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节俭精神
内容
编辑推荐

企业的首要问题是赢利,赢利里的首要问题是树立节俭精神。节俭精神是所有企业赢取利润的最大支点,节俭精神是所有员工敬业的最高体现。节俭不仅仅是美德,更是一中成功的资本,一种核心竞争力。在微利时代,节俭的企业,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节俭的员工,永远是企业的金员工。

目录

第一章 节俭是赢的不二法则/1

 1.成由勤俭败由奢/2

 2.节约一分钱等于生产一分钱/7

 3.利润的多少取决于节俭/12

第二章 微利时代,节俭必行/17

 1.企业如何面对“五荒”/18

 2.粗放式管理毫无竞争力/23

 3.奢侈文化带来的恶果/30

 4.巨大的成本包袱使企业举步维艰/34

 5.降低一分成本,收获成倍利润/38

第三章 节约是盈利的关键/43

 1.北京奥运场馆方案的修改——节俭是大势所趋/44

 2.沃尔玛王朝强大的秘密——节约每一美分/47

 3.那家省电最多,那家就能够得奖——凭节俭渡过难关的宜家/53

 4.花思科的钱,要像花自己的钱——美国思科节俭有道/60

 5.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为什么赢——以成本为导向/65

 6.李嘉诚的经营秘诀——对自己节俭,对别人慷慨/70

 7.简朴让人接近上帝,奢侈让人招致惩罚——犹太人的生活智慧/74

第四章 节俭是员工必备的品质/79

 1.节俭是员工必备的品质/80

 2.节俭是员工和企业的双赢 /83

 3.节俭就在于点点滴滴之间/86

 4.敬业是最大的节俭/89

第五章 管理越简单,企业效益越好/91

 1.简单化管理实际上就是一种节俭/92

 2.简化管理,提高速度/96

 3.设计科学的管理程序是节俭之本/100

 4.“差不多”思想,造成业绩缩水/104

第六章 “一块钱的原则”——企业管理的真谛/109

 1.节俭让企业淡季不淡/110

 2.节俭是一种认真的态度/114

 3.学习德国人的节俭意识/118

 4.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成为节俭的发力点/122

 5.管理高层必须成为节俭的先头兵/126

第七章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129

 1.竞争的加剧导致利润空间的萎缩/130

 2.消费者日益拒绝企业,因浪费而导致的成本/133

 3.企业必须接受价格战的挑战/137

 4.国际化使得企业的地区资源优势丧失殆尽/142

第八章 理性者生存——依靠节俭打天下/147

 1.把资源投入到最具竞争力的地方去/148

 2.形式主义扼杀生存的机会/155

 3.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事情的本质出发,不要贪慕虚名/160

试读章节

3.奢侈文化带来的恶果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弗兰克撰写了一部名叫《奢侈病》的书,认为无节制的奢侈挥霍不仅使资源消耗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给人类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许多烦恼和不幸。

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使人们尝到了奢侈所带来的恶果。汉城大学校长认为,韩国金融危机尽管与政策失误有关,但是其根源在于我们每个人过分的奢侈和浪费。日本《时报》认为,“日韩两个富有的国家发生这次金融危机完全是饱暖思‘邪欲’的结果。”我们不难看出,奢侈、浪费所造成的恶果是极为严重的。

其实,奢侈所造成的恶果在中国也不鲜见。秦始皇的阿房宫堪称世界奢侈之最,结果引发了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慈禧太后即使在晚清行将溃败之时,也坚持“把奢侈进行到底”,挪用海军军费,花巨资修建了颐和园,供自己生前及时玩乐,致使中国在黄海海战中惨遭失败。

可人们并没有因此痛定思痛,像这样的“奢侈之王”在当今中国并不鲜见,某些人的奢侈行为骇人听闻。l8万多元人民币一桌的“黄金宴”、36万余元一餐的“满汉全席”有人争着吃,上千元上万元一瓶的xo和路易十三有人争着喝,标价1188万元的宾利轿车有人争着买……而且这些还只是个人消费,某些集团消费则更为惊人。一台文艺晚会出手就是上百万、上千万,还有许多“形象工程”不知要耗费多少钱。

对于企业来说,奢侈更是一杯含有剧毒的“美酒”。有些企业效益好一点就头昏脑胀,大肆挥霍,摆谱、显阔气,不是大吃大喝,就是购买豪华小汽车,建造豪华办公楼。企业的奢侈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这样奢侈的结果就是许多企业走上了破灭的不归路。

当年,德隆集团为了融资在某省会城市租了五层楼,以四星级宾馆的标准进行了豪华装修,每年房租就高达l000万元,而里面的工作人员只有80多人。他们开出的融资回报率是年息18%,据此估算,德隆在此地融资的成本在20%~30%年息左右,所以其年收益必须要达到50%以上。结果,德隆很快就为这份奢侈付出了代价,不久就烟消云散了。

更为让人痛心的是,企业为了追求表面的风光,还不惜血本,疯狂造势,造势的手段是大肆宣传和广告,完全不考虑成本和效益。正是不惜血本的进行造势,有多少企业饮恨退出了市场。

