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歌棒/阅读中国五彩霓裳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那晚没有任何预兆,就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所有的人都傻了。

一簇簇山茶花正在怒放,灯火辉映的舞台上,娇艳的花瓣次第绽开,然后化作花雨满天飘洒,可沙鲁却不知去向。女主持芳罗在台上千呼万唤:有请来自三峡龙船河的农民歌手沙鲁,可就是不见这人出来,芳罗不知该如何往下进行,一脸尴尬的假笑。

后台都找遍了,舞台监督小丁拿着对讲机像着了火的老鼠一通乱窜,逮谁就问:“见到沙鲁了吗?就是那个包头帕的?”刚才还见他坐在墙角念念有词,显然在做上台的准备,怎么一会儿工夫就蒸发了?小丁叫喊:“卫生间卫生间,快去快去,他拉肚子,肯定在里边。”可是跑回来的人却说没有,化妆间也没有,换服装的地方也没有。

这人真的不见了。

后来才听门卫说,十分钟以前,那个穿花边衣服的男人,一边扯着头上的帕子一边大步往外走,他还以为是演出完了的某一位。小丁心急火燎地给金星旅馆打电话,请来的还不是腕儿的演员大都住那里,响了三遍没人接,小丁这里等不及了,“操他妈!”他气狠狠地摔了手机,“莫名其妙!”

要命的是,这天晚上是电视台直播,幸亏芳罗是见过场面的人,在小丁满世界疯找的当儿,她愣了5秒钟之后说:“看来我们的观众需要更大的耐心期待沙鲁的原生态民歌,让沙鲁再做一些时间的准备,我们有请下一位。”就这么敷衍过去了。晚会结束时也没再提这个话题,事情不了了之。

当晚找到金星旅馆,服务员说沙鲁已拎着他的包离开了,电视台给他做的那套彩色花边的服装叠得有棱有角地放在枕头边,还压了一张纸条,歪歪扭扭地写着:“我的歌棒丢了,我得回去了。”大家都看不明白,“什么该死的歌棒?”小丁说。沙鲁没手机,据说老婆也没了,找他还真不好找。小丁随后给龙船河打电话,那边的村委会主任说:啊?他不是跟你们上北京了吗?吓得小丁再不敢往下多说,怕那边跟他要人。

龙船河在长江三峡那边,年初,电视台的民歌栏目到那一带去采访“非遗”——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人介绍说我们这儿有个叫沙鲁的,每天早晚对着峡谷吼山歌,一村人的耳朵都快被他给震聋了。小丁找到那儿,趴在村头听了一回,真是喜出望外,当即就请沙鲁来北京参加“爱我民歌”晚会。芳罗是这台晚会的主持人,第一次在演播室走台,就被沙鲁的歌声打动了。电视台的人什么没见过,但也都挺震撼,说好家伙,哪怕就是陕北的那位唱红了全国,也不及这位。

要说,沙鲁的高音并不显挺拔,却是自然得很,青枝绿叶的,无论高低舒缓都是一马平川,实际上高的高入了云霄,低则低入了河谷,只因这人的声带空间辽阔,像是能包容万物,自由自在。更打动人的是,沙鲁的歌声里含了山川河流的清新,原汁原味的让人回味不已;又像滔滔江水安放的闸口恰到好处,该放则放,该收则收,合着一股蜂蜜的甘甜钻进人的心里。

什么叫原生态,这才叫原生态呢。听过的人都津津有味地说。

下了舞台,芳罗就想找沙鲁说话,因为走台时,她问他:“你的歌是怎么学会的?你从什么时候唱歌?”这些很一般的问话,可沙鲁表情憨憨的,一句完整话都答不上来。这人不唱歌时嘴唇抿得紧紧的,仿佛嘴里含了一坨金子,一不小心就会掉出来。也看不出他的年纪,浑身土气,乍一看额头上皱纹刀刻一般,说小五十也差不多,可只要张口唱歌,眉眼就舒展开了,容光焕发的,也就三十来岁的样子。芳罗问:“沙鲁,我应该怎么称呼你呢?是叫大哥还是叫兄弟?”

