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怎样建设学习型社会
内容
编辑推荐

党的十六大中明确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那么,在我国怎样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给予回答,本书就是围绕这一新的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的。

目录

序……………………………………………………………………李君如(1)

引论怎样建设学习型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探索……………………(1)

一编著宗旨……………………………………………………………(1)

二突出特点……………………………………………………………(4)

三结构体系……………………………………………………………(8)

四核心观点……………………………………………………………(9)

五研究方法……………………………………………………………(11)

第一章学习型社会概述……………………………………………………(14)

一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概念……………………………………………(14)

二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框架……………………………………………(19)

三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27)

四学习型社会学习的基本原则………………………………………(30)

五学习型社会学习的基本方法………………………………………(37)

六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组织……………………………………………(43)

 第二章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44)

一学习型社会历史必然性的理论基础………………………………(44)

二学习型社会历史必然性的实践依据………………………………(53)

三学习型社会是时代的呼唤…………………………………………(60)

四学习型社会是党和国家面临主要任务的迫切需要………………(63)

五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功能……………………………………………(69)

六学习型社会实现的基本途径………………………………………(71)

第三章学习型社会的运行机制……………………………………………(74)

一学习型社会的教育机制……………………………………………(74)

二学习型社会的管理机制……………………………………………(85)

三学习型社会的载体机制……………………………………………(90)

四学习型社会的方法机制……………………………………………(92)

五学习型社会的制度机制……………………………………………(96)

六学习型社会的思路机制……………………………………………(101)

第四章建设学习型政党……………………………………………………(105)

一学习型政党概述……………………………………………………(105)

二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特征……………………………………………(110)

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原则……………………………………………(115)

四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目标……………………………………………(121)

五学习型政党的学习内容……………………………………………(124)

六怎样建设学习型政党………………………………………………(127)

第五章建设学习型政府……………………………………………………(132)

一学习型政府概述……………………………………………………(132)

二学习型政府的基本特征……………………………………………(136)

三学习型政府的基本原则……………………………………………(139)

四学习型政府的基本目标……………………………………………(140)

五学习型政府的学习内容……………………………………………(145)

六怎样建设学习型政府………………………………………………(147)

第六章建设学习型机关……………………………………………………(153)

一学习型机关概述……………………………………………………(153)

二学习型机关的基本特征……………………………………………(157)

三学习型机关的基本原则……………………………………………(158)

四学习型机关的基本目标……………………………………………(160)

五学习型机关的学习内容……………………………………………(163)

六怎样建设学习型机关………………………………………………(166)

第七章建设学习型企业……………………………………………………(173)

一学习型企业概述……………………………………………………(173)

二学习型企业的基本特征……………………………………………(179)

三学习型企业的基本原则……………………………………………(183)

四学习型企业的基本目标……………………………………………(186)

五学习型企业的学习内容……………………………………………(189)

六怎样建设学习型企业………………………………………………(193)

第八章建设学习型城市……………………………………………………(198)

一学习型城市概述……………………………………………………(198)

二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特征……………………………………………(202)

三学习型城市的基本原则……………………………………………(207)

四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目标……………………………………………(210)

五学习型城市的学习内容……………………………………………(213)

六怎样建设学习型城市………………………………………………(216)

第九章建设学习型社区……………………………………………………(222)

 一学习型社区概述………………………………………………………(222)

 二学习型社区的基本特征………………………………………………(227)

 三学习型社区的基本原则………………………………………………(231)

 四学习型社区的基本目标………………………………………………(233)

 五学习型社区的学习内容………………………………………………(237)

 六怎样建设学习型社区…………………………………………………(240)

第十章建设学习型家庭……………………………………………………(247)

 一学习型家庭概述………………………………………………………(247)

 二学习型家庭的基本特征………………………………………………(251)

 三学习型家庭的基本原则………………………………………………(252)

 四学习型家庭的基本目标………………………………………………(253)

 五学习型家庭学习的内容………………………………………………(255)

 六怎样建设学习型家庭…………………………………………………(258)

第十一章建设学习型个人…………………………………………………(270)

 一学习型个人概述………………………………………………………(270)

 二学习型个人学习的心理倾向及心理特征……………………………(272)

 三学习型个人的基本构成………………………………………………(276)

 四学习型个人学习的基本原则…………………………………………(279)

 五学习型个人学习的基本目标…………………………………………(281)

 六学习型个人的学习内容………………………………………………(284)

 七怎样成为学习型个人…………………………………………………(286)

第十二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293)

一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94)

二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298)

三现阶段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实践思考………………………………(304)

四全社会进一步动员起来,为建设学习型社会而努力奋斗………(308)

主要参考书目………………………………………………………………(312)

后记…………………………………………………………………………(313)

试读章节

  3.教育载体

所谓教育载体,就是指建设学习型社会发展教育的物化条件。建设学习型社会,教育是基础。要求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学习型社会服务,必须有它的物化条件。教育物化条件可分为物化载体和人化载体两方面。一方面物化载体。它主要包括教育规划、教学计划、教材、录音带、录像带、电脑、仪器、电影胶片、幻灯片及其他设施等实物材料。建设学习型社会,要不断加强物化载体的建设,为学习创造出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人化载体。它主要是指担负实施教育活动的教育者群体。他们是有意识地、积极地、能动地同受教育者进行各种各样的联系,有目的性地去影响受教育者。人化载体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至关重要,必须不断提高他们各方面素质,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教育载体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载体。

