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具有无限发展的空间,其理论与实践都在不断更新、完善,本书以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的最新成果为基础,以相关信息技术为主线,体现了数字图书馆理论、技术、应用三大组成部分,力求全面揭示数字图书馆的整体构架及核心要素,在促进数字图书馆基础知识的普及和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方面能够充当引玉之砖。
图书 | 数字化图书与数字图书馆应用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数字图书馆具有无限发展的空间,其理论与实践都在不断更新、完善,本书以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的最新成果为基础,以相关信息技术为主线,体现了数字图书馆理论、技术、应用三大组成部分,力求全面揭示数字图书馆的整体构架及核心要素,在促进数字图书馆基础知识的普及和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方面能够充当引玉之砖。 序言 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能否快速找到您所需要的知识信息?通过阅读本书,回答是肯定的!数字图书馆作为人们方便快捷地获取、利用知识的有效工具,已引起全人类广泛的关注。利用它,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对人类知识的普遍存取;利用它,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任何与互联网相连的设备,轻点鼠标就可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信息。尤其是作为学校三大板块之一的图书馆,都纷纷把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视作追捧的目标,教育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的无限制地广泛地共享与交流,一直是广大师生梦寐以求的愿望,只有利用数字图书馆的先进信息技术平台,这一美好的愿望才得以真正实现。那么,数字图书馆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图书馆?它的组成结构及实现原理如何?当前实现其功能的先进方法与技术及其研究方向如何?它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为何富有如此诱人的吸引力?怎样借助这一神奇的信息技术工具为我所用?带着这些问题,请翻开本书,我们来一页一页地揭开数字图书馆的神秘面纱。 数字图书馆对于传统图书馆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实践,国内外可供参考的文献并不很多,特别是结合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实际经验加以深入阐述的文献很少。本书的编写以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的最新成果为基础,以相关信息技术为主线,力求突出理论的严谨性、技术的先进性、方法的系统性。全书内容体现了数字图书馆理论、技术、应用三大组成部分,力求全面揭示数字图书馆的整体构架及核心要素。本书尽量做到立足当前,面向未来,资料翔实,深入浅出,可读性较强。数字图书馆具有无限发展的空间,其理论与实践都在不断更新、完善,希望本书在促进数字图书馆基础知识的普及和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方面能够充当引玉之砖。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领导和有关图书情报专家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得到了中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软件学院教授蒋德顺及中南林学院计算机系刘军万教授的悉心指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参考了国内外大量文献,在此谨向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紧迫,本书虽经多次修改,其中错漏之处仍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及专家不吝指正。 编者 2005年5月26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数字化图书与数字图书馆应用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建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9155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4 |
出版时间 | 2005-07-01 |
首版时间 | 2005-07-01 |
印刷时间 | 200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50.76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2 |
宽 | 185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