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帝内经(文白对照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天地之间,万物翻备,莫贵于人。而人体之保全,又赖于命于天地滋养,违之则病。而人又能治病,医之则救。古之医者,黄帝也。读了《黄帝内经》,即知病从体中生,体在自然中,心与自然万物相应,则病不生,故治病先治心。

内容推荐

药理与事理相合,医法与心法不二。医者读《黄帝内经》,悟到的是古代医学上的精髓; 仁者读《黄帝内经》,悟到的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的智慧。有人认为,〈黄帝内经〉与〈易经〉都来源于史前的另一个超文明或外星人,因为〈黄帝内经〉的著者确是一位至高无上的“人”,这种“人”比当时,乃至今人有着更加先进的思想,所以被古代称为“上古真人”。所有这些,无不给〈黄帝内经〉蒙上一层神秘的光环。

目录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1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6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10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15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20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31

阴阳别论篇第七/34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38

六节脏象论篇第九/41

五脏生成篇第十/47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52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55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58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62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66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69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73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82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89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100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106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11O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117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120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123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127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132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137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144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147

热论篇第三十一/149

刺热篇第三十二/153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157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161

疟论篇第三十五/164

刺疟篇第三十六/172

气厥篇第三十七/176

咳论篇第三十八/178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181

腹中论篇第四十/186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191

风论篇第四十二/196

痹论篇第四十三/200

痿论篇第四十四/205

厥论篇第四十五/209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214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218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223

脉解篇第四十九/227

刺要论篇第五十/232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234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236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239

针解篇第五十四/241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244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247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250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252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256

骨空论篇第六十/260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265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269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279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287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291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296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302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311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321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336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357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亡)/396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亡)/397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398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431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434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438

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442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445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449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453

试读章节

[题解]

“四气,指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之气候。顺从四时的气候变化以调摄精神,从而达到养生、防病的效果,便为“调神”。

[译文]

一年的开始,春天的三个月,是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天地间生气勃发,万物都有欣欣向荣。人们应当入夜即睡觉,天亮后起床,在庭院里散步,披开头发,舒缓形体,以便使神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充满生机。这就是适应春天生养的方法,违背这个方法,那就会伤肝。到了夏天,就要得寒性的病。为什么呢?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差,供给夏季盛长的物质基础也就乏了。

夏天的三个月,是草木繁衍秀丽的季节。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之气相交,一切植物都开花结果。在生活方面,人们还应早睡早起,不要厌恶白天太长,应该意志愉快,不要发怒,像花蕾的植物一样,容色秀美,并使腠理宣通,夏气疏泄,就好像“所爱在外”。这是适应夏天“调养”的道理,如果违反了这个道理,就会损伤心气,到了秋天,就会生病。为什么呢?因为夏天调养基础一差,供给秋天收敛的能力也就差了。冬天还可能重复发病。

秋天的三个月,是草木自然成熟的季节。天气已凉,风声劲急,暑湿已去,地气清明。这个季节,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意志安逸宁静,藉以舒缓秋天的形体。但是,意志怎样得到安定呢?就是要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和平;不使意志外驰,使肺气得到匀整。这是适应秋天“调养”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方法,肺会受伤。到了冬天,就要生顽固不化的咳嗽病。为什么呢?因为秋天收养基础一差,供给冬天潜藏之气的能力同样也就差了。

冬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水上结冰,地上冰冻。这时,人们不要扰动阳气,应该早卧晚起,一定得等到日光显露再起床。使意志如伏似藏,好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而且应该避寒就温,不要让皮肤开泄出汗,使阳气藏而不泄。这就是适应冬天藏伏的方法。如果违反了这个道理,肾会受伤,到了春天,就要得痿厥病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冬天闭藏的基础一差,供给春季生养的能力也就差了。

天气是清净光明的,由于天德隐藏,运行不息,所以长存而不能去。否则,如果天气阴霾晦暗,昼不见日,夜不见月,阴阳失序,造成天地自然规律紊乱,邪气乘虚窍而入,酿成灾害。因而流畅的阳气,变成闭寒不通;沉浊的地倔,反而遮蔽光明。云雾不晴,地气就不得上应天气,甘露也就不能下降了。甘露不降,再大的树也无法生存。再加上贼风和暴雨的不断袭击,天地四时不能保持其相互之间的平衡,与正常的规律相违背,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万物活不到一半寿命便都夭折了。只有圣人能够顺应自然变化,注意养生,所以身体没有大的疾病。要是万物都能不失自然发展的规律,那么它的生机不会衰竭的。P6-7

序言

药理与事理相合,医法与心法不二。医者读《黄帝内经》,悟到的是古代医学上的精髓;仁者读《黄帝内经》,悟到的是“天地之间,万物皆备,莫贵于人”的哲理;智者读《黄帝内经》,悟到的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的智慧。

有人认为,《黄帝内经》与《易经》都来源于史前的另一个超文明社会或外星人,因为《黄帝内经》的著者确是一位至高无上的“人”,这种“人”比当时,乃至今人有着更加先进的思想,所以被古代人称为“上古真人”。所有这些,无不给《黄帝内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

其实,《黄帝内经》确实神秘。古代医学尚未形成解剖学科之前,《黄帝内经》竟然清晰地描述了人体的解剖结构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而且在某些方面比近代西方才兴起的人体生理学、医学病理学、医学地理学、医学物理学的论述更为精微深刻。其中许多内容,甚至西方现代科学至今还不能完整地作出解释。

其实,它又并不神秘,《黄帝内经》中所论述、记叙的都与人体、人的生活及人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只要认真去读,人人都能有所得,都能找到自己的体验和感觉,并获得多方面的人生启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帝内经(文白对照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论敏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231314
开本 32开
页数 45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03-01-01
首版时间 2003-01-01
印刷时间 200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47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21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03
13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15:59