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世界少年文学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根据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编选,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权威读本,全球华语地区发行量最大的名著少年版。本书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书中的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对一位上流社会的贵族女性,来说,背夫弃子是多么令人不齿的事情,然而安娜·卡列尼娜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她织成的“网”能捕获她所追求的爱情吗?让列夫·托尔斯泰来告诉你答案吧。

内容推荐

一八七三年至一八七七年,托尔斯泰经过十二次修改,完成了巨著《安娜·卡列尼娜》,他的小说艺术已达到高峰。《安娜·卡列尼娜》最早于一八七五年在《俄罗斯导报》上陆续发表,一八七八年出版了单行本。本书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出版,中文译本就有好几种,如三联书店一九五。年版周笕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六年版周扬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草婴译本等。

优美的文字、巨细靡遗的叙述手法、磅礴的气势与人性思维的反省,“真诚”的创作魅力与“爱”的理念,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了异常充分的体现。这部巨著突破了文学的局限,跨越时空引领我们思考生活的意义,掌握了真善美的生命本质。

书中的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

目录

爱的忧伤

爱的烦恼

心灵的困惑

貌合神离的婚姻

试读章节

奥勃朗斯基是一个三十四岁的漂亮多情的男子。他的妻子比他小一岁,而且做了五个活着、两个死了的孩子的母亲。他不再爱她,只是后悔没能很好地瞒过她。要是他早料到,这个消息对她的影响会这么大,他会收敛一点。他一直以为妻子早已怀疑他的不忠,只是装作没看见罢了。他甚至以为她只是一个疲惫、衰老、不再美丽的老女人,应当对他宽大一些。谁知结果却完全相反。

“怎么办呢?”奥勃朗斯基想不出任何办法来。他开始怀念从前的日子。从前他们过得多快活啊!她因为孩子们而感到满足和幸福,他也从来不干涉她做任何事情,随着她的意思去照管小孩和家事。糟糕的是自己和家里的家庭女教师胡来,这未免有点庸俗、下流。但她是一个多么漂亮的家庭女教师啊!奥勃朗斯基的嘴角不由露出一丝幸福的微笑。

他站起身,穿上一件衬着蓝色绸里的灰色晨衣,把腰带打了一个结,然后走到窗前,拉开百叶窗,用力按铃。

他的亲信仆人马特维立刻应声出现,把他的衣服、长靴和电报拿来了。理发匠夹着理发用具跟在马特维后面走进来。

“衙门里有公文送来吗?”奥勃朗斯基接过电报,在镜子面前坐下。

“在桌上。”马特维瞥了他的主人一眼说,停了一会儿,他补充道,“马车老板那儿有人来过。”

奥勃朗斯基没有回答,只在镜子里瞥了马特维一眼。从他们在镜子里交换的眼色中,可以看出他们彼此很了解。

P3-4(上册)

序言

对爱情的执著追求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创作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历史大变革时期,古老的封建地主阶级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冲击。“一切都颠倒过来,一切都刚刚开始建立”,展示了那个时期在政治、经济、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矛盾。

小说通过安娜、卡列宁、伏伦斯基这条线索,展示了封建家庭关系的瓦解和封建道德的沦丧;通过列文、吉娣这条线索,描绘出资本主义势力侵人农村后,地主经济面临危机的情景,揭示出作者执著地探求出路的痛苦心情。而陶丽、奥勃朗斯基这一次要线索巧妙地联结两条主线,使三条线索相互对应、参照,从而勾勒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

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

安娜第一次出现时的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她姿态端丽、温雅,一双浓密的睫毛掩映下的眼睛中“有一股被压抑的蓬勃生气时而在她闪光的眼睛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

这幅出色的肖像展现了安娜的精神美,也提示我们去探究她的生活之谜。安娜父母早逝,在姑母包办下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大官僚卡列宁。卡列宁虚伪冷酷、醉心仕途,是个十足的做官机器。安娜正好跟他相反,她热情善良、生气蓬勃,但同卡列宁结婚后,她的活力被压抑了。但安娜仍然对生活充满热情,对爱情依旧怀着模糊的憧憬。

尽管婚后她在宗教思想支配下,曾安于天命,把全部感情寄托在儿子身上。但一旦遇到像伏伦斯基这样风度翩翩的青年,唤醒了她沉睡的爱情,她便渴望自由而大胆的爱。最后,她终于放弃贵族妇女在社交界的一切权利和地位,冲出家庭与伏伦斯基走在一起,公然与整个上流社会对抗。从此,她除了伏伦斯基的爱,一无所有。因此,她热烈而执著地献身于这种爱。在国外,在伏伦斯基的庄园里,安娜曾体验过短暂的“不可原谅的幸福”。她丢弃母亲的天职,但内心无法平息因失去爱子而产生的悲伤。她想昂起骄傲的头,宣称她是幸福的女人,但却摆脱不掉“有罪的妻子”的意识。她的灵魂一直受到折磨,而孤注一掷的、囿于自我的对伏伦斯基的爱,又不可能得到相应的感情回应。安娜绝望了,她在临终前满含怨愤地喊出:“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骗、全是罪恶。”然后,毫不犹豫地走向了铁轨!

安娜是真诚、严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女性。托尔斯泰通过安娜的爱情和家庭悲剧寄寓了他对当时动荡的俄国社会中人的命运和伦理道德准则的思考。作家歌颂人的生命力,赞扬人性的合理要求,同时,他又坚决否定一切政治、社会活动(包括妇女解放运动)对改善人们命运的作用,强调母亲——妇女天职的重要性。作家世界观的矛盾,构成了安娜形象的复杂性。

列文则是托尔斯泰式主人公中自传性特别强的一个人物,他在托尔斯泰的创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他身上艺术地再现了作家世界观激变前夕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感受。从结构安排来看,列文的幸福家庭与安娜的不幸家庭互为对照,但从思想探索来看,列文婚后却产生了精神危机,他为贵族阶级自甘败落而忧心忡忡。他研究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探讨人生的目的,但却毫无出路。

托尔斯泰确实是一位文学方面的建筑大师,他所建造的艺术大厦是那么宏伟壮丽,它的结构是那么新颖别致,不能不使人叹服于他那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世界少年文学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060485
开本 32开
页数 4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2
13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