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曾国藩为官与处世的智慧经营课
内容
编辑推荐

《曾国藩为官与处世的智慧经营课》由吴艳龙编著,曾国藩处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当时极其复杂的社会形势、极为混乱的朝廷环境,都是对为官者的巨大考验。但无根底、无家世的汉人大臣曾国藩在此间力挽狂澜,成为中兴四大名臣之首,不仅获得官场上的巨大成功,在为人方面,也博得了后世的称誉。可以说,若没有后来的天津教案事件,那么他无论在朝在野,都将成为一位完美的封建官员。

内容推荐

《曾国藩为官与处世的智慧经营课》由吴艳龙编著,曾国藩,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奇才。从农民之子到国家栋梁,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更为后人所景仰的是,他所留下来的人生智慧,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曾国藩为官与处世的智慧经营课》从曾国藩为我们留下来的为官经验和处世智慧入手,全面而又详尽地向读者讲述一代名臣的人生哲学。并运用大量的曾国藩自身的实例,解读其人其事。

《曾国藩为官与处世的智慧经营课》名臣智慧全面解析,传世经典完整解读。

目录

曾国藩小传

第一篇 为官哲学

第一章 识为主,才为辅 /5

 成功源自血与泪,立志方能事竟成 /6

 博弈靠实力别靠运气 /7

 凡事三思而后行,不存侥幸心理 /9

 敢做梦才能梦想成真 /1 1

 平素要培养远见意识 /12

 自立自强,上进则可成事 /13

 凡事着眼大局 /15

第二章 坚忍为官,打掉牙齿和血吞 /17

 好汉打掉牙齿和血吞 /18

 人生就是忍人所不能忍 /19

 不居胜,不惧败 /21

 吃苦其实是吃补 /23

 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净 /24

 世上没有忍不过的槛 /26

第三章 稳妥求成,步步为营始成功 /28

 居高需慎,羽翼丰时低飞行 /29

 一个“稳”字,仕途通达 /30

 自然精进,恒必有成 /31

 投机取巧不如脚踏实地 /33

 细微之处见真功 /34

 切记闲适,珍惜时间 /36

 以实才说话,勿贪慕虚荣 /37

 聪明人只偶尔崭露头角 /39

 有势不可使尽,适时糊涂 /40

第四章 官场如大海,深浅之中暗藏博弈 /42

 仕途其实是险途 /43

 与皇帝为伴,如与虎同笼 /44

 放虎归山,妇人之仁 /46

 关键时刻要挺得住 /47

 以挺为计,也可取胜 /49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51

 结交贵人得拔擢 /53

 多言好辩惹祸端 /55

 集思广益,兼听则明 /56

 清明在心,糊涂在形 /58

 心正不存邪 /59

 戒骄戒傲,得意不忘形 /61

 作当下事,谋身后事 /63

 涉危蹈险,如履薄冰 /64

 身在宦海,时时做上岸的准备 /66

 功成身退,免遭拖累 /67

 惜福福长在 /69

第五章 柔胜绝学,万事“活”为一杆秤 /71

 巧妙把握刚与柔的火候 /72

 以静制动,伺机出手 /73

 跳得了龙门,也要钻得了狗洞 /75

 适时采取拖延战术 /77

 先自治,后制敌 /78

 不拘泥于规则和方法 /80

 柔术强,手腕须软亦须硬  /82

 用“缓”字诀对急难事 /83

 滑可解危机 /85

 不争一时之短,须争一世之长 /87

 欲速不达,该稳得稳 /88

 大智若愚,不可太精 /90

 困难来了当“顺受”  /92

 自谦则道路宽阔 /93

 君子有成人之美 /95

第六章 造势养才,用人不拘一格 /97

 广布人脉为我用 /98

 待人交友要有弹性 /99

 世上难得有知己,交友得交心/101

 选才首选操守,用人当用清廉 /102

 勘察人心,用_人慎之又慎 /104

 信忠胜于能,唯心诚者可用 /105

 人才无求于天下,天下当自求人才 /107

 同敬不同近,疏亲自己定 /109

 量才施用,各显其才 /111

 知音难觅,英雄当惜英雄 /112