沙鲁搓着手说:“叫啥子都行。”

芳罗说:“在台上我问你的话,你得好好回答呀。”沙鲁皱着眉头想想说:“哦,我真是说不清白,你还是别问吧。唱歌就是。”

他说的“清白”是清楚的意思。别人在台上巴不得主持人多问几句话,好给观众留下更多印象,芳罗见惯了贫嘴的人,沙鲁是个例外。

彩排时就出了个岔子。沙鲁是清唱,他扎着帕子走上台,一声高腔出来,顿时响遏行云,但唱得正好处却突然停住了,只见他面色困惑,眼睛朝两旁一个劲地搜寻着。小丁在台下急得直喊怎么了怎么了?沙鲁说:“咋个还有别的调子嘛?”

原来幕侧的乐队随着他的歌声跟了一点伴奏,还加了几捶架子鼓,沙鲁的歌声就被搅乱了。芳罗忙上去安抚,说是乐队给他增加气氛的,沙鲁一听连连摇头,说:“这我就搞不好嗒。”小丁和芳罗就示意乐队不要再跟,可沙鲁站在那儿,好半天找不回来神。聚光灯白哗哗地照在他脸上,他两眼眯缝着抬起手来想遮挡住光,看彩排的人不少,黑压压地哈哈直乐,沙鲁的神色更慌乱了,身子情不自禁地往后退,差一点就要摔倒在台上。

芳罗赶上去扶住他,小声问:“沙鲁你没事吧?”

沙鲁说:“我想不起来词了。”

芳罗说:“你别紧张,你唱的第一句不是太阳出来照白岩吗?”沙鲁恍然大悟的噢了一声,这才唱下去:“太阳出来照白岩,情妹出来晒花鞋,情妹花鞋我不爱,只爱情妹好人才,赛过当年祝英台。”

后来,沙鲁见了芳罗就有了笑意。他不太跟人说话,吃饭扒拉两口就放下了,芳罗问他是不是饭菜不好吃。沙鲁摇头,说没得辣椒。芳罗就去电视台一旁的小超市给他买了瓶老干妈,沙鲁拌在饭里,红鲜鲜的,一个盒饭吃得一千二净。芳罗很高兴。

沙鲁会唱几百首歌,但站在京城的舞台上却连连忘词,他嘴里咕哝着,一个劲地搓手,好像要把那些词一个个搓出来。要是没有别的声音干扰,他困难地想上一阵后,会慢慢想起来,并渐入佳境,芳罗见他肩膀那里松弛下来,手也不搓了,自己一首接一首地唱,也不等人报歌名。“高山顶上一丘田”,“白布帕子四只角”,“蝴蝶带信给蜜蜂”,“有心恋郎不怕穷”……,要是芳罗不走到他身边大声提示,他会一直唱下去。

下台之前,他的神情总有些恍惚,也不记得给观众鞠个躬,不知道该往哪一侧走,得芳罗领着。芳罗会落落大方地拉住他的手,牵着他从灯光明亮的台前走到昏暗的台后,沙鲁的手汗汗的。她心里对这男人有一份怜惜,听小丁说,沙鲁是一个丧妻的鳏夫,三峡修大坝搬迁移民,沙鲁一家三口被迁到了江汉平原沙阳一家农场,沙鲁的妻子去了那边不习惯,洗澡时中了煤气,发现时人已浑身青紫,没救回来。沙鲁伤了心,带着一个上十岁的娃儿前两年回到了龙船河,正是在那里天天唱歌,让村里的人传了开去。

P1-4

书评(媒体评论)

五位优秀女作家以虔诚与敏感编织起多彩的文字霓裳,字里行间时时闪耀着的智性与灵气深深吸引着每个阅读者。

——梁鸿鹰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迅猛发展,令人联想起当年拉美文学的崛起,从叶梅等少数民族女作家的作品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喷涌奔腾的力量。

——胡平

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研究员

有轻声沉吟,有柔情细语,也有哀哭恸歌,更有洪钟大吕,甚至还有庙堂正音……在绵绵不绝的生命笙箫之中弦歌相继。这是女性的声音,是少数民族的表述,是商业喧嚣之外的别样话语,但它们又超越了性别与身份的界限和疆域,在少数者的表达中传递出了人类普遍和共通的吁求。

——刘大先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

目录

歌棒

玫瑰庄园的七个夜晚

青云衣

乡姑李玉霞的婚事

序言

胡平

想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品质,是多读长篇小说好,还是多读中短篇小说,或散文、诗歌好?我主张多读后者。

