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真实人文的宿命--思想传播叙述意义(当代文化实验文本)/红白蓝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极具原创性的传播学结构文本,多媒体时代的多媒体写作,消费时代的消费写作,让思想现象化,使现象被思想表述;感性地描述思想的深度,让思想、思潮进入到消费社会的消费中。

目录

第一章 文化、虚拟真实的符号 1

第二章 消费、新世纪的神话 66

第三章 身体、美丽的仪式、媒介的盛宴 99

第四章 叙述、混沌与延异 118

第五章 永恒、自由玄思到现场播报 141

第六章 艺术、虚拟真实的突围、媒介的革命 195

第七章 传媒、公共领域的使用与满足 224

试读章节

孔子(实验小说)

清晨翻身起床,我从箱子里抓出一条运动裤,上面还有去年留下的肥皂水味儿。我拉开门,“蹭”地一下窜过石板走道,在厕所里蹲下去,瞬时一种舒心的空洞攫住了我,眼看大势已去,我慢慢睁开眼睛。突然,发现对面墙壁上有几行字,笔迹很熟悉:“彭逸林,不准电话连通,国家没有人才,少数人正出卖祖国。”

长期以来我就觉得自己形迹可疑。比如:我一直都有一种愿望,希望能扛着一把斧子从人前缓缓走过,而且剃光了头。墙上的文字突然增添了我新的疑点,这里面究竟有些什么倾向?我预感到会有一件不明不白、不清楚的事,但它的方向去留我都不太明了。白露那天下了雨,据老人们说这就意味着一百天都不会有太阳。季节始终是我的敌人,它正以一种嫉妒的方式往地上掉雨,雨似乎都成了我的一种象征,如此团结一致而且持续不断,看来这一百天都只有等待了。今天正好是白露开始的第二十五天,有人竟敢在厕所的墙上写我的名字,而且隐含着一种恶毒的暗示,他会是谁呢?

回到家里,我坐在沙发上,找来拖鞋,一时心中迷狂,什么也想不起,能想到的全是不确定的,值得怀疑的事。我把一切可以去做的都设计了一遍,把强度加剧,时间拉长。譬如:我手中拿着一本《叶芝诗选》,正翻着《范德走向远方》,接着旁边是一块酱油污迹,我找来橡皮,不光擦掉了一块污迹,还把全书似乎是污迹的地方全都擦了一遍。擦过的地方书页变薄,我满怀激情抚了又抚,结果书成了我的敌人,一本本在我手下烂开,再也不能阅读。

就在我打整完书本后,我猛然记起,隔壁天贵应当列入今天的怀疑计划。他是富农出身,早年背井离乡去参加革命(这是按他自己的说法,未经组织审查),后来“四清五清”被清出了阶级队伍,靠摆摊卖老荫茶为生。1968年“反到底”攻占了桥头商店后,有一天姑妈气急败坏地跑来告诉父亲——那时父亲还是“向阳院”的顾问,曾多次在落霞晚唱之时当众宣讲《哥达纲领批判》,并说三楼富农出身的李天贵偷水偷电。

“你想——”姑妈口气很硬肘。

“他摆老荫茶,天不亮起床,煞黑才回家,两头都照电,还要熬水,怎么会水电费反而每月最少?”

听完姑妈这番话,我义愤填膺,万分激动地披上一件旧式棉大衣,腰间仿佛扎着皮带,在屋里踱来踱去,走到小艳面前猛然打住,对着她手臂有力地一挥:“这可能就是阶级斗争哟。”

以后我同小艳一道组织人马揪斗过这位富农出身的人,要他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最漂亮的一招是我出的主意,给他浑身上下吊满装水的塑料袋。在阳光底下,远远看来真像玻璃缸中的水泡眼金鱼,那时我父亲热哀于喂养金鱼,我对它们怀有深厚而朴素的感情。给天贵吊上水袋,即呼应了我的嗜好,又让人一眼就知道他在偷水偷电。上级“向阳院”很快表扬了我们:一不打,二不骂,却搞好了阶级斗争。出人意料的是天贵的力气大得惊人,一把捏着我的手腕,庚即手腕又红又肿,但我们头可断血可流,斗争精神并不丢,正应了荷马写古战场的诗句:“器官还肿着,战斗在继续”。我当时就向“户籍”作了汇报,也照过片,照片存了档。“户籍”关照我们:“看来这个人一定有名堂,能把人捏出内伤。”那以后,我们自然格外小心,把他当作练有内功、历史不清的重点对象随时准备在他的接头地点当场捉拿。P1-2

