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指尖上的隐私(揭秘现代人真实的网络情感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三角婚姻》、《单身女人》、《第四类情感》、《好想好想谈恋爱》、《母亲的谎言》、《网上情遇》、《幸福还有多远》、《我是处女我怕谁》、《打工妹雪娇》、《一个出轨男人的独白》、《云中漫步》、《折断翅膀的金丝雀》、《女人四十》……《指尖上的隐私(揭秘现代人真实的网络情感故事)》(作者夏の冰)以网络为平台,用优美而又略带伤感的笔触,讲述了当代人在虚拟世界中真实而隐秘的情感生活。

内容推荐

《指尖上的隐私(揭秘现代人真实的网络情感故事)》以网络为平台,用优美而又略带伤感的笔触,讲述了当代人在虚拟世界中真实而隐秘的情感生活。

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常常用假名说真话,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用真名说假话。当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的时候,我们却只能,而且必须依然在现实中,痛并快乐着,活并爱着。

《指尖上的隐私(揭秘现代人真实的网络情感故事)》的作者是夏の冰。

目录

QQ上的爱情

爱在转弯处

初夜的遗憾

三角婚姻

单身女人

第四类情感

好想好想谈恋爱

母亲的谎言

网上情遇

幸福还有多远

我是处女我怕谁

打工妹雪娇

一个出轨男人的独白

云中漫步

折断翅膀的金丝雀

女人四十

够级宝贝

爱的救赎

乔娜和她的哥哥

县长的发妻

拉拉

后记

试读章节

篮子在她那帮惊掉下巴的女友,还有金石那帮狐朋狗友的尖叫声中接过车钥匙,为了配合大家的情绪,她用了一个极其夸张的动作,拥抱了金石。

金石虽算不上英俊潇洒,可年纪轻轻就有了上千万的产业,在如今女孩眼中称得上当之无愧的金牌“王老五”。已经过了28岁生日的篮子,是没理由不接受的。

他们曾是大学同学,有5年的恋爱史。虽说激情像是离他们远了些,他们还是认准彼此是最合适的结婚对象。看着金石充满自信的眼神,篮子心里涌起一丝不舒服,她觉得金石今天的求婚,更像是对自己的炫耀。

金石坚持要篮子开着她的新车,送他的未来岳父岳母回家。

回到家,篮子没有睡意,坐在电脑前,想记下这个日子。她随手打开了QQ,好友中只有一个穿黄马甲的“小熊”亮着。头像下面的昵称:“呆鸟”。她记不起这只“呆鸟”是什么时候出现在她的好友中的,也记不起他们曾聊过什么。

“嘟嘟!”那只“呆鸟”打招呼:“嗨!这么晚?”

篮子懒得打字,出于礼貌递过一张笑脸。

“呆鸟”回过来一张痛苦的小脸:“快救救我吧!世界末日要来了!”

篮子重新查看对方的资料:性别:男,年龄:28岁,城市:省会。个人资料里写着:别逼我结婚,我没钱。

篮子给逗笑了:“怎么?被人逼婚了?还不偷着乐!臭美!”

“乐?我哭还来不及呢!”那“呆鸟”委屈得快哭了。

“你算什么男人?是不是不想负责任?”篮子鼻子里哼出一声,用力地敲击回车键。

“你们女人都怎么了?凭什么就该男人负责?把男人说的都跟强奸犯似的。”那“呆鸟”不甘示弱。

“难道是你不爱她?”篮子对这只“呆鸟”有了点兴趣,她想了解男人对婚姻的看法。

“也不能这么说,我们在一起5年了。今天刚订婚,还花了我好几万呢!”“呆鸟”想起花2万多买的那枚钻戒,心里还有些隐隐作痛。

篮子真不敢相信世上还有这么巧的事。一个陌生的男人在另一个城市,和她在同一个年代谈恋爱,还在同一天订了婚。

她发了一连串表情过去:先是一阵狂晕,然后忍俊不禁地伸出自己的手。

互联网另一端的男人有些糊涂:但他不想拒绝对方的好意,有些无奈地递上一只手。

“哈哈,今天我也订婚了,还赚了一辆本田雅阁呢!嘎嘎嘎!”坐在电脑前的篮子笑出声来。

电脑那边的那只“呆鸟”这回也真呆了,他真想透过屏幕,看看到底一个什么样的女孩,竟然和他在同一天做了同样的事。

他有些愤愤不平地自言自语:“如今女人都掉钱眼里了吧?”手指敲出一行文字扔过去:“哼!傍大款了吧?我想你一定长得不难看,要不他就是个假大款。”