 想当强者,就要善与强者共舞 /114

 诚心待人,则共进退 /115

 敢于放权,鼓励下属 /117

第七章 我为人,人为事 /119

 心诚志专,成功就在不远处 /120

 拙诚可胜巧诈 /121

 三省吾身,方获德馨 /123

 在其位谋其政,不能有失身份 /124

 鞠躬尽瘁,血诚护国 /126

 嫉妒别人不如提升自己 /128

 大公无私,尽职尽责 /129

 忠心耿耿,敢言必能负重 /131

 有识之士可成大事 /132

 躬亲入局能成事 /134

 居安思危,成就霸业 /136

 守诚更需守恒 /138

 得民心者得天下 /140

第八章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142

 轻名利,清名利 /143

 规矩之中,谋求出路 /144

 贵在顺时而动 /146

 圆滑处事,善于斡旋 /147

 趋炎附势,自招祸事 /149

 远离派系纷争,方能长存 /150

 苛求他人,等于孤立自己 /152

第九章 知能容愚,博能容浅 /154

 谦亦有度,适时自荐 /155

 常留余地,少争强斗狠 /156

 与人格斗不如于己修行 /159

 怒是双刃剑,伤人也伤己 /160

 有容乃大,凡事何需太计较 /162

 越妄自尊大,越显得小气 /163

 戒骄戒躁,方能成功 /165

 心中藏恕,放大胸怀 /166

 坦坦荡荡,有所为有所不为 /168

 贤德智愚,唯心定之 /169

 一心向圣贤,唯恕促之 /171

第二篇 修身养性

第一章 用心办事,滴水不漏 /175

 建立起宏大的人生规模 /176

 身先士卒以率众人 /178

 天下事知十分,不如行七分 /179

 凡事贵专,患在不为 /181

 全副精神,当注一事 /182

 勤学苦做,便无难事 /184

 抱道守真,做人本色 /186

第二章 书山有路,以心为径 /188

 书不是仕途敲门砖,而是明理之需 /189

 取长补短,天才也需苦功 /190

 向对手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 /192

 时时应勤勉 /193

 实践中求得真学问 /195

 读死书,则误终身 /196

 读书要讲究方法 /198

 书海徜徉,不如“涵泳”  /200

第三章 欲得非常之得。须舍非常之舍 /202

 人心不足蛇吞象,名利不可强求 /203

 超然物外,则轻松自在 /205

 鱼和熊掌,只能取其一 /207

 “淡”字值千金,平常自在心 /209

 别让功名成为拖累 /211

 廉贪只隔一层薄纱 /213

 不为富贵所淫 /214

 忌心浮气躁,恐追名逐利 /216

 祸从小处起,浮躁难成事 /218

 轻视金钱,厚彼薄己 /219

 “塞翁失马”可能是一种福 /221

第四章 敏感做人,抓住机遇立即行动 /223

 审时度势,乘势而起 /224

 静观沉浮,洞察风云 /225

 厚积薄发,只待时机 /227

 大事着眼,小事着手 /229

 水温够了茶自香 /230

 看准形势,顺势而为 /232

 以退为进,才能占尽先机 /233

 放开手脚,大胆创造机遇 /235

第五章 治家当以和为贵 /237

 百善孝先行 /238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 /239

 家和才能万事兴 /240

 远亲不如近邻/242

 兄弟齐心,其力断金 /243

 慈母多败儿,严父出孝子 /245

 唯“敬”字以兴家 /246

 勤俭持家,戒骄戒奢 /248

第六章 仗义为人,牵手之智可拢人心 /250

 同享其福,才同当其难 /251

 谨慎择友,共同进步 /252

 恩威并施,奖惩得当 /254

 宽与严之间,拿捏分寸 /256

 有张有弛,驾驭人才的刚柔策略 /258

 投桃报李,为人也为己 /260

第七章 去浮戒躁。养生秘诀 /262

 忙里偷闲胜过时时劳作 /263

 懂得苦中作乐 /265

 养尊处优易折寿 /266

 治身当以“不药”二字为药 /267

 顺应自然的养生观 /268

 寡思养精,心胸广大 /270

 早起治懒病 /271

 劳逸结合,才能养生 /273

 素食养生,心斋食斋同尝遍 /275

第三篇 《家书》精粹

