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
内容
编辑推荐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由李治欣编著。

舍,看上去是予人,实际上是予己。舍得给予别人一句好话,才能听到别人给予自己的一句赞美;舍得给予别人条生路,才能在陷入人生谷底之际得贵人相助。舍和得的关系,犹如因和果。世间的万事万物,无不在因和果、舍与得之间无限循环。

当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定会为你打开另—扇窗。

人要学会“舍得”,不能期盼“全得”。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越!

安于一份舍得,固守一份超脱,这就是人生!

内容推荐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由李治欣编著。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讲述了:

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是东方禅意中的超然状态。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问,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达到和谐,达到统一。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

舍得,是一种从容生活的心态;舍得,是一种快乐生活的哲学;舍得,是一种超脱生活的境界;舍得,是一种自在生活的禅悟;舍得,是智者的—种必然选择。

目录

第一课 处世课:知足常乐,取舍间把握处世艺术

 放弃是一种最具智慧的选择/3

 以退为进,可获奇胜/4

 高人一筹,“低”人一等/7

 不争者胜天下/10

 知足常乐,人生更从容/12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14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16

 人生有所得,必有所失/20

 换个角度看得失/22

 当断则断,免受其乱/24

 看破得与失的玄机/27

 丢掉该放弃的/29

 放弃,伤感但美丽/31

 幸福趁现在,何必去预支明天的烦恼/33

第二课 修身课:适时放弃,走向完美生活

 谦卑做人,舍弃骄傲/39

 送人情不吝啬,多为自己开条路/42

 以知足的心境对待一切/45

 患得患失,得不偿失/48

 有容乃大,忍者无敌/50

 不为名利所累/54

 欲海无边,回头是岸/57

 人生得失寻常事/59

 与其抱怨,不如努力/62

 舍弃“旧”我,得到“新”我/65

 舍得是最高境界:成就“大我”/68

 谨慎张扬自己的个性/72

 做人先做事,得意别忘形/74

第三课 职场课:职场冲浪,在舍得之间寻求平衡

 不断升级,超越“旧”我/79

 藏锋显拙,赢得人心/81

 宁拜人为师,勿好为人师/85

 隐藏实力,后发致胜/88

 低头弯腰保护自己/92

 不争一时之短长/93

 懂得将功劳让给别人/95

 放低姿态,向同事学招/97

 加班不吃亏,反倒是幸福/100

 助人其实是助己/102

 舍得冒险,更善于抓住机遇/104

 给人方便是一条最好的路/108

第四课 齐家课:生活智慧,狭路相逢“放”为先

 勇于承认和面对自己的错误/113

 关心别人就是给自己机会/116

 不妨扯下自己的面子给别人/117

 忍耐中舍小利/120

 现在多吃苦,是为了以后少吃苦/122

 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125

 换个角度,你会看到更美的风景/127

 该低头时就低头/129

 不要盲目与别人攀比/132

 心如止水,古井无波/135

 转个弯,生活依然美好/138

第五课 交友课:舍得帮助别人,自然会得到回报

 选择朋友就是选择人生/143

 舍得恭敬,收获感情/145

 真正的勇者是忍者/148

 接受别人的批评与反驳/150

 忘记别人的坏处,记住别人的好处/152

 骨气不能无,傲气不能有/155

 放得下才能拿得起/156

 拒绝他人也要给足面子/159

 学会主动适应对方/161

 放下“身段”,才能提高“身价”/164

 管得住自己,才能成就大事业/167

第六课 求财课:看淡财富,舍得之间成大家

 别成为名利的奴隶/171

 节制欲望/175

 钱攥得太紧反而会失去/176

 双胜共赢,利益均沾/178

 得与失的转化/179

 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181

 双赢才是真赢/183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187

 付出多一点,回报厚一点/188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190

 欲成大事,忍耐到底/192

 不计眼前得失/193

第七课 为学课:适当放弃也是一种收获

 人不可不学/199

 读书不可有好名之心/200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201

 克服“约拿情结”/203

 功名利禄如浮云,还是放下的好/206

 集中精力,才能干出大事业/208

 才大不可气粗,居功不可自傲/210

 仅仅只需要一步,就能迈过这个坎儿/213

 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再爬起来/215

 不耻下问的智慧/218

 学会淘汰自己/220

 既要会忍又要能勃发/223

第八课 爱情课:绚烂情感,在舍得中求真情

 缘分不可强求/229

 珍惜眼前人,莫失再追悔/231

 爱就意味着付出/233

 不要等到有空的时候,才来珍惜爱情/237

 幸福在当下,珍惜现在的所有/239

 在还没有失去时,将幸福紧紧握在手中/242

 真爱不以舍与得为准/244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247

 婚姻是爱情的“天堂”/250

 舍弃束缚幸福的“绳子”/253

 放弃不适合自己的人,给自己重新选择的机会/255

试读章节

幸福趁现在,何必去预支明天的烦恼

一个人只要能够放得开,那么他就会比别人得到更多的快乐,事情就这么简单。试着每天学习忘记一点点,试着将锁上的心门再次打开,试着让自己寻找快乐,你会发现,原来天并不是那么灰暗,原来痛苦也并不是紧紧围绕着自己,原来伤心也可以慢慢减少……

