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毛泽东与西湖(西湖全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西湖,“人间天堂”之美誉绝不言过其实。即使的国家主席毛泽东,也因其美丽而把杭州当成是“第二故乡”,曾四十多次来杭,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度过了近千个日日夜夜。本书记叙的就是伟大主席毛泽东与风景秀丽的城中西湖的个个故事。由于本书主要是写给杭州人民看的,因此,此书特别注重通俗性和可读性。

目录

上编 治国安邦

一、勤谨国事/2

(一)西湖——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地/2

(二)西子湖畔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1l

(三)湖畔别墅召开东南沿海战备会议/16

(四)借古喻今点破高岗野心/21

二、读书论史/24

(一)一代师表/24

(二)西子湖边读诗文/36

(三)写就光辉著作/44

(四)泼墨《望海潮》/48

三、心系民情/54

(一)小营巷的节日/54

(二)“这么多空地荒着多浪费”/62

(三)挥就不朽诗篇《送瘟神》/65

四、合纵兴国/69

(一)谊结五洲/69

(二)看望胡志明/76

中编 揽胜抒怀

一、寄情山水/80

(一)风雅西湖游/80

(二)三上北高峰/86

(三)“杭州真是个好地方”/9l

(四)“大风大浪才能锻炼人”/94

二、谈古论今/98

(一)西子湖头觅少保/98

(二)康庄漫话《兰亭集序》/100

(三)点评西湖/107

(四)留给西湖的文化遗产/110

下编 难忘岁月

一、刘庄的记忆/116

(一)刘庄不搞特殊化/116

(二)“我们湖南人最喜欢吃喽”/119

(三)关心群众疾苦/121

(四)年轻人是国家的希望/122 

(五)六十开外学英语/125  

二、摄影师的回忆/129  

(一)“坏事变好事”/129

(二)“毛泽东之谜”/133

(三)毛主席赏雪/135

三、给毛主席伴舞/139

(一)第一次见到毛主席/139

(二)给毛主席伴舞/141

(三)“你们都不要忘了”/143

(四)向毛主席报告/146

(五)“不要全盘否定”/147

四、警卫毛主席/151

(一)“路是人走出来的”/151

(二)“群众不在,大公鸡欢迎我们呢”/156

五、为毛主席管理图书/159

(一)和我们普通人一样/159

(二)为毛主席借书/161

(三)办夜校学文化/166

六、毛主席最后一次杭州之行/169

【附录】毛泽东与杭州纪事/173

后 记/191

试读章节

(二)“毛泽东之谜”  杭州确实可爱。在我们北方,这时候还是万木萧疏,冰天雪地,这里却已是满目翠绿,岩石缝里还长有野花。我顺手采一把递给毛主席:“主席,您看,这里都开花了。”  毛主席拿了两朵,闻了闻说:“你知道这叫什么花吗?”  这把我考住了,我就岔开话题:“主席,咱们搞两个首都才好呢,夏天在北方,冬天在南方,杭州就挺好。”  “你这个想法倒不错。知道岳飞吗?”  说着说着就到了山顶。山顶上有座庙,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一个瞎眼的和尚守着。这一定又是警卫人员打前站,采取了安全措施。当时,毛主席到哪里,哪里就见不到老百姓。他平时工作忙,深居简出,P133出来走走时,就希望能遇到普通老百姓,拉拉家常,直接了解一些情况,可就是做不成,发脾气也没有用。难也难,警卫人员有警卫人员的责任,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毛泽东有时就搞“突然袭击”,出其不意,自己跑到群众家里去。  大殿供桌上的香炉里还有残香新灰,旁边摆着一个木筒,里边装着许多竹签,可见平时有群众烧香拜佛。毛主席指着木筒对我说:“侯波,你替我抽支签。”  我不知道怎么个抽法,抱起木筒摇了摇,就抽出一支,签上只有号码没有签诗,要按号码在壁橱里找签诗。我找出来一看,上面有一句“家里家外不安宁”,不行,这怎么能给毛主席看。于是,管它什么号码,我另找了一张好的签诗,内容现在记不清了,我当时认为还可以,就给毛主席送了过去。他一看,哈哈大笑起来。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张木奇回忆说,毛主席当年抽签诗是在杭州玉皇山上的福星观,那张签诗他还收藏了好几年。时间、人物,包括那个瞎眼和尚,都和我的记忆相似,可能就是一码事,只是地点不一样,P134我记得是五云山,也可能是我记混了。但有一点我是不会错的,签是我代抽的,签诗我还做了小动作。《毛泽东之谜》一书把这事也当作一个“谜”收进去,如果和我的记忆是一码事,那签诗是我另外找的,也就不能算是“毛泽东之谜”了。  不过,我代抽的那张“家里家外不安宁”,也有点道理,毛主席家里确实不安宁。当时没过几天,江青也来到杭州,两人在一起就不时有些争吵。我看见江青哭哭啼啼地跑去找罗瑞卿,要他马上安排飞机送她走。毛主席的生活是严肃的,只有男警卫可以随便进出他居住的房问,女性工作人员要有警卫们批准引导才行。直到他晚年生病,行动不方便,考虑到女同志心细时,组织才决定由女同志帮助警卫们一道照顾他的生活。所以我们就无法得知江青和他吵架的原因和内容,问问警卫们,就“又吵架了,把主席气得够呛”这么一句话。P135