4.环境载体

所谓环境载体,就是指围绕着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物力、财力、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建设学习型社会,不仅要有学习型组织载体、机构载体,还必须有环境载体提供保障,这就是必须有好的学习环境。环境载体主要包括: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的学习培训机构、学习场所、设施的建设;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围绕学习兴建的干部学校、职工学校以及各类学校;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对档案馆、图书馆、阅览室、展览馆等设施的建设;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围绕着建设学习型社会对资金的投人情况,等等。环境载体是建设学习型社会重要的保障载体。 5.活动载体 所谓活动载体,就是指学习型社会提高普及学习活动方式的具体物质承担者。建设学习型社会必须有学习活动的载体,才能使学习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比如:在城市,建立各种学习型组织、设立各种类型的论坛、举办学习成果展览会、文化广场活动、讲座会、报告会、读书会、双休日讲座、周末论坛、网上论坛、学电脑、学外语等;在农村,利用有线广播发挥宣传作用,抓好文化站和文化室场所、办好乡镇党校和业余学校、办科技文化节等;在家庭,搞幸福家庭工程,学习理论、学习知识、学技术、学技能、学艺术、学科学、电脑进家庭、法律进家庭等。活动载体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广泛性的载体。

序言

  《怎样建设学习型社会》编委会来信,邀我为他们编写的《怎样建设学习型社会》一书作序。尽管我感到有点为难,但是为创建学习型社会而鼓与呼恰是我愿意做的,于是就答应了。

自从江泽民同志2001年5月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以来,我们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就率先响应,组织了“创建学习型社会论坛”和“创建学习型城市论坛”,极力推动这一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六大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正式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后,我们对于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事业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自觉性。

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核心,无疑是要讲学习。对于什么叫学习,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如果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讲,学习就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信息接受过程。因此,学习对于个人来讲,能够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打开视野,促进人的进步;对于社会来讲,能够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现代化建设的能力,使中国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崇高而又令人愉悦的事业,我们的先圣孔夫子就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国古代社会就十分崇尚学习,对于我们中国共产党来讲,重视学习更是我们的光荣传统。无论是李大钊、陈独秀,还是毛泽东,他们都是从学习新思想、宣传新文化、组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组织,来凝聚早期共产主义者,走上革命道路的。在土地革命战争艰苦的环境中,毛泽东千方百计寻找报刊和书籍,通过学习分析天下大势。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还亲自给红军指战员讲哲学,包括讲《实践论》、《矛盾论》,组织大家联系中国实际学理论。特别是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就是一个学习运动。通过这次学习,全党认识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之统一的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科学真理。在1949年进城的时候,我们党又及时提出了“重新学习”的任务。可以说,我们党每前进一步,都是和学习相联系的。所以,邓小平说:“学习是前进的基础”。

那么,今天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与一般提倡学习又有什么不同呢?

创建学习型社会,首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经济和社会管理理论。传统的管理理论,强调以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保障管理目标的实现,是必要的,但是当这种严格的管理与人的主体性对立起来的时候,就会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后果。创建学习型社会,要求管理者从“统治”者转变为循循善诱的导师,把被动的单向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转变为平等互动的合作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学习中理解管理目标,明确岗位职责,自觉自愿地按规章办事,积极主动地甚至创造性地完成承担的任务。显然,创建学习型社会不是一般地提倡学习,而是把学习同一定的目标和责任相联系的管理理论。人在这种管理中居于主体的地位,而不是只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客体。

创建学习型社会,要通过形成各种学习型组织来实现,尤其强调学习的社会化和制度化。这几年,我们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政党,各地也正在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等等,这些都是学习型组织。这种种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活动,都把学习提升为一种社会化的活动,使学习在党内和社会上蔚然成风。尤其令人高兴的是,一种有助于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体系正在建构。在学习型社会中,社会成员不仅要接受普通的国民教育,而且要联系自己的岗位和志愿,通过继续教育掌握从事现代化设的知识和技能,以较高的素质来完成承担的岗位职责,来完善自我。实践证明,形成具有社会化和制度化的学习型组织,是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这样,我们就可以认识到,今天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是实现人的本质的需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劳动特别是制造工具的劳动。而这种制造工具的劳动,是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用毛泽东的话来说,人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自觉的能动性。人的这种目的或自觉能动性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学习不仅是其中一个重要途径,而且是保证这种目的和自觉能动性实现的重要形式。只有这样按照人的本质特点,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实践目标,通过学习以高度的自觉和清醒去实现实践的目标,我们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改造旧世界,创造新生活。

同时,我们更要认识到,今天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时代的需要。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地发展着。与此相联系,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我们党领导着全国各族人民,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上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充分利用人口众多这一特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大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人的素质,让庞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才优势,使得我们能在全球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这就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意义之所在。

本书编委会的同志,十分重视创建学习型社会这一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历史任务,编写了《怎样建设学习型社会》一书。尽管我没有读到他们的书稿,但是我从他们寄来的目录中看到,他们的研究还是很系统的,而且实用性较强,希望大家能像他们那样来研究和实践学习型社会的创建。

2003年12月25日夜于北京京西宾馆

后记

人类社会的演进有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学习型社会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研究和探索怎样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党的十六大之后,我们开始思考编写一本学习型社会的论著,旨在为建设中国特色学习型社会探索出可行的基本思路、理论依据、基本经验、操作方法等。经过一年多的运作,从编写提纲的设计,到初稿的形成,再到最后的定稿,几经反复研讨、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怎样建设学习型社会》。  为了编著本书,我们的理论工作者读著作、学文件、查资料、搞调研,对历史成果进行鉴别整合,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对可行做法进行抽象概括,熬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流下了辛勤劳作的汗水,终于结出了丰满的硕果,把这本书献给了广大读者。  本书完稿后,承蒙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教授为之作序;中央党校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短促,加之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4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怎样建设学习型社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述君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党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529665
开本 16开
页数 3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4
出版时间 2004-07-01
首版时间 2004-07-01
印刷时间 200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9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79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