第一章 立志——如能立志。无须求人 /279

 读书当有志、识、恒 /280

 趁三十以前,立志猛进 /282

 不出乎“立志”“有恒”四字之外 /284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285

 默存一悔字,无事不可挽回 /286

 切忌长傲多言 /287

 存倔强以励志 /289

 男儿自立,须有倔强之气 /290

 务须咬牙励志 /291

第二章 修身——在自修处求强,不在胜人处求强 /293

 修身之道 /294

 从畏慎二字痛下工夫 /295

 加深阅历,不要自作聪明 /296

 宜早起,宜有恒,宜重厚 /297

 戒举止太轻 /298

 不可从军,不必做官 /299

 不宜妄生意气 /299

 有志有恒,乃有成就 /300

 遮护旧失,整顿新气 /302

 巨室之败,非傲即惰 /303

 须知世路之艰险 /305

 宜自修处求强 /305

第三章 养生——“眠”“食”二字,养生的关键 /307

 戒酒,早起,勤洗脚 /308

 饭后散步为养生秘诀 /308

 饱看山水,以养身心 /309

 养生之法在顺其自然 /310

 养老不在服补药 /311

 早起乃健身之妙方 /312

 用药须小心谨慎 /313

 治身宜不服药 /314

 养身五事 /315

第四章 勤俭——勤俭持家,家和生福 /316

 居家和睦三要素 /317

 以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为家教 /318

 谨记家教八字 /319

 嫁女不应恋母家富贵 /320

 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321

 不可忘寒士家风 /322

 从勤俭耕读上做出好规模 /323

 教儿子勤俭自持 /324

 勿忘勤俭孝悌 /325

 望勿各逞己见 /326

第五章 孝道——孝为百善之先 /328

 关心长辈身体 /329

 馈赠亲戚族人 /330

 述亲戚族人需接济 /331

 积蓄不可少,以备不时之需 /338

 父母叔父当一视同仁 /340

第六章 师友——人生路上最大的贵人 /342

 师友夹持,懦夫也能立志 /343

 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344

 与师友交,宜常存敬畏之心 /345

 为子弟延师,当请严而有恒者 /346

 读此信而不动心者,其人必不友 /347

 愧对朋友李元度 /348

 为李续宜家筹划三万金 /349

第七章 做人——以诚换诚,无人不诚 /350

 去机巧,求笃实 /351

 做人之道 /352

 危急之时,只有自己靠得住 /353

 切勿恃才傲物 /354

 做人须清廉谨慎勤劳 /355

 必须自立自强 /358

 治事宜勤军 /359

第八章 劝学——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学问 /361

 在孝悌两字上用功 /362

 虚心“涵泳”,读书之道 /364

 学字须用困知勉行工夫 /365

 读书要先认其貌,后观其神 /367

 不应蛮读蛮记 /368

 看书不必惑于在精不在多之说 /368

第九章 居官——亲和为第一要义 /370

 用绅士不比用官 /371

 将才四大特点 /372

 观人之法 /373

 善将兵者与不善将兵者 /374

 用人不率冗 /375

 奖励、培养人才 /376

 不存做官发财之念 /376

 无官气,有条理,此乃做官之本 /378

 辞去一官半职为妙 /379

 奏折一事,须用一番工夫 /379

 为官不可得罪绅士 /380

 位太高,名太重,皆危道也 /381

 人以官为荣,我以官为苦 /382

第十章 为政——把责任担在肩上方有所成 /384

 大乱之世积德而爱民 /385

 禁止扰民 /386

 保举太滥是余乱政 /386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 /387

 保人亦有不少为难之处 /388

 不让外国船搅局攘功 /389

 惟柔可以制刚狠之气 /391

 湘、淮两军必须联为一气 /392

 李鸿章创机器局,为自强之本 /393

