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人与云冈(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云冈石窟是公元5世纪中叶至6世纪初中国石窟壮丽辉煌、璀璨夺目的艺术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云冈石窟的保护与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支持,许多领导人亲临云冈视察,对石窟的科学保护和科学利用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本书记录了曾经来到云冈石窟参观的一些名人政要的片断,表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重视。

序言

大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战国时,属赵国雁门郡管辖;西汉初,置平城县。公元386年,鲜卑拓跋崛起,创建北魏政权,12年后,移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平城作为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96年之久。恢宏壮美的云冈石窟就开凿于这一时期。

武周山,位于大同市城西16公里处,是北魏诸帝祈福的神山,云冈石窟就依山凿于山之南麓。石窟东西绵延l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第一次造像高峰时期产生的杰出代表,也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艺术瑰宝。1961年,国务院公布云冈石窟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气势磅礴的昙曜五窟(第16~20窟),是云冈石窟营造工程的初响。窟内造像形体高大,身躯挺拔硕健,融有鲜卑拓跋的形貌,是模拟天子之容颜、具有“胡貌梵相”特点的新型佛像,透示出这个马背民族的强大与活力。

云冈中期,是镌窟造像活动最辉煌的时期。第7、8窟表现出的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撞击的瞬间美丽,犹如挣脱脐带般的超越。太和八年(484),由文明皇太后与孝文帝倡导的汉化改制拉开序幕。随后,云冈的佛尊,蝴蝶蜕变般脱掉了泊自印度的袈裟,深染华风的褒衣博带式佛装盛极一时。中国佛教造像史上第一次艺术风格转型,坚定地从云冈迈出了第一步,这一步有如万壑奔流,波阔四疆。

太和十八年(494),迁洛后的平城政治影响力纵然衰减,但是云冈晚期佛教雕刻艺术却与人性越走越近。这一时期造像所表现出的秀骨清像之风,正是成型于中原地域“中原风格”或称“龙门样式”的滥筋先声。

正光四年(523),柔然“入塞寇抄”,孝昌二年(526),北镇纷乱,平城废,云冈营造工程偃旗息鼓。

隋至唐初,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云冈石窟略施修建。辽兴宗、道宗时期,建十寺,后遭焚,“灵岩栋宇,扫地无遗”。明清时,部分地进行了施泥彩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云冈石窟的保护与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支持,许多领导人亲临云冈视察,对石窟的科学保护和科学利用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从1973年9月问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访问云冈时提出的三年修复工程,到“八五”维修工程、一。九国道改线等,云冈石窟的保护、研究、宣传、利用及其发展前景规划的制定,无不凝结着党和政府的殷切关怀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倾心付出。

值此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建所50周年暨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我们搜集整理了部分图片资料予以出版,以期铭记前贤,启发后学,进一步促进我国文物事业的发展。本书的出版,得到了省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和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李治国

  

  2005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人与云冈(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治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003532
开本 16开
页数 14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1.4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9.224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94
225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3: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