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吴城文化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了自1973年吴城遗址发掘出来的30年。这30年是吴城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确立、发展并获得空前大发展的30年,在文化年代与空间分布、文化特征、文化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性质及其与周边各区系文化相互之间的交流、影响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吴城文化作为长江中游地区一支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商代文化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内容推荐

吴城文化是指商时期分布在赣江中、下游鄱阳湖以西的赣北、赣西北、赣中地区的一支地方青铜文化,既带有浓厚的中原商文化色彩,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樟树吴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确立了江南商代考古的时代标尺,使得湮没三千余年的江西商代文明重见天日,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的发掘,则揭开了江西商代文明的新篇章。本书以吴城文化30年来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考古学研究为基本方法,依据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理论,对已发现的200多处吴城文化遗址考古材料,从时、空两条线索进行细致的梳理,采用已公布的各个不同遗址的典型地层单位,选择典型的器物组合,对诸典型遗址的分期与年代、文化内涵与类型及其文化性质作系统研究,在对典型陶器进行分型分式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化因素分析方法对陶器进行分群研究,归纳出各自的特征,通过各种器物产生、发展、消长的轨迹,寻找考古学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及其规律,将原有的三期说完善为四期五段说,并划分出吴城类型与石灰山类型。  吴城文化时期,农业生产兴旺,手工业高度发展,商业贸易活跃,与周边地区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往来,繁荣的社会经济基础,促使社会各阶层分化和早期城邑的兴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可以与中原殷商文明媲美的文明形态,成为长江中游地区一个辉煌的文明中心,吴城古城便是这一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序言

彭明瀚同学在彭裕商教授指导下撰写的《吴城文化研究》,是一篇很好的博士学位论文。

分布于江西赣江流域的商代吴城文化,发现已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新干大洋洲大墓的出土,影响很大,但还缺乏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本论文比较详细地考察了有关问题的各个方面,广泛吸取学术界新的成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论文选题到意图都是很好的。

论文以考古学的分期研究为基础,结合古文字及文献材料,层次清楚,论证较详,有说服力,可以看出作者在学科领域中已有深厚基础,能独立从事重要课题的研究。论文已达到博士学位论文要求的水平,建议提交答辩,并建议授予学位。

关于吴城文化的考古材料还不够多,有的没有详细报告,这不能要求于论文作者,论文个别地方文字有打错处,建议仔细校改,174页引“大尊”,恐可疑,请考虑。

李学勤

  2005年2月

后记

本人对吴城文化的兴趣,始于1990年,毕业分配到江西省文物局工作,那时正值石破天惊式的重大考古发现——江西新干大洋洲遗存田野考古发掘刚刚结束,室内整理全面展开,有条件仔细观察出土的每一件文物标本,有幸聆听了众多前来指导考古工作的全国著名商周考古专家的学术报告,颇受启发。从此开始收集相关资料,思索相关问题,15年来,陆续在国内外公开发表有关吴城文化的学习心得30多篇。2001年考取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考虑学位论文选题时,鉴于当时还没有一本系统总结吴城文化的专著,在博士生导师彭裕商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商定以《吴城文化研究》作为博士学位论文,论文定稿后,彭教授又在百忙中审阅了全文,并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学位论文的评阅人李学勤教授、李伯谦教授、赵世超教授、彭适凡研究员,答辩委员会赵振铎教授、宋培喻教授、霍巍教授、高大伦研究员、李复华研究员,都对论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2004年5月论文答辩后,我根据各位先生的意见,对论文作了认真修改或改写。

值此博士学位论文出版之际,首先我要向尊敬的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彭裕商教授表达由衷的感激之情。三年来,在先生的悉心教导和关心下,我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学习和研究任务。先生严谨务实、淡泊名利的学者风范,教书育人、奖掖后学的无私品格,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时时催我精进向上。求学三载,幸遇良师,师恩情深,永铭我心!

同时还要感谢其他曾为本书写作、出版提供过不同形式帮助的师友: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广明副研究员,为我提供了尚未公开发表的吴城遗址的发掘材料以及正在出版中的考古发掘报告《吴城》,我们一起讨论吴城遗址的有关问题,给我很大的启发,其诚可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宇信研究员、考古研究所施劲松副研究员、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王辉研究员、四川大学彭邦本教授、成都市考古研究所王毅研究员、蒋诚研究员、湖北省博物馆万全文研究员、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张昌平研究员、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向桃初研究员、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许智范研究员、李家和副研究员以及本馆同事刘诗中研究员、叶蓉、赵元春、李宇等都曾给本人以大力帮助;与本人一同在四川大学学习的师兄弟邹扶都、仝涛、严和来等也曾给我很大的帮助;文物出版社副社长张自成、编辑部主任段书安、责任编辑郭维富等先生为本书的编辑和出版给予大力支持,并对本书的后期修改提出了很多具体建议,特此一并致谢!

本人囿于考古资料的制约和研究视野的浅陋,疏误之处在所难免,敬希同行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吴城文化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明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017546
开本 32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1.3
丛书名 吴城文化研究
印张 9.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