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俗文化透视/先锋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先锋译丛”第四辑终于要和读者见面了。这辑包括两本,一是《视觉潜意识》,一是《俗文化透视》。本辑两本书的文章均选自学术刊物和学术著作,可谓大雅大俗。研究的对象是常见的社会文化现象,甚至是大俗的现象,但文章研究的力度和深度,却体现了当前文化研究的理论阐述。这些文章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视角,既有当代意义上的社会文化透视,又有与传统相关的环境和审美语境。本书是其中之一《俗文化透视》,论及了运动、音乐、前卫艺术、麦当娜乃至性交易等问题,都是当前我国文化研究中最新的东西。

内容推荐

通俗文化是今天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众所周知,在当今社会里,由于媒体的快速发展,通俗文化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通俗文化的研究受到一种张力的驱使,一方面是恢复或强化通俗文化的愿望,把通俗文化作为人民大众的表达,或者让边缘群体的文化发出应有的声音;另一方面把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由意识形态强加的东西,作为一种压迫性的意识形态的构成。一方面,研究通俗文化的关键是是联系普通人民生活中重要的东西,与精英主义者所称的文化相对立;男一方面,有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力图说明人民大众如何受到文化力量的影响和控制。通俗文化研究就是要探讨人们在多大程度上受文化形式的支配,在多大程度上或以什么方式可以利用文化形式,在多大程度上人们能够成为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主体,又在多大程度上人们的生活选择受到无法控制的文化力量的限制。《俗文化研究》选译的文章就是以这种考虑为根据的,包括乡村音乐、篮球比赛、麦当娜现象,以及对性交易的文化分析。

目录

前 言

王逢振1

对麦当娜谈什么?何时谈麦当娜?

帕米拉·罗伯森1

卖淫、女权理论及其之间的矛盾

——社会学暗访手记

林恩·莎伦·乔赛44

吉他女郎

——缘饰、装饰片和莱茵石,丝绸、花边和皮毛

玛丽·A.巴夫瓦克87

主队

麦克尔·奥瑞阿德147

晚期资本主义、黑人(再)生产和职业篮球

吉坦加利·马哈雷耶191

试读章节

一些女权主义者认为,就麦当娜多变的形象挑战有关“妇女”的统一概念而言,麦当娜的后现代主义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女权主义。卡米拉·帕格利亚认为,只有她认识到了麦当娜的想像变化将成为“女权主义的未来”。但是,与其相反,许多女权主义者放弃了认为后现代主义风格不关心政治和内容空虚的看法,并且认为麦当娜对借用风格的运用是滑稽模仿并具有批判性。例如,在讨论麦当娜变换形象,特别是模仿电影人物时,罗蒙娜·柯里认为,“麦当娜不是单纯模仿或艺术模仿,而是对女性明星人物的滑稽模仿,的确是对整个明星概念的滑稽模仿。”柯里强调,这种滑稽模仿的重复最终可能看上去像是模仿艺术,但是,“她不同的多种表演给人们留下的总体印象是她是一位超级模仿者”。

女权主义对麦当娜的态度的转变,以及她开始被成年女性观众所接受并在青少年崇拜者中树立起声望,好像始于她的电视片《物质女郎》(导演:兰伯特,1985)。在这部片子里,麦当娜模仿选自影片《碧眼儿日记》(导演:霍克斯,1953)中的一首玛丽莲·梦露的歌曲《珠宝是女人最好的朋友》。在电视里,麦当娜扮演“物质女郎”,她身穿一件无袖长裙,那是一件梦露的裙子的绝妙复制品。歌曲同时颂扬并滑稽模仿以色相诱骗男人钱财或提高社会地位的女人的自我商品化,把它作为20世纪80年代纯物质主义的一种形式:“拥有闪亮硬币的男人永远是如意郎君/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而且我是一位物质女郎。”

因为这部电视片以魔术般的方式引发出一首著名歌曲,特别是一个著名的性象征,所以“物质女郎”可以被视为简单的怀旧或模仿艺术。但是,电视片再现了梦露的形象特征(白皮肤金发碧眼,性感,以色相诱骗男人)并同时以潜在批评的方式重塑了那一形象。首先,叙事结构表明,麦当娜不是真正歌曲所唱的物质女郎,这就使她与梦露这个人物区别开来。格雷德·塞格沃斯指出,“电视将歌唱者与歌曲有意识地分离开来,是对当时麦当娜作为《男孩玩偶》的主要形象的讽刺”,并表明“麦当娜在试图干涉和影响她自己正在出现的神话的形成”。第二,麦当娜机智的表演和歌曲的直截了当的歌词,使梦露这个人物产生出一种在过去从未有过的见识和控制能力。在人们的记忆里,梦露只是一个智力低下的性对象和可悲的受害者。这样,电视创作了一位梦露一麦当娜的双重人物,以麦当娜的形象展现了一位更加有力的和更有见识的梦露。

许多女权主义者接受麦当娜,不仅因为她的多种多样性的模仿挑战了本质主义的身份概念,还因为通过她的各种各样的再现,麦当娜清楚而有力地表明了她自己的力量和她的独立,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在创作方面。批评家说麦当娜是一位滑稽模仿的文本时,通常指的是她对自己形象的假定的掌握。桑亚·安德玛声称,“麦当娜召唤她自己的特写……她比她之前的任何女明星更能把握住自己的形象的创作、推销及其商业价值。她从未满足于做上千张盒带的封面女郎,她还想成为掌舵人。”约翰·菲斯克同样评论道,“她模仿的不仅仅是那些典型人物,而是他们成为典型人物的方法。她表现自己时就好像她在控制着她自己的形象及其创作过程”。正如一位梦见麦当娜的妇女所说,“我做了一个梦,麦当娜的真名叫勃斯华纳……这是因为她是真正的老板(boss)”。