篮子最讨厌别人说她傍大款,她怒目圆睁跟“呆鸟”唇枪舌剑地侃了起来。

要下线的时候,互相开玩笑说,等找个好日子一起去注册登记,一起举行婚礼。

晨阳给自己起名“呆鸟”,就是想作践自己。他在一家上市公司任华东地区总经理,离大款还有些距离,可也真没那么穷。

一个快30岁的男人,常常被周围的氛围压得喘不过气来。压力来自他那操着蹩脚中国话的法国老板和公司不断涌进来的新生代,也不知道近些年从哪冒出来那么多的“海龟”,最要命的还是他那个叫燕子的“野蛮女友”,一刻也不让他消停。

五年来,晨阳在燕子的要求下,每天至少打三通电话随时汇报。

早晨起床第一通电话:宝贝,昨晚睡得好吗?

午餐时间第二通电话一定要问:吃的什么?吃饱没有?好吃不好吃?

下班走进电梯的同时要拨第三通电话:晚上见面想吃什么?

如果晨阳晚上有应酬,那就保不准要打多少通电话。如果汇报得不及时,燕子的电话打过来,包房里所有的人一定能听到河东狮吼。

晨阳不懂浪漫,如今盛行的白色情人节、黄色情人节,根本跟晨阳扯不上什么关系,晨阳不喜欢送花,觉得特假。

今年就连燕子的生日晨阳也忘记了,燕子好一顿闹腾,甚至闹着要分手。后来把晨阳闹烦了,不冷不热地扔出一句:“你实在想分就分。”

冷静下来之后,燕子有了空前的危机感。其实她心里明白,晨阳绝对是个优质长线股,她要是真抛了,等着补仓的大有人在,燕子可不傻。

最让晨阳头痛的是,燕子如今变得越来越现实了。整天把她身边女友的男友挂在嘴边,祥林嫂似的一遍遍地唠叨人家的男友如何如何能赚钱,如何如何疼老婆,如何如何懂浪漫。

几次晨阳都想说:“看谁好找谁去!”话到了嘴边又咽回去。燕子为晨阳做过人流,成了数落晨阳的资本。晨阳不爱招惹她’就怕她一抖开包袱,没完没了。

燕子一直等着晨阳手捧玫瑰拿着钻戒给她一个惊喜,可晨阳那边一直没动静,燕子有些沉不住气了。一个姑娘家家的,总不能主动说。咱们结婚吧。

晨阳高兴的时候也不是没说过结婚的事,但都是用将来发生式说的:“老婆,等我赚了大钱,一定给你买个8卡拉的大钻戒、500平米的大别墅、敞篷的兰博基尼,10辆宾利开道风风光光地娶你回家。”

燕子等不了,作为前80的她已经28岁了。再这么拖下去了’万一准老公再让那些后80、90后的小丫头片子给撬了去,自己哭都没地方哭去。男人60岁一样可以找18岁的,女人老了谁稀罕。 ,

前段日子,燕子拿着医院的化验单来找晨阳,说又怀上了。这次说什么她也要生下这个孩子。

其实晨阳除燕子外,他也没有别的女人。

最近公司里正在搞考评,他想拼一拼,让自己再上一上。还有个大问题,是他不敢说出口的,他奇怪自己为什么一点做爸爸的感觉也没有。他哀求燕子把孩子打掉,燕子哭着嚎着在他的肩头留下成排的牙印,誓死不从。P2-5