许多烦恼和忧愁都是自己给自己套的枷锁,是一种无意义的自我折磨。与其忧虑未来,不如好好把握现在,也许事情还有可能出现转机。所以,在人生的储蓄卡上,请不要预支烦恼!

“怀着忧愁上床,就是背负着包袱睡觉。”人生中有很多的烦恼都是自找的,在现实中它们或许根本就不存在,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许多人心里潜藏着一只名字叫做“烦恼”的小虫,常常会出来吃掉自己难得的幸福。

非洲有一种吸血蝙蝠,它们常常附在马腿上,用尖尖的嘴去吸食野马的血。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摆脱。吸血蝙蝠直到吸饱、吸足,才满意地飞去,而野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然而,动物学家们认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不会让野马死去,野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习性和狂奔所致。

这也就是说,真正影响我们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的担忧,是我们在自己吓自己。就像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的:“我们真正需要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人们总说人生如戏,但是真正的人生却没有戏里那种想要的完美。戏的结局是写出来的,而人生却是自己用尽一生才能真正体会的。喜怒哀乐,我们无法预支,所以无论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都应该坦然面对。

还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

飞机正在白丢之上翱翔。机舱内,空姐微笑着给乘客送食品。中年人细细地品尝荚食,而邻座的年轻人却愁眉苦脸地望着窗外的天空。

中年人颇为好奇,热情地问:“小伙子,怎么不吃点儿?这伙食标准不低,味道也不错。”

年轻人慢慢地扭过头,不无尴尬地说:“谢谢,您慢用,我没胃口。”中年人仍热情地搭讪:“年纪轻轻的怎么会没胃口?是不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啦?”

面对中年人热心的询问,年轻人有些无奈:“遇到点儿麻烦事,心情不太好。但愿不会破坏了您的好胃口。”

中年人非但不生气,反倒更热心了:“如果不介意,说来听听,兴许我还能给你排忧解难。”

年轻人看了看表,心想:还有一个多小时才能到目的地,那就聊聊吧。

年轻人说:“昨夜我接到女朋友的电话,说有急事要和我谈谈。问她有什么事,女朋友表示见了面再说。”

中年人听后笑了:“这有什么犯愁的呀?见了面不就全清楚了吗?”

年轻人说:“她可从来没这么和我说过话。要么是出了什么大事,要么就是有什么变故,也许是想和我分手,电话里不便谈。”

中年人笑出声:“你小小年纪,想法可不少。也许没那么复杂,是你想得太多了。”

年轻人叹道:“我昨天整个晚上都没合眼,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唉,您是没身临其境,哪能体会我此刻的心情?您要是遇到麻烦,就不会这样开心了。”  中年人依然在笑:“你怎么知道我没遇到麻烦事?也许你的判断不够准确。”说着,中年人拿出一份合同,“我是去广州打官司的,我们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麻烦,还不知能否胜诉。”

年轻人疑惑地问:“您好像一点儿也不着急?”

中年人回答:“说一点儿不急是假,可急又有什么用呢?到了之后再说,谁也不知道对方会耍什么花样。可能我们会赢,也可能一败涂地。”

年轻人不禁有点儿佩服起眼前这位儒雅的绅士来。一晃几十分钟过去,到达了目的地广州,中年人临别给了年轻人一张名片,表示有时间可以联系。

几天后,年轻人按照名片上的号码给中年人打了个电话:“谢谢您,张董事长!如您所料,没有任何麻烦。我女朋友只想见见我,才出此下策。您的官司打得怎么样?”

张董事长边笑边说:“和你一样,没什么大麻烦。对方已撤诉,我们和平解决。小伙子,我没说错吧,很多事情面对了再说,提前犯愁无济于事。”

年轻人由衷地佩服这位乐观豁达的董事长。

所谓“自寻烦恼”大抵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生活就是这样,唯有顺其自然才会获得幸福,遇到事情想得再多都是徒然,预支烦恼只会平添烦恼。所以,坦然地面对每一天吧,心灵平和自然,你会发现其实幸福像小尾巴一样一直跟随着你,只是你在“预知”中不小心让它悄悄溜走了。

有一句俗语如是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比如有的父母,整日担心孩子考不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因此愁肠百结;有的人,身体本来好好的,可总是担心明天会得什么病,因此寝食难安……

