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繁荣下的理性
内容
编辑推荐

真正的经济学家并非经济学工程师,也不是既得经济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是以现实人为根本来寻找人类经济生活的智慧,以便为我们的普通大众提供一点识见。经济学人并非先知先觉的圣者,也不是未卜先知的预言家,更不是民众行为的向导或导师。他所能做的只不过是对现实的经济现象作一点解释、分析、说明,告诉民众已经发生了什么,以及这些事情所发生的来龙去脉与趋势。这就是本书所要表达的。

内容推荐

在现代社会中,面对着五彩斑斓的现实生活、变幻莫测的未来世界、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不少人会无所适从。如果有人能够从某一个视角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社会问题进行一点描述、给出一点解释、作出一点分析,那么就能给人们多提供一种可选择的视角。经济学人并非先知先觉的圣者,也不是未卜先知的预言家,更不是民众行为的向导或导师。他所能做的只不过是对现实的经济现象作一点解释、分析、说明,告诉民众已经发生了什么,以及这些事情所发生的来龙去脉与趋势。本书所体现的意义也仅此而已。

目录

引言:追求经济生活智慧/1

金融重建

透视2005年金融改革与发展/9

CPI上涨仍然面临巨大压力/14

国内金融市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19

如何看待国内资金新流向?/24

通货膨胀对国内经济影响不重要吗?/29

中国金融改革与重建的制度思考/34

日韩金融改革对中国的启示/39

对“铁本事件”的深层思考/44

遏制政策出台后的中国经济/49

遏制投资过热要有新思路/54

房地产金融风险究竟有多大?/59

金融业发展:不应让直接融资抑制间接融资/64

十六届三中全会后的金融改革/70

房地产泡沫:金融业的最大风险/75

重塑中国的金融体系/80

以金融创新化解储蓄风险/85

“风险管理”还是“风险制造”?/90

SARS危机对金融业的影响/94

国家担保下的金融风险/98

从东欧经验看金融改革的民营化/103

金融业改革会有大动作/108

银行重组

利率市场化下的金融生态/117

利率进入上升周期的金融市场/122

加息与房地产泡沫/127

央行加息势在必行/132

利率是宏观调控的最好手段/136

国有银行改革的迷思/141

宏观调控凸显银行体系脆弱性/146

加不加息不仅是利益博弈/150

调整利息弊大干利吗?/155

国有银行改制是合约改写过程/160

人民银行加息或不加息/165

差别准备金率制度将影响深远/169

今年会升息吗?/174

银行三法对未来金融业将有大影响/180

质疑国有银行整体上市/184

2004:金融改革聚焦银行业/189

中国银行业改革如何走?/194

中国银行业如何走向世界?/199

国有银行上市需要“大智慧”/203

通货膨胀真的会降临中国?/209

央行之忧:在计划与市场之间徘徊/214

从房贷新政中寻找多赢/219

中国利率市场化路还有多长?/224

新政府如何化解不良贷款?/229

国内银行不良贷款原因新解释/235

低利率时代的金融改革/240

国有银行治理如何从窘境中走出?/244

地方“金融办”为何一夜而来?/250

开放弥新

QDII已水到渠成/257

资本账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261

香港设人民币离岸中心何以可能?/266

人民币升值论争没有尘埃落定/271

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多还是少?/276

试读章节

这次国际油价的飙升,与早几次国际石油危机是有天壤之别的,这些区别主要在于:一是早几次石油危机的油价飙升,基本上是政治因素作用的结果。而这次油价的变化尽管有一些政治方面的因素(如伊拉克战争、委内瑞拉公决等),但最重要的还是原油需求增加与石油期货市场的人为操纵。只要这些因素有所缓和,石油价格很快就回落。在现有情况下,油价的波动导致经济滞胀的可能性不大。特别是中国,尽管石油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但它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比重(占国际石油需求的7%左右)及在国内能源中所占的比重(不足20%)都不高,因此,它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并没有媒体所描述的那样严重。