序言

这是一本网络小说集。

与冰一见如故。初次见面时,交谈虽然不多,但感觉好像彼此早就熟悉一样,这种感觉始于一种潜意识。她的那些对生活,对人或事的看法想法,只需寥寥数语,就一下子说出了我的看法和想法,我对她来说也一样。所以,两个女人相见恨晚,也就显得十分自然。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投缘”吧。

说来与冰的缘分,始于2000年之初。那时,我在一家报纸做情感版编辑。一次,朋友推荐一篇文章给我,题目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叫《我的心在网络中飘摇》。那篇文章写得不错,但署名好像用的是一个网名,所以对作者没有太深的印象。没想直到今天才见到那篇文章的作者,就是眼前这个快人快语的率真女人。

评价冰,可以用“网络写手”来定义。因为,收在这本集子里的21篇短篇小说,大部分是这些年她陆续写成并发表在网络上的,发表时她用了许多不同的网名,发在网上的文字受到网友的推崇,点击率经常排在前面。有一些文章被一些时尚杂志的编辑看到,转发在杂志上。曾经有几年,冰在南方的多个杂志上开辟情感专栏,像模像样地舞文弄墨,“粉丝”不少,红火热烈了好一阵。但冰骨子里是个不肯安分的女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肯甘于平庸,喜爱文字的她,目前除了电视剧剧本的创作之外,写起小说来也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指尖上的隐私》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小说集,所涉猎的题材,大多为网络和爱情。小说涉及现代人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中的情感纠葛,也涉及现代人不同的生活方式、爱情观,价值观等,小说的语言时尚、清新、自然,非常符合现代读者,特别是网络读者的阅读情趣,文笔轻松流畅,给人一种愉悦和美感。

《指尖上的隐私》中的每一个故事,都紧紧围绕现代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展开,主题涉及我们当下生活中的许多敏感内容,比如:网聊、网恋、性,乙肝携带者,女强人、早恋、暧昧,第四类情感、代孕妈妈、打工妹、贪官、包养、二奶、小三,傍大款、网络骗子、90后、拉拉《女同性恋》……这些生活中无法回避的现实,这些往往是真实存在的人和故事,都被作者用艺术的手法加以提炼,在清新简洁的语言里,在自然流畅的叙述中,为我们揭开了生活面纱之下的另一种存在,让我们看到了现代人情感世界的种种细腻微妙之处。在这部小说集里,无论是《网上情遇》,还是《QQ上的爱情》,无论是《够级宝贝》,还是《爱的救赎》《我是处女我怕谁》《云中漫步》《单身女人》《县长的发妻》《三角婚姻》……可以说,《指尖上的隐私》所收入的21篇小说,都是从时尚生活的角度,直面现实,直面当代人的情感世界,视角之独特,目光之敏锐,笔触之犀利,读之令人感慨赞叹。

读《指尖上的隐私》,其中的许多人物,都会让你觉得似曾相识。《网上情遇》中深陷网恋的晚秋,《打工妹雪娇》中倔强的雪娇,《折断翅膀的金丝雀》中孤立无助的夏蕾,《女人四十》中不甘心被爱情和年龄抛弃的晓嫂……作者笔下这些活生生的人物,让你感觉亲切和生动,仿佛他们就生活在你我的身边。他们情感是那么真实和朴素,他们的喜怒哀乐是那么纯粹和不加掩饰。读这些人物,你会为他们种种幼稚可爱的行为窃笑或不屑,为他们的纯真的爱情忧心忡忡或惊讶不已,为他们倔强的性格、多舛的命运敬佩感喟,或唏嘘叹息……

