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对外工作回忆与思考
内容
编辑推荐

朱良编著的《对外工作回忆与思考》内容介绍:关于国内工作,1981年中央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但是对外工作没有总结过,对外工作又是敏感和保密的领域,留下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了积累历史资料,便于查找和保存珍贵史料,中联部办公厅对老同志进行访谈,并陆续印发老同志撰写的党的对外工作重要历史阶段的回忆文章,内部印发了《中共对外关系史料》和《中联部老部领导谈党的对外工作》专集。2002年起,团中央国际联络部约我写了一些青年国际活动的史料文章,随后我陆续写了一些可公开发表的回忆思考党的对外工作的文章。这些文章没有描述外事活动的细节,着重反映当时国际形势的背景和对外工作政策,并试图分析党的对外工作指导思想的调整。根据一些老朋友的建议,挑选了其中一部分文章,汇集成这个小册子,对了解、研究党的对外工作的历史,多少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内容推荐

朱良编著的《对外工作回忆与思考》内容介绍:新中国建立前,我在上海参加中共领导的进步学生运动,在美国教会办的圣约翰大学“学习”了五年,因此懂一点英文。1951年调到团巾央国际联络部,主要是参加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的多边外事活动和国际反对“修正主义”斗争。文化大革命中获得“解放”后,在当时团中央停止外事活动的情况下,1972年调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继续从事国际青年工作。粉碎“四人帮”后,参加了中联部揭批“四人帮”和拨乱反正的简报工作以及参与起草为老部长王稼祥所谓“三和一少”错误平反的请示报告,参加了1980年中央召开的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四千人大讨论,因此查阅过不少外事工作的历史资料。1981年担任中联部副部长特别是1985年底担任部长后,中联部主要是研究党的对外丁作战略指导思想的调整,应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危机和西方对华制裁两场国际风暴。1993年至1998年担任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开展对外国议会的工作。一起来翻阅《对外工作回忆与思考》吧!

目录

试析指导党的对外工作(1951—1993)战略思想的变化

从1957年莫斯科青年联欢节看团中央外事活动对外交、文化、体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1961年青年代表团在厄瓜多尔“坐洋牢”的经历

无私无畏、追求真理的王稼祥——1962年被扣上“三和一少”修正主义罪名的真相

周恩来与1973年廖承志访日团

铁托与华国锋的互访——对改革开放带来启迪的外事活动

中同青年代表团第一次访问美阂

1984年!千日本青年来华友好联欢——一次成功的有宝贵经验的国际活动

胡耀邦外交活动的创新——随总书记1986年访问英、德、法、意四国

试谈耀邦为我同对外政策在新时期的调整

国际共运危机和西方对华制裁

中日关系六十年(1945—2006)的一些大事

回忆同吴学谦在一起的时光

从三个联合公报看美台军售

试读章节

1953年起我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同年朝鲜停战。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的日内瓦会议达成越南南北分治等协议。会议休会间隙,周恩来总理访问了印度和缅甸,中缅、巾印发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联合声明。我有幸以《中国青年报》记者的名义去日内瓦丁作,增长了见识。

1953年9月,中联部提出建议,指出:中国式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日本行不通。1954年中共、苏共两党建议缅甸共产党(以下简称缅共)、马来西亚共产党(以下简称马共)在条件成熟时,以合法斗争代替武装斗争;1955年12月马共同马来亚当局和平谈判,由于双方力量悬殊,没有达成协议。王稼祥部长在1955年3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发言指出:“应当正确地应用马列主义、毛主席关于中国革命理论以及巾国革命经验。中国革命的理论与经验对于亚洲各国的兄弟党都是有重要的意义的,但是假如我们把经验教条主义地搬到外国,那是非常危险的。”1956年中共召开八大,56国共产党代表团应邀前来。我曾被部里借调来接待摩洛哥、比利时代表团。

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会上做了揭露斯大林“罪行”的秘密报告。赫在大会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中央特别重视的是赫提出要改变“把暴力和内战看成社会主义革命的唯一途径”、有可能通过“取得议会中稳定的多数”获得政权。我党后来一再指责这是修正主义的“和平过渡”论。二十大揭露斯大林的“罪行”,在全世界引起了反苏、反共的高潮,我党发表了两篇文章,1956年10月,我党又帮助苏共处理了波兰和匈牙利事件。1957年11月,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提出:国际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社会主义力量对于帝国主义的力量占了压倒的优势。

1958年中、苏两党在“共同舰队”和金门打炮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1959年中印边境冲突时苏联“不偏不倚”地表示“遗憾”,苏联停止提供原子弹样品,赫鲁晓夫访美后访华,双方大吵了一场,中苏分歧加剧。毛泽东主席决定全面批判赫鲁晓夫修正主义。1960年4月,我党发表了《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文章,以南斯拉夫铁托为靶子,全面批判苏共,强调列宁主义没有过时,我们的时代仍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反对帝国主义,是马列主义同现代修正主义者的根本分歧;批判了所谓“和平过渡”、“和平共处”和世界大战可以避免等“修正主义”思想。

中苏两党的公开大论战开始了。论战的方式主要是:两党或多党会议(最重要的是1960年11月莫斯科81党会议),双方发表文章、信件、照会,在会议起草小组上的争论。1960年7月,苏联决定撤退1390名在华专家。大论战最重要的反修文章是:1963年9月至1964年7月,中共发表的几篇《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系统、全面、点名痛斥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这就是著名的《九评》。第九评总结了苏联“和平演变”、“复辟资本主义”的经验教训,把毛泽东主席“防修、反修”的论述归纳为15条理论、政策,这成为后来文化大革命时期“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雏形。P2-3

序言

新中国建立前,我在上海参加中共领导的进步学生运动,在美国教会办的圣约翰大学“学习”了五年,因此懂一点英文。1951年调到团巾央国际联络部,主要是参加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的多边外事活动和国际反对“修正主义”斗争。文化大革命中获得“解放”后,在当时团中央停止外事活动的情况下,1972年调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继续从事国际青年工作。粉碎“四人帮”后,参加了中联部揭批“四人帮”和拨乱反正的简报工作以及参与起草为老部长王稼祥所谓“三和一少”错误平反的请示报告,参加了1980年中央召开的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四千人大讨论,因此查阅过不少外事工作的历史资料。1981年担任中联部副部长特别是1985年底担任部长后,中联部主要是研究党的对外丁作战略指导思想的调整,应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危机和西方对华制裁两场国际风暴。1993年至1998年担任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开展对外国议会的工作。

关于国内工作,1981年中央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但是对外工作没有总结过,对外工作又是敏感和保密的领域,留下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了积累历史资料,便于查找和保存珍贵史料,中联部办公厅对老同志进行访谈,并陆续印发老同志撰写的党的对外工作重要历史阶段的回忆文章,内部印发了《中共对外关系史料》和《中联部老部领导谈党的对外工作》专集。2002年起,团中央国际联络部约我写了一些青年国际活动的史料文章,随后我陆续写了一些可公开发表的回忆思考党的对外工作的文章。这些文章没有描述外事活动的细节,着重反映当时国际形势的背景和对外工作政策,并试图分析党的对外工作指导思想的调整。根据一些老朋友的建议,挑选了其中一部分文章,汇集成这个小册子,对了解、研究党的对外工作的历史,多少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感谢中联部为出版这本书给予的大力支持、当代世界出版社和肖燕同志给予的诸多帮助。

朱良

2011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对外工作回忆与思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007808
开本 16开
页数 1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27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