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钱穆先生南来香港,在困顿流离中创立新亚书院。在当时,钱先生为书院取名“新亚”的原因是希望英国人对亚洲殖民地采取较开放的新姿态,使来香港的中国人能获较多自由。本书汇集了钱穆主政新亚书院之十五年中对学生之讲演及文稿,鼓励青年立志,提倡为学、做人并重,讲述传统文化之精要,阐述大学教育之宗旨,体现其失志不逾且终身实践的教育思想。
图书 | 新亚遗铎/钱穆作品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1949年钱穆先生南来香港,在困顿流离中创立新亚书院。在当时,钱先生为书院取名“新亚”的原因是希望英国人对亚洲殖民地采取较开放的新姿态,使来香港的中国人能获较多自由。本书汇集了钱穆主政新亚书院之十五年中对学生之讲演及文稿,鼓励青年立志,提倡为学、做人并重,讲述传统文化之精要,阐述大学教育之宗旨,体现其失志不逾且终身实践的教育思想。 目录 序 新亚校训 新亚学规 新亚校徽 新亚校歌 校歌手稿 一 亚洲文商学院开学典礼讲词摘要(新亚校刊创刊号) 二 招生简章节录 三 新亚书院沿革旨趣与概况 四 告新亚同学们(校刊二期) 五 敬告我们这一届的业同学们(校刊三期) 六 新亚精神(校刊四期) 附:校闻一束 七 新亚五年(校刊五期) 八 欢迎雅礼协会代表讲词摘要 附:校闻一束 九 民国四十三年除夕晚会讲词摘要(香港华侨日报) 一〇 校风与学风(校刊六期) 一一 新亚书院五年发展计划草案节录(校刊七期) 一二 研究所计划纲要 一三 新亚校训诚明二字释义 附:校闻一束 一四 新亚理想告新亚同学(校刊八期) 一五 农圃道新校舍奠基典礼讲词摘要 附:本院半年来大事记 一六 告本届毕业同学(校刊九期) 附:新亚书院,亚细亚大学交换学生协议 一七 雅礼和新亚双方合作三年来之回顾与前瞻 附:校闻辑录 一八 第六届毕业典礼讲词(香港华侨日报) 一九 第九届开学典礼讲词 二〇 孔子诞辰纪念讲词 二一 庆祝新亚第九周年校庆讲词摘要 二二 天才技艺大会开幕词摘要 二三 第一次月会讲词摘要 二四 第四次月会讲词摘要 二五 发刋词(新亚生活双周刊一卷一期) 二六 惜别和欢送(一卷五期) 二七 责任和希望(一卷六期) 二八 第七届毕业典礼讲词(香港华侨日报) 附:本院南洋侨生申请免试入学办法(新亚生活双同刊一卷六期)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亚遗铎/钱穆作品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钱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2086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78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78 |
出版时间 | 2004-08-01 |
首版时间 | 2004-08-01 |
印刷时间 | 200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40 |
丛书名 | |
印张 | 24.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3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