总有一些心照不宣的默契在暧昧中静静绽放,这就是第四类情感。“第四类情感”这个命题来自于网络,《指尖上的隐私》中有一篇小说就题为《第四类情感》。从2010年开始,网络上流行的所谓“第四类情感”,大致指男女之间介于友情和爱情之间的一种情感。有人说。第四类情感”就是比友情多一点,比爱情少一点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不是男女之爱,却又并非普通的友情。暧昧很近,爱情很远:距离很近,心灵很远。默契并暧昧着,或许可以成为。第四类情感”的确切表述。据说,网络上曾经做过一个近万人参与的调查,有数据表明,55%以上的人相信有“第四类情感”的存在,62%以上的人动过寻找”第四类情感”的念头。“第四类情感”被专门定义,显示了现代人的情感消费观。

然而,网络是虚拟的,生活却是实在的,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却是真实的。这就是《指尖上的隐私》给我的感受。

“指尖上的隐私”特指网络感情,包括“第四类情感”这种暧昧的感情在内。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特别是情感的隐私,但是,网络的优点在于让我们可以毫不设防,卸去面具和伪装,把隐私展现在指尖上,展示在网络中。

但是,网络在带给我们便捷和轻松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到现实的残酷和沉重。这是现代人的幸运还是不幸呢?

读冰的《指尖上的隐私》,我想起美国作家卡佛和他的短篇小说集《大教堂》。

卡佛说:“写作,或是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都不仅仅是自我表达,它是一种交流。”是的,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一个人都渴望表达,渴望交流。我们活着,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我们的精神同样需要满足。当我们选择了写作来满足精神需要时,当我们不得不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时,文学的宿命才刚刚开始。

文学能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匮乏。文学还能够让我们明白,像一个人一样活着并非易事。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常常用假名说真话,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用真名说假话。当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的时候,我们却只能,而且必须依然在现实中,痛并快乐着,活并爱着。

那么,我们指尖上的隐私,我们的第四类情感,或者说,我们那些飘来飘去的爱,是该种植在网络里,还是现实生活中?

2011-10-5

后记

讲完了这二十几个人的故事,我还有话想说。最先想表达的,是我对网络的特殊感情。我曾自诩是一个“活在网上的人”。

如今的互联网,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处缝隙,无处不在。网络,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须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是最早涉足网络的那批人之一。有人在网上发财,有人在网上出名,有人在网上泄愤,有人在网上恋爱……十多年来我见证了一批网络名人的风风雨雨,也目睹了许多普通人的网络生活。

我的网络生活始于1998年。那一年,我有了儿子,足不出户在家全心地做起了全职太太。

闲来无事,一台电脑,一根电话线《那时候没有宽带,都是ADsL通过电话线上网》,网络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大门。

我是”腾讯QQ“的第一批注册用户,我的第一个QQ昵称叫。蜘蛛”。之所以起了这么个名字,并不是我喜欢那个长相丑陋的小动物,说老实话,到现在我都没搞清它到底有多少腿,只是觉得它是一只货真价实的”网虫”。

小时候瘦弱多病的我,渴望成为一个身怀绝技、行侠仗义的侠女。内心深处我却是个有着严重悲剧情结的女孩,希望自己是日本电视剧《血疑》中身患白血病的幸子,能引起周围人对我的关注。

我的童年是孤单的,从小我习惯用文字宣泄自己的情感,小学三年级我就开始写日记。

年少时的日记中,多是哀怨自怜的自言自语,或是对眼中的不公义愤填膺的宣泄。

每当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一些,成熟了一些,更坚强了一些时,再回头看以往写过的文字,就觉得从前的自己很傻、很幼稚,甚至很可笑。干脆痛快地把那些看起来有些”无病呻吟”的日记统统烧掉。

我一共烧过三次日记,是在我小学毕业、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的时候。大概每一次都有十几本的样子,写下多少字根本无法统计。

上学时,我曾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可我却没有真正当选过一次“三好学生”。我最佩服全班60个学生匿名投票评“三好学生”,竞有同学能得58票。

