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基础医学精读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便于系统学习和理解,本书共分为三篇31章。第一篇10章为临床微生物学概论;第二篇描述全身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微生物学,由11章组成;第三篇为临床微生物学各论,包括10章。

本书的编者以中青年临床学者为主,每章由临床医生和基础医学学者共同编写,力求贴近临床,体现“科学性”和“创新性”结合,贯彻“逆向思维”与“横向思维”并行于编写过程之中。

内容推荐

本书力求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对临床微生物学相关的知识、理论进行系统描述;结合“临床基础医学精读”系列的要求,体现“精读、创新、贴近临床”的原则。全书共有三篇31章。第一篇是临床微生物学概论,包括10章,分别叙述微生物分类、微生态、微生物免疫、微生物检测及标本处置、院内微生物感染、真菌感染、抗微生物治疗和微生物耐药等;第二篇是全身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微生物学,由11章组成,包括感染性发热、急性感染病、新发传染病的微生物学,以及严重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的微生物等;第三篇为临床微生物学各论,包括10章,分别是呼吸、消化、心血管、性病泌尿、神经、血液、皮肤肌肉等系统感染,以及眼、耳、鼻、喉感染等的微生物学。

本书的目的是为临床医生而编写,也可作为医学本科生、研究生、微生物学相关教师以及从事医学微生物学研究、检验和临床护理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篇 临床微生物学概论

 第一章 主要病原微生物的分类/1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分类概述/1

第二节 病毒的分类/2

第三节 细菌的分类/15

第四节 真菌的分类/22

参考文献及简介/24

 第二章 微生态学与人类疾病/26

第一节 概述/26

第二节 微生物种群内个体间的相互作用/30

第三节 正常微生物种群与宿主的关系/32

第四节 皮肤微生态平衡与失调/40

第五节 消化道微生态平衡与失调/44

第六节 呼吸道微生态平衡与失调/49

第七节 微生态失调的防治原则/51

参考文献及简介/53

 第三章 微生物感染与机体免疫/55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概述/55

第二节 病毒感染与致病机制/59

第三节 细菌感染与致病机制/69

第四节 抗感染免疫/77

参考文献及简介/85

 第四章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转运、储存、处理及实验室生物安全/86

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对检测结果的影响/86

第二节 标本的采集/88

第三节 标本的运输/91

第四节 标本的处理/92

第五节 实验室生物安全/97

参考文献及简介/111

 第五章 临床微生物诊断技术/113

第一节 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113

第二节 细菌鉴定的手动和自动系统/132

第三节 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血清学诊断/135

第四节 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基因诊断/138

第五节 检验结果分析注意事项/143

参考文献及简介/144

 第六章 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146

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146

第二节 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147

第三节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153

第四节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157

参考文献及简介/164

 第七章 真菌感染/165

第一节 真菌的形态与生物学特性/165

第二节 真菌的致病性及抗真菌免疫/168

第三节 真菌感染的诊断/172

第四节 真菌感染的防治/177

第五节 主要病原真菌感染/182

参考文献及简介/191

 第八章 感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192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特征与分级/192

