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
内容
编辑推荐

《权力的声音》以全新的角度和宽阔的视野,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揭示了美国的媒体和权力之间鲜为人知的关系。作者认为,美国主流媒体对于政治扮演着“诤臣”和“谏士”的角色,与政治以外的其他权力之间则主要是情人般的“共生”关系。

本书配有许多新鲜和富有冲击力的插图,文字平实优美,简洁有力。作者获著名的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博士学位,现在美国蒙默斯大学执教,其在媒体、公关和国际关系等领域的造诣使本书具有独特的阅读价值。

内容推荐

该书是一部探索美国媒体和权力关系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在本书中,你将看到:

美国媒体怎样成为冷战后战争“总体宣传”的一部分;一个源于英帝国的神秘组织及其变体怎样影响世界舆论;美国媒体与权力“共生”的纽带、哲学及现实根源;美国庞大的媒体帝国是如何形成的;美国怎样影响世界舆论;五角大楼为何要“嵌入”新华社记者;中国怎样影响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美国的宪法和法律怎样保护媒体。

目录

战争与美国媒体1

“总体宣传”:阿富汗与广告公关5

本·拉登的宣传战6

美国的环球“总体宣传”9

在阿富汗之战中重塑“美国形象”11

“广告女王”的“公共外交”13

公关公司和“战略影响办公室”17

如何看待阿富汗战争中的宣传18

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媒体21

《纽约时报》的挺战声音24

《华盛顿邮报》:“民主的声音”32

《洛杉矶时报》:下一步对付朝鲜34

战争中形象受损的美国媒体36

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政府的公关战略43

心理战中的假新闻浪潮45

被美军公关“嵌入”的新华社记者51

人道主义援助:“道德地毯”62

大兵林奇和媒体的认知紊乱66

萨达姆铜像:舞台剧的高潮71

评估美军的“舆论之战”75

公关、科索沃和“人道主义”78

政治橱窗中的米洛舍维奇79

“强奸营”以及“种族清洗”81

“科索沃解放军”的公关88

作为公关战略的“人道主义”89

CNN、公关和心理战93

“育婴箱惨案”和15岁的娜伊拉93

科威特流亡政府在美国的公关96

电视时代的心理战98

公关:在媒体和权力之问101

公关:在媒体和权力之间103

公关:无形的权力103

塑造舆论是科学也是技术107

公关:社会控制的利器111

纳粹宣传的美国源流115

谁设定媒体的议程?118

媒体的政治学:怎样统治社会121

柏拉图的“洞中人”与人类宿命122

怎样塑造大众头脑中的图景124

民主社会与精英统治128

操控媒体的哲学130

我们时代的“新话”:图像132

美国政府怎样对媒体公关135

共生与“泄密”:美国政府对媒体公关之一136

媒体与政治:爱憎交织138

媒体怎样保护肯尼迪的私生活144

白宫吹风和记者晚宴147

政客如何对媒体“泄密”151

“水门事件”背后的故事155

《纽约时报》与李文和158

舆论塑造和“旋转门”:美国政府对媒体公关之二165

民主的困境:舆论是否决定民主政治166

舆论调查也是公关170

克林顿是怎样塑造形象和舆论的174

“旋转门”:媒体名人和政治权力178

宪法保护与媒体浪漫主义185

媒体的权利:来自宪法的保护187

三个《宪法第一修正案》189

言论自由究竟是什么192

媒体能自由公布政府秘密吗?194

政府可以禁止焚烧国旗吗?197

“美国之音”为何不能向美国人广播201

言论和媒体的“等级制度”203

保护言论自由的标准206

浪漫主义的高歌:从“扒粪”到政府阳光210

改变美国的“扒粪新闻”212

媒体和政府官员215

民族神话一“水门事件”220

媒体和信息自由法222

政府阳光法案225

回到媒体和权力:“共生”但平权的情人227

媒体的权力:金钱与世界图景229

媒体与金钱:它的经济权力231

媒体的四个市场233

媒体帝国是怎样出现的236

市场化的媒体必然是势利的239

报业连锁241

电视媒体的集中244

跨媒体扩张245

媒体集团的权力扩张248

媒体解禁的拉锯战250

媒体集团和其他大公司盘根错节254

集中之后会怎样?256

媒体:制造“现实”的权力263

媒体:“约定性权力”263

“大拌锅”:美国的“社会宣传”266

媒体和意识形态霸权269

《纽约时报》是怎样报道江泽民会见普京的273

《时代》与《新闻周刊》:击落客机276

权力的展现:媒体究竟有什么效果?282

美国媒体与世界体系287

美国怎样影响世界舆论?289

“信息自由流动”的真实含义291

“公共外交”的“白与黑”295

美国“公共外交”对前苏联的打击301

在“民主第三波”中“淘金”306

以宣传统治世界:一个巨大的秘密310

《1984》和真实的“英社”311

以“宣传”统一世界313

一个鲜为人知的网络316

影响世界舆论的“阴谋论”成立吗?321

案例一:美英舆论和津巴布韦322

案例二:宣传自由主义的团体327

案例三:“对外关系委员会”和世界舆论329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338