序言

杭州倚湖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作为《西湖丛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编撰了这套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西湖全书》。她和《西湖通史》、《西湖文献集成》共同构筑了一个蕴藏几乎全部西湖瑰宝的陈列馆,一个供人全面深入了解、研究西湖的开放型阅览室。如果说《西湖通史》是一部叙述几千年西湖历史踪迹的大气磅礴的巨片,《西湖文献集成》是一部全景式立体演绎西湖景物的引人入胜的连续剧,《西湖全书》收辑的一册册小书,则是为人们呈上的一杯杯芳香浓溢的醇醪。我们邀来各界专家,用精雕细镂和蒙太奇的手法,对西湖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写和定格切换。这种特写和定格,对人们更深入、更真切、更全面地了解西湖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这种分镜头的解读,读者将更深地吟味到西湖无穷无尽的魅力!

西湖,的确是一颗永远散发着无穷无尽魅力的熠熠闪光的明珠!这颗明珠,会随着不同季节、不同时空、不同场景、不同时代,以气象万千、仪态万方的意境,完美无瑕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诚如大诗人苏轼所赞颂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她有时是一首优美抒情的绝句,有时却是一章气势恢弘的排律;她有时是一阕音律悠扬的小夜曲,有时却是一部雄恣壮采的交响乐;她有时是一尺清供小品,有时却是一轴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她是多棱镜,她是万花筒,总是令人目不暇接,妙趣横生!她的美,她的趣,既源于远古至今大自然对杭州的特意垂青,又源于千百年来仁人志士、骚人墨客对杭州刻骨铭心的依恋。正是这两者完美和谐、天衣无缝的结合,才使西子姑娘的一步一趋、一颦一笑,无不散发出普天下难有其匹的美丽!因此,除了全景式的《西湖通史》和《西湖文献集成》外,没有《西湖全书》这样一种散射式的描述,西湖的风姿、西湖的风韵,乃至西湖的风骨、西湖的风流,是很难想像会得到全面、深刻的反映!所以,无论是六桥花柳,还是三竺云岚;无论是灵隐古刹,还是岳王祠庙;无论是汩汩清泉,还是巍巍宝塔;无论是龙井的茶韵,还是曲院的荷香,以及飞来峰的造像、岁寒岩的碑刻,白居易、林和靖、苏东坡的湖畔杖履,北山街、杨公堤、文澜阁的历史呼唤,西冷印社、胡庆余堂,诗词曲赋、花木园林,尘封久远的老照片、容光焕发的新景区,风俗、佳肴、织锦、书画……凡是西湖的沧桑,凡是西湖的传说,凡是西湖的风光,凡是西湖的人文,无不是我们搜罗编撰的对象,无不是我们要呈现给读者的内容。

《西湖全书》目前暂定50个选题,正陆续组织撰写付梓。虽然我们自认为已勤勉努力,但这套丛书是否已臻“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初衷,还得恳请读者们多提宝贵意见。西湖美的探索、西湖文化的追寻,是要求人们献上毕生精力的,是个弥久常新的课题。我们当继续焚膏继晷,裨使这套丛书编辑得更好。

是为序。

王国平

2004年9月

后记

盛世修史。本书的编辑出版,缘于杭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建设新天堂”的城市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缘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于年初提议编纂《西湖全书》,并把《西湖全书》中涉及“老一辈革命家与西湖”的编书任务交给了市委党史研究室。我们首先着手编辑出版《毛泽东与西湖》一书。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对杭州又情有独钟,称之为“第二故乡”,曾四十余次来杭州,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度过了近千个日日夜夜。在杭州期间,他夜以继日,勤谨国事,曾主持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他读书论史,思想精深,阅读了大量政治、经济、文史方面的书籍,挥就了光辉著作和不朽诗篇;他纵横捭阖,叱咤风云,谈笑于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要友人之间;他心系百姓,眷顾万民,时刻记挂着人民的衣食冷暖;他指点江山,风雅洒脱,给西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他大气磅礴而又风趣幽默,体现了人民领袖的伟人风范和人格魅力。杭州人民对他的缅怀日久而弥深,因此,在《西湖全书》中毛泽东成为当代人物篇章的第一人是自然而然的了。  鉴于《西湖全书》主要是写给杭州人民看的,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注重了通俗性和可读性,并按照治国安邦、揽胜抒怀、难忘岁月三编来选择资料,力求图文并茂,从不同侧面反映毛泽东在杭州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概貌,反映人民领袖平凡而又非凡的感人踪迹,给杭州人民提供一份弥黾珍贵的精神食粮,给西湖历史留下一缕馨香的墨痕。  在图片收集方面,本书引用了《毛泽东手书选集(古诗词卷)》(中央档案馆编,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毛泽东遗物事典》(韵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编,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红镜头——中南海摄影师眼中的国事风云》(顾保孜撰文、杜修贤摄影,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领袖风采》(长城出版社编,长城出版社1998年版)等的一些照片,在此表示感谢!  在本书资料收集和编辑过程中,得到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到杭州出版社徐吉军副总编和金天国编辑的大力帮助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匆促,资料收集不够全面,加上水平有限,疏漏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谅解。  编 者  2004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毛泽东与西湖(西湖全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建新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337264
开本 32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5-02-01
首版时间 2005-02-01
印刷时间 200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752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