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以贴近临床为特色的大型儿科学全书,运用国内外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着重反映诊断、治疗、预防及预后的最新动态。全书共分十七篇,介绍了儿科各系统疾病,还着力于反映儿科特色的生长发育(特别是神经心理发育)、营养、急救和监护、肿瘤等篇章。
图书 | 临床儿科学(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以贴近临床为特色的大型儿科学全书,运用国内外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着重反映诊断、治疗、预防及预后的最新动态。全书共分十七篇,介绍了儿科各系统疾病,还着力于反映儿科特色的生长发育(特别是神经心理发育)、营养、急救和监护、肿瘤等篇章。 序言 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广泛应朋于儿科临床: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也使得儿科医生和社会的距离越来越近;疾病、病人和社会对儿科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科医生不但要有医学知识,还要有社会学知识:不但要有临床医学方面的知识,还要了解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的知识;不但要有系统疾病的知识,还要有心理疾病的知识。当然,优秀的临床儿科医生要了解儿科学的经典,也要了解儿科学的进展。冈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临床儿科医生必须不断地学习,以不断地更新知识。 国内儿科学参考书与同外同类书比较,一个很大的缺陷是缺乏比较详尽、权威的流行病学资料。此外,一些新技术在临床上应用的具体介绍也显不足。因此,本书力求运用国内外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着重反映诊断、治疗、预防及预后的最新动态。存选择参考文献时,注重参考资料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全面性。在内部结构上,本书以贴近临床为特色,在发病机制等方而的叙述力求简洁,而诊断和治疗方法上则求新、求全,并注重治疗效果的评价。为了提高临床实用性,本书还引用不少国内规范化的诊疗常规,对有些国内尚没有统一的诊疗常规的疾病,我们列举了国外的诊疗常规,供国内的同道参考。 本书是一部主要面向已具备中级职称的儿科医师或儿科专业研究生的高级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儿科住院医师准备职称晋升考试的复习用书。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作者绝大多数是近几年来活跃在儿科学界的中青年儿科医学工作者,多数在国内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并且有相当的临床实践经验,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相信他们的学识和经验能够给本书带来异样的光彩。 但是,也可能由于年轻的原因,作者们对某些临床问题的看法还相对片面和肤浅,编写的经验也没有老教授们丰富,好在木书主审许积德教授夜以继日的工作弥补了不少缺漏,但不当之处一定还不少,真诚希望同道指出,以便再版时改正。 我的恩师、八十四岁高龄的我国著名儿科医学家郭迪教授亲自为木书作序,使我深受鼓舞和鞭策。我的同事敖黎明副教授协助我做了大量的管理和协调工作,也借此机会一并致谢。我还感谢我的同事颜崇淮、章依文、吴胜虎、江帆、李斐、张燕萍、李敏、张风华、谢利娟、余晓丹、徐健、高宁、谢寒芳、王瑜为本书的出版所作出的努力。 沈晓明 2004年12月10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临床儿科学(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沈晓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06695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8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762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印刷时间 | 200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儿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4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72 |
丛书名 | |
印张 | 9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6 |
宽 | 195 |
高 | 6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