因为从小我自诩是个爱憎分明、立场坚定的人。不懂得圆滑,不想去市侩,更懒得去讨好别人。因此喜欢我的人,通常是真心喜欢我,当然讨厌我的人,也是看都不想看我一眼。

初中班主任是个政治老师,就属于后者。应该确切地说,是我确实不讨人喜欢。班主任老师坚持不懈地试图磨平我的棱角,却让我变得浑身是刺,锋芒毕露。也几乎抹杀我对学习的兴趣,还好语文老师喜欢我天马行空的文字,经常拿我的作文在班里当作范文朗读。正是因为语文老师的赏识,让我至今对文字有一种近似依赖的炽爱。

同学聚会时,一个要好的同学拿出一个泛黄的小本子,一脸神秘地递到我面前。竟然是当年我在物理课、化学课上,用花里胡哨的字迹抄写的歌本,上面还贴满刘晓庆、陈冲等那个时代的明星照。里面夹杂着当年顺手写下的随笔。哎哟喂……妈呀,我真怀疑,那些云里雾里,能酸掉牙齿的文字,竟会出自我的手。

同学们对我有很深的印象,能说出许多关于我的故事。可我好多事情却已经不记得了。许多记忆好像是完全从我的脑海里删除了。前段时间看过一部韩国电影《脑海里的橡皮擦》里面的女主人公得了一种病,记忆慢慢地减退渐渐地遗忘最后谇自己的爱人,朋友都不记得最终忘记自己是谁。我发现,好多症状在我身上都有,真怕有一天忘记自己是谁。所以趁着自己有记忆的时候,就赶紧写下来吧!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是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代追随者之一。从模仿邓丽君开始,我疯狂地爱上了流行音乐,台湾歌手苏芮是我唯一崇拜的偶像,直到今天。

做歌手的那些年,身边的许多好友成了名。当决定退出那个圈子时,我还很年轻,并不是混不下去了,因为我知道,那个圈子不属于我。

结束那一段的歌手生涯,并没有减弱我对音乐的热爱。

我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卡拉OK”,终于可以站在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唱自己喜欢的歌,不必在平台下有没有掌声,会不会卖座。

那段时光我过得很惬意很幸福,和相爱的人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后来。灯红酒绿的夜总会像春笋般崛起,纷纷效仿着港片中男欢女爱的场景,KTV包房里变得乌烟瘴气起来,我感到厌烦与不屑。我决定过回自己简单的生活。

这些年,不管我在哪,不管有多忙,我都没有间断过书写。

有了互联网以后,我在网上有了自己的日记本。很快我习惯了坐在电脑屏幕前用指尖敲打键盘。我打字的速度够快,手指绝不会跟不上思绪。网上的日记本真好,有时想找人分享心情,就设定“共享”,某天有点拿不上桌面的小隐私,就点击“上锁”。

回想小时候,整天费尽心思地四处藏掖日记本。常因为日记被母亲偷看,无端地挨上一顿臭骂。

说到这,还想再发一次感慨,网络真好。

那时,偶尔去某个文学网站发个感慨,常会引来唏嘘一片。就像是家里的沙发上,坐满了倾听的朋友,感觉很真实。

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关于初恋的故事,顺手贴在一家文学网站上。没想到,一连几周,点击率高居网站的排行榜前列。每天有许多人跟帖,有发感慨的,有喜欢的,也有挑刺的——这就是网络。

也是因为这一篇文章,有不少杂志、报刊,通过网络找到我,向我约稿。那段时间,我乐此不疲地趴在电脑前,以“荟竹”、“朵拉”、“莫非”、“六月”等的笔名,发表了大大小小几十篇文章,宛如一个“自由撰稿人”。看着自己的文字印成铅字,虽然稿酬微薄,却很有成就感。

说老实话,如果没有网络,我的文字也许一辈子只能躺在我的日记本里。以前没有电脑的时候,我也用稿纸写过,甚至连编辑部的地址都抄好写在信封上。可是,最后还是没投进过邮筒。其实我是个很没有自信的人,不是嫌自己的字写得太潦草,就是十白自己的文字表达不够精炼,词汇不够华丽。

后来,有一家网站邀约我做一个情感倾诉专版的版主。于是,许多人通过QQ、MsN、E—MAIL等各种网上可以找到我的方式,向我倾诉自己的情感隐私。那段时间,我的生活过得忙碌而充实,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我从来不是一个喜欢墨守成规的人。六年前,我全身投入到一份新的工作,一份自己很喜欢很忙碌的工作。

