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叙述者说/阅读中国五彩霓裳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残阳如血

金戈铁马。

那一天当你读到了那段文字,你才真正懂了你自己的民族。

那是我在我的长篇小说《我们家族的女人》中所写的。这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一个篇章。诗篇。长歌以当哭的。悲壮。我记录下了那祖先的血。

那是1500名在青州蒙难的铁血将士。那故事发生在1842年那个炎热的夏天。7000名英军长驱直入。那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精兵强将以席卷扫荡之势将青州四面围困,重炮轰击。一时间青州城炮火硝烟,城池中灰色的砖瓦飞落。城内旗兵奋力抵抗。旗兵。祖先的那些年轻的勇士们那些义勇的儿子们。他们没有作战经验不通兵法,但他们却在炮火硝烟中在炎热夏季,战着。他们日夜鏖战死守,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以死护城。有《中国近代史稿》记载:“参赞大臣齐慎,湖北提督刘允孝惧战逃跑,率万众之师歇马丹阳解衣避暑。只有几百名青州旗兵自发地起来抵抗,和7000名英军发生了一场约3个小时的激烈巷战,英军损失极大。”

风萧萧兮。那提督那参赞那撤下去的刀枪和苟且。何以要堆积起旗军兵士那年轻而英勇的尸骨。一个个倒下。黑头发,蓝眼睛。交混着的旗兵和英军的血。到最后的时辰。

炎热的尸腐的气味蔓延了几个月。

那死难者的墓志铭上记载着

——血积刀柄,滑不可持,尚大呼杀贼。

——青州兵弁,何以异此?此以见忠心之气长存于天壤也。

哪儿去了?那参赞提督那万众之师?

只留下祖先。

祖先的血和祖先的尸骨。那英勇的墓志铭。浩气长存。

一位思想者说,他们绝不缺乏勇敢和锐气。尽管他们总共只有1500人,但却能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个人。而这位思想者就是恩格斯。他远在德国,却也不能不被中国青州的这一幕壮举而慷慨激昂。

最后的一个人。最后的一个人的勇气。直到他满身鲜血地倒在他兄弟们的尸骨上。那剑柄仍在手中。

这便是祖先的故事。  等待着那个去凭吊的时辰。

然后在那片广袤的大地上,母亲们妻子们姊妹们就走来。正是壮丽的黄昏。残阳如血。她们哭泣。哭泣中穿过血泊去寻那1500具尸体中的亲人。她们的,丈夫、兄弟和儿子。那些残肢断臂。她们因那残肢断臂曾经的英勇,因那惨烈的殊死抗争而成为了悲愤的未亡人。她们寻着。自己的亲人。她们的双手和衣裙因此而沾满了鲜血和烧焦的草灰。最后的硝烟依然不散。天空是铅灰色的。铅灰色的呐喊。然而呐喊徒劳,她们所面对的,只能是:尸横遍野。

直到最后的一个族人英勇倒下。

一串牛骨的饰物。一个银制的手镯。她们就认出了她们的亲人。生命中的,将永远不会丢失。然后她们紧搂那血色的勇士。炎热的夏。太阳燃烧着。

这样的一群生活在苦难中的女人。

我们家族的女人。

她们,在经历着生命中的那怎样的疼痛。

未来的遥不可知。被冥冥中那最疯狂也是最庄重的力量,所统治。当那些家族的女人在不经意间纷纷陨落,她们竟不知那是血脉的报应。最终没有人能逃脱那命的主宰。无论你是谁。也无论你是怎样决心与你的命抗争。

都是徒劳的。一代又一代。家族的血便是家族的历史。从一路征战金戈铁马向腹地冲杀而来的那一刻,从出生入死浴血抗争的那个惨痛的瞬间,就注定了,女人的命。家族的女人必得承受。承受,那才是她们伟大的品质。

祖母说,爱是永恒的忍耐。

那浅灰色的教堂怎样接纳了祖母的虔诚。祖母的尖尖的小脚所踩出的,是一个乡下女人最有分量的印痕。祖母的觉悟在于她真实而彻底地参透了男人和女人。她从此独自膜拜上帝的诗篇:爱,是永恒的忍耐。

祖母是飘在天堂的女神。她将她编织的故事悬挂在家族的旗帜上。祖母是唯我才有的我的祖母。那是我毕生的骄傲和膜拜。

当所有的家族的女人消退,天际中唯有祖母在不懈地闪烁着。她照耀一切。她是家族永恒的原则。  如此我走上了漫漫荆棘路。在遍布的血痕中破译勇敢的人生。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选择但同时也是天意。我选择了这个题目就将一生也解答不清。

如此走着坎坷而抵抗的路。总是很难。空空荡荡。在经历了那永无止境的漫长之后,才终于能够把自己,交付了命运交付了那难以摆脱的宿命。你并不孤单不是你一个人,你是被系在家族女人的血的锁链上的,所以你与她们情同手足,有难同当。当你汇入了她们,你便与她们一道演绎着家族女人的悲欢离合。

爱最终是什么?

