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死(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选托尔斯泰集)(精)/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内容
试读章节

自从塞瓦斯托波尔的棱堡里打响第一炮,将敌方工事炸得泥石横飞以来,已过去半年时光了。打那时候以来,数以万计的榴弹、炮弹和枪弹从棱堡到堑壕、从堑壕到棱堡不停地飞来飞往,而死神也在双方阵地上空不停地翱翔。

成千成万人的自尊心蒙受了羞辱,也有成千成万人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从而显得踌躇满志,还有成千成万人则倒入了死神的怀抱。多少人挂上了星章,多少人则被摘掉了星章。有多少颗安娜勋章、弗拉基米尔勋章啊,可也有多少具玫瑰色的棺材,多少幅亚麻料的遮尸布!而棱堡里依然发出隆隆的炮声,那些禁不住打哆嗦、怀着迷信的恐惧的法国佬在明朗的夜晚依然从自己的营地上窥望着塞瓦斯托波尔棱堡所在的弹坑处处、一片焦黄的土地,窥望着我方水兵在棱堡附近走动的黑影,数着由里面愤怒地伸出炮筒的炮眼;我方的军士信号员也依然从信号塔上用望远镜瞭望着穿艳色军服的法国兵的身影,观察着他们的炮台、篷帐、在绿山上移动的纵队和堑壕里燃起的硝烟;各种各样的人怀着各种各样的愿望,依然从世界的五洲四海,依然壮怀激烈地奔向这个玩命的地方。

可是外交家们未解决得了的问题,诉诸火药和鲜血,那就更难解决了。

我常常异想天开:假如交战的一方向另一方提议,双方各自从部队中裁去一名士兵,将会如何?这愿望可能显得离奇,但何不一试呢?随后双方又各自裁去第二名,继之又裁去第三名、第四名,以此类推,直至双方的部队都各剩下一名士兵( 假定双方部队兵力相等,并且量的相等也可代之以质的相等)。到这时候,如果在有理性的造物的有理性的代表之间确有复杂的政治问题必须以武力去解决,那么,就让这两名士兵去拼搏吧——就让一人去攻城,另一人去守吧。

这种论点听上去只是一种奇谈怪论,然而它是可信的,说真的,一名俄国士兵对一名同盟军的代表作战,与八万名士兵对八万名士兵作战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不是十三万五千人对十三万五千人呢?为什么不是两万人对两万人呢?为什么不是一人对一人呢?决不能说一种人数比另一种人数不合理。实际上,最后一种人数要合理得多,因为它较为人道些。战争嘛,或者说是一种疯狂,或者说是人们制造这种疯狂,这些人们根本不是我们不知所以地认为的那种有理性的造物。战争只能归为这两种中的一种。

在塞瓦斯托波尔这座围城的公园里,有一支团里的乐队去一个亭子旁边演奏,三五成群的军人和妇女们在一些小路上悠然漫步。春天明丽的朝阳一大早便升起在英军的工事上空,接着移到棱堡上,后来又移到城市上,移到尼古拉耶夫营房上,把欢乐的光芒一视同仁地洒向芸芸众生,眼下又落在远处蓝蓝的大海上,那大海节奏均匀地晃荡着,银光闪闪。

在滨海街的左侧建有一幢幢水兵小营房,一个略显罗锅的高个子步兵军官从一间宿舍的小门里走了出来,一边往手上戴着一只不很白但很干净的手套,一边若有所思地瞧着自己的脚下,往山上的公园走去。这个军官前额很低,容貌欠佳,脸上的表情显示出他智力的愚钝,但同时也显示出他为人的审慎、诚实和正派。他那身材也令人不敢恭维:大长腿,动作笨拙,似乎还带点拘谨。他头戴一顶不算太旧的军帽,身穿一件紫得出奇的薄薄的军大衣,衣襟下露出一条金表链,裤脚上缝有套带,脚上的那双小牛皮皮鞋虽然后跟四边都有些磨损,可是鞋面精光锃亮——但若是说根据在步兵军官身上一般看不到的这些装束,倒不如说根据他这个人的整个神态,一个见多识广的军人一下就能看出,他不是一个一般的步兵军官,而是一个身份较高的人。若不是他那副相貌显示他是道地的俄罗斯人,也许会被人看成是德国人,或者被看成是个副官或团的军需官(那他就该带马刺了),或者是战时从骑兵队,也许从近卫队调来的军官。他的确是从骑兵队调来的,而此时此刻他往上走向公园的时候,他想起了刚收到的一封信,这封信是一位昔日的同僚及其妻子写来的。那位同僚现已退伍,是T省的一位地主,此人有位蓝眼睛的妻子,名叫娜塔莎,她也是他的挚友。P1-3

书评(媒体评论)

一个文艺家,除了诗意以外。应该十分确切地了解所描绘的现实,依我看,我们只有一位作家精于此道——列夫·托尔斯泰伯爵。托尔斯泰是艺术之神。

——[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

目录

五月的塞瓦斯托波尔

暴风雪

卢塞恩

三死

霍尔斯托梅尔

伊万·伊利奇之死

克莱采奏鸣曲

舞会之后

谢尔盖神父

序言

我们面前的这个文库,其前身是“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或者说,现今的这个文库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以前一个书系为基础的,对此,有必要略作说明。

