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是发表汉语教学领域各方面研究成果的园地,是世界各地从事汉语教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的教师、学者相互交流、切磋与争鸣的学术平台。本刊重视学科基础理论的原创性研究,同时也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语言测试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深入探讨,也将关注其他第二语言教学研究中新理论、新经验及其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图书 | 汉语教学学刊(第1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刊是发表汉语教学领域各方面研究成果的园地,是世界各地从事汉语教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的教师、学者相互交流、切磋与争鸣的学术平台。本刊重视学科基础理论的原创性研究,同时也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语言测试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深入探讨,也将关注其他第二语言教学研究中新理论、新经验及其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序言 融会新知,沾溉语林 ——写在《汉语教学学刊》卷首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日益显著。与此相应,汉语像一个强力磁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汉语正逐渐成为国际交流中最为重要的语言之一,汉语教育从未像现在这样备受关注。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无论在中国内地还是海外,都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形势喜人,形势也逼人,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意识抓紧建设这一学科,使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由经验主义的实践型转变为具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理论一实践互动型。学科建设,尤其是基础理论建设,任重而要求迫切,亟需学界同仁戮力担当。为共担重任,繁荣学术,我们创办了《汉语教学学刊》。 作为应用语言学刊物,《汉语教学学刊》是发表汉语教学领域各方面研究成果的园地,是世界各地从事汉语教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的教师、学者相互交流、切磋与争鸣的学术平台。本刊重视学科基础理论的原创性研究,同时也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语言测试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深入探讨。此外,本刊也将关注其他第二语言教学研究中新理论、新经验及其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总之,把握并展现学术发展的理路,立足应用,超越应用,突破现有思考的局限,塑造未来知识的形态,是我们矢志追求的办刊理念。我们希望为促进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建设,为推动汉语教学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富成效的开展,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工作;我们也希望和广大学人一道共同努力,通过在汉语教学领域中的研究与探索,为世界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 《汉语教学学刊》由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主办。北京大学是中国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最早的院校之一,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1986年,北大开始招收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研究生,2002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成立,北京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汉语教学学刊》于今应运而生,作为一块新的学术园地、一个新的学术平台,将秉承北大的学术传统,诚邀海内外学界同仁,共同培育,协力耕耘,以期融会新知,沾溉语林。在第一辑问世之际,我们对关心、支持本刊创刊的各位朋友,对以扶植学术为己任的北京大学出版社,表示衷心感谢! 《汉语教学学刊》编委会 二00五年六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汉语教学学刊(第1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晓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0921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6 |
出版时间 | 2005-07-01 |
首版时间 | 2005-07-01 |
印刷时间 | 200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9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8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