P1-3

书评(媒体评论)

五位优秀女作家以虔诚与敏感编织起多彩的文字霓裳,字里行间时时闪耀着的智性与灵气深深吸引着每个阅读者。

——梁鸿鹰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迅猛发展,令人联想起当年拉美文学的崛起,从叶梅等少数民族女作家的作品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喷涌奔腾的力量。

——胡平

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研究员

有轻声沉吟,有柔情细语,也有哀哭恸歌,更有洪钟大吕,甚至还有庙堂正音……在绵绵不绝的生命笙箫之中弦歌相继。这是女性的声音,是少数民族的表述,是商业喧嚣之外的别样话语,但它们又超越了性别与身份的界限和疆域,在少数者的表达中传递出了人类普遍和共通的吁求。

——刘大先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

目录

残阳如血

折一根竹枝看下午的日影

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永久的谢幕

文本背后

戴着镣铐的舞蹈

智性女人的社稷天下

编织爱与死的永恒

写作之于激情

她不想成为那束散乱的花

各自孤独地灭亡了

爱一次,或者,很多次

为贝蒂·弗瑞丹的离去

爱的交换

遥远而切近的记忆

阅读与沙砌的古堡

追逐另一种秩序

叙述者说

让语言比故事更重要

我为什么要摒弃“引号”

短语

当“林花谢了春红”

序言

胡平

想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品质,是多读长篇小说好,还是多读中短篇小说,或散文、诗歌好?我主张多读后者。

中国的长篇小说创作正处于井喷时期,目前实体书已达年产4000部以上,网络长篇更以数十万部计,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它产生于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长篇小说的作者从事什么职业的都有,遍布社会各个层面,他们作品内容的总和,是可以反映现实中国的基本面貌的。不过,就传统作家而言,他们更擅长的是中短篇创作,对长篇小说样式的探索还只是近些年的事,不能说在经验上完全到位。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变迁沧海桑田,令人眼花缭乱,虽题材丰富,足以产生若干史诗巨著,但在把握上又格外困难,需要作者有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这也关系到长篇小说的结构——所以,史诗性的长篇小说除《白鹿原》等外,成功的还不是很多。至于多数网络长篇,鱼龙混杂,不大讲究艺术底蕴,文学价值是有限的。

中国作家写中短篇小说和诗歌散文却是极为训练有素的,这种训练主要经由纯文学期刊的筛选过程进行。中国保持有一定数量的纯文学期刊,即使改革开放后,在国家的保护下,它们也没有被商业大潮冲垮,始终坚持了自己的品位。作者向这些期刊投稿,最初很难被采纳的——有经验的编辑,可以一眼看出他在语言、叙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他必须经过长时间体味、修炼和多次投稿,直至达到期刊的标准,才可能获得发表。这一进程,着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成熟的作家。当然,作家们的探索也在不断推动期刊的发展。

知悉了这些,就可以知道,代表中国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是中短篇小说和诗歌、散文。这成为推出这套“阅读中国·五彩霓裳系列丛书”的理由之一。

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中国作协的鲁迅文学院前几年举办的一期少数民族作家班上,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作家代表参加,盛况空前,可见少数民族文学事业近年来也有长足的发展。

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中格外值得珍视的部分,它们有些具有罕见的文学品质,闪耀着梦想中的色彩。彝族尚黑,藏族尚白,蒙古族尚黄;僳僳族土葬,裕固族火葬,藏族天葬……许多新的一代少数民族作者既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也受到现代文明的教育。他们清醒冷静地看待现实,又能够细微辨别包围着自己的充满暗语的环境。在他们的作品中,神秘的气氛与科学的精神融合为一,产生了奇异的效果。这些都使我们联想到拉美文学奇迹般的崛起。魔幻现实主义将梦境、现实、科学、想象、神话、幻觉等熔为一炉,造成似真似幻、既荒诞又神秘的情境。这一现象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崛起颇有相近之处。有评论家再三预言:“少数民族作家与汉族作家相比,我对少数民族作家拥有更多的信心,抱有更多的希望。将来产生巨著的、在全世界发生影响的很可能是少数民族作家”——这番话也许并不虚妄。

在中短篇创作中,中国的女作家和男作家是平分秋色的,目前甚至有超越男作家的趋势,这是因为,中短篇似乎更主情,而女作家在情感的表达上更为细腻。在这套丛书里,精选了五位著名少数民族女作家的作品,它们皆有特色,风格各异。叶梅的小说,长于淡定又千回百转的女性叙事,探索曲折和幽秘的人物心理;金仁顺的小说,给人柔风拂面的温馨,可以读出高丽民族独具的历史韵味。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散文,朴素而颇有质地,单纯又意味隽永;娜夜的诗歌,想象奇特,笔意冷峻,却蕴含着火一般的热情;赵玫的一组文章,多为创作谈,抒发了对艺术、对人生的精致见解,本身还是优美的散文作品,混合着知性与感性交织的芬芳。这些作品都属于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菁华之作,代表了汉语写作的真实水平。

内容推荐

“阅读中国·五彩霓裳”系列,该系列丛书是一套中国当代非常优秀的5位少数民族女作家的自选集,她们分别是土家族作家叶梅的《歌棒》,满族作家赵玫的《叙述者说》和娜夜的《睡前书》,哈萨克族作家叶尔克西的《远离严寒》,朝鲜族作家金仁顺的《僧舞》。5位女作家用自己细腻而优美、清新而凝重的笔触反映了我们这个剧烈变革中的伟大时代多民族人民绚烂多彩的文化与时代变迁中的心灵成长和情感纠葛。本册为赵玫的《叙述者说》。

编辑推荐

在《阅读中国五彩霓裳丛书》里,精选了五位著名少数民族女作家的作品,它们皆有特色,风格各异。这些作品都属于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菁华之作,代表了汉语写作的真实水平。赵玫的《叙述者说》属于《阅读中国五彩霓裳丛书》之一。赵玫的一组文章,多为创作谈,抒发了对艺术、对人生的精致见解,本身还是优美的散文作品,混合着知性与感性交织的芬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叙述者说/阅读中国五彩霓裳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137511
开本 32开
页数 1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1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2013156941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5.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