原来的“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是明确以社会文化积累为目的的一个外国文学编选出版项目,该书系的每一种,皆以一位经典作家为对象,全面编选译介其主要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资料,再加上生平年表与带研究性的编选者序,力求展示出该作家的全部文学精华,成为该作家整体的一个最佳缩影,使读者一书在手,一个特定作家的整个精神风貌的方方面面尽收眼底。“书系”这种做法的明显特点,是讲究编选中的学术含量,因此呈现在一本书里,自然是多了一层全面性、总结性、综合性,比一般仅以某个具体作品为对象的译介上了一个台阶,是外国文学的译介进行到一定层次,社会需要所促成的一种境界,因为精选集是社会文化积累的最佳而又是最简便有效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同时满足阅读欣赏、文化教育以至学术研究等广泛的社会需要。

我之所以有创办精选书系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专业是搞文学史研究的,而搞研究工作的人对综合与总结总有一种癖好。另一方面,则是受法国伽利玛出版社“七星丛书”的直接启发,这套书其实就是一套规模宏大的精选集丛书,已经成为世界上文学编选与文化积累的具有经典示范意义的大型出版事业,标志着法国人文研究的令人仰视的高超水平。

“书系”于1997年问世后,逐渐得到了外国文学界一些在各自领域里都享有声誉的学者、翻译家的支持与合作,多年坚持,惨淡经营,经过长达十五年的努力,总算做到了出版七十种,编选完成八十种的规模,在外国文学领域里成为一项举足轻重、令人瞩目的巨型工程。

这样一套大规模的书,首尾时间相距如此之远,前与后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平衡、不完全一致、不尽如人意是在所难免的,需要在再版重印中加以解决。事实上,作为一套以“名家、名著、名译、名编选”为特点的文化积累文库,在一个十几亿人口大国的社会文化需求面前,也的确存在着再版重印的必要。然而,这样一个数千万字的大文库要再版重印谈何容易,特别是在人文书籍市场萎缩的近几年,更是如此。几乎所有的出版家都会在这样一个大项目面前望而却步,裹足不前,尽管欣赏有加者、啧啧称道者皆颇多其人。出乎意料,正是在这种令人感慨的氛围中,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总贺鹏飞先生却以当前罕见的人文热情,更以真正出版家才有的雄大气魄与坚定决心,将这个文库接手过去,准备加以承续、延伸、修缮与装潢,甚至一定程度的扩建……与此同时,上海三联书店得悉“文库”出版计划,则主动提出由其承担“文库”的出版任务,以期为优质文化的积累贡献一份力量。眼见又有这样一家有理想追求的知名出版社,积极参与“文库”的建设,颇呈现“珠联璧合”、“强强联手”之势,我倍感欣喜。

于是,这套“世界名著名译文库”就开始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当然,人文图书市场已经大为萎缩的客观现实必须清醒应对。不论对此现实有哪些高妙的辩析与解释,其中的关键就是读经典高雅人文书籍的人已大为减少了,影视媒介大量传播的低俗文化、恶搞文化、打闹文化、看图识字文化已经大行其道,深入人心,而在大为缩减的外国文学阅读中,则是对故事性、对“好看好玩”的兴趣超过了对知性悟性的兴趣,对具体性内容的兴趣超过了对综合性、总体性内容的兴趣,对诉诸感官的内容的兴趣超出了对诉诸理性的内容的兴趣,读书的品位从上一个层次滑向下一个层次,对此,较之于原来的“精选书系”,“文库”不能不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与变通,最主要的是增加具体作品的分量,而减少总体性、综合性、概括性内容的分量,在这一点上,似乎是较前有了一定程度的后退,但是,列宁尚可“退一步进两步”,何况我等乎?至于增加作品的分量,就是突出一部部经典名著与读者青睐的佳作,只不过仍力求保持一定的系列性与综合性,把原来的一卷卷“精选集”,变通为一个个小的“系列”,每个“系列”在出版上,则保持自己的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文库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容与拓展。而且,有这么一个平台,把一个个经典作家作为一个个单元、一个个系列,集中展示其文化创作的精华,也不失为社会文化积累的一桩盛举,众人合力的盛举。

面对上述的客观现实,我们的文库会有什么样的前景?我想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一个自称继承了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并已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的中华大国,一个城镇化正在大力发展的社会,一个中产阶级正在日益成长、发展、壮大的社会,是完全需要这样一个巨型的文化积累“文库”的。这是我真挚的信念。如果覆盖面极大的新闻媒介多宣传一些优秀文化、典雅情趣;如果政府从盈富的财库中略微多拨点儿款在全国各地修建更多的图书馆,多给它们增加一点儿购书经费;如果我们的中产阶级宽敞豪华的家宅里多几个人文书架(即使只是为了装饰);如果我们国民每逢佳节不是提着“黄金月饼”与高档香烟走家串户,而是以人文经典名著馈赠亲友的话,那么,别说一个巨大的“文库”,哪怕有十个八个巨型的“文库”,也会洛阳纸贵、供不应求。这就是我的愿景,一个并不奢求的愿景。

2015年元月

内容推荐

《三死(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选托尔斯泰集)(精)》收录列夫·托尔斯泰的九部中短篇小说名作,包括《五月的塞瓦斯托波尔》《暴风雪》《卢塞恩》《三死》《霍尔斯托梅尔》《伊万·伊利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舞会之后》《谢尔盖神父》。

编辑推荐

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之作!

托尔斯泰的作品被公认为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顶峰之一,他的文字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三死(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选托尔斯泰集)(精)》收录列夫·托尔斯泰的九部中短篇小说名作,包括《五月的塞瓦斯托波尔》《暴风雪》《卢塞恩》《三死》《霍尔斯托梅尔》《伊万·伊利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舞会之后》《谢尔盖神父》。

让我们欣赏一下这位世界文学泰斗的中短篇小说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死(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选托尔斯泰集)(精)/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臧仲伦//张耳//靳戈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48655
开本 16开
页数 34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43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8
CIP核字 2014144535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7
158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