他们终日忧虑,是因为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今天最好。美国著名医学家奥斯勒教授活到100岁,他的长寿秘诀是:“经常说:‘今日最好。’”对于明天,他说:“不要为明天忧虑,也不要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而忧虑。”预支明天的烦恼,只能使今天活得不幸福。一位哲人还说过:“即使不幸注定要在明天来临,你也没有必要今天就为它付出代价。”

很多时候,我们对事情的担心是毫无道理的,甚至是可笑的。如果你真的无法从“预支烦恼”的陷阱中走出来,你不妨追问一下自己,结果究竟会怎么样。比如,担心考不上大学,那么就问一下自己:“考不上又怎么样了?大不了复读!”比如“可是这样会很没有面子,别人看不起”、“别人看不起又会怎么样,我又不是活给别人看的”等,一路追问下去,反而会觉得慢慢释怀了。

还有一个办法,你可以做“角色扮演”的游戏:比如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别人会看不起自己,你可以请一个朋友来扮演你,而你扮演嘲笑你的人。你会越来越发现你的朋友没有什么可嘲笑的,而你作为嘲笑者则显得很无聊。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和自己来进行这样的角色扮演。

生活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烦心的事,这时候应该调整心态,摆脱烦恼,做好当前最应该做的,就算最终事情没有解决好,也应该无怨无悔地去面对。

所以,不用想着早一步解决掉明天的忧虑,那只是徒劳。明天如果有烦恼,你今天是无法解决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课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课再说吧!幸福要趁现在,何必去预支明天的烦恼?

P33-36

序言

一代高僧弘一大师曾经说过:“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著名作家贾平凹也曾经说过:“舍与得实在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艺术。”

“舍”与“得”虽是反意,却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舍”是放弃,却成了因,结出了“得”的果子,不舍者不得,得亦因舍而得。这就是“舍得”的真意。

人生就是这样,若想得到一样东西,必然要敢于放弃一些东西,如果舍不得放弃,又怎么能够奢求得到呢?而在这世界上,唯有那些懂得生活的人,或者是那些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他们懂得取舍,真正悟透了“舍得”二字所蕴含的人生真谛。

人生有舍必有得,舍得即是东方禅意中的超然状态,更是一种颠扑不破的人生智慧。

毋庸置疑,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田园般宁静的生活早已离我们远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喧闹而又躁动的世界,是一个由五光十色的商品堆积起来的诱人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忙碌奔走,似乎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获取,都是为了有所得。而且在我们的周围,人们似乎也都认同这一点,那就是你获取的越多,似乎也就越成功。于是,芸芸众生多被名缰利锁羁绊,在横流的物欲中随波逐流。但,正所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在面临重要抉择的时刻,人们还是要学会看透事物的大体趋势和重点所在,学会正确地舍弃,而非一味地索取。如果不能恰当地处理好这个问题,总是患得患失,你生活中快乐的阳光势必会被忧愁的阴霾所掩盖。

实质上,人生的每时每刻,都是在舍与得的抉择中度过的。在人生的某个关键时刻,正确的取舍可以使人飞黄腾达,生活幸福。但如果取舍失当,则会贻害无穷,甚至断送你一生的前途。人生百年,在这千万次一舍一得之间,只要我们把握了舍与得的尺度,成功与幸福也就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了。

蓦然回首,其实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尘世,而更在于超越尘世、达到与天地万物合一的境界。因而,它不沉醉于功名利禄,它大隐隐于市,以出世的心态对待这人世的生活,冷眼观潮,任潮起潮落,心比天高,看世间风起云涌。

当人们领悟了这番道理,以“舍得”之理人世静观,看人世间这熙熙攘攘、为利而争、为情而动、为名而死的芸芸众生,顿会觉得百般可笑。

舍得,是一种大智慧,它能使你清醒,能使你冷静;它能使你有大气度,有宽容之心,能平静地看待这世间纷纷乱乱的厮杀,尔虞我诈的争斗;它能使你超功利,超世俗,善待世间的一切,居闹市而有一颗宁静之心;它能使你待人宽容为上,处世从容自如。

“舍得”的学问比我们表面看到的要深刻得多:它是一种立世存身的价值观念,一种实现人生目标的智慧,一种无所不包的胸怀气度,一种身心和谐、主宰自己人生的精神境界。

舍得,是一种理智;舍得,是一种豁达;舍得,是一种成熟;舍得,是一种境界;舍得,更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是我们必须要学会的一种生存艺术。

生活中,我们需要选择“取舍”来丰富人生,在“舍得”中见智慧,在“舍得”后感悟人生。因此,懂得舍与得,方能在生活、事业、人生中达到和谐的统一。

李治欣

2011年1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治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10996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3: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