墨西哥对美国的“文化外交”338

“国家形象”和危机管理340

文莱的全球公关344

代理外国的美国公关业347

公关游说必须登记350

媒体关系路线图354

“9·11”后沙特阿拉伯在美国的危机公关356

沙特阿拉伯对美国的公关战略359

沙特公关的修辞战略363

美国媒体的反应367

沙特公关的效果373

美国媒体与中国外交378

美国媒体在妖魔化中国吗?378

怎样看待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382

中国对美“媒体公关”385

中国的公关有效吗?388

中国报道的地缘政治因素390

结语393

试读章节

《华盛顿邮报》:“民主的声音”

如果说《纽约时报》还对它的挺战声音有所掩饰的话,《华盛顿邮报》则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支持战争,它直接宣称对伊拉克的战争是“必要的”。

《华盛顿邮报》的社论题为“民主的选择”。这则社论把美国境内和世界其他地方反对美军入侵伊拉克的示威游行称为民主政治中正常的考验。但它认为,这种考验不应该干扰政府的正确决策,即应该走向战争。

该报的社论说,“民主社会的最大美德是它们不轻易走向战争,即使在它们受到攻击时也是如此。在它们没有受到迫在眉睫的攻击,但却受到应否使用武力的挑战的时候更是如此。”《华盛顿邮报》的社论在这里运用了一种奇怪的逻辑,因为按照这个逻辑,它把主动发动战争的企图称为“受到应否使用武力的挑战”,而在没有受到攻击的情况下准备使用武力攻击他国,反而成了“民主社会的美德”。

《邮报》在指出美国和全球存在示威反战的情况后说,反战只能对布什的战争政策有利:

我们仍然相信对伊拉克的战争将是必要的,除非在巴格达发生某种剧烈的变化。但如果这种反对的鼓噪使布什政府及盟友的前进变得困难,那反而是好事。在一个民主国家,在任何炸弹落下的时候,政府都应一再接受挑战,解释为什么武力是必要的,为什么别的方法不可接受,及为什么那些骇人的成本总是值得的。国内外持续反对的声音应该能使布什更清楚和坚决地表明他的立场。

《华盛顿邮报》的社论把这场即将发生的战争定义为民主和独裁之间的战争。它说,美国国内和世界的不同声音是民主社会可以容纳的,但这些声音却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社论说,“它们(欧洲民主国家)的领导人在面对如1 930年代(对希特勒德国绥靖)的选择时,民主的最大弱点就暴露出来了。”不过社论认为,美国的总统总是能作出明智的选择:“美国领导人坚持了遏制苏联所需的代价沉重且争议重重的措施,结果换来了自由对独裁的最后凯旋。”

社论说,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民主是有效而直接的。布什尊重反对者的声音,接受了国会关于获得联合国授权的建议;他的政策受到70%的美国民众的支持:国会和布什的不同只是策略的不同而已。

《华盛顿邮报》对德国和法国领导人的反战姿态进行了抨击,并赞扬了支持美国政策的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它的这一区分显然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为了分化欧洲而把欧洲分为“新欧洲”和”旧欧洲”的做法是一致的。

社论说,欧洲的情况有些复杂,“包括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德国总理施罗德在内的一小撮领导人选择骑在反战和日益增加的反美舆论的浪头上。”“但引人注目的是,更多数量的18个国家的领导人超越了民意调查而重申了他们对美国的支持”,这些人包括英国首相布莱尔和西班牙首相阿兹纳尔。《华盛顿邮报》称赞这些领导人说:

他们的立场是原则性的;他们认识到了这是一个选民会逃避而领导人必须坚持险途的少有的时刻。他们知道他们会对结果负责。如果下月伊拉克被成功解放和解除武装,它的人民会感谢布莱尔先生和阿兹纳尔先生。如果萨达姆还呆在台上,他也会知道是哪些领导人帮忙保住了他。

可以看出,《华盛顿邮报》在这则社论中用民主还是独裁以及拥护美国还是反对美国这两条标准来画线。当这两条标准合二为一之后,就变成了美国代表民主,反对美国就是和独裁站在一起,这也和布什政府在反恐战争开始不久提出的口号是一致的。但这则社论甚至都没有提到布什政府所说的攻击伊拉克是为了反对恐怖主义这一最重要的战争口实,因为在明确的战争意愿前面,这一口实已经不重要了。  P32-3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巨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21229
开本 32开
页数 3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04-09-01
首版时间 2004-09-01
印刷时间 200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19
丛书名
印张 2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2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6: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