序言

人是相互建构的,是在他人的注视下、在对象中成长的,没有什么比宽容更为重要的了。时间、空间、语境、技术,使叙述的符号意义在传播中延异,人成为他人的狱囿。宽容拯救文化使之免于沦为地狱,在后现代的思想家看来,当代社会的困扰是人身依附尚未完全清除又面临技术霸权。消费时代的高科技手段与工业复制,本应使人们更方便、更自由、更个人化地工作。但人身依附尚未解除的打工族,根本不可能自主选择,他们仍得像原始积累时代的店小二那样打着领带在老板安排的写字间里去做机器人。信息时代的技术,蒸气机时代的工作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落差放大了技术霸权。技术依赖、人力重复浪费、“数字监狱”、虚拟景象,带来了现代行政暴力。紧张、压抑、过劳死、竞争焦虑、技术失落、工作生态失衡,成为流行病。

自由、解放、永恒,人的主题永远激励人为自己的命运而奋斗。

人存在于制度之中,制度存在于表述之中,表述存在于符号之中。语言、规训、惩戒是制度的表述;文字、声音、图像则是表述的符号。

从永恒和自由的角度看,人为的制度就是人的敌人,但群体生活的人必须有制度,主体之间、社会关系就是制度。其实对消费社会的芸芸众生来说思想是最没有用的,他们需要的是性感的胴体、可以物质化的技术、能繁殖商品的资本。但思想却要为这些抛弃它的人们营建一种制度,宽容、包纳各类个人需要的空间,尽管思想会被这些个人嘲笑,但这就是思想者的宿命。

语言中一切都是语言,是词与词的关系。意义是词的关系的总和。“说”是溥件的叙述与表达,“论”是语言的虚拟与建构,思想就是创作。为此,何不让思想也情节化,寓有故事的象征。

文化建构了人,同时也会禁锢人。文化是一种表述方式,无论精英、大众,高雅、低俗,都共存于一个场域,形成时代的交响,混成为思潮文化,而“思潮文化”这个表述意味着时代的思想是立体的。本书意在尝试一种文体的多媒体写作方式,让思想现象化,使现象被思想表述;感性地描述思想的深度,让思想、思潮进入到消费社会的消费中。

思想即是创作,它必得展示,一种方式、一种文体展示思想是不够的,我就采用多种文体,以期多视点、多角度地“自我暴露”。这其中有小说、诗歌、寓言、资料辑录、分析论文、感想随笔、释疑点评,在文本上更接近于庄子的卮言、寓言、重言,更宜作为文学类作品。当年的庄子醉言呓语,是玄思的逍遥游,本书姑且谓之书写的多媒体文体吧。

消费时代的写作,叙述的革命,文体的选择是为了砸开符号的外壳,深入直觉。

应当重提学术原创。在我们现在的研究中,到处充满了本雅明批判的工业复制。人们用被批判的复制方式来复制批判者并且将复制、拼贴变作中国的学术工业。在这里,我们应当重申的是感受生活,而不是复制大师。

给人一个好主意,这就是理论,它并非绝对形而上,它也创造了现象,它要求足够的感受。活得匆忙、批量复制,感受的空洞令文人失落。

不求决定论,在呓语、寓言和诗的叙述中描写现象、强化感受,思想也有形而下。

感谢重庆出版社周永健、戴前锋先生为本书做了大量工作,甚至亲自斟酌字句,使本书得以面世。

  

2005年5月8日

 于重庆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真实人文的宿命--思想传播叙述意义(当代文化实验文本)/红白蓝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逸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671454
开本 32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06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11
14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