992年初,他捐资兴办的教育项目已达84个,总额达5亿多港元,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几乎都有邵逸夫捐建的逸夫楼。

为了表彰邵逸夫多年来对中国内地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1990年6月,中国政府在香港举行了“邵逸夫星”命名颁授仪式,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冠名为“邵逸夫星”。

这样的善举古代就有:中国战国时期的孟尝君以养士而闻名。一次,他的门人冯谖到孟尝君封地收债,他收了能还者的债契,对于不能偿还者,他一一验证了契券后,出人意料地大声宣布:“所有债务全部免除。”随着一阵青烟,契券被付之一炬。“孟尝君万岁!”欢呼雀跃的债民们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口号。

齐国新王即位,孟尝君失宠,由国都被逐往薛地。孟尝君凄惶茫然之时,封地的百姓们成群结队地到百里之外的大路上跪迎他。

这是战国时期冯谖以门客的身份,为孟尝君广结善缘的一个例子。冯谖此举,并非全是为了民生之苦,而是富有远见地为孟尝君留取资本,但对百姓来说,毕竟是得到了实惠。

多栽花,少种刺;多铺路,少拆桥。这是古人教育后辈晚生的诚言。冯谖所为,实不难让人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智慧。

近代以来,搞民意测验,常有一些反常现象,得票率高的往往不是那些身居高位、富贵显赫的人,而人缘好,乐善好施的人往往最有群众基础。

谁能广结善缘,谁就能得人心,并获得众人的交口称赞,这可说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  P20-23

目录

第一章 说话办事心态的调整方法

上篇:增强积极健康心态

 1.难得糊涂

 2.培养开朗的性格

 3.适应周围的环境

 4.做战胜困境的强者

 5.培养冷静自制的心理习惯

 6.好马照吃“回头草”

 7.挨骂是有效的“收益点”

 8.从容应对压力

 9.正确对待冷遇

 10.顺境中也要广结善缘

下篇:减掉功利是非之念

 1.改掉投机取巧的观念

 2.摒弃自卑的灰色心态

 3.扔下完美主义标准

 4.消除嫉妒之心

 5.化解嫉妒之念

 6.不宜强求别人的回报

 7.仇恨的烈焰会烧伤自己

 8.自我挽回:事情没有想象的那样糟

 9.适当冒险:凡事求稳并非良策

 10.“经验”误事:没有所谓的想当然

 11.拓宽胸襟:让不满消于无形

 12.化敌为友:相逢一笑泯恩仇

第二章 说话办事规则的取舍艺术

上篇:必须遵守的说话办事规则

 1.顺其自然,尊重规律办事

 2.注重实际,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3.敬重别人,满足他人的心理需求

 4.把握分寸,为自己留有余地

 5.不揭人短,多给别人留面子

 6.协调关系,人缘大于“事缘”

 7.分清场合,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8.恭敬谦逊,多说润滑关系的人情语

 9.了解对方,赞美要真诚

 10.成人之美,复杂人生的立足点

 11.责人如责己,别用批评发泄心中的不快

 12.打破常规,不走旧路子

下篇:放弃那些让自己被动的说话办事方式

 1.切忌交浅言深

 2.避免说话不过脑子

 3.对市侩小人不能缺少城府

 4.如果超出原则的底线绝不能忍让

 5.办不到的事别硬撑

 6.拆掉沟通时的“架子”

 7.杜绝不给别人说话机会的毛病

 8.消除强迫别人的怪癖

 9.改掉优柔寡断的缺点

 10.谎言使自己的信用打折

第三章 说话办事细节的把握标准

上篇:在说话的环节上展示自我素养

 1.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2.平时积累你的口才

 3.自我介绍要得体

 4.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5.社交中巧妙提问

 6.注重细节:消除沟通中的障碍

 7.抑扬顿挫:让你的声音更有魅力

 8.快慢适中:控制自己的语言

 9.遣词造句:运用手中的“调色盘”

 10.摆正心态:像对平常人一样与名人交谈

 11.消除距离感:用平常心与富人交谈

 12.互通融合:以请教之心与老年人交谈

下篇:丢掉有损个人魅力的不良小节

 1.对人不满不必形于言辞

 2.空头支票开不得

 3.客气话太多招人烦

 4.幽默不能太随意

 5.不要当面揭人短

 6.改掉不良的谈吐习惯

 7.用语得当:避免你的赞语引起误解

 8.真诚不敷衍:夸人要夸到点子上

 9.因人制宜:赞美应区别不同的对象

第四章 说话办事的进退方略

上篇:掌握以退为进的说话办事技巧

 1.学会倾听

 2.制造谈话中的共同话题

 3.运用非语言传递信息

 4.“含糊法”的交际要诀

 5.灵活运用沟通潜能

 6.找到一位替你穿针引线的朋友

 7.拉近与陌生人的距离:没话找话说的诀窍

 8.出奇制胜,巧妙运用激将法

 9.有礼有节,灵活应对非常情况

 10.妙语反击无理的行为

 11.了解对方的弱点

 12.暗示比直接批评更有效

下篇:远离得寸进尺的说话办事误区

 1.丧失本色:唯唯诺诺未必能讨好人

 2.交际之患:好争论容易伤感情

 3.急功近利:心急难吃热豆腐

 4.功高压帅:讲话不会察言观色

 5.心平气静:小地方让步无碍大雅

 6.旁敲侧击:换一种批评方式

 7.不气不恼:求人碰钉子仍争取

第五章 懂得人情世故,说话办事才有底气

上篇:采取灵活处世的为人之道

 1.察言观色:通晓人情世故

 2.礼尚往来:保持联系是强化感情的“黏合剂”

