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纪实的手法所展示红都延安的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八路军留守兵团领导延安人民坚持抗战的全景画面。全面揭示了中共大本营进行战略策划、谈判联络、整风肃纪、铸造精英、生产自救等一系列活动,客观地反映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产生、发展及成熟的过程和深层的文化底蕴。同时,再现了当年红都延安的生活和延安成为人国人民心中圣地的景况,突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民者得江山”这一浅显而又深刻的主题。全书以写意为主,夹叙夹议。是第一部全面反映抗战岁月延安大本营活动的文学专著。
图书 | 延安红色大本营纪实(抗日战争卷)/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纪实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采用纪实的手法所展示红都延安的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八路军留守兵团领导延安人民坚持抗战的全景画面。全面揭示了中共大本营进行战略策划、谈判联络、整风肃纪、铸造精英、生产自救等一系列活动,客观地反映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产生、发展及成熟的过程和深层的文化底蕴。同时,再现了当年红都延安的生活和延安成为人国人民心中圣地的景况,突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民者得江山”这一浅显而又深刻的主题。全书以写意为主,夹叙夹议。是第一部全面反映抗战岁月延安大本营活动的文学专著。 目录 第一章 突现的旗帜 1 意外的“巢歌”——引子(上) …… 第二章 在抗战的通道上 1 第三支红色远征军 …… 第三章 骤变的北中国 1 红色的使者 …… 第四章 山坳上的天问 1 内部的争斗 …… 第五章 特区和混成兵团 1 红都“御林军” …… 第六章 铸剑 第七章 共和国在预演 第八章 挥手缚苍龙 后记:每次句号之后的冲动 试读章节 几乎共同认识到,下一步将猛烈扩大红军。有人说30万,有人说50万。最后,大家根据实际同意了张闻天提出的,1936年全国主力红军应有20万人,第一方面军应有5万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延安红色大本营纪实(抗日战争卷)/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纪实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肖思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31472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56 |
版次 | 3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2 |
出版时间 | 1995-06-01 |
首版时间 | 1995-06-01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 |
丛书名 | |
印张 | 14.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