第十一章 谋略——行走于世,多长几个心眼 /395

 进兵须由自己做主 /396

 战前须详查地势 /397

 凭壕对击,坚忍不出 /398

 唯有一静宇可以胜敌 /399

 初扎险地与久经扎定者迥乎不同 /400

 既已带兵,则不以多杀人为悔 /401

 相机力战一次 /402

 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 /403

 多用活兵,少用呆兵 /404

 捻军四种长技与三种短处 /405

第四篇 《冰鉴》识人

神骨鉴——一身精神,具乎神骨 /409

刚柔鉴——刚柔相济,取长弃短 /412

容貌鉴——相由心生,人可貌相 /414

情态鉴——观人百态,可见其心 /416

须眉鉴——眉可传情,“须”张声势 /418

声音鉴——听声辨人,闻音知行 /420

气色鉴——气可观志,色能察人/422

第五篇 《挺经》立世

内圣——协霆之奋,修身自强 /427

立志——有志者,事竞成 /428

坚忍——坚于战无敌,忍于礼无恙 /430

刚柔——外柔内刚,宁折不弯 /432

廉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433

诡道——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434

久战——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35

禀实——后勤力量不可忽视 /436

峻法——用好约束的力量 /438

外王——对外交往不可自甘菲薄 /440

忠疑——君子之心,廓然大公 /442

荷道——人间正道是沧桑 /444

藏锋——锋芒不可太露 /446

盈虚——抱圆守缺,否极泰来/446

试读章节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要想成就大业,就要相信所有的遭遇不过是必须经历的磨炼。心存大志,才能够有勇气、有毅力承担这样的考验。

曾国藩在给自己好友刘蓉的信中就写道:“故凡仆之所志,其大者盖欲行仁义于天下,使凡物各得其分;其小者则欲寡于身,行道于妻子,立不悖之言以垂教于宗族乡党。”意思是,仔细分析人们的志向,志向远大之人希望能够在天下推行仁义,让万物各得其所;志向小的人只是考虑到自己,只能够考虑到自己的妻儿及宗族乡党。

理想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鸿鹄是要像大鹏那样展翅翱翔于九天之高,尽收天下于眼中的;而燕雀便是那蜩与学鸠,笑它不知道去千万里之远有何用,自然对能够触及到榆树和枋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曾国藩就是那只翱翔于九天之大鹏,他志在“行仁义于天下”,并曾赋诗道:“树德追孔孟,拯时俪诸葛。”

为帮助自己立德,就算在与太平军决一死战的时候,曾国藩也没有因为战事有所轻慢。他以中国几千年来三十三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作为素材,写出了《圣哲画像记》提醒自己,并且特地让儿子曾纪泽画出这三十三位圣哲的画像,挂在自己的房间里,每天端详,视这些先人为终生效法的标准人物,同时对照自己的行为反思自省。他用古代先贤来检查自己的志向是不是正确的,是不是坚定的。

在立志上,曾国藩不独自己如此,在给家中诸弟的信中也多次循循教导立志的重要性。他说:“人苟能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只要有了高远的志向,那么无论想成就什么事业都有了可能,所以为人“立志”是极为重要的。他还说,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他把立志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因为有了志气,另外的两者才有了努力的方向。

努力需要动力,汗水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方向。而人生志向,恰恰能够照亮人生的航程。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航船,永远飘移不定、平庸、懒惰、永远也到达不了成功的彼岸。

