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艾米丽,胜过一万个家长和一万个心理医院。这是一本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书,也是一本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书,也是一部畅销全美的家庭亲情书。 曾经给美国读者带来了强烈的震撼。真实地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被誉为“跨越代沟的桥梁”。
图书 | 孩子们的秘密书信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个艾米丽,胜过一万个家长和一万个心理医院。这是一本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书,也是一本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书,也是一部畅销全美的家庭亲情书。 曾经给美国读者带来了强烈的震撼。真实地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被誉为“跨越代沟的桥梁”。 目录 第一扇门 站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栅栏/1 1、隐秘的怨恨/3 2、孩子间的战争/11 3、我是捡来的吗?/18 4、好父母住在隔壁邻居/23 第二扇门 学校/27 1、好教师太少了/29 2、被欺负/33 3、好朋友,坏朋友/41 4、胖子的烦恼/48 第三扇门 火药桶上的家/51 l、爸爸妈妈要离婚/53 2、第三者!第三者!!/65 3、天堂的爸爸和人间的妈妈/77 4、大人的夜晚/85 5、他们到底要离几次婚?/89 第四扇门 亲人去世的伤痛/9l 第五扇门 关于日记/101 第六扇门 孩子必须知道的几件事/109 l、丢脸的事/11l 2、青春期/118 3、月经/123 4、乳房/13l 5、我的身体出现了异常/134 6、孩子是怎么来的?/136 7、手淫/142 8、同性恋的事/146 第七扇门 男孩、女孩与禁区/149 1、我想要别人喜欢我/152 2、我在恋爱/157 3、恋爱的禁区/162 第八扇门 家庭里的重大事件/169 1、离家出走的少年/172 2、爱是唯一的药品/175 3、家庭里的拳头/179 4、当孩子遭遇强暴/185 第九扇门 自杀与毒品/193 1、我厌倦活下去/195 2、抽大麻的孩子们/202 第十扇门 和孩子一起成长/215 试读章节 一般来说,孩子都有好胜之心。许多孩子之所以对父母撒谎,是因为他们不想让父母失望。如果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孩子们就会觉得很惭愧。但孩子并不是超人,不可能各方面都优秀,如果不能让父母满意,往往只好撒谎来哄他们高兴,可是事后又会有一种负罪感,因为那毕竟是欺骗了最爱他们的人。 我小时候就对母亲撒过类似的谎,直到今天,我一听到达琳这个名字,仍然心有余悸。达琳是邻居家的孩子,和我同班。在我整个小学期间,我母亲整天对我说“你要是像达琳那样该多好啊!”在她眼里,达琳简直是完美的化身,她是完美无缺的女儿,十全十美的学生,长大了必将是个完美的公民。 我母亲最津津乐道的是,达琳从不给她的父母添麻烦,而且还能为父母分忧解愁。现在想来,当时我母亲只不过是把达琳理想化了,她所塑造的那个达琳是不真实的,她只是希望我能符合她的理想。事实上,她并没有因为我不符合那个形象而不爱我,但年少的我并不明白这一点,每次母亲一提到达琳我就会暗暗生气,甚至开始恨达琳。我常常幻想达琳大祸临头,身败名裂。在这种幻想中,我仿佛看见报纸的头版出现了这样的标题:达琳考试不及格;达琳在舞台上演奏小提琴时拉错了音符;达琳因偷香肠被警察送进了感化院。 孩子们如果认为父母不喜欢他们,他们的内心是很痛苦的。有个叫贝蒂的十一岁女孩对我说,她母亲不喜欢她,因为她的眼睛是灰色的。当我和她母亲交谈时,她母亲断然否认这一点,不过她承认,她希望女儿的眼睛是蓝色的,但决不会因为不是蓝色而不喜欢它。P8 序言 作为一位热心青少年事务的童话作家以及心理学家,艾米丽·雷格在上个世纪的上半叶曾风靡美国,她为美国青少年所做的健康咨询,不仅使千千万万青少年走出了痛苦绝望的阴影,而且挽救了无数濒临险境的家庭。 一位普通的作家何以得到数十万孩子如此的信任?相反,这些孩子的心灵秘密为什么对他们的父母缄口不言?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不错,艾米丽·雷格曾写过一些关于爱心与宽容的童话作品,可这仅仅是一扇灯光摇曳的窗子,而家庭才是孩子们安全可靠的栖居。但是,他们为什么要去敲打那扇陌生的窗子呢?恐怕每一个身为父母的成人都应该给予回答,都应该扪心反省。 摆在这里的只是艾米丽·雷格从数十万封信件中取出来的沧海一粟似的心灵故事,但是,这些故事是如此的颤栗,如此揪动人心。我们真心希望,它们可以唤醒人们对于孩子真切的关爱、理解,不辜负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美好期待与热情。 蓝黛 2003.9.1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孩子们的秘密书信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国)艾米丽·雷格著//亚北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31826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04-01-01 |
首版时间 | 2004-01-01 |
印刷时间 | 200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