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建筑公司战略管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根据欧美学者关于战略管理的理论和作者二十多年从事公司战略管理的经验,对跨国建筑公司的战略管理作了全面的研究和总结。对中国建筑公司的战略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书可作为从事建筑公司战略管理、规划及预算管理等部门人员,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管理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序言

作序的,或者德高望重,或者声名显赫,就此而言,我是不合格的。愿意写这么一段话,完全是受到作者的勤奋和认真的学习态度的感染,而在目前这种“热闹的”环境中,静下心来读书的人是不太多的。

我于1998年在香港认识曾肇河先生,当时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十分明显;曾先生2001年受命回到中建总公司总部工作之后,我们之间工作上的接触机会更多了,其间我受中建总公司委托完成了《中建总公司国际竞争力比较与分析》课题,还将中建总公司变革重组工作编写成了清华一哈佛高层经理研修班的案例。在这些工作过程中,曾先生是很好的合作者,也进一步丰富了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同时,也使我对曾先生在公司战略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曾先生就读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期间,我有机会担任了他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在曾先生的论文写作过程中,他的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再一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本人的专业限于会计学,出于财务分析、会计实务处理及理论研究的需要,我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关注公司战略管理问题,但还谈不上对战略管理的研究。就战略管理的理论书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有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论述,但是将战略管理应用于公司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与公司的财务、预算、考核等执行机制有机联系起来,这一类的著作并不多见,至于贴合中国建筑公司管理的实际,站在全球竞争的高度论述建筑公司战略管理的著作,恐怕更难寻觅。

本书作者将战略、计划、预算体系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将五力分析、SWOT分析、价值链、供应链和流程再造、平衡记分卡等管理理论与方法在建筑公司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论述,对于在建筑公司战略管理的运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于分析我国的建筑公司的竞争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企业也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融入全球竞争的环境之中。我国的建筑公司是最早走出国门从事海外工程承包业务的,面对全球市场,采取跨地区、跨国、跨产业的竞争模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存手段。在这个变化无常的环境中,把握宏观环境变化的趋势,寻找市场的机会,实施变革的措施,已经是所有企业必须从战略角度进行思索、应对的课题。尤其是对于我国大型建筑公司,应当制定出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面对加入WTO后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寻找建筑业自身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的变革带来的机会。

相信本书的出版,有助于读者从战略管理层面深入了解国内外建筑业的状况以及中建总公司的战略制定过程。

夏冬林

2005年4月30日于清华园

从1984年进入中建总公司总部开始,从事战略制定与管理工作已经二十年有余了,回想着二十年的工作经历,是一个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学习的过程,其间既充满艰辛,硬有许多心得体会。

我是恢复高考后,于1977年第一批考入大学的。在大学中学习的是建筑工程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建一局四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技术工作,还写了一本《高层建筑外脚手架》的小册子,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后,颇受欢迎。工作三年后,调到中建总公司计划财务部转行从事经济工作,经历了从统计员、计划员到副处长、处长、部门副经理这样一个成长过程。

企业管理的浓厚兴趣始于大学二年级,在之后的工作中,对管理理论与公司实践相结合的探索,二十多年来从未中断。早在1984年调入中建总公司总部后,为了满足工作的需要,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管理作了广泛深入的对比研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的跨国公司经营、计划和财务管理运作方式,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比较,为建立和完善我国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方法制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公司战略管理一直是我学习研究探索的主要方面。撰写了中建总公司“七五”(1986~1990年)计划期间经营状况分析,中建总公司“八五”规划(1991~1995年)纲要及计划指标,并组织制定每年的年度计划。提出了立足国内,发展亚太,拓展劳务,收缩中东北非,探索欧美等一系列战略目标策略,受到中建总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以及广大员工的拥护。经贯彻实施后,为中建总公司进入良性循环,并获得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4年,受命去香港工作,担任中建总公司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中国海外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兼任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海外发展公司的执行董事及财务总监。当时的香港,正处在经济的低潮向高潮演变的过程,到1997年时,房地产发展到最高潮,香港经济迅速腾飞,公司的业务也蓬勃发展,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集团资产总值超过200亿港元,上市公司股票市值370多亿港元。但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无情的袭击了香港,股市暴跌,楼市下降六七成,当时公司仿佛是坐在一座财务冰山上,正在从北极移到南极,但是还没有到赤道,资产不断的融化。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及时总结过往正反多方面的经验教训,并于1998年初制定了三年调整规划纲要及计划(1998~2000年),确立了安全运行、稳步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针、策略,以及若干战略措施。之后,集团公司全体员工迎战一个又一个困难,在汹涌澎湃的金融风暴浪潮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最终度过了难关。这段经历更使我刻骨铭心的认识到了战略管理的极端重要性。

