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习惯于用不同的视点来画建筑透视图,以求得不同的视觉效果,这一习惯施之于观察中国历史,也能别开天地。在地理上水平分布的民居形式竖置起来竟是一部鲜活的建筑历史;静态的高禖位置串联起来竟是民族迁徙的动态路线。用不着发明什么新的历史哲学,光从建筑师的视角观察中国历史,居然能得出“三巴寻五帝,百越探三皇,南中隐大荒”的结论而不惜开罪众多的国内外史学巨擘。愚不自量,姑妄言《七说纵横》。
图书 | 匠学七说/建筑意匠与历史中国书系 |
内容 | 内容推荐 建筑师习惯于用不同的视点来画建筑透视图,以求得不同的视觉效果,这一习惯施之于观察中国历史,也能别开天地。在地理上水平分布的民居形式竖置起来竟是一部鲜活的建筑历史;静态的高禖位置串联起来竟是民族迁徙的动态路线。用不着发明什么新的历史哲学,光从建筑师的视角观察中国历史,居然能得出“三巴寻五帝,百越探三皇,南中隐大荒”的结论而不惜开罪众多的国内外史学巨擘。愚不自量,姑妄言《七说纵横》。 目录 开场——为立说而著书 一 一说筵席——古中国席居之谜 1 两汉席居 …… 二 二说干栏——从原始到永恒的居住形态 1 中国建筑三原色 …… 三 三说圭臬——建筑元件如何生成意义? 1 最早的建筑符号 …… 四 四说风水——中国的环境科学和环境美学 1 安全感 …… 五 五说朝市——搜索形成京都格局的隐形力量 1 “面朝后市”和“市朝一夫” …… 六 六说班垂——中国大匠之学的缔造者群 1 中国的Imhotep …… 七 七说纵横——历史横断面与文化发展的时空序列 后记 试读章节 席居制度曾经“席卷全国”,自两汉上溯,早已是不争的史实,我们在本章前文都已论到。即使史文有阙,我们也不难相信,席居是人类居住的本能,从原始的藉草到完整的筵席,在中国这一连串的发展不会出现什么中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匠学七说/建筑意匠与历史中国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良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04939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02-03-01 |
首版时间 | 2002-03-01 |
印刷时间 | 2004-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