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教育哲学片论(修订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简明的介绍教育哲学思想史的导论性作品。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在教学、科研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文章,内容广泛涉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师教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等,对关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诸多重大课题作了深入的理论思考。本书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炽热的实践情怀。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在教学、科研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文章,内容广泛涉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师教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等,对关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诸多重大课题作了深入的理论思考。本书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炽热的实践情怀。

目录

序言/1

第一编 学习邓小平理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3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3

 邓小平的思想方法/19

 邓小平的价值观思想/22

 《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34

 学习“七一”讲话,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9

 解放思想非易事/66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78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89

 社会主义本质的哲学思考/10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哲学思考/116

 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130

 精神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134

第二编 坚持实践标准,改革发展教育

 坚持实践标准,深化教育改革/145

 重视教育,支持教育/156

 教育是生产力的基础/158

 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70

 高等教育的开放与搞活/177

 高等教育改革的借鉴与创新/182

 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194

 深化学校改革,增强学校活力/208

 共产党员要做改革的模范/221

 树立改革创新精神/225

 站在“科教兴国”的高度发展首都教育/228

 积极落实《行动计划》,率先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230

 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244

 积极发展民办教育/252

第三编 人的素质与当代中国发展

 人的素质/257

 心格,274i

 人的素质与当代中国发展/292

 社会主义建设活动中人的积极性问题/296

 社会主义建设活动中人的素质问题/306

 素质教育与2l世纪的人才培养/318

 素质教育工作中应正确思考的几个关系/337

 减负与考试/339

 继续深入地把素质教育工作做好/342

 直觉思维的培养和教育/344

 科学怀疑在认识中的作用/358

 在社会实践和自身努力中成长/37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374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境界/388

第四编 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南/397

 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402

 大力推进以德治教/409

 做好党员评议工作/414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常抓不懈/427

 思想道德建设要在提高实效上下工夫/431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434

 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445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447

 树立艰苦奋斗精神/456

第五编 努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用科学态度对待人文社会科学/469

 努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476

 加强学风建设,发展社会科学/48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488

 让邓小平的哲学思想走向大众/491

 哲学需要提高也需要普及/494

 关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一些问题/501

 建设先进的文化和价值观/505

 加强价值观念的研究/513

 价值观研究中的几个问题/525

第六编 优先发展基础教育、教师教育

 加快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533

 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542

 抓好新时期教师思想道德建设/551

 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趋向探讨/556

 把学校建设成综合性开放式有特色的世界知名大学/563

 让教育托起中国的21世纪/568

 教师教育要适度超前/579

 全力推进学生营养餐/580

第七编 创一流学科,建一流大学

 建设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的动员令/585

 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593

 加强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建设/595

 坚持“三个面向”的办学方针/602

 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解决问题/605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615

 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稳定工作/623

 依法治教,开创高教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633

 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中心/637

 把学科建设切实摆在校系工作的重要位置/654

 创一流学科,建一流大学/657

 优化招生结构,保证研究生质量/661

 新的千年从信息技术开始/663

 营造创业者的摇篮/666

 努力拓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670

 母校是一棵大树/672

试读章节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的各个观点、基本原理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学习和运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始终注意从总体上、相互联系上和精神实质上去把握。我理解,所谓“从总体上、相互联系上”把握,就是从根本的立场、观点、方法上把握;所谓从“精神实质上”把握,就是从世界观、方法论上把握。说到底,就是要从哲学的高度去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什么是理论的科学体系?简单地说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所构成的理论整体。《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五条写道:“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纲要》的这段话,不仅指出了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而且蕴含了构成一个科学体系的三个要素或把握一个科学体系的三个方面的要求:一个是贯穿于这个理论各个方面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个是着力研究和解决的中心问题或主题;一个是围绕中心问题或主题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在全面把握理论科学体系的三个方面的要求中,首要的、基本的方面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发现和解决中心问题的理论基础,是贯穿于一系列基本观点之中的理论精髓,它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把理论建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事实也说明,要把握一个理论的科学体系,主要有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从纵向的角度就是了解这一理论的“来龙去脉”,了解它是如何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也就是了解它的理论基础。只有了解一个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才可能掌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从横向的角度,就是了解这一理论的精神实质,了解是什么贯穿于这一理论的全部观点之中,也就是了解它的理论精髓。只有了解一个理论体系的理论精髓,才可能掌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P3-4

序言

今年,是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每一个北师大的学子,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一份感激之情。

我是1978年10月在高中毕业整整10年之后考入北师大的。转眼间,已经24年了。在这二十多年里,我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到哲学专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到学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这里的每一步都包含着母校的栽培和关爱。每当想起这些,我都由衷地感谢我们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感谢我们这个博大精深的母校。是时代给了我发展的机遇和活力,是母校给了我成长的园地和舞台。离开了时代,离开了母校,很难想像自己会是个什么样子,至少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因而,每当想到这些,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应该为母校多做点事情,为国家多做点贡献。

母校所给予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巨大的,也是深远的。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我们每个人的里里外外,都始终带着母校的胎记。我自己感觉到,最深刻的是两点。一是哲学思维。这是学习专业的影响。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致使自己真的喜欢哲学,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哲学的角度、用哲学的方法思考和探索所面临的情况和问题。别人也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觉得,你是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当懂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是教育情怀。这是学校特色的影响。北师大有许多优秀的学科专业,但教育学始终是其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每一个北师大的师生,不论你学什么、教什么,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教育学的浸染和熏陶,也致使自己真的热爱教育。在他人眼中,北师大出来的,都是搞教育的,应当懂得教育。

正因为如此,自从担任一些教育管理工作以来,主动地或被动地写了一些不是哲学专业的,不是教育学专业的,也不是教育哲学专业的文章。我用“教育-哲学”表示它们,意在说明,自己试图把北师大给予我的哲学与教育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用哲学的方法思考和探索教育的问题。又由于这些思考和探索,主要是实际工作的需要,而不是理论研究的需要,因而也就谈不上什么系统性和连贯性。称之为“片论”,不是故作谦虚,而是它实际上就是如此。这个“片”,亦即片段的片,片言只字的片。当然,不希望它成为片面性的片。

《片论》所收录的数十篇文章,有一个特定的主题和范围。一是与教育有关的,二是自己撰写的,三是公开发表的。至于另一些专门的学术研究方面的论文,北师大业务水平比我好的学者多得很,在这方面我不具有代表性,所以没有收入。

在整理和订正书稿的时候,头脑中一直有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印象:在母校面前,所有的人,不论年龄、职业,不论经历、成就,你的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永远的学生。我们所做的工作,在某种意识上说,不过是实现母校的嘱托,完成母校留下的课外作业。我的这份书稿,也就是我作为北师大的一名学生,交上的一份尚未完成的答卷,期待着母校的评判,并企盼得到一个合格的成绩。

谨以此书献给母校百年华诞,献给和我一起学习、工作过的老师、领导,同学、同事和朋友。衷心地祝福母校,祝福大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教育哲学片论(修订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贵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3062089
开本 16开
页数 67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600
出版时间 2004-10-01
首版时间 2004-10-01
印刷时间 200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533
丛书名
印张 4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1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