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九叶诗人论稿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九叶集》诗人群和七月派都起过重要作用。两者的艺术走向和语言理想都很不相同。差异形成丰富,多元推进繁荣。《九叶集》诗人群属于现代主义诗群,但他们是中国诗人,他们面对的现实是中国的现实,他们背负的是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诗歌文化。本书是蒋登科博士的又一部诗歌研究论著。

目录

《九叶集》诗人群研究的新收获

——序蒋登科《九叶诗人论稿》

祝贺“邻居”的收获

——序蒋登科《九叶诗人论稿》

第一章 辛笛:古典在现代中焕发魅力

一、七十年诗程及其演变轨迹

二、注重自我感触与现代意境的营造

三、视野的拓展与诗艺的转型

四、辛笛诗歌的艺术手法解析

五、辛笛的“归来”及其诗艺术

第二章 陈敬容:在新鲜的焦渴中沉思与创造

一、孤独的离乱与艰辛的寻觅

二、汇人时代与生命大潮

三、陈敬容诗歌的话语转换

四、年轻的老年心态:自信与苍凉

第三章 杜运燮:世相解剖与心态描述

一、战争诗歌的另一种写法

二、人物浮绘:“隐身”的诗人始终在场

三、生命沉思:杜运燮诗歌的价值取向

四、个人瞬时感受的升华与辐散

五、语言策略:追求口语的陌生化

第四章 杭约赫:浪漫与悲凉

一、浪漫的写作年代

二、讽刺诗的艺术拓展

三、长诗写作中的现代主义倾向

第五章 郑敏:为生命塑像

一、创作“总纲”:一种生命的理想

二、关于生命现状的考察

三、生命的渴望:建构“平衡的世界”

四、生命观照中的多维视野

五、哲学、玄学及其诗学意义

六、结语及其他

第六章 唐祈:开始于迷惑的升华

一、牧歌意绪与新诗的“南北”交融

二、现实关怀与新诗的“东西”贯通

三、《时间与旗》与唐祈诗歌的时间意识

四、综合拓展:唐祈在新时代的诗歌写作

第七章 唐浞:艺术长廊中的生命坚持

一、浪漫的起步与理性的整合

二、穿梭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三、十四行诗的多样化实验

第八章 袁可嘉:诗歌的语词系统与现代倾向

一、理论与创作的互证

二、诗歌的语词系统与结构特征

三、语词选择与诗的格调

第九章 穆旦:“突进”与“退回”

一、“野性的呼喊”

二、英雄的“游魂”

三、“自然底梦”

四、上帝的“隐现”

五、群众的“洪水”

六、“丰富”与“错杂”

第十章 袁可嘉的“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学体系

一、学术出发点:关于诗坛现状的考察

二、学术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三、袁可嘉诗学体系的学术渊源

四、袁可嘉诗学体系的话语方式及其他

第十一章 唐浞的本体论诗学体系

一、学术目标:鼓吹“合流”的诗

二、意象:诗歌本体的核心及其营构

三、推崇生命与体验:关注诗的广延性与整一性

四、诗艺创造的最高境界是风格的成熟

五、九叶诗人艺术探索的诗学总结

六、中西诗学观念与形态的融会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九叶诗人论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登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135777
开本 32开
页数 3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5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10
14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4: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