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试毒者(一个宫廷尝毒馆的传奇生涯)
内容
编辑推荐

自古以来,执政者的暴力统治使得树敌颇多,故而害怕政敌在自己的饮食里下毒,于是就有了专门的试毒者。天生就是个倒霉鬼的乌戈和他相依为命的女儿被费德里克公爵抓走,让他做新一任的宫廷试毒者。这件差事令乌戈的生命陷入了巨大的危险之中。毒药,解毒剂,烹饪术,乌戈很快熟悉了他的新职业。凭着知识、智慧、想像力与勇气,他一次又一次地与命运搏斗着……

  究竟乌戈能否死里逃生?究竟他的女儿能否摆脱费德里克公爵的贪欲?究竟他们能否摆脱厄运,从此过上自己的幸福生活?本书将为你娓娓道来……

内容推荐

  一个命如草芥的小民,一位尊贵狂妄的公爵。微小的生命瞬间卷入了诡谲多变的宫廷斗争中。毒药,美食,阴谋,爱情。一段似真似幻的历史,一座灰飞烟灭的城镇。科索里城早已淹没在旧日的尘埃里,而在埃尔布林的笔下,了不起的乌戈仍栩栩如生……

试读章节

米兰达每天早上醒来都念托梅森的名字,做祈祷也默念他的名字。她写了很多短诗送给他,还说以后要跟他结婚,然后一起去罗马,托梅森可以给教皇当厨师。她发誓对他的爱至死不渝。

眼看托梅森赢得了她的心,其他男孩就不再跟米兰达套近乎了。她挽着托梅森的胳膊在宫里走来走去,托梅森神气得就像一只骄傲的大公鸡。他对她万般宠爱,经常给她买梳子、发带和别的小玩意儿,还用糖和水果做成小鸟和花朵形状的点心送给她。有时他们会在王宫外面的城墙上坐好几个小时,抱在一起,一言不发,互相抚摸脸颊和头发。她会握住他的手亲吻上面的每一个疤痕,还贴着他的脸为他唱歌。

看他们这样,我有时候忍不住会想,是不是有一根看不见的线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呢,就像阿里阿德涅送给特修斯的那个线团一样?他们分开后就立即急切地寻找对方,直到重新见到彼此。我常常无意听到他们的对话,大多数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有一段充满柔情蜜意的对话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互道晚安时米兰达说:“你一定要朝右边睡,把左边的手臂这样伸出来。我也会朝右边睡,这样就能感觉到你睡在我身后抱着我,才能睡得香。”

我在心里笑了一下,过后就把这事忘了,直到第二天看见他们才又想起来。从托梅森的姿势看得出来他真的朝右边睡了。他们很幸福,就像鸽子一样,一旦找到伴侣,就厮守终身。

瘟疫过后过上快乐生活的除了米兰达和托梅森,还有我。我已经学会了看书写字,可以把做草药试验的结果记录下来,觉得很开心;还找了个女仆结束了光棍生活。科索里的男人都重新找了老婆,女人也找了新任丈夫,真不知道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反正几个月后城里的人又跟瘟疫前一样多了,女人全都怀上了孩子。

我听说一些幸存的王侯,比如费拉拉公爵,把自己献给了教堂或是慈善事业。但费德里克恰恰相反,“上帝让我们受了这么多苦,”他一边抚摸尼禄(它现在已经坐上了比安卡从前的座位)一边说,“我为什么要相信他呢?乌戈也不相信上帝,是吗,乌戈?”

耶稣啊!我只会独自一人责骂上帝,但费德里克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要我诋毁上帝,当时圣卡特林教堂的主教就在旁边,大厅里所有的人都盯着我。我支支吾吾,不敢说话,但心里很高兴,因为费德里克居然询问我的意见。不过幸好费德里克并没有等我回答,而是接着说今后他要更好地享受生活。

他变本加厉,找了新的妓女,新养了很多猎狗。现在宫里有上千条猎狗,到处都是狗屎。他还花很多钱添购丝绸锦缎、戒指和其他珠宝首饰。有时候他打扮得像节日的圣坛一样华丽。尽管他从来不提比安卡的名字,但看得出来她的死对他影响很大。秋天来了,日子越来越短了,每逢乌云密布的大雨天,他就带着尼禄在宫里闷闷不乐地散步。

“我想娶个妻子!”有一天早上他朝我们吼道。他让谢奇给各地宫廷写信求妻。但只收到少得可怜的几封回信,信上说当地所有合适的女人和姑娘都已经有了婚约。费德里克觉得惟一可能娶到妻子的方法就是亲自去一趟米兰,因为他曾经效力于那里的公爵。王宫上下欣喜若狂。离开科索里,去米兰!他们纷纷恳求谢奇让他们加入随行的队伍。我不用问就知道费德里克一定会带上我的,没有我他哪里都去不了。

