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是我国历史、在世界上独有的一门艺术形式。本书详细介绍了傅抱石先生在篆刻艺术方面的艺术造诣,内容包括傅抱石少年时期的篆刻、傅抱石青年时期的篆刻、傅抱石在日本时期的篆刻、傅抱石在抗战时期的篆刻等,适合书法爱好者参考学习。
图书 | 傅抱石篆刻艺术世界 |
内容 | 编辑推荐 篆刻是我国历史、在世界上独有的一门艺术形式。本书详细介绍了傅抱石先生在篆刻艺术方面的艺术造诣,内容包括傅抱石少年时期的篆刻、傅抱石青年时期的篆刻、傅抱石在日本时期的篆刻、傅抱石在抗战时期的篆刻等,适合书法爱好者参考学习。 目录 序 写在出版之前 引言 第一章 傅抱石少年时期的篆刻 一、第一方印章诞生记 二、为了《康熙字典》而茶饭不思 三、“名列第一”的学 四、梦寐以求的《二金蝶堂印谱》 五、“不得了,可以乱真” 六、“让我一辈子抱定这块石头吧” 第二章 傅抱石青年时期的篆刻 一、南昌城里一下子出现二十多方赵之谦印 二、确实成了一个“印痴” 三、“今人摹古,古人摹谁” 四、“寿如金石佳且好兮” 五、心血凝成《摹印学》 六、讲授绘画又讲授篆刻的特殊教员 七、向硬质材料开刀 八、篆刻世界里的奇珍异宝 九、剪贴《黄牧甫印谱》 十、徐悲鸿连声赞道:有才气,有才气! 十一、印章给了他力量与未来 第三章 傅抱石在日本时期的篆刻 一、“金原”铜印与《傅抱石所造印稿》 二、为郭沫若治印 三、让日本篆刻家了解中国篆刻 四、《傅抱石金石书画展》名震东瀛 五、“精神刻刀”在哪儿购买 六、日本名流求印 第四章 傅抱石在抗战时期的篆刻 一、富贵于我如浮云 二、保卫武汉,“上马杀贼” 三、画入印,印入画 四、往往醉后 五、一片丹心为桃李 六、豆油灯下完成的篆刻论著 七、“壬午重庆画展”前的篆刻 八、“壬午重庆画展”后的篆刻 第五章 傅抱石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篆刻 一、重刻“往往醉后” 二、开拓篆刻新领域:纪年印 三、“抱石所得印象” 第六章 傅抱石在新中国时期的篆刻 一、毛泽东的诗意画:“不及万一” 二、抱石刻了一方印,就叫“集体创作” 三、成印于北京的“南石斋” 四、不朽的印学篇章 五、“毛泽东印”诞生记 六、奇妙的数字印 七、傅抱石在杭州治印 八、傅抱石最后刻制的三方印章 九、傅抱石未刻完的最后一方印稿 第七章 傅抱石的篆刻世界 一、傅抱石篆刻的工具和材料 二、傅抱石篆刻的字法和结体 三、傅抱石篆刻的章法 四、傅抱石篆刻的刀法 五、傅抱石篆刻的边栏 第八章 傅抱石篆刻的艺术意境 一、印从书出 二、以画理入印 三、宗法秦汉 四、傅抱石篆刻的气韵 五、人品即印品 第九章 傅抱石篆刻的艺术成就 一、傅抱石的篆刻论著 二、傅抱石篆刻的印谱 三、傅抱石的微刻边款 四、傅抱石篆刻的艺术价值 附录 一、傅抱石印选 二、傅抱石篆刻年表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傅抱石篆刻艺术世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本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526489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4-01-01 |
首版时间 | 2004-01-01 |
印刷时间 | 200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6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