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来看,国内CPI快速上涨主要表现在粮价上涨上,但国内粮价水平本来就较低,只不过是恢复性上涨,而粮价上涨对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的投资与消费是大有益处的。国内刚从几年来的通货紧缩中走出来,物价上涨是繁荣的先兆。它不仅能给企业经营带来更多的机会,资产价格也会水涨船高,有利于带动投资、刺激消费,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复苏。

国内燃料油价格的上涨、各地水费电费等价格的上涨,加上宏观调控使得国内信贷收缩,国内经济增长有可能放缓。但从上半年的情况看,国内经济仍然在高速增长,而且这种增长的势头并不会因为宏观调控而有所减弱。因此,国内经济出现滞胀的可能性不大。

P31

序言

追求经济生活智慧

真正的经济学家关注的是有理性、有情感、有欲望的人的经济行为,并从现实的人及其行为的演化中,来观察社会所发生的一切,从中寻找人类经济的智慧。他们以实现人的发展为基础来理解社会经济生活,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并以此来扩展社会经济生活的秩序。

在“经济帝国主义”时代,经济学家成了社会的宠儿和明星。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立体媒体,无论是演讲大厅还是课堂,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不仅影响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而且塑造着人们的现代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可以说,在现代社会里,经济学家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是无比巨大的。正如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说,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的观念,无论是对还是错,都比普通人所想象的有力得多。说实话,这个世界很少有人不受其影响的。有些人在实际活动中自以为不受学术思想的影响,其实他们往往会是一些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那些掌握权力凭空臆断的狂人,也只不过是从多年前一些不大知名的经济学家那里导出其妄想。人们应该深信,与观念的浸淫、灌输的影响相比较,既得利益的势力被大大地夸大了。观念的浸淫、灌输,当然不会立即生效,而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发生影响。但无论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经济学家对实际生活的影响迟早会变得更加危险。

但是,什么是经济学家?经济学家对社会的影响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把那些谈论经济学的人都称为经济学家。其实在这所谓的一堆经济学家中,差别甚远。如果就其思想言论的内涵而论,他们可分成三类:一类是真正的经济学家,二类是经济工程师,三类是既得经济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这三类人都同样在使用经济学的一些名词、术语和模型,外行人看到他们发表的文章都是在讨论经济问题,自然就都称他们为经济学家,但实际三者之间有天壤之别。

既得经济利益集团的代言人,顾名思义大多是受雇于既得经济集团,为一些人或一些集团的经济利益辩护,或者只是为捍卫他们自己的利益而辩护的“经济学家”。在中国这种“单位化”的社会中,这类经济学家特别盛行。因为,在中国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社会的经济利益都分割为单位、集团,或者行业的利益,这些单位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总是会寻找自己的代言人。而这类代言人为了获得自己代言的社会正当性,总是会以社会利益为幌子,以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谋团体或个人之利。例如,国内股市一有波动,特别是股指下跌,总是有“经济学家”出来指点江山,放出各种消息,什么国有股减持今年不能启动、二板市场应该早出台、股指期货市场成行,甚至于要像保护婴儿那样来保护中国股市等。其实,这些言论除了迷惑大众、维护一己私利之外,别无他意。甚至于,他们还会通过自己的言论来掩盖掠夺大众之利的实质。

当然,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体制下,在一千民智大开的社会中,通过市场竞争,这些既得经济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无法垄断社会的话语权,民众也有能力来识别其中话语的玄机,加上言路大开,这类既得经济利益的代言人要想误导民众并非易事。受市场竞争力量的驱使,这类经济学家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与社会利益逆行。但是,在不完善的市场体制中,这类经济学家随时都有可能利用其垄断的话语权,误导民众并对社会利益大下其手。因此,民众对他们的言论,应该多加小心为上。