第二节 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现状/194

第三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通报/199

第四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调查/202

第五节 医疗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204

第六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培训/208

第七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订/211

第八节 境外传入或经交通工具传播传染病的防控管理/212

参考文献及简介/214

 第九章 抗微生物治疗/216

第一节 抗菌治疗/216

第二节 菌群紊乱与微生态制剂/223

第三节 抗真菌治疗/225

参考文献及简介/234

 第十章 微生物耐药/236

第一节 细菌耐药机制/236

第二节 细菌耐药试验/245

第三节 细菌耐药监测的意义/254

第四节 病毒耐药的机制与对策/256

参考文献及简介/262

第二篇 全身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微生物学

 第十一章 感染性发热疾病的微生物学/265

第一节 发热疾病概述/265

第二节 感染性发热的特殊临床表现/272

第三节 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73

第四节 发热的处理原则/279

参考文献及简介/280

 第十二章 急症感染病的微生物学/281

第一节 急症感染病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81

第二节 病毒性急症感染病微生物学/282

第三节 细菌性急症感染病微生物学/293

参考文献及简介/307

 第十三章 新发和突发传染病的微生物学/308

第一节 概述/308

第二节 朊毒体与朊毒体病/309

第三节 人禽流感/314

参考文献及简介/321

 第十四章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323

第一节 SIRS的含义/323

第二节 SIRS的发病机制/324

第三节 SIRS的临床表现/329

第四节 病情评估与预后/329

第五节 SIRS的临床处理/330

参考文献及简介/335

 第十五章 败血症/337

第一节 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337

第二节 引起败血症的常见病原体/338

第三节 败血症的发生机制/340

第四节 败血症的临床表现/343

第五节 败血症的实验室检查/347

第六节 败血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48

第七节 败血症的预后、治疗和预防/349

参考文献及简介/352

 第十六章 感染性休克/354

第一节 病原学、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354

第二节 临床表现及监测/359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361

第四节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及预后/362

第五节 特殊类型的感染性休克及脓毒症拯救运动/366

参考文献及简介/370

 第十七章 结核菌感染/371

第一节 结核病流行病学和细菌学/371

第二节 临床表现与分型/374

第三节 相关性疾病介绍/376

第四节 诊断技术/377

第五节 化学治疗与耐药/384

第六节 有待研究改进之处/387

参考文献及简介/388

 第十八章 艾滋病/389

第一节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389

第二节 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392

第三节 实验室诊断及诊断原则/395

第四节 治疗与预防/396

第五节 病毒耐药及检测/397

参考文献及简介/398

 第十九章 机会性感染的微生物学/399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399

第二节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403

第三节 EB病毒感染/408

第四节 多瘤病毒感染/414

参考文献及简介/418

 第二十章 老年人微生物感染/420

第一节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420

第二节 老年人免疫系统的特点/426

第三节 老年人微生物感染/428

参考文献及简介/438

 第二十一章 器官移植的微生物感染/439

第一节 免疫抑制与感染的特殊性/439

第二节 器官移植微生物感染的诊断/445

第三节 肝移植后肝炎病毒感染/452

第四节 继发感染的处理/456

参考文献及简介/461

第三篇 临床微生物学各论

 第二十二章 呼吸系统微生物学/463

第一节 上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学/463

第二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468

第三节 肺部感染的微生物学/475

第四节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484

参考文献及简介/491

 第二十三章 消化系统微生物感染/492

第一节 幽门螺杆菌与胃炎及相关疾病/492

第二节 感染性腹泻病/496

第三节 自发性腹膜炎的微生物感染/501

第四节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腹泻/507

第五节 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511

第六节 肠道菌群紊乱与微生态制剂/517

参考文献及简介/521

 第二十四章 肝炎病毒感染和其他微生物感染性肝病/522

第一节 嗜肝DNA病毒感染/522

第二节 甲型肝炎病毒/527

第三节 乙型肝炎病毒/528

第四节 丙型肝炎病毒/533

第五节 丁型肝炎病毒/535

第六节 戊型肝炎病毒/536

第七节 其他肝炎病毒感染/538

第八节 胆道系统感染的微生物学/542

第九节 肝病晚期合并感染的微生物学/545

参考文献及简介/546

 第二十五章 性病和泌尿生殖系统微生物感染/547

第一节 淋病/548

第二节 梅毒/552

第三节 尖锐湿疣/556

第四节 生殖器疱疹/558

第五节 性病淋巴肉芽肿/562

第六节 软下疳/565

第七节 尿路感染与肾盂肾炎/568

第八节 盆腔感染/570

第九节 前列腺炎/571

参考文献及简介/575

 第二十六章 皮肤、软组织、肌肉和骨骼微生物感染/577

第一节 普通化脓性感染/577

第二节 烧伤创面感染/583

第三节 骨与关节的化脓性感染/587

参考文献及简介/592

 第二十七章 神经系统微生物感染/594

第一节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594

第二节 结核性脑膜炎/597

第三节 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600

第四节 脑囊虫病/601

第五节 急性病毒性脑膜脑炎/603

第六节 单纯疱疹性脑炎/605

第七节 乙型脑炎/607

第八节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608

第九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神经系统表现/609

第十节 Creutzfeld—Jakob病/611

第十一节 神经梅毒/612

第十二节 狂犬病/613

参考文献及简介/616

 第二十八章 心血管系统微生物感染/618

第一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618

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635

第三节 心包炎/643

参考文献及简介/650

 第二十九章 血液系统感染与出血性疾病的微生物学/652

第一节 血液系统感染的微生物学/652

第二节 病毒性出血热的微生物学/656

参考文献及简介/663

 第三十章 先天性和围生期感染/665

第一节 产褥感染/665

第二节 围生期B族链球菌感染/669

第三节 围生期梅毒螺旋体感染/671

第四节 围生期弓形虫感染与TORCH综合征/674

第五节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676

第六节 巨细胞病毒感染/678

第七节 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679

第八节 先天性水痘综合征和新生儿水痘/681

第九节 围生期细小病毒B19感染/682

第十节 围生期其他病毒的感染/683

参考文献及简介/686

 第三十一章 眼、耳、鼻、喉感染的微生物学/687

第一节 结膜、角膜炎症/687

第二节 咽炎、扁桃体炎和喉炎/690

第三节 中耳炎和外耳道炎/696

第四节 鼻窦炎/702

参考文献及简介/70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基础医学精读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贾战生//陈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7127349
开本 16开
页数 7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95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0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37
丛书名
印张 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6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7: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