 3.知己知彼:充分了解对方的意图

 4.以“硬”碰硬:扮“恶”保护自己

 5.未雨绸缪:在感情的账户上多存些钱

 6.“退”即是“进”:凡事退让三分

 7.低头认错:自责换来谅解

 8.谦让随和:勿得罪小人

 9.曲尽其妙:提高自己的“语商”

 10.难得的“征服”:笑容是一种武器

下篇:抛弃不合时宜的做人做事方式

 1.做人不可一味傲慢

 2.亲戚常走常新

 3.凡事想好再做

 4.提升效率,增强时间观念

 5.理清顺序,按条理办事

 6.机敏果断,分清轻重缓急

 7.示假隐真i关键时刻要懂得保护自己

第六章 掌控职场中的“予”、“得”方法

上篇:遵守职场规则

 1.主动向别人打招呼

 2.说好各种即席发言

 3.避开“拍马”的嫌疑

 4.掌握说“不”的艺术

 5.不做办公室的“末等人”

 6.克服升职路上的阻力

 7.为升迁的机遇做好热身

 8.消除同事间的误会

 9.求同事办事有讲究

 10.做办公室中的受欢迎者

下篇:规避不成体统的说话办事方式

 1.工作场合莫谈私事

 2.玩笑不能开过头

 3.别在背后议论别人

 4.勿干扰同事的生活

 5.管好自己的嘴巴

 6.不可贸然向上司进谏

 7.勿和上司称兄道弟

 8.建议想好才能提

 9.同事间聊天的禁忌

 10.别在他人之上出风头

 11.功劳面前先说低头话

 12.打开客户的话匣子

 13.重视电话沟通

 14.正确应对客户的“不”

 15.用软话平息客户的怒话

序言

人人会说话,人人在办事,但结果却是天壤之别。越是与我们天天相伴的东西越容易被忽略,越是经常被忽略的东西却越重要。家庭背景、学历、机遇……我们的眼光过多地集中在这些对一个人的成功似乎至关重要的要素上,实际上,所有这些只是给你提供了一个迈向成功的台阶,而说话与办事的本事才是助你迈上这一台阶的原动力。

说话艺术是高水平的人试图办成大事的杀手锏。说话的目的是为了办事,所以解决具体问题是说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说话非常容易,但要学会说让别人爱听的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生活中,后者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让语言成为你生活中办事的助推器呢?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个取与舍的问题——取让人感觉舒服的话来说,做让人感觉愉悦的事;舍弃那些让人尴尬的话,以及那些让人揪心的事。当然,这其中有许多技巧需要在实践中慢慢体会。

说话和办事可以分开来讲,但不可分开来做,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办事的过程中琢磨说话的窍门,通过提高说话水平办成别人办不了的事。一个人的说话水平代表着他办事的水平,决定着他成事的效率。说话的高手必定也是一个会做人善办事的高手。

面对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现代社会,说话和办事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时刻离不开说话,而且在工作和事业的发展中,更少不了好口才的推动。能说话和会办事,已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成为成功者不可或缺的素质。

本书以实践为蓝本,经过提炼列出了说话办事中的取舍之道,具有极强的实用性。要想得窥说话办事的门径,并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助益,须以一生的努力去体会,去学习。

内容推荐

说话要有说话的智慧,办事要有办事的技巧。说话与办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学来的。只有那些说话得体、办事得当的人,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顺风顺水。

一个人的做人方式会在说话和办事的过程中得到体现,而说话和办事中的细节与态度也能折射出做人的风格。说话不能没有技巧,办事必须讲究门道。说话办事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只有会说话,才能获得你成事的通行证。

《谁说你懂说话办事》由孙郡锴编著。

《谁说你懂说话办事》以实践为蓝本,经过提炼列出了说话办事中的取舍之道,具有极强的实用性。要想得窥说话办事的门径,并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助益,须以一生的努力去体会,去学习。

编辑推荐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想要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掌握好说话的学问和办事的技巧。把握好说话办事的技巧,做个八面玲珑的聪明人就不再是难题。

说话嘴上要有硬功夫,办事心里要有软手段。说话办事的技巧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话要说得滴水不漏,事要做得天衣无缝,只有这样,才算是把握了成功交际的真谛。

《谁说你懂说话办事》由孙郡锴编著,是培养说话高手的实用手册,锻炼办事能人的成功宝典。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谁说你懂说话办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郡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11184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1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5: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