中国的长篇小说创作正处于井喷时期,目前实体书已达年产4000部以上,网络长篇更以数十万部计,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它产生于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长篇小说的作者从事什么职业的都有,遍布社会各个层面,他们作品内容的总和,是可以反映现实中国的基本面貌的。不过,就传统作家而言,他们更擅长的是中短篇创作,对长篇小说样式的探索还只是近些年的事,不能说在经验上完全到位。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变迁沧海桑田,令人眼花缭乱,虽题材丰富,足以产生若干史诗巨著,但在把握上又格外困难,需要作者有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这也关系到长篇小说的结构——所以,史诗性的长篇小说除《白鹿原》等外,成功的还不是很多。至于多数网络长篇,鱼龙混杂,不大讲究艺术底蕴,文学价值是有限的。

中国作家写中短篇小说和诗歌散文却是极为训练有素的,这种训练主要经由纯文学期刊的筛选过程进行。中国保持有一定数量的纯文学期刊,即使改革开放后,在国家的保护下,它们也没有被商业大潮冲垮,始终坚持了自己的品位。作者向这些期刊投稿,最初很难被采纳的——有经验的编辑,可以一眼看出他在语言、叙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他必须经过长时间体味、修炼和多次投稿,直至达到期刊的标准,才可能获得发表。这一进程,着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成熟的作家。当然,作家们的探索也在不断推动期刊的发展。

知悉了这些,就可以知道,代表中国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是中短篇小说和诗歌、散文。这成为推出这套“阅读中国·五彩霓裳系列丛书”的理由之一。

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中国作协的鲁迅文学院前几年举办的一期少数民族作家班上,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作家代表参加,盛况空前,可见少数民族文学事业近年来也有长足的发展。

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中格外值得珍视的部分,它们有些具有罕见的文学品质,闪耀着梦想中的色彩。彝族尚黑,藏族尚白,蒙古族尚黄;僳僳族土葬,裕固族火葬,藏族天葬……许多新的一代少数民族作者既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也受到现代文明的教育。他们清醒冷静地看待现实,又能够细微辨别包围着自己的充满暗语的环境。在他们的作品中,神秘的气氛与科学的精神融合为一,产生了奇异的效果。这些都使我们联想到拉美文学奇迹般的崛起。魔幻现实主义将梦境、现实、科学、想象、神话、幻觉等熔为一炉,造成似真似幻、既荒诞又神秘的情境。这一现象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崛起颇有相近之处。有评论家再三预言:“少数民族作家与汉族作家相比,我对少数民族作家拥有更多的信心,抱有更多的希望。将来产生巨著的、在全世界发生影响的很可能是少数民族作家”——这番话也许并不虚妄。

在中短篇创作中,中国的女作家和男作家是平分秋色的,目前甚至有超越男作家的趋势,这是因为,中短篇似乎更主情,而女作家在情感的表达上更为细腻。在这套丛书里,精选了五位著名少数民族女作家的作品,它们皆有特色,风格各异。叶梅的小说,长于淡定又千回百转的女性叙事,探索曲折和幽秘的人物心理;金仁顺的小说,给人柔风拂面的温馨,可以读出高丽民族独具的历史韵味。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散文,朴素而颇有质地,单纯又意味隽永;娜夜的诗歌,想象奇特,笔意冷峻,却蕴含着火一般的热情;赵玫的一组文章,多为创作谈,抒发了对艺术、对人生的精致见解,本身还是优美的散文作品,混合着知性与感性交织的芬芳。这些作品都属于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菁华之作,代表了汉语写作的真实水平。

内容推荐

在《阅读中国五彩霓裳丛书》里,精选了五位著名少数民族女作家的作品,它们皆有特色,风格各异。这些作品都属于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菁华之作,代表了汉语写作的真实水平。叶梅的《歌棒》属于《阅读中国五彩霓裳丛书》之一。叶梅的《歌棒》,长于淡定又千回百转的女性叙事,探索曲折和幽秘的人物心理。

编辑推荐

“阅读中国·五彩霓裳”系列,该系列丛书是一套中国当代非常优秀的5位少数民族女作家的自选集,她们分别是土家族作家叶梅的《歌棒》,满族作家赵玫的《叙述者说》和娜夜的《睡前书》,哈萨克族作家叶尔克西的《远离严寒》,朝鲜族作家金仁顺的《僧舞》。5位女作家用自己细腻而优美、清新而凝重的笔触反映了我们这个剧烈变革中的伟大时代多民族人民绚烂多彩的文化与时代变迁中的心灵成长和情感纠葛。本册为叶梅的《歌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歌棒/阅读中国五彩霓裳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137481
开本 32开
页数 1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6
CIP核字 2013157319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5.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4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