说到不惜血本的造势,就不得不提及当年的央视 “标王之争”。1995年秦池酒厂以6666万元中标。6666万元在当时意味着三万吨白酒,足以把豪华的梅地亚中心淹没到半腰。1996年梅地亚中心再次召开广告招标大会,厂长姬长孔说,l995年我们每天向中央电视台开进一辆桑塔纳,开出一辆奥迪,今年我们每天要开进一辆豪华奔驰,争取开出一辆加长林肯。最后秦池以3·2l2118亿元成为‘‘标王”,那时的广告投标就如脱缰的野马,让人无从驾驭,真是到了发热、发狂、发疯,失去理智的地步。一个外国记者问秦池老总3.2l2118亿是怎么算出来的,他说:“这是我的手机号码”。这说明,当时根本没有算“投入产出”账,根本没有算“成本效益”账,完全是企业家的随心所欲。3.2121l8亿元相当于l996年全年利润的6.4倍,结果第二年秦池便一蹶不振,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同样的悲剧也曾在爱多身上重演。在秦池以3.2亿元天价中标后,第二年11月8日梅地亚中心再次广告招标,爱多的老总胡志标和步步高的老总段永平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后胡志标以2.1亿的天价夺得了标王。紧接着爱多又找到成龙拍了个广告片“ 爱多VCD,好功夫”。成龙开价是450万,相当爱多的全部利润。不仅如此,1997年,爱多的老总胡志标喜结连理。爱多给全国各地的爱多经销大户和各个媒体的知名记者送了一份喜帖。喜帖上还贴了2元人民币,讨一个“两人圆满”的彩头。胡志标和他的秘书、总裁助理林莹举行了一场轰动的婚礼,138万响的鞭炮,l8辆车牌号码连在一起的白色奔驰车,1000多位身份显赫的贵宾。这样奢侈的结果,就是2个月之后,爱多危机总爆发,随后轰然垮台。胡志标也因为奢侈所造成的资金紧张,不惜铤而走险,进行金融诈骗,最后落了个锒铛入狱。

一味的追求奢侈文化,带来了如此多的恶果,使无数的企业在如日中天的时候折戟沉沙,留下了无数的令人深思的悲剧。

企业的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如果违背了客观的规律,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反观世界上成熟的企业,无不是克勤克俭,树立自己企业的节俭文化,以求企业的基业常青。沃尔玛、宜家、西南航空等等,一直把节俭当作企业商战的基石,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难道这些国外的企业没有实力去奢侈吗?众听周知,他们的实力远远超过国内的企业,其原因是他们充分认识到了奢侈文化对于企业的危害,才努力推行节俭之风,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都要认识到奢侈所带给企业的严重后果,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力戒奢侈之风,才能够获得永续的发展。P30-33

序言

在市场竞争以及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节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成功的资本,一种企业的竞争力。节俭的企业,会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脱颖而出;节俭的员工,永远是企业的“金员工”。

节俭不是“老”、“旧”、“土”、“粗”的东西,而是财富和利润的发动机。19世纪石油巨子成千上万,到头来只剩下洛克菲勒一家,究其原因,人们发现洛克菲勒家族之所以长盛不衰,主要是因为精打细算。

在2004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沃伦·巴菲特以429亿美元的身价,获得了亚军。然而在生活方面,巴菲特表现得实在不像是一个身价数百亿的超级富豪。巴菲特自己开车;衣服总是穿破为止;最喜欢的运动不是高尔夫,而是桥牌;最喜欢吃的食品不是鱼籽酱,而是玉米花;最喜欢喝的不是XO之类的名酒,而是百事可乐。他的节俭有时会令他周围的人瞠目结舌。

在全球零售业叱咤风云的沃尔玛的创始人萨姆·沃尔顿,也是出了名的“吝啬鬼”。他不但自己住竹屋、开破车,而且规定所有沃尔玛的员工——包括高级总裁一一都必须恪守节俭的经营规则。’沃尔玛从不在豪华商业区设立分店,广告上的投入也少得可怜,用于办公场所的费用更比同等规模的企业少3/4。正是因为沃尔玛执著于节俭的经营理念,这家零售业航母才得以在全球市场上所向披靡。

只有节俭,企业才能生存;只有节俭,员工才能有所发展。在微利时代,在是否节俭的问题上,企业和员工面临的只有一种必然的选择。

节俭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这一竞争力的获得又得益于员工的节俭意识和节俭精神。针对员工节俭的问题,本书提出了节俭时代的员工行动准则,帮助员工克服奢侈浪费的错误行为,从小处着手,改善自己的工作,为企业节省每一分钱,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本书深刻地阐述了节俭在企业的市场竞争中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纠正了长期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关于节俭的错误看法,重塑了新时代的新节俭主义,指出了贯彻实行新节俭主义的可行办法。以供企业参考。

书评(媒体评论)

企业家只要做两件事,第一是营销,第二是削减成本。其他都不要做。   ——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    成本是真正的魔鬼,如果你不能引导员工主动自觉地与魔鬼战斗,它就会与员工结盟,在你视线之外、控制之外的任一时间、任一地点,悄声无息地掠走利润。  ——TOM户外传媒集团总裁 李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节俭精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伟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404060
开本 16开
页数 1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5.3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83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