老同学隔几年会聚聚,初中同学吴朝,曾是某报社的编辑,知道我平时没事喜欢写写画画,就让我发几篇文章给她看。我把电脑里几经格式化之后仅存的几篇文章,从QQ上发给她,她看完很有感触,鼓励我整理成书。

当年我做版主的那家网站早已易主,据说如今老板是美国人。我尝试着用最早的网名找回那本“心情日记”,密码早已忘记了,好在我是一个对数字比较弱智的人,密码也不会设得很复杂,猜了几次,居然进入到我的那本尘封已久的“心情日记”里去。我欣喜若狂,这就是网络的好处,自己的日记,居然在封存了五年之后,还可以再找回来!

我重新登录那个昵称叫做“蜘蛛”的QQ,上面的好友,永远都是五百个。那时候,每天都有陌生人申请加我,如果来人态度诚恳,我就不得不从那些经常黑着头像的、印象不深的人当中删掉一个,才能加上下一个人来。

我不记得到底跟多少人推心置腹地聊过,我翻看着以前的聊天记录,整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人和事,结集成今天这个小册子。或许可以说,我是想通过这个小说集,还原现代人真实的感情生活。

熟悉我的人,一定会从这本小说中看到我的影子,或多或少也能看到他们自己的影子。我笔下的故事都来自活生生的现实生活。

当然,网络上有真也有假。我喜欢大团圆,有一些故事的结尾,我之所以给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并不是刻意杜撰,而是真心希望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幸福。

写到最后,突然想起电视台一档相亲栏目中色彩大师乐嘉的性格测试,我闲来无事按照那个测试表格,我把30道题认真地填写了,第一次测试竟然得出25个红色,我怀疑自己没那么红,又重新斟酌地填了一次,第二次23个红色。这说明我的性格是鲜明的大红色。

乐嘉对红色性格的人是这样总结的:一生的追求目标是——快乐和自由。

我终于为自己做学生时没能当选过“三好学生”、做歌手时没能成为“歌星”、做老板时没能成为。富婆”找到了借口,因为红色性格的人,只能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会因为自己的喜好而放弃看似风光无限、前途似锦的所谓事业。

乐嘉还说,当今演艺界有许多名人的性格是“红加黄”。黄色性格的人一生的目标是——成就和控制。

想起当年好友,如今已是演艺圈的大腕,曾戏说我的名字中如果再多一个字,说不定就是娱乐圈里的第一个。冰冰”了。如今我才知道,这些都与名字无关,是因为我的性格就不够黄。哈哈!

书评(媒体评论)

虚幻de想念:最喜欢《初夜的遗憾》,真实而细腻。把那一刻的紧张、激动、兴奋、羞涩、克制,活灵活现地描写出来。其实遗憾也是一种美好。

零°C的心:《一个出轨男人的自白》以嘲讽的手法描写一个玩火男人的可悲下场,正可谓是“鸡飞蛋打”、“竹篮打水一场空”。香巴猫:读《好想好想谈恋爱》又像是回到懵懂青春的恋爱季节,真希望这一刻能凝固。让一切沉淀在记忆里,有些记忆的唯一归宿是从心灵到坟墓。

亲亲七公主:随着英特尔渗透进寻常人家的窗棂,荷塘月色、树影婆娑的曲径再不是唯一的恋人蜗居地。很喜欢

《QQ上的爱情》,诙谐幽默很可爱。

\\根烟续寂寞^:作者笔下的男女关系总是千丝万缕,读完后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期待看到更“热烈”的故事。沧海一粟:网络是畸恋的温床,三角婚姻、第四类情感、纯柏拉图式的精神之爱……被作者一一窥见,复杂的心理无法用声像记录,但文字可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指尖上的隐私(揭秘现代人真实的网络情感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夏の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23026
开本 32开
页数 2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