经济和创作控制的问题,直接关系到麦当娜“成功地”表达和展现的那种以“不害怕的、放肆的、充满勇气和决心的方式所渴求的欲望”。换句话说,对麦当娜控制的看法与导致一些人称她为妓女的同样的特点有关——她在她的歌曲里和报纸上谈论她自己对性的欲望和她的性吸引力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坦率。她的许多电视片,包括《敞开你的心扉》、《界线》、《表白你自己》以及《物质女郎》,招致了“许多关于男性‘注视’遭受女性反‘注视,的评论。”由于麦当娜对视觉剧的反思,她的电视片打破了经典好莱坞影片中固定模式的男性注视的至高无上,并使其复杂化。麦当娜被一伙男人所注视,反过来她也注视他们,表达自己的欲望和可欲望性,表达她作为性主体而不仅仅是性客体的地位。在文本之外,当她对人们常把她比作玛丽莲·梦露表示异议时,麦当娜说:“我接受有关性女神的先入之见,并且我可以当面告诉你,我可以是一个性偶像,我不必成为一个牺牲者。”

P17-19

序言

经过整整一年,“先锋译丛”第四辑终于要和读者见面了。欣庆之际,又有些惶恐。虽然前三辑大部分得到读者的厚爱和鼓励,但我们也听到一些意见和建议。因此在第四辑的运作过程中,不得不格外用心改进。然而文化研究发展到今天,已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想以较少的篇幅为读者提供更多更新更好的东西,在选题方面确实遇到了许多困难。不过我们仍然坚持最初的设想,尽可能提供新的和好的东西。

这辑包括两本,一是《视觉潜意识》,一是《俗文化透视》。为什么侧重这两个主题呢?我想应该从社会文化来考虑。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发展,或者说在后现代时期,电脑和电脑空间使文化发生了根本改变,人类主体一天会受到上千个形象的轰炸,开始经历一种极其不同的与空间和时间的关系,一种极其不同的与存在以及与文化消费的关系。在这个新的阶段,文化本身的领域已经扩大,并开始与市场社会相联系,其方式是文化不再局限于以前传统的或实验的形式,而是完全通过日常生活本身被消费,包括购物,职业活动,各种常在电视上出现的休闲方式、为市场生产以及对那些市场产品的消费,等等,实际上包括日常生活最隐蔽的角落。

在这些条件之下,审美注意力会转移到观察和感知本身,放弃先前组织它的客体并返归到主体性,好像由此它会提供一种随意而范围广阔的对感觉的体验,包括感觉资料引发的情感和激奋情绪。但这并不是以任何主动的方式对身体的某种恢复,而是将它转变到某种被动多变的“记录”领域,在这个领域里,世界可感知的部分在永恒的矛盾当中时断时续,甚至变成一种潜意识。《视觉潜意识》收集的文章,正是以形象所体现的内在逻辑反映了这种变化。

通俗文化是今天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众所周知,在当今社会里,由于媒体的快速发展,通俗文化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通俗文化的研究受到一种张力的驱使,一方面是恢复或强化通俗文化的愿望,把通俗文化作为人民大众的表达,或者让边缘群体的文化发出应有的声音;另一方面把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由意识形态强加的东西,作为一种压迫性的意识形态的构成。一方面,研究通俗文化的关键是是联系普通人民生活中重要的东西,与精英主义者所称的文化相对立;男一方面,有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力图说明人民大众如何受到文化力量的影响和控制。通俗文化研究就是要探讨人们在多大程度上受文化形式的支配,在多大程度上或以什么方式可以利用文化形式,在多大程度上人们能够成为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主体,又在多大程度上人们的生活选择受到无法控制的文化力量的限制。《俗文化研究》选译的文章就是以这种考虑为根据的,包括乡村音乐、篮球比赛、麦当娜现象,以及对性交易的文化分析。

关于性交易的文章我想稍微。罗嗦几句。古今中外,妓女现象一直存在。在个别国家和地区已经取得合法地位。就我国而言,明清时期甚盛,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也一直存在。只有从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妓女曾被彻底消除。最近一个时期,虽然政府不断组织力量,进行“扫黄打非”,对卖淫嫖娼严厉打击,但从报刊报道来看,却仍然相当猖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屡禁不止?为什么五六七十年代能销声匿迹?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这里有社会原因,经济原因,但文化原因恐怕也不能忽视。对国外的研究我们可以持不同意见,甚至可以反对和批判,但若采取辩证的态度,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某些启发。

最后我想说明,本辑两本书的文章均选自学术刊物和学术著作,可谓大雅大俗。研究的对象是常见的社会文化现象,甚至是大俗的现象,但文章研究的力度和深度,却体现了当前文化研究的理论阐述。这些文章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视角,既有当代意义上的社会文化透视,又有与传统相关的环境和审美语境。在前三辑中,我们已经涉及到文化和媒体的政治及意识形态,但像这辑中论及的运动、音乐、前卫艺术、麦当娜乃至性交易等问题,在当前我国文化研究中却是最新的东西。我们期望读者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汲取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并对其中的不当之处进行批评和匡正。

王逢振

2001.12.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俗文化透视/先锋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逢振等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5639451
开本 32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6
出版时间 2002-01-01
首版时间 2002-01-01
印刷时间 200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0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03
13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