P105-106

序言

五年前我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北部的村子巴格拜访一位朋友时,认识了他的邻居盖恩卡罗·图拉。此人个子矮小,但很结实,微胖,一头乱糟糟的灰发,镶着满口金牙。他自称出生于保加利亚的一个世代走钢丝的吉普赛家庭,还夸口说他们曾云游全世界,在“苏利文电视秀”表演过两次。他说有一次,为了替在第69街军械库举办的某活动做宣传,他蒙上眼睛踩着高达50层楼的钢丝横穿华尔街,但因牙疼分心,走了几步就摔下去了,结果右腿三处摔伤。

盖恩卡罗后来很快当了色情电影制片人,在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美国著名艺术家。——译注)那个圈子里认识了一位女演员,结了婚并有了一个孩子。20世纪70年代后期,他回到巴黎,或者说是被撵回了巴黎,成了“欧洲杂谈”节目的固定成员。这期间他再婚了,受第二任妻子(他们后来也离婚了)的影响,他爱上了收藏。

盖恩卡罗现在患有肺气肿,照顾他的是个奥地利的金发美女,名叫贝瑞塔(我真不明白这些人怎么总能找到金发美人来照顾他们)。我一面跟他喝着格拉巴酒,一面听他讲一些不可思议的故事:在古巴,他曾与加拿大前总理皮埃尔·特鲁多一同赴宴;在法国南部,他曾与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英国著名摇滚乐队滚石乐队的主唱。——译注)一起晒日光浴;在曼谷青楼,他还跟沙特王室成员一起找过乐子。

我的朋友告诉盖恩卡罗,说我也爱好收藏。他听后说他有件有意思的东西没准能引起我的兴趣。我提出想看一看。可他又支支吾吾,说这是他剩下的惟一值钱的东西了,要先跟律师谈一谈才能让我看。我想他又在编故事了,所以也没再理会,何况我对他的夸夸其谈已经颇为厌烦,根本不打算再见他。

我回美国的前一天早上,贝瑞塔来敲门把我们叫醒了,说盖恩卡罗头天夜里死了。我们立即过去看个究竟。屋子已经被翻了个底朝天,原来盖恩卡罗曾经答应给贝瑞塔一些钱,可她找遍了整个屋子也没找到钱。她想把盖恩卡罗上次提到的“有意思的东西”给我——那是一本破旧的古代书稿。凭着对盖恩卡罗的了解,贝瑞塔觉得这手稿可能是赝品,但我还是把它带走了。

我将手稿送给纽约的专家和洛杉矶的盖蒂博物馆鉴定,没想到他们竟然告诉我这手稿是真的,还出价向我购买。我拒绝了,因为我决定自己来翻译这部手稿——我学过意大利语,也在意大利住过一段时间,这任务随后断断续续花了四年的时间。

手稿中所记录的大多数故事都发生在科索里,这个小镇坐落在今天的托斯卡纳、翁布里亚和马尔凯大区三省交界的地方。我专程去了那里几次,希望能找到一些小镇的遗迹。但是有关记录表明小镇早在17世纪的一连串地震中被摧毁了,遗址显然也已经被附近的居民彻底清理过了。

我一年前才完成了全部手稿的翻译。尽管原稿有整页遗漏和不可修复之破损,但是我尽量贴近原作的意图,只是为了方便现代读者,将某些句法和表达方式进行了更改。我相信这部译作可称得上是成功之作。据我所知,这部手稿是对当时那个时代、那个地方和对作者乌戈·笛方提本人的惟一记录。

                     彼得·埃尔布林

书评(媒体评论)

  以16世纪的意大利为背景的一个睿智的童话。讲述了一个农民成为试毒者之后,运用自己的智慧最终死里逃生,而他的运气和命运中令人难以置信的转折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克科斯评论》  本书对人物的刻画十分出色,尤其是那个倒霉但是充满魅力的乌戈?笛方提。他在一个接一个的宫廷阴谋中蹒跚前行,千万百计地设法死里逃生。这是对文艺复兴时期风尚喜剧的一次令人惬意的讲述。

                   ——《出版人周刊》  《试毒者》是一部技巧巧妙的情节剧:有时候它像一篇荒诞不经的英雄事迹, 讲述英雄的功勋和似乎永无止境的挑战;有时候它像一篇与恶人作战的童话,屡次死里逃生,最终有个完美结局。乌戈有着如同罗伯托?贝尼尼在《美丽人生》中所显露的那种一触即发的激情。而埃尔布林的译作则是在安伯托?埃柯与‘万世魔星’的风格之间摇摆不定。这本书极富娱乐性,诡谲多变而又甜蜜甘美,充满了毫不低俗的幽默。我很愿意看到它童话般的成功。

                    ——《图书》杂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试毒者(一个宫廷尝毒馆的传奇生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乌戈·笛方提
译者 刘毅//陈炼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675988
开本 16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8
出版时间 2006-02-01
首版时间 2006-02-01
印刷时间 2006-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46.43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35
16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The Permanent Press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