经济工程师,就是工程师前面冠以”经济”二字罢了。之所以称他们为经济工程师,是因为这类经济学家总是把对经济事务的处理及人们经济行为的分析,当做一项工程来做。这类经济工程师仅把自己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千物,而把一个个有血有肉、有利益有思想、活生生的经济行为看成是规格化的物件。按照这物件来制定其标准、测量其数据、设计其模式等,并试图通过其标准、数据、模式来预测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未来,来制定社会经济发展之政策。工程师的专业是在利用工程学的知识,对一些物料预先设计一个模型(或出自自己的创意或遵照业主的愿望),然后据此建造一座类似的庙堂,或一套精密的机器,或一条高速公路。由于所建造的东西不同,就有了建筑工程师、机械工程师、工木工程师这些不同的称谓。其实尽管称谓不同,他们同样都是利用一些无生命、无意志的物料,制作他们预先设计好的东西。而被冠以“经济”二字的经济工程师,同样是搬弄一些经济学名词,而以王程师的心态、工程师的技巧,来处理活生生的人的行为所形成的经济事务。这样,人们的情感、欲求、主观愿望、思想意识等都简化为几个冷冰冰的概念结构与法则。人们活生生的经济行为也就简化为几个经济学模型。俗话说,水清则无鱼。如果现代人的经济行为仅为一种物件,那么经济工程师也只能是玩弄技巧的能王巧匠,他们是无法真正把握人的行为本身及经济生活的真谛的。

至于真正的经济学家,他所注重的是活生生的人。经济学家所关注所了解的“人”,并非生物学家或动物学家心目中的生物人或动物人。经济学家虽然也知道“经济人”具有一般动物的欲望、冲动及本能的反应;但经济学家注重的是,“经济人”还具有不同于禽兽的意志、情感、理念、逻辑思考及社会文化。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特征。人有无限的欲望,而且自身会不断地繁殖,但是这些欲望的满足却受到内在与外在、社会与文化、个人与集体、时间与空间等方面的限制。于是在个人欲望满足的过程中,人们不得不有所选择。选择,就是人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的经济行为;选择什么,完全在于个人才识及其有关的制度环境与约束条件,在于个人自由度。这就是说:人是多面体的,无法仅凭几个概念结构来理解。

由于人性中有上述特征,所以在人类漫长的演进过程中,人类渐渐学习了争取个人自由的适当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要不妨害别人也能争取自由,否则终会妨害到自己的自由。只有“人”才会在自觉的互动中,形成分工合作而把这些互动曰益扩展到整个社会。这与动物世界出自本能的行为有天壤之别。人类社会的形成与扩大,是由于人的自觉行为之互动。这里的“互动”之“互”所表明的主词的“人”是指的多数,而且多到说不出他们是谁;绝不是少许几个人,更不是像中国古代圣哲孟子所称的“独夫”那样的人。而个人的互动都是在自己独特的环境中,凭借着自己独特的零碎知识而行为、而互动,绝不是靠他人或少数人的设计、规划、指挥或命令而组成的所谓“团队”行为。

那么,这种零散的、没有约束的个人行为,如果不能够整合起来,是否会让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的混乱状态,是否会出现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所言的“人吃人”的战争状态。现实生活并非如此。因为,团队的行为是取决于这个团队主宰者个人的知识,即便他有所谓的智囊团的帮助,也只是有限的少数人。至于分散在社会中无数个人的知识,个别看来是零碎的、琐屑的,乃至微不足道的,当然不能与任何专家的系统知识同曰而语。但是那些散在社会的知识之总和,却不是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集团的知识所能统一获得的。即使是在现在高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计算机与因特网也不可能把这些尽纳其中。这无数分散的个人行为不仅没有造成混乱,反而是分工合作的社会所赖以生存与扩大的基础。因为,它有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来统摄;或者用哈耶克的话来说,人类社会在扩展的秩序中得以演进。

因此,真正的经济学家并非经济学工程师,也不是既得经济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是以现实人为根本来寻找人类经济生活的智慧,以便为我们的普通大众提供一点识见。反之,如果我们的社会把所谓的经济学家都捧到天上,而不了解这种经济学家之间的区别,那么,人类社会的灾祸也就随之而至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繁荣下的理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易宪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02640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2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