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部发展的现状战略与对策研究/首届中部论坛论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自古以来我国的中部地区就是著名的粮仓,"湖广熟,天下足。"这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地位的历史写照,而现在它也是我国现代工业的摇篮。在东西南北的区域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举足轻重的中部区域经济体系但同时它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对于中部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有阻碍,本书就是对首届中部区域创新论坛会议里各方所作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汇集。

目录

序 言

首届中部区域创新论坛会议纪要

首届中部论坛主题报告(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摘要

一、领导讲话

在首届中部论坛上的讲话/齐让(3)

对首届中部区域创新论坛的总结/马俊如(5)

发挥湖北优势、联动中部发展/郭生练(7)

中部崛起战略与武汉城市圈建设/李春明(12)

实现中部崛起的农业化发展问题/袁善腊(17)

二、主题演讲

论中部崛起/胡树华(21)

哲学、文化、环境与中部:对中部崛起的三点思考/杨叔子(27)

信息化与区域发展/陆大道(29)

科学发展观与中部崛起/李京文(33)

2003年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柳卸林(36)

关于中部城市城中村改造创新的几个问题/李 光(40)

三、中部区域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

未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和中部崛起/李善同(45)

对中部崛起的十点思考/陈栋生(49)

对中部崛起战略的两点体会/杨开忠(52)

"中部塌陷"与中部崛起/周绍森 胡德龙 王志国(54)

中部崛起之现状课题:"六化"/李国平(65)

制度创新与中部发展/梁亚莉(67)

直辖武汉 创新制度 实现中部区域的跨越式发展/伍新木(69)

宏观区域政策的走向及中部崛起/韦 伟(73)

发挥综合优势 促进中部崛起/陶登松(79)

发挥比较优势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民盟郑州市委(83)

发挥区域优势 加快中部发展/谈文胜(87)

合作联动发展--中部崛起的现实选择/谭福翰(89)

温州模式对武汉经济发展的启示/文会军 黄明知 原海英(92)

中美外资并购法的比较分析及启示/康灿华 陈其明(97)

跨国直接投资对中部区域创新的影响/陈 蔚(100)

四、中部城市群研究

五、中部科技创新研究

六、中部产业创新研究

七、中部物流、金融、信息、市场研究

试读章节

首届中部论坛主题报告《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摘 要

湖北、河南、湖南、安徽、江西是中国中部边界相连的五个重要省份,各省的经济状况、政策效用等呈现明显聚类特征,它们在东西南北的区域发展中形成了举足轻重的中部区域经济体系,是中国的粮仓和现代工业的摇篮。2002年,中部五省总人KI 3 24亿、面积84万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 2.15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25.7%、8.8%和18.22%。

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中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然而.面对东部繁荣、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中部经济整体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势头。2002年,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GDP占全国的比重在1996年的基础上分别上升0.83、1.1、0.43 个百分点,而中部下降1.01个百分点。中部的"三农"问题越来越严重、产业结构转换越来越困难、 资源被拉空现象越来越突出,中部正在塌陷!

全国100强企业中,中部只有3家;全国500强企业中,中部入选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仅占全国 500强总营业收入的3.4%。全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三大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均在27万元/人左右,而中部分别为9.68、5.17、6.11万元/人。

2001年中部万人所拥有的科技人员数为16.7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61人,远落后于东部的 37.01人;中部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科技人员人均经费支出、科技三费占财政支出比重、企业产品开发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四项指标分别为0.60%、2.16万元、0.81%、0.68%,全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9%、3.32万元、1.08%、0.72%;技术市场成交额只有12 42%,远远低于东部的72.81%;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也只有10.92%,低于全国15.94%的平均水平。

2002年中部拥有城市147个,其中超大、特大城市各1个,大城市34个、中等城市74个、中小城市33个、小城市4个,主要沿京广线和长江流域分布,构成"十"字形城市群架构。2001年,中部城市化水平达到31.25%,与全国37.7%的城市化水平差距明显。1991~2001年,全国城市平均增长速度为3.82%,中部为2.48%;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占城市总数的比重,全国平均水平为5.18%,中部仅为3.19%。P1

序言

"湖广熟,天下足。"这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地位的历史写照,对于今天的中国同样有着重要的启 示意义。湖北、河南、湖南、安徽、江西是我国中部边界相连的五个重要省份,各省的经济状况、政策效用等呈现明显聚类特征,它们在东西南北的区域发展中形成了举足轻重的中部区域经济体系,是我国著名的粮仓,也是我国现代工业的摇篮。

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我国的重大方略。经过Z-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得改革开 放先发效应的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力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经济呈现出较高的增长速度。国家启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工程,也为东北等地区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创造了良好条件。相对来看,中部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势头。特别是中部的"三农"问题越来越严重,产业结构转换越来越困难,资源被抽空现象越来越突出。如果没有超越传统格局的发展战略与政策措施,中部区域有可能成为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沉陷区。

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中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通过改革不断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加强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促进中部区域崛起。这都为中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

2003年以来,国务院在部署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工作中,第一次将中部区域研究纳入规划专题,反映了国家对中部地区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科技部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将"中部区 域创新发展的战略研究"作为重大软科学项目,希望在发展思路、运行机制、社会联动、省际问技术 经济协调等方面取得突破。十分难能可贵的是,围绕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的合作研究,中部五省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2003年4月28日,科技部在宜昌举办了五省相关领导关于中部创新座谈会,大家建议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研究与沟通,联动推进中部的创新发展。

按照产业梯度转移的理论,中部区域完全有条件成为中国未来一段时期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突出特色、集成资源、整体优化、联动推进原则,力图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激活科技源、拉长产业链、构筑城市群、推动大物流、搞活大市场,最终实现中部区域的创新发展。显然,这是一项机制大创新、资源大整合、产业大优化、社会大联动的系 统工程。它需要集思广益、商大计、谋大略,群策群力。因此,经多方酝酿,我们提出并启动了中部 论坛机制--以例会形式在五省市间循环交流,搭建中部发展的战略运筹大舞台。我们相信,这对于中部区域形成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对于中部区域的健康持续发展,都将是有益的。

科技部办公厅副主任梅永红

2004年3月1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部发展的现状战略与对策研究/首届中部论坛论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生练//刘彩木//胡树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72121
开本 16开
页数 3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74
出版时间 2005-03-01
首版时间 2005-03-01
印刷时间 200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8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7-53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84
20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