2001年初,又被调回北京的中建总公司总部工作,还是分管战略、预算、投资、融资、资金、财务、会计、统计、法律工作。中建总公司是一个横跨建筑、地产行业,在全球多个国家经营的超大型国有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凝聚全体员工的力量,打造一个全球最优秀的建筑地产公司,是我进行战略管理的梦想。2002年,在中建总公司党组和总经理的领导下,经过大量深入基层的调研、工作,全面分析了中国建筑业、国际承包市场的竞争态势、国有建筑企业面临加入WTO的新形势,借鉴国外大型承包商的经营管理模式,具体组织领导了中建总公司“十五” (2001~2005年)规划纲要及计划、年度预算的起草、编制工作,确定了战略目标、策略,以及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经过中建总公司全体员工的奋力拼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截至2004年底公司资产总值921亿元,2004年实现新签合同额1262亿元,营业额972亿元,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别达到25.5亿元、10.1亿元。与2000年相比,合同额、营业额翻了一番,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别增长了6倍和21倍,净资产收益率全面超过了我国建筑企业平均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中建总公司的战略管理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曾在香港学习了澳大利亚梅铎大学的财务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回到北京后,又参加了清华大学首届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的学习,这些理论学习加上公司的实践,使我对战略管理有了更深的理解。目前国内、国外关于战略管理的书很多,但是关于大型建筑公司战略管理的书籍并不多见,所以一直希望能够将多年从事战略管理的经验体会、学习中的一些收获,整理出来,与更多的同行分享、探讨,也算是对这些年从事公司战略管理工作的一个小结。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战略管理也将随之变化,由于我水平、经历、视野所限,书中定有许多不当之处,还望读者不吝赐教。此外,十多年前,曾写过一本类似的书,因某种原因未能付梓,随着岁月的流逝,因年代不同,不同章节语言风格可能有不尽契合之处,敬请读者见谅。

本书的思想、观点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在中建总公司、中海集团的领导、同事们共同探讨、学习、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也可以说是集体智慧的体现。尤其是孙文杰总经理,十多年来我一直在他领导的集体中,分管公司战略管理工作,一些战略思想是在他的倡导下形成的,是在他的强有力推动下,使战略规划得以执行的,在此深表感谢!我在清华大学就读EMBA期间,受到了廖理教授、陈国权教授、宁向东副教授、王一江副教授、狄瑞鹏博士等老师的谆谆教诲,特别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夏冬林教授更是给予了许多指导,在此同样深表感谢!我还要感谢我的朋友滕威林先生、李山博士、黄杰台博士、任宏博士、黄强先生、陈祥福博士、于上游先生、曹宗苓女士、张锦女士,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我还得到了杜书玲、薛克庆、秦玉秀、李百安、刘颖、赵章平、陈晓峰等同事为本书许多方面的写作提供的热情协助和鼓励,在此深表谢意!另外,杨栋、毛磊、梅建国、孙震、李学冰等为本书做了大量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在此特别致以谢意!除此之外,在本书的写作过程,总部与子公司的很多其他领导、同事也在各方面给予了大力的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探索的道路尽管崎岖而漫长,但研究的历程上也充满乐趣。我感到美好的读书年华是属于年轻人的,而我已年近半百,渐有岁月蹉跎之感。但时代不同了,必须终生学习,所以我少壮虽努力,老大仍奋进。妻子在生活中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我们还成了同一学院的父女同学,一时传为佳话。这些也是我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和对我的无私支持,在此我也要向她们表示我最真挚的谢意,和她们一起分享研究探索的成果给我带来的欢乐!

曾肇河

2005年3月2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建筑公司战略管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肇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2074778
开本 16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4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407.96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60
187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