曾国藩同样如此,谁能生而得盛名?他在当时风云变幻的时代环境中,也看到了要施展抱负之困难,但是他没有放弃。

在《感春六首》之一中,曾国藩曾写道:“莫言儒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既然是龙,就应该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怎能埋没于草莽之中?有如此之高远的志向,才有日后被称为是“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的曾文正。

正是因为胸怀吞吐天地之大志,曾国藩才能在生活中锐意进取,登上人生一座又一座的高峰。不独他如此,古往今来,每个有所成就的人物在为事业而努力奋斗时都必然树立远大的目标,提醒自己要去哪里,该实现什么。

P6-7

序言

曾国藩,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奇人。出身于普通农家的他,没有超凡的资质,却一步步走上了晚清的政治舞台;没有过人的天赋,却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内忧外患之中,他将巩固江山的重担扛上了自己的肩头;水深火热之际,他将清朝中兴的责任背在了自己的身上。他在世的时候,是人人敬仰的一位名臣;辞世百余年之后,他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完人”。曾国藩的一生,又留下了哪些值得后人铭记与学习的珍贵遗产?这些,都是百余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思索的问题。

曾国藩生活在社会大变革到来前夜的晚清社会,外有列强虎视,内有起义如荼,没落的清王朝就似一星烛火,在风雨中飘摇。在这乱世之中,曾国藩异军突起,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创造了有清以来官员升迁最快的奇迹。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半个中国的时候,又是他拉起了一支当时中国战斗力最强、被后人称为“湘军”的队伍,转战十年,历尽艰辛,终于将几欲取代清廷的洪秀全彻底击败,而湘军的总兵力也达到了30万之多。“无湘不成军”之势,成就了曾国藩政治生涯的顶峰。曾国藩以文官的身份被册封为武侯,又是有清以来的第一人。随后又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封疆大吏,成为清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品大员。

曾国藩处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当时极其复杂的社会形势、极为混乱的朝廷环境,都是对为官者的巨大考验。但无根底、无家世的汉人大臣曾国藩在此间力挽狂澜,成为中兴四大名臣之首,不仅获得官场上的巨大成功,在为人方面,也博得了后世的称誉。可以说,若没有后来的天津教案事件,那么他无论在朝在野,都将成为一位完美的封建官员。

时势造英雄,曾国藩其文其人,于无形中把中国人在恶劣环境中的治学、为官、从政的智慧与谋略演绎得淋漓尽致。独树一帜的曾氏成功学,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有着极高的借鉴价值它包含了为官之道、处世之道、做人之道、识人之道、持家之道、养身之道,等等。本书把这些对今人行走于世有益的成功之道提炼出来,以飨读者。

曾国藩一生共有著述13部,不过流传到现在且为我们所知的只有《家书》、《冰鉴》、《挺经》三部而已,但仅仅是这三部,就足矣让人们终生受益。  著名学者、《曾国藩》一书的作者唐浩明说,《曾国藩家书》是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是一个学者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曾国藩一生所写家书无数,统计可查的便有近1500封。本书精选其中的若干精华,让读者从中领悟到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与谋略。

《冰鉴》一书是曾国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冰鉴》共分七章,是一部关于相人识人之法的杰作。曾国藩是识人用人的高手,左宗棠、李鸿章等晚清著名大臣都是他一手提携起来的。读此书,我们可从中领悟到曾国藩识人用人的智慧,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变得更加顺畅。

《挺经》一篇记录了曾国藩在宦海沉浮中总结出来的智慧与经验,是其从自身的成功与失败中得到的一套为人为官的基本准则。读此书,我们无论是行走在官场上,还是拼搏在职场中,都能够获得巨大启迪。

引用曾国藩的著述时,为避免读者的阅读障碍,我们附上了精心翻译的白话译文,以供读者参照阅读,领悟曾国藩那不平凡的智慧与韬略。

编者能力有限,书中的不当之处,还望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曾国藩为官与处世的智慧经营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艳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185015
开本 16开
页数 4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7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1-49
丛书名
印张 2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2: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