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人事史话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人事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本书就从从先秦时期开始,到民国末年结束,按照朝代顺序,较全面、系统地再现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事概括,涵盖了官吏培养、录用、考核、监察、奖惩、俸给和休假、退休等各个方面,还包括了军队中的一些做法。全书集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该书值得人事工作者一读。

序言

“人事”一词,古已有之。早在先秦时期,《春秋》、《孟子》、《史记》的作者就曾多次使用过。只不过他们指的多为人情事理、交际应酬,和我们当今所说的“人事”不是同一概念。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事,虽然人们几乎天天都耳闻目睹,有的还直接参与,亲自处理,但何谓人事?却仍无定论。究其原因,似乎有三:一是人事是一种辐射面极大的工作,往往涉及家家户户,越受关注,越难以准确地概括它;二是人事是一门极为深奥的学问,无边无缘,永无止境,难以完全把握它;三是人事是一种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体,有时变化万千,有时又“雷打不动”,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难以恰当地描述它。

人事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公务人员的选任和管理。自古代国家诞生,官吏出现,人事也便从无到有,并成为人们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所以中国的人事制度也产生最早。

在上下5000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伴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断发生变革,人事制度也自然随之更新。在选任方面,曾先后出现过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夏商周时期的“世卿制”,战国至秦的“军功制”,两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和隋至清末的“科举制”。民国时期,又出现了公务员制度。只是由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社会黑暗,用人唯亲,贪贿成风,致使“公务员条例”及有关规定流于形式而已。在管理方面,尧舜禹时期已有“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之说;西周时期,又有“述职”和“巡守”之举;时至秦汉,“考课”与“监察”已形成一套比较严密的制度,并设置了专门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尔后,几乎每个朝代又在前朝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人事领域也和其他许多领域一样,留下了许许多多极为宝贵的遗产。

遵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认真研究历代人事制度产生的动因与背景,发展的过程与变化,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将对推进我们当前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由于诸多因素,关于历史上人事制度的专著还太少,以“史话”的形式写出的此类书籍更没有。春光同志阅研了大量的相关史料后,撰写了这本书,填补了空白。因此,值得祝贺。

《中国人事史话》从先秦时期开始,到民国末年结束,按照朝代顺序,较全面、系统地再现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事概括,涵盖了官吏培养、录用、考核、监察、奖惩、俸给和休假、退休等各个方面,还包括了军队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有不少都值得我们参考和思索。另外,诸如历代名家论人才、历代廉政举措等等,也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这本书值得人事工作者一读。

中国人事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应充分发掘和有效利用。希望有更多更好的此类作品相继问世。

张志坚

2004.11.2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人事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春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93741
开本 32开
页数 4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1.4
丛书名
印张 12.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4
14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